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7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配套教学课件:海域自然资本价值的核算与测度.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224520
  • 上传时间:2022-08-07
  • 格式:PPT
  • 页数:270
  • 大小:11.87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配套教学课件:海域自然资本价值的核算与测度.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配套 教学 课件 海域 自然 资本 价值 核算 测度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绪论本章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海域的概念与特性海域的概念与特性 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资本的产生与发展自然资本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第三节 海域自然资本测度的基本理论、海域自然资本测度的基本理论、范式与方法论范式与方法论 关于海域海域最直接的解释是“海洋中区域性的立体空间”,原指包括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在内的一定海洋区域。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高,对海域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深入。辞海对海域的解释为“海洋的一定范围(包括水上和水下)”。海洋学综合术语中对海域的表述为:一定界限内的海洋区域。可以明确的是,海域是海洋的组成部分,并且有一定的空间范

    2、围。因而,地理意义的海域概念往往结合地名和方位使用,以确定所描述的大致方位和范围。地理意义上的海域:海面、水体、海岸、海床、底土及存在于其中的资源所共同构成。12345连通全球的水体覆盖体坐标界定的某一特定海域发展,其空间的体坐标界定的某一特定海域发展,其空间的特定性更加明显。特定性更加明显。多层次耦合的复杂自然体 1、时间上的差异性。随着时间的变化,海域的质量、数量、空间、经济效益等也在不断变化。一般情况下,海域水平方向上的差异比垂直方一般情况下,海域水平方向上的差异比垂直方向上的差异有更大的尺度,因此,海域在垂直方向向上的差异有更大的尺度,因此,海域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通常大于水平方向上的差

    3、异。上的差异通常大于水平方向上的差异。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宝库 海域本身就是一种自然资源,它是与土地资源相对应的自然资源。海域又是其他各种海洋资源的载体。海域是多种自然资源的统一体,其空间范围内蕴藏着各种自然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海域同其他资源一样,都具有稀缺性。应该说明的是,由于人类的科技水平尚未达到将海洋全部利用或大部分利用起来的程度,因此,海域的稀缺性并不是海域空间供给总量与海域空间需求总量的矛盾,而是某些海域空间或某种用途海域空间的供给稀缺。开放的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高度开放性,以至它的任一海域与其邻近的海区、大气层、底土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永不停息。人类为了一定目的利用海域的某种特性、

    4、某个部分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海洋的功能远不止于此,尤其是它在调节水气循环、提供多种生物生存环境等方面的生态功能,是对人类的无偿服务和奉献,其潜在的生态经济价值,很难用市场价格进行测算,但可以肯定,要比海域利用的经济功能大得多。海洋的这种生态功能,主要取决于海洋水体极大的数量、极广的分布及水自身独特、神奇的物理、化学性质。海域性质和用途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域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活动始终是影响海域用途和功能变迁的重要因素。港口水域的形成有赖于码头、防波堤、导航设施的修建和航道、锚地的整治;滨海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在海滨浴场、海上游乐场、海底世界、海上游乐平台、栈桥等方面建设投资;开展水产养殖、增殖需有台

    5、茷、网箱、人工鱼礁、渔船等多种设施。人类活动对海域性质、用途的影响,既引起海域利用方式的改变,也造成海域利用效益的变化。三、海域的使用方式海域使用是人们对海域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或在海域内从事的海洋经济活动。海域的使用方式除可依据用途的不同进行划分外,还可依据海域使用的时间、目的、方式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海域的海域的使用方使用方式式暂时性用海和持续性用海排他性用海和兼容性用海经营性用海和公益性用海综合性用海和单一性用海用时长短暂时性用海和持续性用海 暂时性用海是指使用某一特定海域的时间不足三个月的用海活动,如临时性的捕捞用海、旅游用海等。持续性用海是指使用某一特定海域的时间超过三个月的用海

