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高中语文精选6篇.doc

  • 上传人(卖家):教师相关
  • 文档编号:3240493
  • 上传时间:2022-08-11
  • 格式:DOC
  • 页数:43
  • 大小:3.5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高中语文精选6篇.doc》由用户(教师相关)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 教师 招聘 面试 说课稿 高中语文 精选
    资源描述:

    1、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人教版高中语文精选6篇目录教材阅读2说课稿范例31高中 必修232第一单元32第1课 荷塘月色32第二单元34第6课 孔雀东南飞34高中 必修335第三单元35第9课 劝学35高中 必修437第三单元37第8课 拿来主义37高中 必修539第一单元39第1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39第二单元41第5课 滕王阁序41教材阅读 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二、说学情三、说教法四、说学法五、说教学过程六、说板书设计说课稿范例高中 必修2第一单元第1课 荷塘月色教材简说 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

    2、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景物描写中,能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使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教学重点让学生走进

    3、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淡淡喜悦淡淡哀愁的思想感情,理解本课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品读语言,尤其是精彩语段的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复杂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 导语设计:以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被毛泽东称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一故事导入,这个导语的设计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凸显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是这一堂课中占时较多的一部分。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读是让学生体验这篇文章最好的办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读”就是“自主

    4、”学习方式的最直接体现。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这一部分大约分这样几步:(1)学生自由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2)第二步,由教师点出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让学生听一部分范读。(3)第三步,提出问题,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文中是怎样变化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自读课文。三、仔细品读,把握感情 经过几次诵读之后,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引导学生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会教学生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知道

    5、散文都是写景抒情的,写景是为抒情而服务,我们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就应该去找作者的写景变化,要找写景的变化就应该寻找作者的足迹。所以要把握作者的情感,我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足迹来把握全文。既由家路上荷塘路上家,通过作者在空间变化时所描写的景物变化,来把握作者的情感,即不宁静宁静不宁静。四、赏析语段,品味语言 在把握全文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想,假设眼前有一片荷塘,设问学生会看到什么?很自然会看到:叶,花,闻到花香。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精彩语段四、五自然段,引导学生欣赏朱自清笔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当然教师要作必要的启发

    6、指点,尤其是在那些容易被忽略之处,以下仅举几例:(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 为什么用“田田”呢?(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和古诗词的魅力)(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像舞女的裙而不像少女的裙呢?(引导学生用比较法揣摩语言)(3)作者对花是怎样描写的呢?(引导学生领会优美的语言和修辞运用的技巧)在花的描写上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片盛开的花,并与朱自清对花的描写作比较。这样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领会通感手法的运用)(5)一个人在这月夜,能够如此细

    7、致地欣赏这样的美景,他的心情如何?(把握感情,体会借景抒情)(以上所启发引导的地方,在备课之时皆已储存,到了课上就要随机使用。这些问题的设置,主要引导学生从修辞、的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这两方面赏析文章。这些问题有学生未发现的,有已发现而仍用心不细的,可从不同角度发问。) 品读赏析第四自然段的基础之后,引导学生用刚才所学的赏析方法试着对第五自然段从语言、情感、描写角度这几个方面进行赏析。特别对于这一段中几个动词的使用如学生在论述中未触及,教师可予以适当点拨。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希望语文教学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佳处,而且掌握一些赏析散文

    8、的手法,学会自己赏析文章。在引导学生充分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做一个小结,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体会本文借景抒情的手法,点明在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并告诉学生作者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背诵四、五自然段第二单元第6课 孔雀东南飞教材简说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语言富于个性化、文言现象丰富,是学习古典文学的典范。也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谢”“相”“见”的一词多义,

    9、了解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的艺术成就。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将艺术与生活结合起来,加深对母子、夫妻、婆媳关系的理解与认识;培养学生忠于爱情、承担责任、珍爱生活的情操。教学重点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爱情美。教学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

