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六章--策略性知识.ppt

  • 上传人(卖家):教师相关
  • 文档编号:3239248
  • 上传时间:2022-08-10
  • 格式:PPT
  • 页数:49
  • 大小:305.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六章--策略性知识.ppt》由用户(教师相关)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六 _ 策略性 知识
    资源描述:

    1、第六章 策略性知识的学与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老子本章概览第一节 策略性知识的学习概述第二节 策略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与迁移第三节 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策略第一节 策略性知识的学习概述一、策略性知识/学习策略的涵义策略性知识源于布鲁纳1956年在研究人工概念时提出的认知策略,即个体在解决思维问题时所采用的思维方法。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技能”, 这些技能是学习者用来调节他自己的内部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过程。关于策略性知识的三种观点:1. 策略性知识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n梅耶(1987)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者在编码、储存、检索信息,以及运用信息解决

    2、问题的认知过程中所使用的认知方法或技能。n里格尼(1978)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用于获得、保持和提取知识与作业的各种操作与程序。2. 策略性知识是学习的调节与控制技能n尼斯比特(1986)认为学习策略是选择、整合、应用学习技能的一套操作过程,即执行控制加工活动的过程。3.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与学习调控的统一体 学习策略是个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以及对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以提高操作水平的技能。n 学习策略与策略性知识同义、其他表述如“学会学习”、“学习技能”。n 学习策略是操纵信息加工活动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一切的活动1. 联系 策略性知识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知识,具体来说是智力技能的一种。各种一般

    3、程序性知识的获得和运用都要受到策略性知识的指导和支配。 2. 区别:n策略性知识是学习者用来调控其学习和认识活动本身的,其目标是更有效地获取新知识和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即策略知识是对内调控的。n一般的程序性知识则是完成某种具体任务的操作步骤,智力技能一般来说是对外解决某种智力任务的。二、策略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之比较三、策略性知识的分类o1.根据学习策略涵盖的成分,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o2.根据学习策略所起作用,分为基础策略与支持策略。o3.根据学习策略的可教性:大、中、小策略o4.根据学习的进程,分为选择性注意策略、编码策略、知道何时使用某一策略,检查学习策略的有效性

    4、。1. 根据学习策略涵盖的成分,迈克卡的分类(Mckeachie et al., 1990)学习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 组织策略p基础策略(primary strategy )是指直接操作信息或材料的各种学习策略,主要包括信息获得-贮存策略,信息检索-应用的策略。p支持策略(support strategy)主要指帮助学习者维持一种合适的心理定向,以保证基础策略有效起作用的策略,包括目标定向、时间筹划、注意力分配与自我监控和诊断的策略。2 根据学习策略所起作用,丹瑟洛的分类(Dans

    5、ereau,1985)3.根据学习策略的可教性,比格(Z.Biggs)的分类把学习策略划分为大策略、中策略和小策略o大策略可迁移性最大,距任务最远,可教性最差;o中策略既可教,迁移性也较大;o小策略距任务最近,可教性最好,但教学的可迁移性小。4.根据学习进程的分类o选择性注意策略o编码策略o知道何时使用某一策略o检查学习策略的有效性四、策略性知识与元认知1.什么是元认知?o弗拉威尔(1976)认为元认知就是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o元认知是跳出一个系统后去观察这个系统的认知加工(Hofstadter, 1979)。o认知指向客观外界,元认知指向人自身的认知过程。(1)元认知知识:有关认知的知

    6、识,即人们对于什么因素以什么方式起作用(或相互作用)来影响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的知识。n关于认知者特点的知识;n关于认知任务特点的知识;n有关认知策略方面的知识(2)元认知监控: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3)元认知体验:伴随认知活动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2.元认知的组成o策略性知识是元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元认知知识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元认知监控的重要依据,并通过元认知监控而获得。o元认知监控和调节指在工作记忆中进行的、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元认知知识(包括学习策略知识)来管理和控制认知活动的过程。3.策略性

    7、知识与元认知的关系五、几种主要的策略性知识(一)复述策略(二)精加工策略(三)组织策略(四)理解-控制策略(五)情感策略(一)复述策略1.复述策略是通过反复读写所学材料使信息在记忆中保持的策略。n 在简单任务中,重复项目帮助记忆。如,记单词、电话号码和人名。n 在复杂任务中,重复关键词、做笔记等2.复述策略的过程与发展o复述策略的三个认知过程:选择、维持、获得。o复述策略的使用随年龄增长而发展,5岁以下孩子缺乏足够的复述策略;6-10岁在指导下使用复述策略;11岁以上儿童自发使用,并不断改进。(1)利用记忆规律a.排除干扰 干扰会阻碍人们在脑子里复述刚才学的信息。b.抑制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c.

