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意向与意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3254116
  • 上传时间:2022-08-13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52.5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意向与意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意向与意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 年中 语文 一轮 复习 诗歌 鉴赏 意向 专项 练习题 答案 解析 下载 _一轮复习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意向与意画 专项练习题选择题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借“黄梅”来交代时间,以“家家雨”营造出雨意绵绵的氛围。B第二句以蛙声写江南梅雨季节的特点,“处处”也体现了夜晚的幽静。C第三句照应诗题,写作者等到了下半夜,但是朋友一直都没有来赴约。D第四句写诗人敲着棋子导致烧烬的灯芯掉落,表达了作者的悠闲自在。2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各题。【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乙】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注】淮上:扬州。潇湘:指今湖南一带。秦:指当时的都城长安。在今陕西境内。对两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甲】诗作者通过想象,移情于明月,表达了对好友的关切和同情。B【乙】诗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直接抒发了与朋友分别而产生的无限愁绪和绵长思念。C【甲】【乙】两诗首句均是写景兼点明时令。D【甲】【乙】两诗中出现的“杨花”、“子规”、“杨柳”和“离亭”都是离别诗中常见的意象,它们皆可烘托离别之愁绪。3对杜甫使至塞上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

    3、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A这首诗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联,诗人即景设喻,用“蓬”、“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描绘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 ,气象雄浑;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D“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一联,巧用“燕然”的典故,写到了边塞听到探马说都护率军杀敌已深入前线,流露出作者见不到主帅的失望之情。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甲】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

    4、,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乙】夕次盱眙县韦应物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注释】盱胎:曾是淮南西道的属地,也称淮镇。逗:短暂停留。秦关:韦应物的故乡。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甲】诗一、二句点题,“青山”指“北固山”,“客路”是旅人前行的路,表明船到镇江后,诗人还要换乘驿车到别处去,暗含奔波之意。B【乙】诗五、六句写城池暗黑,人们纷纷归家,大雁飞藏的芦苇丛,在晚霞余光的映照下,闪现出一片耀眼的白色。C两首诗三、四句都是写景,【甲】诗用“正”“悬”写出

    5、了平野开阔的大景;【乙】诗用“波涛”“夕阳”等意象营造了浩渺、壮阔的意境。D两首诗都是羁旅之作,【甲】诗借大雁传书表达思乡之情;【乙】诗借钟声烘托旅思之情,但比【甲】诗的情思更浓。5阅读古诗,完成小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从诗的题目中,我们获得的信息是:诗人在军营里待了九天,可能是因为时间漫长而无趣,不由得思念起在长安的家园来。B诗的一二两句,是写诗人当时的处境:本来重阳节有登高、饮酒、赏菊的风俗,诗人却难以如愿,不禁心生气愤不平之情。C诗的三四两句是实写,诗人将沦陷的都城、断壁残垣的战场作为背景,烘托故园菊

    6、花即使绽放,也难逃孤寂而凄凉的命运。D诗的核心意象是“故园菊”,其不仅负载着诗人惜花思乡之情,更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6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问题。【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乙】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乙诗首联中的银烛、金樽、绮筵,都可以看出饯别酒宴气氛的凝重。B甲诗第三四句抒情寄慨,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愁心”,给诗中意象添上浪漫的色彩。C乙诗颈联通过写明月的“隐

    7、”和长河的“没”,实写朋友已经远去。D无论是甲诗的托明月寄情,还是乙诗的以琴瑟表意,都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深厚情谊。7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是诗人辞官归隐后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人境,指喧嚣扰攘的尘世。B诗人虽身处人境却没有感到车马喧嚣,是因为他居住之地偏僻幽静。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静一动,写出了飞鸟结伴而还的温馨情景。D最后两句是说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二、诗

    8、歌鉴赏8古诗阅读。凭阑人金陵道中元乔吉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这首小令中,诗人借“物”来抒情。请在“马、鸟、柳花”三物中任选一种做具体分析。9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野望东皋簿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第二联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1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夜雨寄北(唐)李

    9、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雨”是历代诗人喜欢描写的意象,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雨”这一意象的作用。12阅读蒹葭,完成小题。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的每章开头都写景物,这些景物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1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

