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高中语文精选6篇.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高中语文精选6篇.doc》由用户(教师相关)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 教师 招聘 面试 说课稿 高中语文 精选
- 资源描述:
-
1、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人教版高中语文精选6篇目录教材阅读2说课稿范例31高中 必修232第一单元32第1课 荷塘月色32第二单元34第6课 孔雀东南飞34高中 必修335第三单元35第9课 劝学35高中 必修437第三单元37第8课 拿来主义37高中 必修539第一单元39第1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39第二单元41第5课 滕王阁序41教材阅读 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二、说学情三、说教法四、说学法五、说教学过程六、说板书设计说课稿范例高中 必修2第一单元第1课 荷塘月色教材简说 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
2、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景物描写中,能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使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教学重点让学生走进
3、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淡淡喜悦淡淡哀愁的思想感情,理解本课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品读语言,尤其是精彩语段的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复杂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 导语设计:以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被毛泽东称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一故事导入,这个导语的设计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凸显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是这一堂课中占时较多的一部分。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读是让学生体验这篇文章最好的办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读”就是“自主
4、”学习方式的最直接体现。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这一部分大约分这样几步:(1)学生自由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2)第二步,由教师点出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让学生听一部分范读。(3)第三步,提出问题,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文中是怎样变化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自读课文。三、仔细品读,把握感情 经过几次诵读之后,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引导学生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会教学生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知道
5、散文都是写景抒情的,写景是为抒情而服务,我们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就应该去找作者的写景变化,要找写景的变化就应该寻找作者的足迹。所以要把握作者的情感,我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足迹来把握全文。既由家路上荷塘路上家,通过作者在空间变化时所描写的景物变化,来把握作者的情感,即不宁静宁静不宁静。四、赏析语段,品味语言 在把握全文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想,假设眼前有一片荷塘,设问学生会看到什么?很自然会看到:叶,花,闻到花香。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精彩语段四、五自然段,引导学生欣赏朱自清笔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当然教师要作必要的启发
6、指点,尤其是在那些容易被忽略之处,以下仅举几例:(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 为什么用“田田”呢?(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和古诗词的魅力)(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像舞女的裙而不像少女的裙呢?(引导学生用比较法揣摩语言)(3)作者对花是怎样描写的呢?(引导学生领会优美的语言和修辞运用的技巧)在花的描写上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片盛开的花,并与朱自清对花的描写作比较。这样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领会通感手法的运用)(5)一个人在这月夜,能够如此细
7、致地欣赏这样的美景,他的心情如何?(把握感情,体会借景抒情)(以上所启发引导的地方,在备课之时皆已储存,到了课上就要随机使用。这些问题的设置,主要引导学生从修辞、的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这两方面赏析文章。这些问题有学生未发现的,有已发现而仍用心不细的,可从不同角度发问。) 品读赏析第四自然段的基础之后,引导学生用刚才所学的赏析方法试着对第五自然段从语言、情感、描写角度这几个方面进行赏析。特别对于这一段中几个动词的使用如学生在论述中未触及,教师可予以适当点拨。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希望语文教学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佳处,而且掌握一些赏析散文
8、的手法,学会自己赏析文章。在引导学生充分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做一个小结,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体会本文借景抒情的手法,点明在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并告诉学生作者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背诵四、五自然段第二单元第6课 孔雀东南飞教材简说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语言富于个性化、文言现象丰富,是学习古典文学的典范。也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谢”“相”“见”的一词多义,
9、了解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的艺术成就。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将艺术与生活结合起来,加深对母子、夫妻、婆媳关系的理解与认识;培养学生忠于爱情、承担责任、珍爱生活的情操。教学重点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爱情美。教学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
10、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为本篇的学习奠下感情基调。 二、课前检查字词 三、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全文,结合刚才的孔雀东南飞歌曲,谈谈你对整个故事的感受?并用一两个字概括你的读后感。 四、重难点突破 1、大家读了文章,都认为刘兰芝是本故事的主角,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仔细阅读文章,看看
11、哪些地方写到了刘兰芝?她有何特点? 点拨:文章第二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 当兰芝离开刘家时: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组细步,精妙世无双.”:一连串夸张性动作的铺张,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突出“精妙世无双”这一点,既体现兰芝之美,坚强,也是对她命运不公谴责。 兰芝离家时:善良 兰芝的再嫁: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侧面烘托了她的美. 2、(讨论)兰芝如此之美,她却被休了,难道是她的丈夫的原因吗?她的丈夫又是怎样
12、得人呢? 点拨:“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一直到“自挂东南枝”。 说明:焦仲卿钟情,叛逆 3、(讨论)如此美丽的爱情怎没延续呢,是谁制造了这场爱情悲剧?他们有什么特点起到什么作用? 点拨: 焦母蛮横无理 兰芝的兄长不近人情 作用:衬托 五、课堂小结 因此,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结尾,正像梁祝。放乐曲 六、作业布置了解陆游与唐琬的故事 高中 必修3第三单元第9课 劝学教材简说劝学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第三单元第9课。是一篇讲读课文。本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
13、和方法的去学习的散文。也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如果他们能很好的掌握课文的深层含义,对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提高学习文言文的信心有很大帮助。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积累“劝、学、青”等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学习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2.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理解文中20多个比喻句的内在含义。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荀子关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的论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把
14、理解词句与理解理解文章统一起来。教学难点文章里的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掌握全文以喻代议,喻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由“黑发不知勤学早,白者已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学生耳熟能详的有关劝学的名言自然导入新课。提示荀子的劝学将全面论述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使学生学习不能因为没有止境就停止学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包括: (1)“劝”的意思为鼓励,并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中的句子(“国人皆劝”),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2)荀子简介,复习孔子和孟子的相关知识。 2、听磁带并对照注释,正字正音。根据预习,学生对不理解的字
15、词进行质疑,其他学生答疑,教师进行点拨。(这样可以让学生准确掌握文言词句含义并读懂文章内容)三、精读文章,抓住重点 1、找出第二段中的五个比喻句,并分析其含义和内在联系。“青,取之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輮木为轮”“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得到提高和发展,并且能够改变原来的状态。 2、仿照第二段的分析方法,尝试以相同的方法分析第三、四段的比喻句的内在联系。(体现了教学重点) 3、归纳本文的设喻特点: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设喻方式多样(类比、对比、正面、反面),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四、课文小结,拓展训练 劝学以“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