    8、首因和近因效应列表中单词的位置开始结束记住的概率首因效应近因效应3.具体的复述策略(2)合理复习a.及时复习b.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c.部分学习和整体学习d.自问自答和尝试背诵e.过度学习(3)亲自参与(4)情景相似性和情绪生理状态相似性(5)心向、态度和兴趣二、精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是一种深加工策略,通过将新材料与已有的熟悉信息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将信息存贮到长时记忆中去。(一)机械学习和简单知识学习o学习材料本身的意义性不强,可通过人为联想策略牵强附会地赋予意义,使信息合理化,帮助记忆。o形象联想法、谐音联想法、歌谣口诀法 例如:记电话号码(生日、谐音) “医生讨厌律师” “消

    9、防队员刺伤了一位舞女”oRohwer等人(1975)给被试呈现一系列配对词(牛-球;石头-瓶子),让被试记住。n 实验组:指导被试采取将词连成句子的精加工技术,如“牛追逐跳起的球”“石头打破了瓶子”等n 控制组:简单提示被试“要记住”n 研究表明,无论儿童还是成人,提示精加工技术的实验组均比控制组的成绩要高。(二)意义或复杂知识的学习o材料的意义性较强,使用的精加工策略即内在联系策略或生成策略,包括:n 做摘录与划线、列提纲与标题、分段、总结段意、使用类比、用自己的话做笔记、增加例证、补充细节、提问等。(三)几种精加工技术: 1.5R笔记法:一种典型的课堂笔记形式, 包括记录、简化、背诵、反省

    10、和复习2.位置记忆法是一种传统的有用的记忆术。使用位置记忆术,学习者在头脑中创造一幅熟悉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确定一条明确的路线,在这条路线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然后将所要记的项目全都视觉化,并按顺序和这条路线上的所有点联系起来。例如:人类心智1记忆术三、组织策略1.组织策略是指发现部分之间的类别关系、层次关系或其他关系使之带上某种结构,以便加强与提高对材料的记忆、理解与表述的策略。o组织是一种编码过程,是对新信息的深度加工。组织策略如形成概念图、分类、建构图式。n 简单学习任务:中英文的词汇记忆n 复杂知识学习:列提纲和做结构关系网络图四、其他认知策略1.理解-控制策略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始终

    11、意识到自己做的是什么(任务目标),意识到自己所使用的策略,以及对这些方法进行相应的控制和调整,这就是理解控制策略。 2.情感策略这种策略指的是消除一切与学习无关的情绪,做好学习准备。“心无杂念”它包括产生与保持动机,集中与保持注意,调整对学习成绩的焦虑状态以及有效地使用时间等。 第二节 策略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一、策略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1.陈述性知识2.转化阶段3.元认知阶段o应用两条写作规则进行文章写作(1)按一定顺序写(2)抓住事物的特点写o教学过程:1.通过复习旧课文,使学生领会“按一定的顺序写,抓住事物的特点写”这两条规则。具体方法: 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实例:(1)提供已学过的两篇写物的课

    12、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和高大的皂荚树中有关描写事物的特点和顺序的图示。 (2) 通过下述五个问题的讨论领会这两条写作规则。 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抓住了事物的什么特点? 高大的皂荚树作者抓住了事物的什么特点? 它们各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点? 它们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点? (3) 在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得到如下规则:一要写出事物的特点,即要写出与同类事物不同的地方,且必须是值得赞美的地方;二要安排好文章的顺序,这也要从两方面考虑,即要写出事物的具体样子,再分方面写出它的作用、意义题目:赞美一样事物。具体方法:(1)出示题目,提出写作要求:写一篇作文,赞美一样事物,

    13、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写,要写出这个事物的特点并说清楚为什么要赞美它。 (2) 审题,提出审题要求。 (3) 选择材料并列出提纲,包括: 自选材料并列提纲, 评议, 修改。 (4) 口述作文,包括: 口述片断, 口述全文 (5) 教师总结,进一步强调提出这次写作训练的重点。 (6) 起草成文。3.进行多次的变式练习,从而熟练掌握规则,能在新情境中迁移2.根据这两条规则进行作文练习1.策略性知识是对内调控的技能,它所涉及到的概念和规则难以通过直观演示的方法教给学生。 2.策略性知识涉及的概念和规则一般都带有很高的概括性,在应用时有很大的灵活性,须经过一个长期的、反复练习与应用的过程。3.儿童的策略学习

