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精品阅读课教学设计.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十六年前的回忆》精品阅读课教学设计.docx》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六年前的回忆 十六 年前 回忆 精品 阅读 教学 设计 下载 _六年级下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十六年前的回忆精品阅读教学设计学校:班级:人数: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型:精品阅读课日期: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 深入领会李大钊同志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2. 圈画、品读文中描写李大钊的语言、动作、神情的语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3.体会本课前后照应和对比烘托手法的作用。2、 教学目标确定依据:1.教学内容分析:十六年前的回忆是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
2、后的顺序来叙述的。本文是回忆录。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素自然,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学生借助课文,激发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二是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2.学生情况分析:这篇课文较长,而且学生对于李大钊了解很少。课前应该安排学生了解李大钊的生平事迹,老师也要为学生准备充分的相关材料,有利于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让学生感受李大钊同志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梳理我对父亲的情感认识的变化过程,体会前后呼应的表达效果,重点品析文中描写
3、李大钊语言动作神情的语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体会对比烘托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既是对学生已有语文读写基本功的复习和巩固,又是今后各方面语文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基础,使教学前后衔接,环环相扣。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2.圈画、品读文中描写李大钊的语言、动作、神情的语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3. 领会李大钊同志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开放式导入(播放歌曲五月的鲜花)当这优美、激越的旋律在耳畔响起,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十六年前的回忆,跟随作者
4、的回忆,一起去缅怀革命先辈。 1.学生仔细听歌曲2.学生跟随老师的问题,独立思考通过音乐的铺陈,更快的让学生投入学习的氛围。问题导入,激发学生思考。核心过程推进一、了解背景,简介李大钊1.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题目关键词质疑。质疑:谁回忆?回忆谁?回忆了哪些事情?为什么说是“十六年前”的回忆?2.课件出示李大钊的画像问题:李大钊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在课前了解了多少?(PPT出示李大钊的生平资料)1.学生围绕题目关键词质疑。预设:(1)作者李星华,她是李大钊的女儿,文章是1943年写的,回忆了十六年前的一些事情。(2)李大钊的被难日是1927年4月28日,离1943年已经十六年了。(3)“被难日”,指
5、李大钊被杀害的日子。2. 学生简单汇报收集的资料。3. 根据老师补充内容做好课堂笔记。通过质疑引出本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与分析背景,能拉近学生与李大钊之间的距补充李大钊的资料能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他。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理清写作顺序教师提问:本文中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1.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带着疑问朗读,读准字音。2.学生读下列词语(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中容易读错的词语、多音字)3.理清写作顺序,理解主要内容。问题: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具体写了16年前的父亲哪几件事?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对课文内容进行理序。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在书上圈点批注,
6、勾画不会读的字词,语句。2.对照课本及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3.学生读词语(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中容易读错的词语)自读 互读点名读 齐读4.学生浏览课文,简述课文的内容5.学生小组交流后自由发言预设:分为两大部分,第1部分是第1段总起全文,第二部分是余下的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叙述,可以分为被捕前、被捕时、庭审、遇害4个阶段。指导学生正确阅读文章,养成良好习惯多种方法读词语,纠正读音。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通过组织学生读课文,说事件、找时间中逐步了解作者的表达顺序,理清课文的条理。三、品词析句,感悟形象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重点读读描写李大钊的语句,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勾画出
7、来,然后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体会。2.交流“被捕前”部分。指名读,教师相机出示重点段,学生扣住段中的重点句子,先议后读。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通过“局势越来越紧张”和父亲态度的对比,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内心。3.交流“被捕时”这部分学生选读课文的第11自然段,引导学生扣住关键词语“不慌不忙”,走进人物内心。引导学生选读课文的第17自然段,扣住关键词语“态度严峻”,走进人物内心。4.交流“庭审”部分默读庭审部分课文,划出描写父亲语言、行动、表情的语句,然后读一读、想一想:你眼前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命者?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重点品读描写李大钊的语句,勾画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准备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2.
8、 生选读第7自然段,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小组交流,扣住段中的重点句子,先议后读。学生扣住段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有感情朗读。3.生选读第11自然段,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小组交流,扣住段中的重点句子,先议后读。预设:关键词语“不慌不忙”学生有感情地感情朗读.4.学生选读第17自然段,表达自己的感受。小组交流,扣住段中的重点句子,先议后读。预设:关键词语“不慌不忙”、“安定”、“沉着”革命者沉着镇定的大无畏精神。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时不仅关注主要人物的表现,还要关注周围人的言行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结合背景思考人物表现背后的心理状态,结合学生的阅读感悟,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