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面试必备手册)—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详解.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师招聘面试必备手册)—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详解.doc》由用户(教师相关)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招聘面试必备手册 教师 招聘 面试 必备 手册 人音版 高中 音乐 教材 详解
- 资源描述:
-
1、【教师招聘面试必备手册】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详解目 录高中全一册1第一节 音乐与人生1第二节 高亢的西北腔2第三节 独特的民族风2第四节 醇厚的中原韵3第五节 飘逸的南国风4第五节 飘逸的南国风对鸟6第六节 鼓乐铿锵7第七节 丝竹相和中花六板7第八节 京剧大师梅兰芳8第九节 现代京剧9第十节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10第十节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欢迎11第十一节 非洲歌舞音乐12第十二节 欧洲民间音乐风笛排箫歌声13第十三节 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 音乐文化的融合14第十四节 巴赫15第十五节 贝多芬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16第十八节 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19第十九节 对祖国河山的礼赞21第二十
2、节 俄罗斯民族的风情22第二十一节 德彪西23第二十二节 勋伯格25第二十三节 爵士乐26第二十四节 高山流水志家园29第二十五节 西出阳光无故人30第二十六节 沈心工与李叔同32第二十七节 萧友梅与黄自34第二十八节 聂耳35第二十九节 冼星海36第三十节 祖国颂歌37第三十一节 乐坛新曲38第三十二节 歌剧艺术39第三十三节 流行风40第三十四节 新时代42学科相关问题答辩详解45附录46(一)学情概况46(二)音乐学科教法大全47(三)音乐案例分析4851高中全一册第一节 音乐与人生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能够体会到柴可夫斯基在交响曲中表现出来的不满现实、向往正义和欢
3、乐,而找不到出路的彷徨心情,以及他极为成熟和发展了的交响乐手法宣泄内心深处的、难以言喻的悲怆之情。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作曲家生平、代表作品,以及创作此曲的历史背景。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3.知识与技能目标:赏析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独立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教学重点赏析音乐作品,能够简单的区别主题之间的不同。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多媒体播放大家熟悉的钢歌舞剧天鹅湖,学生思考:这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从而引出新课第六(悲怆)交响曲的。2.赏析歌曲,体验感受 首先,初听乐曲。这是柴可夫斯基的又一部作品。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引导学生
4、思考: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乐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对柴可夫斯基的生平及音乐作品进行介绍。第六(悲怆)交响曲的是俄国著名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全曲共分四个乐章,本课以欣赏第四乐章为主。简单介绍交响曲,交响曲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多乐章的音乐作品,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1、快板;2、慢板;3、小步舞曲或谐虐曲;4、急板或快板。 其次,局部欣赏。分乐段欣赏乐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倾听音乐,感受节一主题和节二主题在情绪上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出它们分别塑造了怎样的音乐形象,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再次,整体欣赏。经过对乐曲的学习与分乐段欣赏之后,整体欣赏全曲,鼓
5、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结合作品讨论。3.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及其生活小事。第二节 高亢的西北腔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歌曲学习与探究,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汇的热情,感受民歌“原生性”的质朴美。2.知识与技能目标:赏析歌曲,探究该首民歌“鱼咬尾”的创作手法,深入体会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花儿”的民歌体裁。教学重点认真细致地聆听青海民歌,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内容、感情、风格及其创作方法,了解民歌体裁“花儿”。教学难点探究西北民歌的音乐风
6、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教学过程1.导入 播放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这首歌曲是哪个地区的民歌?还知道这个地区的哪些民歌?从而引出课题上去高山望平川。2.教授新课 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及歌曲中调式色彩的变化,分析旋律与当地方言的联系。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这首歌的歌词采用“民间格律诗”的形式和手法写成。其典型特征是采用“鱼咬尾”的创作手法。“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武,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 旋律高亢悠扬、开阔起伏、舒展自由,显得大气磅礴。整体聆听歌曲,用心
7、去感受西北民歌的无穷魅力。3.拓展延伸 请学生讨论:西北地区的地理、地貌、生活条件、人文环境等情况。并欣赏一首采用了民族素材的通俗歌曲花田错,通过结合流行乐,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4.课堂小结 通过对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欣赏和学唱,了解了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学生在丰富音乐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三节 独特的民族风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欣赏几首学生熟悉的有代表性的民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征。2.知识技能目标:认识“长调”、“囊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3,。过程方法目标:把学生分成三组分