    10、问题。寂寞卞之琳乡下小孩子怕寂寞,枕头边养一只蝈蝈;长大了在城里操劳,他买了一个夜明表。小时候他常常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诗中的小孩子是一个什么形象?诗中“蝈蝈”“夜明表”等意象有何作用?1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采莲曲(唐)崔国辅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相连畏相失,并著木兰舟。【注】溆(x):指水塘边。本诗意蕴丰厚,景致优美。请发挥想象,描述“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这两句诗所呈现的画面。15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题目。湖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首句中的“乱”字极富表现力,凸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16阅读诗歌,完成题

    11、目。野望 【宋】翁卷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 忽于水底见青山。【注释】湾:水流弯曲的地方。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1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咏菊唐白居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诗歌一、二两句刻画了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绘。1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长安早春旅怀【唐】白居易轩车歌吹喧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风吹新绿草芽坼、雨洒轻黄柳条湿。此生知负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注释】坼:裂开,意为草木发芽。请描绘诗中画线句所呈现的景象。19品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甲】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

    12、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蒸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乙】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古典文学专家袁行霈说:“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谊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甲】【乙】两首古代诗歌都描写了“夕阳西下”的物象,然而却各有其意趣,请结合有关句子,分析作者在其中所蕴含的情感。2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忆钱塘江宋李觏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注】觏:读gu。涵:包含。水仙:指水中女神。这里喻指归帆。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2

    13、1下面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A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B颔联将人带到和平静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船帆高悬。“阔”字描绘出两岸一望无际的景色,使人胸襟开阔。C颈联写残夜将尽未尽之际,海上红日初升,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的鼓舞力量。D尾联写了人向客路,雁向家乡,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在一问一答中,给全诗笼罩上了淡淡的思乡愁

    14、绪,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2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画线句所写的景色,并写出诗人感情的变化。2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阴阳割昏晓”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4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晨登衡岳祝融峰谭嗣同身高殊不觉,四顾乃无峰。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镕。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注)选自谭嗣同全集,此诗为光绪十七年(1891年)诗人登临南岳主峰祝融峰而作。日初镕

    15、:旭日初升,若黄金熔化。起龙:使龙腾起而行雨。“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5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种松宋荦一片青葱色,移来历万峰。数枝初伴鹤,孤干已犹龙。日瘦阴还薄,风多响自重。岁寒堪寄傲,何必大夫封?注日瘦阴还薄:阳光暗淡,阴云迫近。大夫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封禅泰山,遇暴风雨,避雨松树下,封松树为“五大夫”。请发挥想象和联想,将诗句“数枝初伴鹤,孤干已犹龙”所展现的画面描写出来。2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注释)赋得:分题赋诗,分

    16、到的什么题目,称为“赋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楚江:指长江。建业:今江苏南京。散丝:指细雨,这里喻流泪。“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一联对仗工整,画面感极强,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一幅画面。2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峡口送友人唐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注 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西陵峡口,为长江出蜀的险隘。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峡口花飞欲尽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2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葛溪驿(宋)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

    17、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注)宋仁宗皇祜二年(公元 1050 年),两浙路大饥荒,饥民流移,道有饿殍,诗人从故乡江西临川赴杭州,途经弋阳葛溪驿正患病,身体虚弱时写下此诗。漏:古代计时的仪器。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首联所展现的画面。29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塞上听吹笛(唐)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注释)梅花何处落: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的画面。30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

    18、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者是如何通过多个意象的组合来构筑宏大气象的?参考答案:1DD.有误,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渐渐快燃尽,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此句中的“闲敲”,表达的是诗人因朋友久未赴约的孤独烦闷。故选D。2BB.【乙】诗三、四两句“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意思是:微风轻拂笛声幽咽离亭染暮色,你就要南下潇湘我却奔向西秦。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交代二人在各自去向,两人分隔两地,间接表达离别之愁绪、思绪;“直接抒发”表述有误;故选B。3DD.“流露出作者见不到主帅的失望之情”说法错误。

    19、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结句点出了诗人对不怕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赞美。故选D。4CC.【乙】颔联“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展现的是晚风劲吹,水波浩荡,夕阳沉落,暮色昏暗的景致,这两句以旷野苍凉凄清的夜景,营造凄清的意境,而非“浩渺、壮阔的意境”,烘托内心漂泊异乡的凄苦心情;故选C。5DA.“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不是“诗人在军营里待了九天”;B.第一二句写作者重阳节勉强登上高处远眺,流露出惆怅、凄凉、难以言表的思绪,“不禁心生气愤不平之情”错误;C.“实写”错误,最后两句想象虚写“故园菊”在战场的残垣断壁旁绽放,寄托诗人对