    6、活动,如养殖用海、港口航运用海等。持续性用海并不是海域使用权的永久性出让,而是和土地使用权类似,根据不同用海类型出让一定的年限。海域使用管理法对养殖用海、旅游用海、盐业用海、矿业用海、公益事业用海、港口建设用海、修造船厂用海等的最高使用年限都有明确规定。排他性用海和兼容性用海 排他性用海是指海域使用者在某一特定海域从事相关活动时,其他组织或个人就不能在同一海域从事性质相同的用海活动。兼容性用海是指海域使用者在某一特定海域从事相关活动时,其他组织或个人也可以在同一海域从事性质相同的用海活动。此外,排他性用海还可以根据用海活动排他性程度的强弱进一步划分为完全排他性用海和部分排他性用海。完全排他险用

    7、海是指在某一特定海域仅能存在一种用海活动。部分排他性用海是指在某一特定海域能同时存在几种性质不同的用海活动,这些用海活动之间不具备完全排他性,只具备部分排他性权利。经营性用海和公益性用海 经营性用海是指海域使用者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用海活动,如养殖用海、工业用海、旅游用海等。公益性用海是指海域使用者不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而以服务公众为目的的用海活动,如科研用海、军事用海、自然保护区用海等。综合性用海和单一性用海 综合性用海是指在同一特定海域空间内同时存在多种利用方式的用海活动,例如,在同一海域可以同时存在旅游用海、跨海大桥用海、养殖用海等多种方式的用海活动。单一性用海是指在同一特定海域空间

    8、内仅存在一种利用方式的用海活动,如围海用海等。第二节 自然资本的产生与发展来创造将来的生产所需的某种资源。资本的分类人造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 近些年来出现了许多种资本形式,根据世界银行制定的国家或地区财富的新计算方法,资本可划分为四个部分,即人造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其中后三种资本形式的出现拓宽了资本的含义,新资本形式涌现的过程也是资本含义变迁的过程。二、自然资本的提出与发展 随着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日益显著,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将它视为经济系统的一种生产投入要素,即经济投入从传统的资本、劳动和人力资本扩展到资本、劳动、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自然资本一旦被认作由一系列的

    9、资本组成,它就能通过经济计量而被定价。自然资本并不包括人类或者人类的创造物,而是指生态系统中能够有助于产生对人类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的自然资源及环境资产的存量自然资本VS自然资源 传统的自然资源概念,仅通盖了庞大自然生态系统中极其微小的部分产出,核算了它们的短期市场价值,却忽视了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正在受到威胁的自然资本才是所有国家乃至全人类生存与延续的根本。自然资本概念强调地球上最为基础的自然生态构成,包括土壤、空气、海域、植被,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并认为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复杂的关联。传统自然资源的概念仅考虑了大自然给人来带来的直接、短期的经济福利,而自然资

    10、本概念则强调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给人类的间接、含蓄,但是全方位的生态服务。这些服务中仅有极小部分能够被现有市场和经济体系所识别和测量,其他诸如维持人类社会存续、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内容则考虑不足。三、自然资本的特点 不可替代性。自然资本作为人类的物质基础,是不可替代的,至少不能完全替代。多功能性。自然资本能够同时实现多种功能,例如,一个单独的生态系统或自然资源(如海洋)可以同时实现其生产、调节、生境和信息功能。可恢复性。自然资本内部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要素协同合作,能够适应外部变化,并借助外力得到恢复,一个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水平与其可恢复性的强弱直接有关。动态性。虽然自然资本以静态

    11、的形式表现,然而其组成却是复杂的,从而引起生态系统的不断变化。实际上,自然资本一直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第三节 海域自然资本测度的基本理论、范式与方法论一、自然资本测度概念 资源是一切可以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制度、文化、信息和智慧等各种形态财富的总称。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资源投入生产过程析出生产要素和资本的概念。投入到生产过程的资源是生产要素,而对于资源的所有者则具有资本权益。狭义的资本是对生产要素的权益,具有无形性,体现生产关系,交易的标的是权益。广义的资本既包括实物状态的生产要素,也包括对生产要素的权益。产品是生产的成果,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资源和产品,体现交换关系

