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年高中统编教材历史培训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x

  •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 文档编号:3235229
  • 上传时间:2022-08-09
  • 格式:PPTX
  • 页数:31
  • 大小:4.65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高中统编教材历史培训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x》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年高中统编教材历史培训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2022 年高 中统 教材 历史 培训 隋唐 制度 变化 创新 下载 _其他资料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第7 7课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模式制度创新是新时制度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重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

    2、创新者胜。”中国古代的四次制度革新中国古代的四次制度革新夏夏商周商周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宗法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宗法分封成就分封成就“家国一体家国一体”秦汉秦汉大一统大一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的产生和发展产生和发展隋唐、宋隋唐、宋制度创新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制度创新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格局格局晚清晚清面对外界压力进行了社会变革面对外界压力进行了社会变革创新创新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第7 7课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

    3、新 1.知道从魏晋到唐朝时期选官制度、中央行政机构和赋税制度的基本演变情况;2.通过史料探究与对比学习掌握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和两税法的创新之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世卿世禄世卿世禄制制依据(血缘)依据(血缘)西周 军功授爵制军功授爵制(军功)(军功)战国 察举制察举制(德行)(德行)汉代九品中正九品中正制制(?)魏晋南北朝1.1.你已知多少种选官制度?你已知多少种选官制度?科举制科举制(?)(?)隋唐一、一、走向公平的走向公平的选官制度选官制度 1.1.左思之悲左思之悲 材料一材料一 世胄世胄蹑高位,蹑高位,英俊英俊沉下僚。沉下僚。(西晋)(西晋)左思咏左思咏史史问题问题1-11-1:根据材料

    4、结合课本分析左思描述的是什么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分析左思描述的是什么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什么?左思,左思,西晋文学家,西晋文学家,出身寒门,出身寒门,才华出众却屡不得志才华出众却屡不得志一、一、走向公平的走向公平的选官制度选官制度 1.1.左思之悲左思之悲 材料二材料二 (曹魏立九品中正制)(曹魏立九品中正制)盖盖以论人才优劣以论人才优劣,非非谓世族高卑谓世族高卑。宋书宋书 恩倖传恩倖传序序问题问题1-21-2: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分析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分析九品中正制最初的选拔标准是什么?为九品中正制最初的选拔标准是什么?为何会背离初衷?何会背离初衷?一、一、走向公平的走向公平的选

    5、官制度选官制度 2.2.孟郊之喜孟郊之喜 材料三材料三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安花。孟郊孟郊登登科后科后孟郊,出身低微,父亲是一名小吏,家中孟郊,出身低微,父亲是一名小吏,家中清贫。清贫。问题问题1-31-3:孟郊为何会如此开心?孟郊为何会如此开心?一、一、走向公平的走向公平的选官制度选官制度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阅读:阅读教材教材P39P39页,概括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发展概况。页,概括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发展概况。阶段阶段皇帝皇帝发展的具体表现创创立立隋文帝隋文帝隋炀帝隋炀帝完完 善善唐太宗唐太宗武则天

    6、武则天唐玄宗唐玄宗分科考试设进士科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殿试和武举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3.3.被统治者接受并不断完善发展被统治者接受并不断完善发展公平突破阶级限制开放突破资格限制平等一、一、走向公平的走向公平的选官制度选官制度选官依据选官依据军功爵制军功爵制(战国)(战国)察举制察举制(西汉)(西汉)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血缘血缘军功军功品行品行才能才能家家世世科举制科举制(隋(隋清)清)考试成绩考试成绩积极影响:逐渐走向积极影响:逐渐走向公平公正公平公正权力向更多人权力向更多人开放,开放,扩大了统扩大了统治基础治基础提高

    7、了官员文化素质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中央集权世袭制世袭制(夏商周)(夏商周)再次回顾再次回顾请在这里输入标题 缙绅虽位极人臣,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白衣公卿”,又曰又曰“一品白衫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其有老死于文场者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英雄尽白头。”王定王定保唐摭言保唐摭言 材料四材料四.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 1300 1300

    8、多年,成为统治者选多年,成为统治者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拔官吏的主要方式,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消极影响:1.逐渐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人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错误观念,阻碍社会多元化的发展。2.在封建社会后期,科举考试的内容大都不超过儒家经义的范畴,严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士人越来越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一、一、走向公平的走向公平的选官制度选官制度请在这里输入标题(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因为公平,因为公平,科举虽

    9、废,考试犹存科举虽废,考试犹存 影响海外影响海外 影响现在影响现在一、一、走向公平的走向公平的选官制度选官制度二 中枢体制中枢体制的的创新创新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请在这里输入标题 1.1.回忆所学知识,回答以下政府架构各属于哪个时期?回忆所学知识,回答以下政府架构各属于哪个时期?秦朝三公九卿制汉武帝时期中外朝制东汉时期尚书台唐朝三省六部制魏晋三省制尚书台尚衣尚席尚浴尚书尚食尚冠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法曹决曹兵曹金曹尉曹贼曹仓曹黄阁东曹词曹户曹奏曹西曹皇室政府1.两个政府,职权划分不明2.政府不仅负责国家大事,也要负责皇帝的私事3.皇帝名义上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却要收到丞相的制约皇权至上皇权独尊皇位