    20、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故选D。6D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A.乙诗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意为:明亮的蜡烛吐着缕缕青烟,高举金杯面对精美丰盛的席宴。银烛高烧,青烟缭绕,金樽频传,酒席丰美,朋友们珍重友谊,殷勤饯别,主客双方沉浸在宴饮之乐的氛围里,“都可以看出饯别酒宴气氛的凝重”表述有误;B.甲诗第三四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意为: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这里的“愁心”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愁心”表述有误;C.乙诗颈联“明月

    21、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意为:宴席一直持续到明月隐蔽在高树之后,银河消失在拂晓之中。这里作者借环境描写,表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难舍难分时刻终于到来了。“实写朋友已经远去”表述有误;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诗人选择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通过明月寄托相思,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牵挂和不舍。春夜别友人一诗,诗人先写离别时室内的人和物,以琴瑟表情达意,再写与朋友告别时的环境,突出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故选D。7BB.诗人虽身处人境却没有感到车马喧嚣,是因为他居住之地偏僻幽静”表述有误;“心远地自偏”意为:只要心中所想远离世俗,自然就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由此可知,诗人虽处

    22、人境却感觉不到车马喧嚣是因为他内心远离尘世。故选B。8示例一:用“瘦”状马,用马“驮”诗,写出了诗人在落泊困顿中的孤寂愁苦之情;示例二:以“倦”绘鸟,愁由鸟“呼”,通过“鸟”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倦于漂泊,抒发了诗人乡思愁绪。解析本题考查意象的赏析。这个小令以三个主要自然意象作线,这三个自然意象是瘦马、倦鸟、柳花。它们依次引出相关人文意象:瘦马引出的意象有诗、天涯;倦鸟引出的意象有愁、村;柳花引出的意象有人、鬓华。示例1:前两句写瘦马驮诗的悲苦以及人不如鸟的羁旅情怀。“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瘦马驮诗”四字就足以想见其悲苦,何况此刻又在远离故土的旅途之中。第二句与上句相对,作者通过“倦

    23、”“愁”二字。移情入景,巧妙地抒发了人不如鸟的羁旅愁怀。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鸟倦飞而知还”一句,可视为此曲之典所出。再说,不管此鸟是不是归鸟,在浪子心目中,依然可能把它视为一只归鸟。所以倦鸟之愁,无疑代表了浪子之愁,这是一种间接抒情的手法。示例2:后两句言匆匆春去,岁月蹉跎,游子恋乡,身世凄凉。“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远方浪子进而看到不远处的人家,这必定更勾起了他“吾乡似此乡,此乡非吾乡”的羁旅思乡之怀。至此作者已百感交集,不料更有那不懂事的柳花,竟然飞上作者的头发,使得头上的白发显得更多了。此处不直言头发之白,而借柳絮言之,可谓妙笔。作者白发从何而来,当然是羁旅之情和思乡之念所致。全曲

    24、从瘦马入笔,至柳絮收笔,不直接写人,而已将人的羁旅之愁写得入木三分,刻骨铭心。9第二联描绘了诗人薄瞢时分于东皋所见的山园风光。一望无际的树林都染上了暮秋时分憔悴枯黄的颜色,连绵起伏的群山在夕阳的映照下都染上了萧瑟的暮光。解析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第二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意思是: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这是诗人薄瞢时分于东皋所见的山园风光,是作者孤寂心境的反映。画面要描绘得具体一点。示例:我放眼四望,漫山遍野一片衰败景象。那起伏

    25、的连山,在落日余晖中萧瑟凄凉;那无尽的树木,一片片憔悴枯黄。10云梦大泽水汽蒸腾茫茫一片,波涛汹涌似乎要把岳阳城撼动。描绘了洞庭湖汹涌澎湃、气势磅礴的画面。解析本题考查画面的描绘。“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中的意象有浩大的云梦泽、升腾的水汽、汹涌的波涛、远方的岳阳城,一个“蒸”字,一个“撼”字表现出水汽和波涛的气势。故浩大的云梦泽上一片白茫茫的水汽环绕,水汽升腾到天空,汹涌的波涛翻滚着,气势极其雄豪,这是从正面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气势磅礴;把岳阳城都撼动了,又是从侧面烘托出洞庭湖汹涌澎湃、气势磅礴。示例:水汽蒸腾,笼罩着广大的云梦泽地带。水波澎湃动荡,岳阳楼好像也瑟缩不安的摇晃起来。11李