    12、,交易的标的是实物或行为。资本和商品在不同领域进行交易,资本交易在虚拟市场进行,商品交易在实体市场进行。资本交易不转移实物的占有权,体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经营理念。商品交易时转移对实物的占有权,体现等价交换的价值观念。是以自然资源和环境特定物投入生产的资本,体现自然资源和环境与人类生产的关系,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不仅定义了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自然属性,还定义了资本的社会属性,凝聚了人类的生产关系。是由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动态、复杂的功能单元。描述了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内在一体性,体现自然的过程和状态。自然资本生态系统自然资本与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评估是指系统分析生态系统的生产及

    13、服务能力,对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诊断,做出综合的生态分析和经济分析,评价其当前状态,并预测生态系统今后的发展趋势,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和自然资本评估是以生态学为基础,运用经济学方法进行的经济评估。生态系统评估告诉人们生态系统的历史演变、现状和未来的变化情景,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的关系,其结论是一个概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和自然资本评估的结论告诉人们尊重自然资本的价值,经营自然资本价值。生态系统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生态系统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自然资本测度与自然资本测度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对人类生存及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和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服务

    14、价值评估和自然资本评估的区别在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基于自然资本的自然属性,是自然资本评估的范式之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对象是服务,是对服务功能价值进行的评估。自然资本评估还包括基于自然资本社会属性的评估,评估对象是资本,产品是资本的孽息,是对资本化自然资产的收益、资本经营进行的评估。二、海域自然资本的核算与评估 1.最大效益标准 海域作为海洋生产的基本要素,具有不同的经济用途,而不同的用途会带来不同的经济效益。由于人们对海域自然资本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海域开发利用过程中,只重视海域的经济价值,忽略了其所具有的各种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在对海域自然资本价值进行测度时,实现其价值的最大

    15、化是要对海域不同功能进行合理界定以及确定海域资源最佳配置比例,从而实现海域自然资本价值最大化。2.海域等级划分 海域自然资本价值的计量还要以海域等级为标准。海域等级的划分是对海域自然资本价值在质方面的评判,海域价值或者使用价格则是对海域自然资本价值在量方面的评判。海域分等是根据海域的自然和经济两方面属性及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评定海域的各种要素对社会经济活动需求的满足程度,进而综合评定和划分海域等级。而海域定级是针对一定海域范围和一定海域使用类型,通过对海域质量、开发潜力、收益水平的区域差异规律进行研究,按质量、收益水平高低排序的以级(或等)表示的海域定级单元。海域分等充分考虑依托陆

    16、域的宏观地理位置和海域自然特性,分析由于区位条件及自然资源的不同对海域使用造成的效益差异,将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等类似的市、县(市)海域划归为同一等海域,而存在明显差异的市、县(市)海域划归为不同等级海域,其结果与依托陆域的海域在社会、经济特征,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保持相对一致。3.代际公平标准 代际公平是指当代人和后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利均等,即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海域自然资本的界定以及价值计量就要解决海域资源福祉最大化,并实现海域资源在代际之间的公平分配,实现海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三、海域自然资本核算意义 1、可以有效

    17、避免“公地悲剧”现象,从根本上理顺国家、用海主体之间的权属关系,并对用海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协调,有效遏制因海域无偿使用而引发的开发无度、利用无序的混乱状况。因此有利于吸收对海域进行开发利用的长期投资,加速海洋产业的集约化生产和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海域资源利用率。2、海域自然资本管理既要考虑同一海域不同层次海域资源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又要考虑同一海域不同层次用海项目之间的协调发展,还要考虑特定海域与相邻海域之间的相互关系;既要追求提高海域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目标,又要注重海域资源的公平分配原则;既要注重海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又要兼顾海域资源的保护与治理。因此能够确定不同海域最佳主导功能和附