    10、世袭请在这里输入标题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皇帝吏工刑兵礼户封驳审议通过执 行草诏审议阅读课文思考:1.三省分工如何?2.三省如何运作?3.三省长官的地位如何?4.群相制下,如何防止低效率?5.有何特点?6.有何影响?都是宰相政事堂(中书门下)特点:制度化、法制化职权分工明确,彼此制约二、皇权与相权的博弈:二、皇权与相权的博弈:走向成熟的走向成熟的中央官制中央官制对三省六部制的评价:对三省六部制的评价:集体议政,减少失误;分工合作,提高效率集体议政,减少失误;分工合作,提高效率三分相权,加强皇权;后世沿用,影响深远三分相权,加强皇权;后世沿用,影响深远请在这里输入标题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皇帝吏工刑兵礼

    11、户封驳审议通过执 行草诏审议政事堂(中书门下)三省六部制下1.政权中心转移到政府,明确了政府的职责2.皇帝的最后决策权被纳入政务运行程序,明确了皇帝的权限3.皇帝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君主专制加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科学规范二、皇权与相权的博弈:二、皇权与相权的博弈:走向成熟的走向成熟的中央官制中央官制 1.1.有学者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有学者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科学”实质是指实质是指A A

    12、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B 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C 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行政体系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行政体系D D“皇权下的民主皇权下的民主”,是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是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A 2.2.唐代前期,对于重大军国大事,在御前会议和宰相会议都难以做出正唐代前期,对于重大军国大事,在御前会议和宰相会议都难以做出正确判断时,往往先由宰相主持在尚书省召开由各级官员参加的百官会议,确判断时,往往先由宰相主持在尚书省召开由各级官员参加的

    13、百官会议,并将议定结果上报皇帝。这一做法并将议定结果上报皇帝。这一做法()()A A防范了宰相集体专权防范了宰相集体专权B B减轻了皇帝政务负担减轻了皇帝政务负担C C提高了国家决策效率提高了国家决策效率D D体现了决策的合理性体现了决策的合理性D对三省六部制的评价对三省六部制的评价三 赋税制度赋税制度的的创新创新从租调制到两税法从租调制到两税法【均田制均田制】指政府不触动原有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指政府不触动原有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接受土地的农民要向封疆国家交纳赋税和服役,种,接受土地的农民要向封疆国家交纳赋税和服役,土地只允许使

    14、用不允许买卖土地只允许使用不允许买卖,实际,实际上是一种上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封建土地国有制。【租调制租调制】一夫一妇每年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粟为租,纳绢或布为调;丁男负责一定的徭役。,纳绢或布为调;丁男负责一定的徭役。【租庸调制租庸调制】唐初,除租、调外,成年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唐初,除租、调外,成年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纳绢或布代役,称为,称为“庸庸”。它的出现。它的出现有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入。租庸调定须均田制的配合。租庸调定须均田制的配合,一旦均田破坏一旦均田破坏,租庸调法则

    15、失败。租庸调法则失败。【两税法两税法】唐中后期的赋税制度。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唐中后期的赋税制度。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两税法。两税法是对当时赋役制度。两税法是对当时赋役制度较全面的改革。较全面的改革。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古代民众的义务: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粮食、布帛粮食、布帛人头税田亩税民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出赋钱。汉书汉书高帝纪高帝纪税谓收其税谓收其田入田入也。也。汉书汉书食货志食

    16、货志(力役 、军役、杂役等等)“赋役赋役”土地制度:屯田制赋税制度租 调 制,按 户征收粮和绢帛魏晋时期魏晋时期土地制度:均田制赋税制度:租庸调制度唐朝初期唐朝初期土 地 制 度:均田制赋 税 制 度:租调制北魏时期北魏时期1.1.以下各时期的赋税制度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点?以下各时期的赋税制度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点?1.1.租调制租调制请在这里输入标题唐初田亩税田亩税(租):粮食(租):粮食人头税人头税(调):(调):帛或布帛或布庸:庸:用帛或布代徭役用帛或布代徭役1.1.唐初实行的以庸代役有什么作用?唐初实行的以庸代役有什么作用?有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生有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生

    17、产的恢复和发展,确保赋税收入产的恢复和发展,确保赋税收入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2.2.唐初的租庸调制唐初的租庸调制2.2.唐初租庸调制的特点?唐初租庸调制的特点?1.1.以男丁为主以男丁为主 2.2.税多而杂税多而杂3.3.必须加强对人丁的控制必须加强对人丁的控制 请在这里输入标题2.2.两税法实施的背景两税法实施的背景1.1.均田制遭到破坏均田制遭到破坏2.2.农民大量逃亡,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农民大量逃亡,租庸调制无法维持3.3.政府收入减少,财政困难政府收入减少,财政困难3.3.两税法的内容两税法的内容1.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 亩缴纳地税2.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