    26、诗中写巴山夜雨,秋雨涨池,渲染出凄清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之情。陆诗中写夜深风雨大作,一方面是实写自然界的风雨,另一方面象征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危急形势,风雨又引发诗人“铁马冰河”战争生活的联想,表达了诗人愿意为国戍边杀敌、建功立业的爱国壮志。(意近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分析作答。夜雨寄北第一个“巴山夜雨”叙写秋雨缠绵的夜晚,渲染出凄清忧伤的氛围;第二个“巴山夜雨”是作者想象与妻子相见后秉烛长谈的画面。作者借“雨”这一意象,抒发了自己孤独寂寞和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

    27、,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并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因此,作者借“雨”这意象,抒发想要戍边杀敌、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据此理解分析作答。12萧瑟、冷清的晚秋画面。作用:起兴句,引起下文;表明时间的推移,表达主人公的真挚感情;营造萧瑟凄凉的氛围,烘托主人公的凄婉惆怅之情。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景物的内容和作用的分析能力。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交代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的客观环境,渲染、烘托气氛,抒发或寄托作者和人物的感情等角度理解。这首诗三章开头的景物“兼葭”“白露”“霜”,构成了一幅萧瑟凄清的晚秋画面。每一节以景物开头,目的是

    28、用这些景物起兴,引出追求“伊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情感;“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表现了主人公对所思慕人的深挚感情;“蒹葭”“白露”“霜”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烘托萧瑟冷漠气氛,衬托对“伊人”求而不得的焦急和惆怅之情。13小孩子是一个“寂寞”的载体。“蝈蝈”“夜明表”等意象分别衬托了小时候的寂寞、死时的寂寞。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人物形象以及意象的作用。在概括诗歌人物形象时,首先要抓住诗中描写这一人物的语句,分析人物的外在特征和环境特点,然后再挖掘人物的内在品格,抓人与志的契合点,最后再总结塑造此形象的意义。“意象”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

    29、,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把握意象,必须在利用已知的基础上初步把握诗歌的风格、情感基调。因此解答此类题目要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再结合内容具体分析。在卞之琳的这首短诗中,诗人选择了两个物象来表现寂寞:蝈蝈和夜明表。我们对寂寞的认识和感受都有类似的经验,那就是寂寞总和死寂般的空间有关。在这样的空间里,我们的内心总会渴望有些声音,打破这种死寂,来驱逐内心的寂寞。或者说,声音的出现,总会引起我们的关注,从而暂时忘掉寂寞。蝈蝈和夜明表,都是能发出细碎且悦耳声音的两个实物,一个是童年时期的玩物,一个是成年人的附赘。但长大了的乡下孩子,正是认同了夜明表与蝈蝈在发声上存在着的

    30、同属性,故而也会常常将它置于枕边。因此诗中“小孩子”是被寂寞贯穿一生的小人物形象,是一个寂寞的载体。“蝈蝈”是“小孩子”儿时排遣寂寞的工具,是他活着的见证之物;“夜明表”是“小孩子”长大后寂寞的陪伴者,是他为衣食奔波的提醒者,更是时光流逝的见证者,衬托了他死时的寂寞。14玉光闪闪的水塘之边,绚丽芬芳的鲜花竞相开放。灿灿阳光之下,青年男女轻舟竞采,繁忙不息,若得塘上水波相向回旋,碧荷兰舟,相映生辉。解析本题考查诗文描绘的画面。诗文画面是对诗文内容深刻理解,应在理解诗文情感的基础上,根据诗文描绘的意象意境用诗化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可多用形容词来描绘。句意:玉光闪闪的水塘边,绚丽芬芳的鲜花争相绽放,