    18、属功能,可以为制定科学的海洋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论证,实现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优化,最大程度地发挥海域的经济、生态、社会效应,并协调各产业、各用海方式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海域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又是有增值潜力的资产。随着海域自然资本市场的建立和成熟,海域将逐渐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场所。海域自然资本市场建立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这是海域权属管理尊重市场规律的必然选择。因此有利于培育海域使用权市场,促进海域使用权的转让、招标、拍卖等市场化经济活动的开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海域资源利用率。除此之外,市场化的配置方式可以将海域资源从利用效率低、效益差、对生态环境破坏大的用海项目

    19、向利用效率高、效益好、对生态环境破坏小的用海项目转移,实现同一海域不同层次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资源的价值和功能,提高海域资源的配置效率。第二章 海域的特征与分类本章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海域的类别与特征海域的类别与特征 第二节第二节 海洋利用的特点与开发前景海洋利用的特点与开发前景 第三节第三节 海域使用的含义与分类海域使用的含义与分类第一节 海域的类别与特征一、海洋分类 海洋是地球上广阔的连续咸水体的总称,但海洋并非同一类事物,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洋 大洋是海洋的主体,一般远离大陆,具有深度大、面积广、不受大陆影响等特性,并有稳定的理化性质、独立的潮汐系统和强大的洋流系统。地球上有四大洋

    20、,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总面积约3.26亿平方千米,深度一般大于2 000米。其中,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1.65亿平方千米)、深度最深(平均深度4 282米,最大深度1 1034米)、最古老的大洋。大西洋是第二大洋,面积约相当于太平洋面积的一半,印度洋居第三位,面积为0.73亿平方千米,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20.3;北冰洋面积最小,仅占海洋总面积的1.4。海 海是指濒临大陆,位于洋边缘,被大陆、半岛、岛屿或岛弧所分割的许多具有一定形态、附属于各大洋的水域。海的面积和深度都比洋小,既受洋主体部分的影响,也受大陆的强烈影响,理化性质也不像洋那样稳定。海按其所处地理位置和特征可分为陆间

    21、海、内海和边缘海。陆间海位于相邻两大陆之间,深度大,有海峡与相邻的海洋沟通,其海盆不仅分割大陆上部,也分割着大陆的基部,如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南美洲与北美洲之间的加勒比海。由于内海深入大陆,深度一般不大,虽与海洋有不同程度的联系,但受大陆影响更明显。有的内海与众多国家毗邻,如波罗的海;有的内海只是一个国家的内海,如我国的渤海。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不深入大陆,以半岛、岛屿或群岛与其他海洋分开,但可以自由地沟通,如东海、南海等。此外,海洋因其封闭形态不同还有海湾和海峡之分。海湾是海洋深入陆地,且深度、宽度逐渐减小的水域,如渤海湾、北部湾等。海峡是两侧被陆地或岛屿封闭,沟通海洋与海洋之间的狭窄水

    22、道,如台湾海峡、渤海海峡、琼州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等。世界海洋面积与深度名名 称称面积面积深度米深度米占比/%平均最大太平洋太平洋166.24645.84 28211 034大西洋大西洋82.42222.83 9259 218印度洋印度洋73.43320.33 9637 450北冰洋北冰洋5.0301.42 1795 449世界大洋总计世界大洋总计326.14190.33 58711 034附属海附属海34.9189.7全球海洋总计全球海洋总计361.0591003 79511 034资料来源:李文荣,2010.海陆经济互动发展的机制探索M.北京海洋出版社.二、海域资源 海域资源是以海域作为依托,