    10、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为本篇的学习奠下感情基调。 二、课前检查字词 三、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全文,结合刚才的孔雀东南飞歌曲,谈谈你对整个故事的感受?并用一两个字概括你的读后感。 四、重难点突破 1、大家读了文章,都认为刘兰芝是本故事的主角,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仔细阅读文章,看看

    11、哪些地方写到了刘兰芝?她有何特点? 点拨:文章第二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 当兰芝离开刘家时: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组细步,精妙世无双.”:一连串夸张性动作的铺张,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突出“精妙世无双”这一点,既体现兰芝之美,坚强,也是对她命运不公谴责。 兰芝离家时:善良 兰芝的再嫁: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侧面烘托了她的美. 2、(讨论)兰芝如此之美,她却被休了,难道是她的丈夫的原因吗?她的丈夫又是怎样

    12、得人呢? 点拨:“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一直到“自挂东南枝”。 说明:焦仲卿钟情,叛逆 3、(讨论)如此美丽的爱情怎没延续呢,是谁制造了这场爱情悲剧?他们有什么特点起到什么作用? 点拨: 焦母蛮横无理 兰芝的兄长不近人情 作用:衬托 五、课堂小结 因此,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结尾,正像梁祝。放乐曲 六、作业布置了解陆游与唐琬的故事 高中 必修3第三单元第9课 劝学教材简说劝学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第三单元第9课。是一篇讲读课文。本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

    13、和方法的去学习的散文。也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如果他们能很好的掌握课文的深层含义,对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提高学习文言文的信心有很大帮助。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积累“劝、学、青”等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学习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2.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理解文中20多个比喻句的内在含义。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荀子关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的论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把

    14、理解词句与理解理解文章统一起来。教学难点文章里的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掌握全文以喻代议,喻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由“黑发不知勤学早,白者已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学生耳熟能详的有关劝学的名言自然导入新课。提示荀子的劝学将全面论述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使学生学习不能因为没有止境就停止学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包括: (1)“劝”的意思为鼓励,并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中的句子(“国人皆劝”),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2)荀子简介,复习孔子和孟子的相关知识。 2、听磁带并对照注释,正字正音。根据预习,学生对不理解的字

    15、词进行质疑,其他学生答疑,教师进行点拨。(这样可以让学生准确掌握文言词句含义并读懂文章内容)三、精读文章,抓住重点 1、找出第二段中的五个比喻句,并分析其含义和内在联系。“青,取之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輮木为轮”“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得到提高和发展,并且能够改变原来的状态。 2、仿照第二段的分析方法,尝试以相同的方法分析第三、四段的比喻句的内在联系。(体现了教学重点) 3、归纳本文的设喻特点: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设喻方式多样(类比、对比、正面、反面),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四、课文小结,拓展训练 劝学以“劝

    16、”字统领全文,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个角度说明了“学不可以已”的论点。 作业布置在精在少,有启发性,因此本课的作业布置为: 1、积累相关文言常用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背诵全文。(作业的布置有利于学生对当天所学的知识及时巩固复习)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板书的能够展现教学脉络,体现教学重点难点。为了更好的展现我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板书:劝 学 荀 子 第二段 比喻五则 学习的意义 提高自己 发展自己第一段 比学不可以已 第三段 比喻五则 喻 学习的作用 弥补不足 明白 (中心论点) 论 达到目标 证 生动 积累 第四段 比喻十则 学习方法态度 坚持 专一 高中 必修4第

    17、三单元第8课 拿来主义教材简说 拿来主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第8课;本文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继承文化遗产方面的一篇杂文。形成于本世纪30年代,作者写此文有极强的针对性,这与今天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半个多世纪之久。随着我国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外来文化也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该如何来对待这种影响,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观点,并对自己有所启发和借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文章思路、结构和观点;揣摩鲁迅杂文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运用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的写作手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对待中