    31、采莲的轻舟来来往往,塘中水波回旋荡漾。示例:波光粼粼的水塘边草茂气清、阳光明媚,五彩斑斓的花儿争相怒放,采莲轻舟,来回彼返,那塘上的水波便相向回旋起来,熠熠生辉。15描绘了一幅黄莺在林间枝头上下穿梭,发出欢快的鸣叫声的生机盎然的画面。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字词的一般方法为: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画面;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乱”本义是没有秩序和条理,这里主要形容黄莺啼叫声和频繁穿梭树林的状态,由诗句“花开红树乱莺啼”我们自然联想到:在一棵棵开满红花的树间,无数只黄莺在林间枝头上下翻飞,不停地鸣叫,体现出春天万物繁

    32、茂的盛况。由此“乱”字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绘出了一幅黄莺穿梭林间枝头,发出欢快的鸣叫声的春天生机勃勃的画面。16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解析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画面即可。“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的意思是:无边秋色,森森寒意透露在晴日照耀着的水湾;远远近近,映入眼中的是无数层叠起伏的峰峦。示例:诗中所绘是在秋季,有山有水,描绘了一副满天秋色,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放眼看去是满天的秋色,森森寒意透露在晴日照耀着的水湾;远远近近,无数层叠起伏的峰峦映入眼中。17

    33、寒夜过后,初霜轻轻地附着在屋瓦上,芭蕉叶断,枯败的荷叶倾倒在水面的一幅萧条残败的深秋景象。解析本题考查描写诗歌所展现的画面。解答时要在正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前提下,找出所描写的景物,再找出这些景物的修饰语,加上修饰语将这些景物重新描述,最后运用想象和联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成画面。“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的意思是:一夜过后,初降的寒霜轻轻地附在瓦上,使得芭蕉折断,荷叶倾倒。示例:描绘出了经过一夜之后,初降的新霜轻轻地附着在瓦片上,芭蕉叶和衰败的荷花也无法承受,芭蕉叶被折断,衰败的荷花倾倒在水面上的一幅萧条残败的深秋景象。18一阵风刮过,早春便来了,草木开始发绿;又一阵雨飘过,

    34、那刚刚吐出嫩黄的柳条变得愈发湿润动人。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描绘画面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所描述的景象的特点,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作者的情感。答题时,首先要理解诗句内容:一阵风刮过,早春便来了,草木开始发绿;又一阵雨飘过,那刚刚吐出嫩黄的柳条变得愈发湿润动人。其次要扣住诗句中的意象“风”“草芽”“雨”“柳条”的动态画面;第三要抓住这些意象的特点“吹”“新绿”“洒”“轻黄”等,最后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写即可。示例:春风轻拂,草芽舒展,草地一片新绿,细雨如丝,滋润了河边泛黄的柳条。19浣溪沙中“夕

    35、阳西下”,既是写景,也是词人心情的反映。词人借景抒情,形象生动地倾吐了满腔的沉郁,抒发了不尽的幽思;同时也暗含了但愿美好希望重现的微妙情怀。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之景,则更增添了游子的孤独之感,衬托思乡之情。解析本题考查情感主旨。浣溪沙:“夕阳西下”,落日向地平线落去,夕阳西下是眼前景,结合前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词人迈着缓慢的步子走在小园里,今日类似的天气与眼前类似的景物引起了他对去年的回忆。这一句中包含了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新”和“旧”的对比、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同时“几时回”表现出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也表现了词人对时

    36、光流逝的怅惘。天净沙秋思:本文前四句皆写景色,“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再结合“断肠人在天涯”可知,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20示例:最迷人的是夕阳返照江面,江水一片红光。水面上,点点白帆也泛着淡红光芒,在夕阳的辉映下,宛如一群穿着淡红衣衫的水仙,凌波微步,美艳动人。解析题干要求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37、。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此题一定要把夕阳返照江面的美丽景象描绘出来。如:此时此刻,最迷人的还是返照入江,满江一片红光,那江面上的点点白帆,在夕阳的辉映下,宛若水中的女神们一齐穿上了淡红的衣衫。21CC.“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意为: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本句通过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着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并非“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故选

    38、C。22皎洁的月光朗照看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萧瑟凄清的乡村秋夜景象,流露出作者孤独寂寞的感情),“月明荠麦花如雪”使他暂时忘却了自己的孤寂,表现出惊喜愉悦的感情。解析第一问,考查画面的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意思是: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该诗句中写到的意象有“月、荞麦花”,所写的景色为“月光皎洁,荞麦花开,远远望去,灿烂如雪”,据此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第二问,考查诗歌的情感。“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的意思是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山村的周围行人绝迹。为我们勾勒了一副萧瑟凄