8、别代表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各组对自己收集到的本民族的地理、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对民族音乐产生、发展做适当的探究。教学重点欣赏三部音乐作品,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它们的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认识、理解其民族风格。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 一首欢快热情的最炫民族风把我们带到今天的课堂上。感受这首歌曲给我们带来的风情。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最炫民族风。这种独特的风格是怎么样形成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独特的民族风。 2.新课内容 (1)三个民族民俗的特点:问题:你们还了解这三个民族的那些风俗特点呢? 接下来把学生分成新疆,西藏,内蒙三个组:(课前已布置各组收集各自的有关
9、民族风情的资料)。(2)三个民族民歌的风韵:从音乐的角度去领略这三个民族民歌的独特风韵。 问题:刚才欣赏时候你们注意到所配的音乐作品了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三部作品辽阔的草原、总巴朗松、牡丹汗。再次播放,提出问题,歌曲情绪,节奏以及所用乐器各有什么特点。运用带问题欣赏音乐的方法,即可培养学生正确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又可让学生做到有目的的参与音乐活动。 三个民族民歌的体裁:介绍民歌体裁:长调 囊玛 爱情歌曲 (1)介绍蒙古族“长调” 长调:长调民歌特点,曲调悠长,起伏较大,节拍自由,节奏宽广,音乐具有辽阔豪放的草原气息。(2)介绍囊玛音调特点 西藏被称为歌舞之乡,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10、藏族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宗巴朗松属于民间音乐的歌舞音乐。 (3)介绍爱情歌曲 维吾尔族民歌牡丹汗,是一首描写爱情的歌曲;主要的演奏乐器是冬不拉和手鼓;歌曲的旋律明朗、奔放、感情充沛,歌词寓意深刻。 (4)探讨与思考: 不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特点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语言文化与风俗习惯 社会生活与民族性格3.课堂小结 俄国作家居伊说过:民歌中表现出整个民族的创造力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继承和发扬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中华民族才会永远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希望同学能在平时生活中多多关注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为弘扬我们中国的传统民族民
11、间音乐文化作贡献。 第四节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听故事的活动中了解河南民歌,并通过对河南民歌的了解和听赏学习,能够感受到其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民间歌舞曲。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听赏王大娘钉缸的片段时,能初步感受到民间音乐的表现力,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3.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听赏音乐片段时,能了解这一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在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认识中原民歌的音乐风格;认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教学重点通过聆听王大娘钉缸,在体验、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中原民歌的音乐风格;探究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及专业音乐创作与民歌的关系;探究、认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民间
12、音乐创作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要素聆听、感受、体会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教学过程多媒体播放民歌内容高亢的西北调和独特的民族风。在欣赏完民族特色乐曲后,我会引导学生表达对民族乐曲的感受,与一般的歌曲风格有何不同,为什么为出现这样的差别。 在新授环节,我首先为学生播放民歌王大娘钉缸和创作歌曲好汉歌,并引导学生感受民歌和创作歌曲之间的不同。在学生发言后我进行总结,民歌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集体创作产生的,是一种被流传下来的音乐形式,歌词也具有很强的生活性。而创作歌曲是在特定时代、在某个特定的范围之内广为传唱的歌曲,创作歌曲是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艺术形式。 接下来将带领学生哼唱音乐主题王
13、大娘钉缸,思考音乐主题的特点以及力度变化来体验乐曲的情绪,从而解决这一节课的重难点内容。 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后,我会给学生发放打击乐器,同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进行创编王大娘钉缸的主题部分。边放音乐,学生根据力度变化边打节奏。给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愿望和机会。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起到活跃课堂气氛,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接下来让每组学生进行表演,学生们相互之间进行评价,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动性,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发展。 最后一个环节是拓展延伸,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与本节课所学习音乐进行对比。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用笔画出两
14、个音乐片段的上行与下行并讨论两个音乐片段在音调上有和不同。然后请小组的代表进行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加深学生对本节所欣赏音乐片段的印象和了解。在小结部分,让学生来总结的方式,总结本课所欣赏音乐的主要内容,最后在音乐声中与中与学生道别下课。 第五节 飘逸的南国风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几首南方民歌的音乐情绪、音乐风格的感受与理解,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2.过程与方法目标: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 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演唱其中一首南方民歌,深入体验南