    23、在海洋自然力作用下生成的广泛分布于整个海域内,能够适应或满足人类物质、文化及精神需求的一种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自然或社会资源。海域资源具备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海域资源能够适应或满足人类的需要,对人类具有有用性,或者说海域资源对人类具有价值;二是海域资源不完全是自然资源,还有海洋社会资源(如历史文化资源),是数千年以来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精神积淀。海域资源是国家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稀缺性十分突出。生物资源生物资源 (包括海洋动、植物资源)生物资源是指海域中种类繁多、储量丰富且 可再生的动、植物资源,它不仅可以弥补陆生食物资源的不足,丰富人类的食物种类和营养结构,提炼、制作

    24、出多种药物,还可提供多种重要的工业原料。非生物资源非生物资源(包括油气、矿产和海水资源等)在海域底土中还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产资源。在陆地资源日渐匮乏的情况下,这些海底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日益增大。海域资源类别海域资源类别 空间资源空间资源(包括海岸与海岛、海面、海域及海底水体空间资源等)空间资源中海岸与海岛空间资源可用来发展工业、农业和旅游业等;海面空间资源既可用来开辟航道,也可用来建设海上人工岛、海上机场等;广阔的海域空间不仅是渔业生产的必要场所,也是军用和民用水下交通工具的运行空间;海底水体空间资源,可用来进行海底电缆和输油管道等的铺设、海底隧道的开凿,还可进行海底仓储

    25、、海底倾废等。可再生性能源可再生性能源(包括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海洋风能、温差能等)广阔的海洋及近海海域中有丰富的海洋可再生性能源,这类能源如能有效利用,将会极大地造福于人类。三、海域资源特点1.稀缺性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及向海洋排入大量的污染物,造成了海洋环境和资源的严重破坏,最终损害了海洋生态系统,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海洋自然资本的减少,人类对海洋海洋自然资本的需求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持续上升。这种现象表明,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海洋自然资本日益稀缺,其价值越来越重要。2.权属性 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三条规定:“海域属于国家所有。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26、海域所有权”。海洋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国家是海域所有权的唯一主体,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海域所有权,按照法律规定,相关单位或者个人只能取得海域的使用权。海域使用权来源于国家海域所有权,海域申请人获得海域使用权以后,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某一特定海域进行持续和排他性的利用,具有对海域资源占有、使用、收益和(有限的)处分的权利。3.动态性 海域自然资本的价值是动态变化的。由于人类每年向海洋中排放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造成海域的大面积污染,赤潮发生的频率和危害性不断提高。此外,围垦、海上运输等人类活动亦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了海域自然资本及其价值的降低。相反,如果人类在开发海洋中按照可持

    27、续发展的理念,采取科学、合理的开发方式和先进的技术,开发强度控制在海洋的承受能力以内,同时对于退化的自然资本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修复,海洋服务则会增强,其自然资本价值也会相应提高。4、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海洋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之间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海洋生态系统内,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环境之间及生命系统内部、环境系统内部都存在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一定的结构通过物质循环、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而结合在一起来表达自身的功能。海洋生态系统平衡的维持是以系统结构的稳定和功能的正常发挥为前提的。海洋生态系统某种功能的受损或缺失会影响其他功能的发挥,造成海洋自然资本的退化,甚至会导致

    28、整个海洋环境的灾难。因此,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过程中,应深入研究各项功能及之间的关系,以避免在开发利用某一种功能时损害其他功能。第二节 海洋利用的特点与开发前景一、现代海洋利用的特点 1.海域使用的多宜性和使用方式的兼容性 海洋的自然属性决定了自身的多功能性和多价值性,形成了同一海域多种功能的重叠,相应地表现出海域开发利用的多宜性,如在一定海域可以捕捞、养殖及航行,也可以开采矿物和制盐等。为此,海域开发利用过程要考虑综合利用各种资源,选择资源配置的最优途径。通过时空范围的限制和约束,使海域开发活动与海域主导功能协调一致,保证海域的各种资源、环境价值都能得到科学、合理、充分的利用。2.海域使用的

