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学案48 理解概括思想内容-以意逆志读懂悟透.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学案48 理解概括思想内容-以意逆志读懂悟透.docx》由用户(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2023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48 理解 概括 思想 内容 以意逆志 读懂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学案48理解概括思想内容以意逆志,读懂悟透课堂学案复习任务能够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把握诗的诗句含意与内容主旨,并能提炼其哲理启示。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题干表述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1新高考寄江州白司马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诗句含意理解与传统命题重视古诗情感理解分析相比,现在命题越来越重视古诗思想内容的理解概括,这几乎是一个热点与重点。考生应高度关注高考命题这一悄然变化。考查古诗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与概括,不只是考查是否读懂了诗歌,更在于是否能够深入理解诗句,是否能从整体上把握并提炼出哲理。这也是考生复习的重点。高考对诗歌思
2、想内容的重视自然引起选诗的变化:偏重“理趣”的宋诗居多。新高考示儿子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诗句含意理解全国甲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6分)主旨概括2020全国读史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6分)哲理概括新高考赠赵伯鱼(节选)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诗途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主旨分析2019全国题许道宁画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诗句含意理解2018全国野歌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诗句含
3、意理解知识图要活动一精准理解诗句诗句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理解诗句到理解全篇正是读懂诗歌之道。近几年,高考命题加大了对诗句的考查力度,不再像过去考查如何赏句,而是重在对诗句内容、观点乃至与全篇的关联的考查,而且由考查诗句的含意到考查诗句的观点,由理解一句到理解两句,考查越来越深入。对此,考生应高度重视。一、理解句子含意(2019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注许道宁:北宋画家。鉴赏“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起笔两句,使画中山水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尤妙在以“满眼”强调水之
4、浩浩荡荡,用“何郡”把对“苍然”的赞叹隐在一片疑问之中。起笔十字,独造其妙,意境全出。三、四句“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承接上两句意脉,作一小结:万里的山水,万里的意境,竟被画家凝固在尺幅画间。仍将掩饰不住的赞叹溢于诗表。不同的是,前之赞叹是对山水而发,此之赞叹是对画的意境而发。及至五、六句“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其物与心之互相感发的关系,至此已脱颖而出。末两句作一种总结式的感叹,“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颇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风,同时也是对深一层意境之引发。全诗到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又都在不言之中,真所谓“尽而不尽”。全诗写景兼抒情,通篇未用一典,却于简淡中见新奇。古人
5、认为“天下事有意为之,辄不能尽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间,诗尤然”,简斋(陈与义号)此诗,可证此论。全诗自然至极,淡泊至极。然而这淡泊却是“豪华落尽见真淳”之淡,是“淡极始知花更艳”之淡。绝非索然寡味,深远就寓在这淡泊之中。无限的绚烂,也融于淡泊之中,真乃淡而有致,淡而有味。精读这一篇,学通这一类下面是本诗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答案描写开阔雄浑的画面赞叹画作意境深远、无法表达精做试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
6、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答案C解析“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理解有误。“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的意思是说,一向广阔辽远的万里江山,如今尽入图画。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答:_答案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解析先答出尾联的含意,再结合含意去分析诗人对这幅画的评价。“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是说此画蕴含佳句,纵然吟尽诗文,也没有恰当的句子可以准确说出画中之意。由此可以看出诗人认为这幅画意境深远。1准确理解字面意
7、。一首诗词,我们想要领会其中的深意,首先需要正确理解文字的意思。通过填充省略、调整语序、词语活用等手法准确理解字面意义。2结合语境,联系表达,揣摩深层含意。结合该句的上下文乃至全篇,分析该句的意象及其所用的用典、双关等表达技巧,挖掘句子的深层意蕴,尤其是背后的情感。二、分析句子关联含意(2021新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示儿子陆游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注。注七月诗:指诗经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鉴赏这首诗意思比较浅显,不太难懂。首联先向儿子发问,我自己岁靡廪粟
8、,无功无劳,这一点我是有自知之明的,那么你们将拿什么来报效国家、报效这个圣明的时代呢?颔联教育儿子,不管是种地的农夫,还是读书的士人,其实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对待国家,侍奉双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不欺”,要诚恳。颈联继续写对儿子的教导,六经之中,大道岂有尽头?所以要常常读书明道。百亩之田,只要勤劳耕种,生活就无饥馁之患。中间这四句是在告诉儿子,要耕读传家,尽忠尽孝。尾联道出嘱咐的重点,如今把自己最关切的事托付给儿子们,那就是要“熟读周公七月诗”。“周公七月诗”的典故意指王业艰难,国运多舛。最后这两句是在告诫儿子,千万不要忘记为国效力,重整河山。精读这一篇,学通这一类1下面是本诗的思路导
9、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答案事国事亲不欺学习先贤,耕读悟道2家教诗尽管学界无“家教诗”这一提法,但该诗的确属于家教诗歌类。读此类诗,最主要的是明确家教对象,把握训诫内容,从中学习生活、读书与做人的道理。精做试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D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答案C解析“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错。由颔联“为农为士亦
10、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可知,诗人认为无论是出仕朝廷,为官一方,还是成为平民百姓,躬耕陇亩,都要事国以忠,事亲以孝,并没有在两种方式中做出比较选择。2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答:_答案蕴含于“六经”中的圣人之道博大精深,普通人用尽一生钻研也无法穷尽;道不远人,诗经中就有像七月这样重视农事的诗篇,熟读可以悟出立身根本,从而做到脚踏实地。不同于上面试题,以及2021年新高考卷第16题,只求理解一个诗句,这道题要求理解的是两个诗句,这从题干“诗人指出,又让,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可以看出。从所给答案来看,它只是分别解释了两句话的含意,这是必需的,但该
11、题的实质是要求考生读懂两句诗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背后作者的真实心意。这两句“道在六经”与“熟读七月”表面上看似矛盾,实则有“大与小”或“远与近”的分别,其心意也不难领会:大道不弃小道,济天下必先善其身。答这种诗句关联题,既要分别阐释其意,也要理出句意关系及作者意图。特别提醒对某一诗句的理解,特别需要读懂全诗,具有整体观照意识。活动二概括提炼主旨及哲理一、概括诗歌主旨(2021全国甲)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陈师道侧径篮舁两眼明,出山犹带骨毛清。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注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
12、慕的师长。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鉴赏首联紧扣“出山”二字,写出山路途。在狭窄的山路上,曾巩乘坐着竹轿,眼前一片光明,带着一身清爽。颔联承接上文,写出山路上所见。白云和流水也像是有了人的情态,白云笑我出山是多事之举,而流水却对我情谊颇深,一路随着送我出山。颈联和尾联转到曾巩对“出”与“隐”的看法。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可以看出,曾巩对隐居生活是充满了向往的。然而,他与红尘俗世也并非全然了断,为了替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他最终还是放弃了隐居生活,决然出山。在“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
13、”之间,他选择了后者,把个人之乐暂且放下,将苍生之忧挂在心头。在这一点上,他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可谓异代同心。精读这一篇,学通这一类下面是本诗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答案先生出山风采愿为苍生鸣不平精做试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答案C解析颈联“不及鸟飞浑自在”是说曾巩出山从政,不如飞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