    18、外文化遗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学习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推理的逻辑性;揣摩鲁迅杂文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教学难点学习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明确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着重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教学过程一、导入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检查预习情况,巩固基础知识 突破“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这一难点 突破这一难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需采取搭建学生知识台阶的策略:采用教师质疑、学生集体探究式析疑、师生共同释疑的方法,通过例证法、类比法等论证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问题分为三个梯度,每梯度的问题为一个台阶

    19、,学生每得出一个答案就登上一个台阶,这样这迎刃而解了。二、新授第一梯度:1、什么是闭关主义?什么是送去主义?2、在论述“送去主义”时,作者依次摆了什么事情来说明的?运用了什么方法论证的?第二梯度:1、作者在批判送去主义之前为何先谈闭关主义?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实质是什么?有何联系和区别?2、在论证“送去主义”危害时,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论证? 第三梯度:1、作者是怎样批驳“送去主义”的?2、作者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还提到“抛来”“抛给”“送来”“拿来”,它们的的含义各是什么? 3、在论述“送来”的危害时,又运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论证的? 其实质是什么?4、作者对“送来”态度如何?为什么? 至此,

    20、送去主义的危害揭露无疑,顺理成章引出“拿来主义”。设置三个梯度问题的根据,主要是针对学情,因材施教,重在培养素质,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因果论证这一重点 突破这一重点,采取从“果”入手的策略,切中要害;采用教师质疑、学生个体探究式析疑、师生共同释疑的方法,通过因果论证法的分析,理清文章层次。1、第7自然段用了“所以”一词表示结果,指出哪些自然段写的是“原因”,即为什么实行“拿来主义”?哪些自然段写的是“结果”,即怎样实行“拿来主义”?哪些自然段是“结论”,即文章主旨?你认为文章应如何划分段落?各段写了什么内容?2、作者写作的思路是什么?第7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三、课堂小结方

    21、法:学生课堂小结,教师补充完善,梳理知识脉络,把握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明化、形象化。小结:本文是作者针对如何对待文化遗产问题而写的一篇杂文,提出应采用“拿来主义”的方法批判地吸收和借鉴文化遗产。文章采用了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构段的。课文的前部分写出了“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的原因,主要揭示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作者运用了例证法、类比法,揭示“送去主义”必然使中国人民更加陷入受贫穷、被凌辱的悲惨境地。因此,“送去”之外,还得“拿来”。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高中 必修5第一单元第1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材简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本课是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小说单元)第一篇讲读课

    22、文。本单元力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并力图与高考接轨。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而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常常表现主题,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的作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学习在矛盾斗争过程中刻画人物。培养学生通过情节、环境、言行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研读文本,理清小说情节发展和林冲情感变化的线索,理解林冲性格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解决“为什么说林冲是被逼上梁山的”这一问题,进而认识小说的主题。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3、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实及其必然性。学习人物身上的“侠义”精神。教学重点林冲的思想性格发展变化分几个阶段及其变化的关键。教学难点分析“风雪”等景物描写对情节、人物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 学生对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较感兴趣,因此我让学生说一说都知道哪些人物及绰号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从而引出豹子头林冲,由此导入课文。从而为“自主、合作、探究”做铺垫。二、讲述故事,激发共鸣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么长的文章怎么能让学生在不占用课堂时间的情况下主动积极地读进去,况且只有当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产生共鸣后,才会激发起探求的欲望。我想起暑假期间新水浒传热播,课下了解到学生有不

    24、少看过的,所以我在讲这课之前诱导他们,比较一下你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和林冲相关的剧情和教材中的相关情节有哪些不同,哪一种安排好,你们也当把导演进行点评设计。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已经对本文的故事情节进行了主动地探究,从而为下面的故事情节的梳理奠定基础,另外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环节为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及产生顿悟提供前题,同时同学们的讲述也可以激发其他学生的求知欲,为下面的合作探究营造氛围,可谓一石三鸟!三、整体把握,理清情节本环节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用小标题的形式完成对故事情节的梳理,旨在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及精简概括的能力。四、合作探究,分析鉴赏。(一)赏析人物,把握主旨。在前面情节概括的基础上,让