15、方民歌的风格特征。通过对比欣赏前面几课中的民歌,初步认识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能初步理解与掌握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教学难点能够初步认识民歌之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表现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让同学们聆听民歌吆骡子让学生分辨是哪个地方的民歌,提问学生:西北民歌都有什么音乐特点?接着,我会范唱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提问学生是那个地区的民歌?引出飘逸南国风。(二) 聆听音乐,欣赏歌曲1、 初次聆听,整体感知经过导入的环节之后,我会播放云南民歌弥渡山歌,提问学生:从这首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呢?同学们初次欣赏完,并回答提问之
16、后,我会向同学们介绍云南的民歌。2、再次聆听,深入感知 再次欣赏云南民歌弥渡山歌,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这首歌描述的意境。并提问:1、歌词内容表达了什么?2、歌词内容采用了什么表现的手法?待同学们欣赏完毕之后,我会引导同学们朗诵歌词,体会歌词所包含的故事和情感,并回答问题。3、深情演唱,体会情感 再次播放弥渡山歌的音频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旋律的结构特点:起-平-落。接着,我会范唱并指导学生学唱弥渡山歌的引腔,引导学生感受山歌节奏较自由的特点。然后点评:是一首赞美爱情的山歌。歌词用了比兴(托物言志)的手法,暗示着爱情的道路上的艰难曲折。旋律由三部分组成:起-平-落。起即引腔,这种长音在南方民歌中常见
17、。如小河淌水。(三) 课堂延伸 在欣赏、分析并体会了云南民歌弥渡山歌之后,我会让同学们欣赏浙江民歌对鸟,并提问学生,这两首民歌在在歌曲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进行简要的分析。接着引导学生从音乐情绪、演唱形式、方言属地、地域环境、生活条件、文化背景等方面对这两首歌进行比较,并在黑板上绘制表格,分别请同学们将正确答案的关键词填入表格中。(四) 课程小结在这个环节中,我会采用让学生自己总结的方式,一方面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总结的能力,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我会加以小结。第五节 飘逸的南国风对鸟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与学唱歌曲,体会山歌的风格特点,加
18、强学生对我国民歌的热爱,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陶冶高尚情操。2.知识与技能目标:赏析歌曲对鸟,并尝试用地方方言演唱歌曲,深入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3.过程与方法目标:聆听、演唱并分析歌曲,感受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教学重点感受山歌具有高亢,嘹亮,悠长,奔放,节奏自由的特点。教学难点用乐清方言来演唱对鸟。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我将从导入、教授新课、课堂小结这三个环节展开教学。1.导入播放歌曲叮叮铛,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说一说这首歌曲是哪个地区的民歌?还知道这个地区的哪些民歌?学生经过之前的音乐学习与积累,相信能够说出一些,我会根据学生的
19、回答进行归纳总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引出课题对鸟。2.教授新课 我在课前会让学生分组搜集南方民歌的相关资料,上课之初请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并在欣赏歌曲时充分感受这些特点。 欣赏歌曲对鸟,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及歌曲中调式色彩的变化,分析旋律与当地方言的联系。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并为学生介绍歌曲对鸟。对鸟是一首浙江乐清山歌。“对鸟”就是关于“鸟”的问答歌。歌词共四段,一、三段设问,二、四段作答。唱词中使用了不少吴地方言,如“介姆”(什么)、“缘”(为)、“阿尼事干”(什么事情)等,强化了它的地方特色。此歌的前两段采用徵调式,后两段采用羽调式,使对比的色彩加强,南方民歌
20、色彩颇浓。 在学生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之后。我引导学生自学歌曲旋律,并尝试用方言演唱歌曲。首先我会为学生介绍歌曲中难理解的词所表达的意思,加深学生对歌词的理解,更快更准确的演唱歌曲,如:“吤砪”是“什么”的意思,“阿尼事干”是”什么事情“的意思,”“掌轿”即轿夫等。学生跟随音乐模仿演唱歌曲,我会重点教唱第一段歌词,其他几段学生自学演唱,让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歌词含蓄、内在;旋律多表现的婉转、流畅、细腻、抒情。 最后,请几名学生上台前为学生表演,尝试用吴地方言为同学演唱对鸟,并给予鼓励性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提高表现音乐的能力。(三) 课堂小
21、结 完整欣赏歌曲对鸟,由学生进行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重点内容,通过今天对鸟的欣赏和学唱,初步掌握了山歌的特点和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学生在丰富音乐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六节 鼓乐铿锵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聆听锦鸡出山,学生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其音乐内容及社会功能,认识艺术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2.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化有所了解。3.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参与打击乐合奏的艺术实践过程,从中感受、体验演奏打击乐的乐趣。教学重点学生对部分锣鼓经、节奏谱的准确把握。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音乐内容及社会功能
22、,认识艺术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教学过程让学生视听一小段锣鼓音乐,谈话引入新课。接着,出示课题:锦鸡出山。从锦鸡出山中选出部分锣鼓经进行师生互动。这样可以方便学生了解锣鼓经。视听锦鸡出山,之后让学生描述一下乐曲所表现的情节,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这首乐曲实质表现了什么?根据锦鸡出山的演奏乐器和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总结出流行于湖南土家族的一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打溜子”。我再进行详细讲解。随后,师生共同交流表演形式及演奏技法(包括乐曲的组成部分:头、身、尾三个部分);然后让学生描述一下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根据锦鸡出山总结出一种在中国农村流传最广的,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的乐种“鼓吹乐”,又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