    39、清的乡村秋夜图,抒发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感情。“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意思是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只见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这里,作者又勾勒了一副月下花开图,抒发了惊喜愉悦的感情。因此,诗人情感的变化是由孤独寂寞到惊喜愉悦。23山的南面阳光灿烂,山的北面幽暗昏黑,描绘了泰山明暗分明的奇丽画面。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描述画面的能力。所描述的画面要符合诗歌的内容,语言要生动形象。注意诗句中精彩的字词,由于山高,山的南面阳光灿烂,山的北面幽暗昏黑,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描绘了泰山山

    40、南山北明暗分明的奇丽画面。24描绘了一幅太阳刚刚东升的美好景象。天地好像突然沉落,星星全部在夜幕上消失,天竟然跃动起来,东方呈现出金子熔化般的灿烂辉煌。解析本题考查诗歌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使之能呈现出“画面”效果。“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镕”的意思是:大地好像突然沉落,星星全部在夜幕上消失,天边竟然跃动起来,东方呈现出金子熔化般的灿烂辉煌,那是太阳刚刚东升的美好景象。作答时要抓住“大地”“星星”“天空”“太阳”几个意象,描绘了一幅太阳刚刚东升的美好景象。25在微弱的阳光照耀下,松树上数条横生的枝

    41、干显得更加优雅,寒风吹过,树枝摇曳,引来云鹤与之相伴,而那些独生的树干枝枝刚劲有力,好似腾空的苍龙。解析本题考查描绘诗句画面。描写画面题,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句子大意是“数条枝干引来云鹤相伴,独生的树干已经长得遒劲似龙了”。抓住诗句中的意象及特点发挥想象,句子中的意象有“枝干”“云鹤”“孤干”等,其特点是横生的枝干摇曳生姿,引来云鹤相伴,“孤干”则苍劲有力,像腾飞的苍龙,联系上下句加上背景“日光微照”“寒风吹过”,构成一幅画面。26天色昏暗,水气迷蒙,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一切都似乎凝固不前,充满浓浓的离愁别绪。解析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作答此题,要抓住诗歌意象“帆”

    42、和“鸟”来描绘。示例:天色昏暗,雨丝繁密,将船帆打得沉重;暮色中,鸟儿飞得迟缓。这一切,无不染上了离愁别绪。27描绘了悲凉的画面:微风拂过,峡口的花随风飘落,春天即将过去。解析本题考查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这句诗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因此。这里写的是暮春时节,主要描写的景物是西陵峡口的花在飘落。据此分析,展开想象,用更优美的语言把画面描述出来即可。28一钩残月挂在天空,月色昏昏,漏声滴答,黑夜正长;油灯忽明忽暗,寂寂地照着我的床。解析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的意思为:一轮被云雾遮蔽的昏暗残月挂在天上,更漏滴答一直响个

    43、不停,忽明忽暗的一盏油灯夜不能寐的诗人躺着的冷寂的床上。据此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缺月、漏、孤灯、秋床等意象,烘托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气氛,表现出作者独眠客舍的思乡之情即可。29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战士们牧马归来,皎洁的月光下,悠扬的羌笛声回荡在戍楼之间。(意思相近即可)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概括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解答本题时就要紧扣“雪”、“胡天”、“月明”、“羌笛”、“戍楼”,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表达出来。

    44、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用概括的语言加以描述即可。示例:广袤的胡天北地,冰雪已经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时分,战士们赶着马群归来了,天空洒下了明月的清辉,大地一片和平宁谧。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悠扬的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30选取的景物都具有宏大的特点,如“沧海”“洪波”“日月”“星汉”等,都是远观之景。这种宏观的景色,使人的眼界为之开阔,胸怀激荡。解析本题考查意象。根据题干“宏大气象”,可知要关注诗歌中具有“宏大”特点的意象。根据“以观沧海”,可见意象是浩瀚无边的“沧海”;根据“洪波涌起”,可见意象是波涛汹涌的“洪波”;根据“日月之行”,可知意象是“日月”;根据“星汉灿烂”,可知意象是广阔无边的“星汉”。作者在诗歌中集合了如此多宏达壮丽的意象,使诗文意境更加开阔,也更加凸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第 22 页 共 2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意向与意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25411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