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统编教材历史培训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高中统编教材历史培训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案.docx》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中统编教材历史培训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案 2022 年高 中统 教材 历史 培训 冷战 国际 格局 演变 下载 _其他资料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教学目标:唯物史观:辩证地分析美苏冷战兴起的原因、发展的基本态势及其影响,认识冷战的影响。时空观念:梳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历史解释:通过对两极格局特点的分析,总结认识两极格局的不稳定性。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分析两极格局瓦解的原因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家国情怀:认识到冷战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感悟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历史发展的进步观。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教学难点:冷战
2、的基本特点,以及冷战过程中国际格局从两极走向多极的趋势。教学方式: 阅读分析法,概括归纳法【情境创设】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给美国国务院发出了一封很长的电报,扬言:“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齐世荣,张宏毅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思考:请问这里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讲授新课】一、冷战与两极格局(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1.冷战的含义: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2、两级格局的含义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
3、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和局面思考1:为什么是美苏?2.冷战发生的原因直接原因:同盟关系破裂: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在消灭了法西斯这个共同敌人之后,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同盟内部原有的矛盾日益凸显出来,为美苏对抗提供了条件。现实原因:大国战略相对立材料一 法西斯的消亡导致战时同盟合作的基础瓦解,使得美苏合作的共同利益消失,而美苏在战时同盟掩盖下的矛盾得以暴露,这些矛盾包括其固有的矛盾(如意识形态)以及战后美苏分配利益中的一系列矛盾,如波兰问题、土耳其问题、伊朗问题等。这些矛盾加深了双方相互间的怀疑和不信任。沈志华冷战五书阅读材料并指出:二战后美苏两国反
4、目成仇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德里亚海的特里亚斯特,一个铁幕降落在欧洲大陆。在铁幕后面,是中欧和东欧古老国家的首都.所有这些著名的城市以及居住在这些城市附近的人民.都在以各种方式遭受苏联的影响,而且越来越被莫斯科控制.”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讲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美国总统杜鲁门声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反对共产主义。美国在全球进行扩张,将社会主义的苏联视为其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一:二战后的美国,一跃成为雄踞资本主义世界之首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大国。在经济上,它是唯一因战争而大发其财的国家。二:美国的开放性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以及将追求海外市场作为保持战后国内繁荣
5、与稳定的重要手段,成为美国主动向全球扩张的重要因素。三:美国在战后还认为再也不能允许其潜在敌手通过经济上的闭关自守、政治上的颠覆活动和军事上的侵略等手段来取得对欧亚大陆的资源控制,从而危及美国的安全。四:美国在十月革命后所形成的反共意识,其历史所孕育的的自认为美国集西方文明之大成的天生优越感和由此而产生的美国有责任将其民主制度和自由的价值观念向全世界移植的天定使命观,则成为其全球扩张的又一内在动力。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而且是安全问题因为苏维埃国家一些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都与波兰有关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1945年2月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的讲话,萨纳克耶
6、夫等编,北京外国语学院俄兵学员译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战后的苏联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恢复经济,发展社会主义。苏联极其关心自己的安全,特别是西部边界的安全。为确保东欧国家对苏友好,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东欧的影响,与美国发生了尖锐的冲突。一:战后的苏联虽然在经济上逊于美国,但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十分强大。它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它收复了战争中的失地,还兼并了一些国家的领土,从而改善了西部的战略环境;它进一步使整个东欧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重大贡献和显示出的巨大能量,使它在全世界赢得了很高的威望。二:苏联战后国家大战略的核心是保障苏联的国家安
7、全,并将确保西部边界安全视为第一要务。这是苏联坚决要在其军事力量控制的东欧势力范围内建立对苏友好政府,从而将东欧这条“危险走廊”变成“安全带”的根本原因。由于斯大林坚持认为战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因此在垄断资本主义中综合实力最强的美国,自然也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三: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倾向于将其所控制的势力范围变成封闭的经济区域,而这又是与确保打赢未来的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直接相关。四: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世界革命的信念,也使苏联在其军事能力所及的地区建立和维护与自己类似的社会制度,尽管这种理想与信念是从属于苏联的国家安全利益的。这一切,便形成了战后苏联的保障国家安全的大战略,
8、并使苏联决心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有限力量,通过局部扩张而使其权势超出本国领土。根本原因: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尖锐对立。美国作为比苏联强大的多的国家,对苏联行动的反应相当过度。美国把苏联建立势力范围的行动,视为对美国的巨大战略威胁,认为只有在“地缘政治现实的基础上采取行动,美国才能避免被包围,才能为一个自由世界保存希望”。于是美国的冷战政策便得以形成,并做出了意识形态上的解释:通过遏制共产主义来捍卫自由。苏联由于意识到自己力量的限度并出于严重的不安全感,在战后初期的许多重要问题上,一方面努力维护雅尔塔体系的基本框架,甚至不惜对西方做出一些妥协和让步,以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
9、环境;另一方面出于对本国利益的绝对考虑,在处置战败国和处理东欧国家的问题上,苏联也采取了一些很僵硬的缺乏妥协精神的酝酿与促进冷战的对抗行动,并在此过程中,同样借助了意识形态的力量。总之,在上述国际形势的大背景下,在美苏大战略相互对立、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存在巨大差异,两国根深蒂固的互不信任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双方在具体实施雅尔塔体系各项协定的过程中,就必然会在许多问重要问题上产生重大的分歧与对抗。于是,冷战就在美苏之间不断的逐渐强硬的敌对互动之中爆发了。3.冷战的表现:全面对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就在反对共产主义扩张的情况下,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和敌对行动,率先挑起了冷战,苏联予以反击。
10、阵营以美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政治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两个对立的营垒,美国将支持所有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这篇演说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同年9月,苏联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的阵营。经济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一项大规模帮助欧洲医治战争创伤的“欧洲复兴计划”,把东欧和苏联也包括在受援国之内。1948年4月开始实施,到1952年结束,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苏联拒绝参加马歇尔计划,而且针对该计划,苏联迅速与东欧国家签订了被西方国家称为“莫洛托夫
11、计划”的一系列双边贸易协定,初步筑起了东欧的经济壁垒。1949年1月,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军事1949年8月,美国和英法等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标志着跨大西洋的西方军事战略界线基本划定。1955年5月,北约接纳联邦德国为成员。1955年5月,苏联直接抗衡北约,建立了包括民主德国和其他东欧国家在内的另一个欧洲军事集团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地缘政治1948年8月,美国支持下,朝鲜半岛南部成立大韩民国。马歇尔计划是重要内容和目的之一,是将西占区的德国完全纳入西方的轨道。因此,在苏联退出后,美国正式启动了建立西德国家的工作,采取了从合并美英法占领区到在西占区
12、实行单方面币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的分裂德国的行动。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1948年9月,苏联支持下,朝鲜半岛北部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苏联以西占区的币制改革为导火索,在自己的占领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币制改革,并于1948年6月对进出柏林的水陆交通和货运实行封锁,由此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直接导致德国分裂。1949年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于相继成立。4.两极格局:随着冷战的发生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两极格局。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从此,美苏关系便被冷战支配。随着冷战的不断升级,两国冲突也迅速演变为世界范围内的两大集团的尖锐对立,两极格局逐渐定型。20世纪50年代中期,形成了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