    14、与应用受其整个认知发展水平的制约。 4.策略性知识的习得和应用离不开元认知监控,不仅要学习具体方法,还要学会监控自己的策略执行情况。策略性知识学习过程的特殊性二、策略性知识的学习迁移(一)策略性知识迁移的基本条件n 1977年贝尔蒙特系统分析了100项有关研究,涉及不同策略和被试,结果发现,没有一项策略成功迁移。n 1982年贝尔蒙特又评述了7项策略研究,这些研究均要求学生对策略运用进行反思,结果,其中6项获得了迁移。n 两次结果差异的原因在于:这些研究有没有要求学生对他们的策略运用成功与否进行反思。n 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的自我评价是策略性知识迁移的一个基本条件。加泰勒1985年研究了

    15、策略有效性的自我评价对策略迁移的影响。n研究中呈现配对名词,要求儿童尽可能记住并准备回忆。n被试:小学二年级学生n实验设计:3(不同自我评价组)2(记忆策略)的实验设计n3组:策略-用途组、策略-情感组、无评价组n记忆策略:精加工策略、数字母策略n实验流程: 第一阶段:不教任何记忆策略,自行记忆配对名词,确定基线水平 第二阶段:每组分为两个等组,一组学习精加工策略,一组采用数字母数记忆。 第三阶段:自己选择方法记忆材料。(二)关于策略作用的自我评价实验为考察自我评价策略是否产生长远影响,在第三阶段后问儿童为什么选择某一策略o在实验结束后第一周和第九周分别用新的配对词对被试进行了两次延后测验。结

    16、果表明,策略用途组的成绩明显优于策略情感组。n在第一周测验时,前者有90%的儿童在新的学习材料中运用精加工策略,后者仅有57%的儿童;n在第二次延后测验中,前者的人数为100%,后者只有50%。o结果表明:经过策略的有效性自我评价训练的儿童能长期运用训练过的策略,并能迁移到类似的情境中,而在其他训练条件下,策略训练仅有短期的效果。(三)迁移研究与实验总结 1.从理论上看,关于策略问题迁移的实验研究为解决长期存在的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之争指明了新的方向。它表明,一般迁移是存在的,但不是形式训练说所讲的“能力” 的迁移,也不仅仅是贾德所说的原理的迁移,而是更具概括性的策略的迁移。 2.这也使我们更好

    17、地认识到策略性知识的巨大价值,要实现“为迁移而教”,除了要重视陈述性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迁移之外,更应重视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和迁移。 3.同时,这些研究也为搞好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指导,应注重策略使用之后的自我评价。第三节 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策略一、合理选择教学模式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三、具体的训练策略一、合理选择教学模式1.专门化的教学模式 2.学科渗透式的教学模式3.交叉式教学模式(一)专门化的教学模式训练内容不涉及任何特定知识,通过单独开设学习策略课,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的一般方法与技巧。o优点:使策略性知识的教学更加具有系统性,能够使学生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策略本身,而不会被大量的学科知识所

    18、淹没。o缺点:这种不与专门知识相结合的训练,容易使学生只学到一些“僵化”的教条,难以向具体知识领域的学习迁移。(二)学科渗透式的教学模式此类模式的策略训练结合特定学科内容而编制,在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中直接传授相应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l优点:该类教学训练针对性强,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策略的直接应用。l缺点:在这类训练模式中由于所学策略与具体学科内容联系紧密,学生掌握的策略对另外的学科用处不大,缺乏广泛的迁移性。同时,也不利于系统地掌握策略性知识。(三)交叉教学模式该模式一般采用先独立地教一般性的策略性知识,包括策略的意义、具体操作程序,在此基础上,再与具体的学科内容结合起来,根据具体学习情境的差异,要求并提示学生把所学的策略运用于具体的知识学习中。 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选择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内容: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发展水平。 还应考虑以下三个具体目标 a.教给学生大量的可供提取或选用的学习方法和技能 b.训练学生知道如何确定学习目标 c.帮助学生储存有关学习及学习方法或策略的信息 三、具体的训练策略(一) 制定一套外显的、可以操作的训练程序(二) 训练不宜密集进行 (三) 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四) 引导学生评价策略的有效性(五) 激励学生在不同情境中运用策略(六) 进行策略监控训练 (七) 引导学生生成新的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六章--策略性知识.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23924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