    18、税、杂役;3.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4.行商收税5.量入为出4.4.两税法的影响两税法的影响1.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2.它“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3.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三、赋税制度的创新尝试比较租庸调制与两税法,概括两税法的创新之处尝试比较租庸调制与两税法,概括两税法的创新之处租庸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两税法征税标准征税标准征税项目征税项目征税对象征税对象征税次数征税次数放松了人身控制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收税对象人丁人丁财产财产田租、户调、田租、户调、力役、杂税等力役、杂税等户税、田税户税、田税授田农民授田农

    19、民不分主客农商,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一律纳税一次一次夏、秋两季夏、秋两季 两税法的实行打破了一贯的平均地权、还两税法的实行打破了一贯的平均地权、还授田亩的做法,在实际上放弃了均田制,授田亩的做法,在实际上放弃了均田制,承认承认了土地的自由买卖了土地的自由买卖。两税法。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的赋税制度,促进人口的自由流徙和商品经济促进人口的自由流徙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开浚了此后自由经济之先河的发展,开浚了此后自由经济之先河。请在这里输入标题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从宏观上看,两税法是中国古代赋税制

    20、度的一项变法或改制,具有强烈的革新意识和进步意义。.必须指出的是,当西方古典经济学派学者亚当斯密在十八世纪末年提出这些进步的近代财政原理和租税原则时,曾经轰动一时,并成为后代财政学之经典学说,但和中国唐朝的杨炎在公元780 年所倡议的两税法相比,在时间上却迟了一千多年。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肯定两税法的前瞻性与进步性。李志贤杨炎及其两税法研究两税法的利与弊两税法的利与弊 利利分夏秋两次征税,明确纳税时间分夏秋两次征税,明确纳税时间;扩大纳税主体扩大纳税主体和和纳税面,确保了封建王纳税面,确保了封建王朝的税收,解决了唐朝政府财政危机朝的税收,解决了唐朝政府财政危机;明确各阶层税率,推进税收公平明确各

    21、阶层税率,推进税收公平;以财产征税,体现了合理负担原则,符以财产征税,体现了合理负担原则,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合社会发展趋势;两税法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两税法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户税纳钱,地税交实物,适应了商品经户税纳钱,地税交实物,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速了封建社会商品济的发展,同时也加速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否定了以否定了以 人丁人丁 为基础的赋役制度,开为基础的赋役制度,开创了我国封建历史上以土地和财产为基创了我国封建历史上以土地和财产为基本计税依据的先例。本计税依据的先例。弊弊税外加征税外加征,税外又出台许多苛,税外又出台许多苛杂,人民负担逐渐加强杂,人民负担逐渐加强;

    22、配赋不均,配赋不均,两税法以大历十四年的垦两税法以大历十四年的垦田数为准,各州各道按照所掌握的旧有田数为准,各州各道按照所掌握的旧有数额进行摊派,但由于战乱,田亩数量数额进行摊派,但由于战乱,田亩数量变化很大,而当时仍然以旧额摊派赋税,变化很大,而当时仍然以旧额摊派赋税,显然是不合理的显然是不合理的;折钱纳税折钱纳税,使得人们的负担随币值的,使得人们的负担随币值的波动而波动,负担不稳定波动而波动,负担不稳定;两税法按照资两税法按照资产计税,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资产难产计税,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资产难以估算。以估算。探索与拓展从均田制到租庸调制再到两税法,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从均田制到租庸调制

    23、再到两税法,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A.A.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不断加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不断加强B.B.完全废除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完全废除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C.C.收税标准由繁到简的发展历程收税标准由繁到简的发展历程D.D.社会矛盾消除,巩固国家统治社会矛盾消除,巩固国家统治唐代赋役制度中,具有减轻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性质的是(唐代赋役制度中,具有减轻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性质的是()庸庸 调调 徭役徭役 两税法两税法A.A.B.B.C.C.D.D.学者认为:学者认为:“自安史之乱以后,赋税名目繁多,民不堪命。两税法则规自安史之乱以后,赋税名目繁多,民不堪命。两税法则规定百姓只需纳夏秋两税定百姓只需

    24、纳夏秋两税将名目繁多之税目简化,且两税之外不得别将名目繁多之税目简化,且两税之外不得别征,实为德政。征,实为德政。”这说明两税法的实行()这说明两税法的实行()A A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B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 C促进了赋税的货币化促进了赋税的货币化D D起到减少税目和简化手续的作用起到减少税目和简化手续的作用CDD请在这里输入标题化与创隋唐制度选官制的变化与创新中央官制的变化与创新三省六部制科学规范赋税制的变化与创新课堂小结九品中正制度九品中正制度隋文帝隋文帝分科考试分科考试隋炀帝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始建进士科唐太宗唐太宗增加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增加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武则天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任用高官主持考试科举制科举制公平开放租调制与均田令(魏晋南北朝时期)租调制与均田令(魏晋南北朝时期)租庸调制(唐朝初期)租庸调制(唐朝初期)两税法(唐朝中后期)两税法(唐朝中后期)走向自由经济作业:将本课册子做完,并完成重点知识的背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年高中统编教材历史培训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235229.html
    四川天地人教育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