    29、关联性和综合性 海域使用关联到海洋水文、地质、生物等多学科,涉及海洋水产、交通、能源、旅游等多行业。海域使用具有多目标、多因素等综合特征。因此,海域使用要以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为基本出发点,要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海域使用的战略性 海域开发利用是一种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稳定性的战略行为。同时,海洋开发应从长远着眼,克服以掠夺资源和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短期行为。为确保海域利用的连续性、稳定性,从目标制定到组织实施过程都要认真研究,实行有序开发。4.海洋开发的高技术、高风险性 海洋领域是一个综合性强、技术密集的特殊领

    30、域。海洋环境的严酷性和海洋资源的复合性,决定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对科学技术的高度依赖性。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海域开发利用的空间也在扩展,由浅海逐渐向深海迈进,对技术的依赖性也在增强。5.海域使用共享性与外部性 共享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任何主体都可享用的资源,如国家公园、野外游乐地、自然界的空气和阳光、公海等。海洋资源属于典型的公共资源,其产权难以界定,例如,海洋水体覆盖下的生物资源可以游动,深海和公海资源尤其如此。二、海洋的开发前景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海洋是人类未来的希望,开发利用海洋是解决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难题的极为可靠的途径。海洋开发利用的

    31、前景诱人,世界上许多沿海国家视海洋为开拓地,制定面向海洋、开发海洋、向海洋进军的国策。人们已经认识到,21世纪是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建设和保护海洋的新世纪。海洋是21世纪确立国家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发展海洋事业已成为各国的战略抉择。当今,世界各沿海国家把海洋开发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加速向海洋进军的步伐,从而推动世界海洋开发活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海域可持续利用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满足当代人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满足一个地区或国家的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民需求的发展。海域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在海洋领域的一种体现,

    32、谋求海域可持续利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在海域使用中的具体落实。1996年制定的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把海域可持续利用列为我国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参照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海域的可持续利用是指海域的开发利用应当建立在海洋环境和生态可持续的前提下,既要满足当代或本地人们的需要,实现海洋经济的快速增长,又不对后代或其他地区人们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海域可持续利用的现实意义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大陆岸线18 000多千米、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6 500多个、岛屿岸线14 000多千米。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中国政府的主张,中国可以管辖的海域达300万平方千米,其中领

    33、海和内水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可利用的海域面积十分广阔。作为海洋国土的主体,海域是各种海洋开发活动的空间基础和海洋资源载体,是宝贵的海洋空间资源。因此,要实现海洋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先要保证海域的可持续利用。海域可持续利用要求海域使用必须科学、合理,发挥海域资源的最佳效益,维护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避免对海域资源进行破坏性的开发。海域使用管理法选择海洋功能区划作为指导海洋开发和海域使用管理的依据,并通过建立海洋功能区划制度来保障海域的合理利用。例如,海域使用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海洋功能区划制度。沿海各级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功能区划的编制应按照海

    34、域的区位、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等自然属性,科学地进行;应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统筹安排各有关行业用海;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海域可持续利用,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养殖、盐业、交通、旅游和矿产开采等行业规划涉及海域使用的,应当符合海洋功能区划;沿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港口规划涉及海域使用的,应当与海洋功能区划相衔接。海域使用必须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海洋功能区划,对海域使用申请进行审核。国家严格管理填海、围海等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用海活动。此外,为给海域使用审批提供科学依据,海域使用管理法还要求针对用海项目开展海域使用论证,对申请使用海域的区位条件、资源

    35、状况、区域生产力布局、用海历史沿革、海域功能、海域整体效益及灾害防治、国防安全等方面进行调査、分析、比较和评价。第三节 海域使用的含义与分类一、海域使用的含义 海域作为海洋空间资源是其他海洋自然资源,如海洋渔业资源、海洋矿产资源的载体,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离不开对海域空间的占用,如海底石油天然气开发、海水养殖与捕捞、海洋盐业与海水综合利用、海岸和海洋工程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建设、海水浴场和海洋旅游、陆源废污水排放、港口建设和海上交通运输、海上机场和海上城市等。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使用海域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海域的用途越来越广。海域使用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依据海