    25、学生知道小说精彩的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并且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塑造有血有肉的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那么你眼中的林冲是怎样一个形象呢?小组讨论,回答下面问题:1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人们都称他林教头,上了梁山之后人都呼之“豹子头”,这个绰号展示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请同学们再次回到文本,小组讨论:林冲从逆来顺受的林教头到奋起反抗的“豹子头”,性格从“忍”到“狠”, 触发点是什么?“狠”表现在什么地方?通过这个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对人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变化,为下个问题的解决铺平道路。教师小结后,请同学们再次回到文本,共同讨论:1、林冲由幻想安心服刑到奋起反抗,性

    26、格蜕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能用一个字概括吗?2、作者塑造林冲这个典型形象,对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对人物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且知道任何小说人物塑造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表现主题反映社会,从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如何去鉴赏小说。(二)精读体味,重点赏析教师诱导: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英雄形象,有人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中写得最好的一回。写得好得益于人物的塑造,人物塑造得好得益于细节描写1、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请在文本中划出相关段落,独立完成之后小组交流。教师小结:风雪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及进一步拓展环境描写的作用。最后总结明确:

    27、塑造人物的手法包括细节描写和环境烘托。五、作业布置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要运用细节描写或环境烘托的手法。第二单元第5课 滕王阁序教材简说滕王阁序选自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第5课,本文主要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鉴赏评价能力的形成,文化底蕴的积淀。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但它不是教学的产物,作为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科学处理。对于课文思想主题及作者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主要采取学生自我总结与老师点拨相结合,不占用过多的时间。课堂主要教学内容是对语言的品味和鉴赏。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进一步把握文言词句的意思和使用特点。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本文写景技巧,体会语言美。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

    28、感受自然热爱自然的审美情操。教学重点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鉴赏二三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复杂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古几重阳,依然天高地迥;东南一都会,正是彩彻区明。王勃兴来,诗文题阁楼,一序占千秋;我辈登临,乐趣寄山水,三江抒豪情。让我们跟随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一起登上滕王阁,品读其美景,赏析其真情。 设计意图:此导入环节运用滕王阁的对联,意在创设优美典雅的氛围,调动学生情绪。二、认真审读,整体感知 教师从标题切入介绍序言的文体特点,文章的全称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别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开篇整体介绍,结尾总结陈词,中间才是全文的精华部分。让学生齐读首尾段归纳验证。完成

    29、第一环节。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序言的文体特点,去粗取精,快速准确把握文章的重点是2-6段。 三、理清脉络,把握情感 教师配乐诵读2-6,并预先设置问题。 1.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让学生作答。 提示: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师范读,以情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大体感知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情感走向,为下一步的赏析作铺垫。 请自由诵读出情感的变化,几位同学展示一段,同学评价,老师指导诵读技巧。然后老师引导学生探究情感变化的原因。 提问:作者为何高兴?学生自由作答 提示: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时作者高兴不已。(2-3段美景) 四、知人论世,拓展延伸

    30、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干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要学会知人论世,正确全面地理解作者的感情。 五、拓展延伸 文以阁而名于世,阁以文而传天下。设想某一天,你与王勃相遇在滕王阁,你想对他说什么?写下给王勃的一两句话。50字,一种修辞,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学生感受品读文章后,内心的情感体验非常丰富,教师要让学生及时捕捉这些感受,诉诸笔端。此练笔环节意在利用文章本身蕴涵的情操之美感染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文育人。同时学习王勃优美典雅的语言风格。六、布置作业体会滕王阁序的山川美景哲理名句,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改写成现代散文。43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高中语文精选6篇.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24049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