    36、域区位、资源与环境的优势所开展的一切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活动和在海域从事的海洋经济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沿海地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活动越来越多。为了加强海域管理,促进海洋资源的有偿、有序、合理、可持续利用,国家出台了海域使用管理法。根据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域使用是一个特定的法律概念,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持续使用特定海域三个月以上的排他性用海活动。这一概念概括了海域使用的如下四个特征:1、使用的海域是特定的,利用海域的任何一部分,如水面、水体、海床、底土,均构成海域使用。如电缆管道虽只占用底土,但也属于海域使用的一种类型。2、固定使用海域,而非游动性使用,如航行、捕捞等则不属于海域使用。

    37、3、持续使用海域,且时间在三个月以上。4、使用主体具有排他性,即只要某一开发利用活动发生后,其他单位和个人则不能在此海域中从事性质相同的开发利用活动。同时具有上述四项特征的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才属于海域使用。满足上述1)、2)和4)点,时间不足三个月但可能对国防安全、海上交通安全和其他用海活动造成重大影响的用海活动即为临时海域使用。二、海域使用分类的原则 做好海域使用分类工作,应该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充分考虑海域的自然资源环境与海域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海域使用类型划分,以指导海域的开发利用。海域使用分类是依据海域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

    38、性进行的用海类型划分,是海域合理、有序、有度使用的基础,也是进行海域评估、合理收取海域使用金的前提保障,应该遵守实用性的原则。海域使用是一种发生在海域自然生态系统的人为活动,进行海域使用类型的划分,应该严格遵循自然规律,从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准确把握海域的开发利用类型与海洋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使之符合生态系统的客观性要求1、科学性2、实用性3、客观性三、海域使用的分类根据使用的目的、方式等的不同,海域使用可以划分为:1.按使用海域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暂时性用海和持续性用海暂时性用海是指使用特定海域不足三个月的用海活动,如某些临时性的捕捞用海、旅游用海等。持续性用海是指使用特定海域三个月以上的用

    39、海活动,如养殖用海、填海造地用海、临海工业用海、港口航运用海等。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持续性使用海域需要办理海域使用证,某些经营性用海活动需要缴纳海域使用金。持续性用海不是永久性用海,有一定的年限限制。海域使用管理法规定,养殖用海使用权的最高年限为15年,拆船用海使用权的最高年限为20年,旅游、娱乐用海使用权的最高年限为25年,盐业、矿业用海使用权的最高年限为30年,公益事业用海使用权的最高年限为40年,港口、修造船厂等建设工程用海使用权的最高年限为50年。2.按海域使用者的经济目的,可以分为经营性用海和公益性用海 经营性用海是指海域使用者以营利为目的的用海活动,如养殖用海、工业用海、旅游用海等。

    40、公益性用海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服务于公众利益的用海活动,如锚地、航道用海、港口基础设施用海、军事用海、科研用海和自然保护区用海等。3.按用海主体是否具有排他性,可以分为排他性用海和相容性用海 排他性用海是指只要某一开发利用活动发生后,其他单位和个人就不能在此海域中从事性质相同的开发利用活动。相反,相容性用海是指某一开发利用活动发生后,其他单位和个人可以在此海域中从事性质相同的开发利用活动。4.根据用海行为对海域属性的改变程度,可以分为填海造地用海、围海用海、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用海、其他用海 填海造地用海指在沿海筑堤围割滩涂和港湾,并填成土地的工程用海。根据填海后形成土地的利用方式,还可划分为

    41、建设用填海造地,农业用填海造地,码头、堤坝、桥墩、路基工程填海等。这种用海类型完全改变了海域属性,使“沧海变桑田”,对海洋环境、海域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很大,应严格控制。围海用海包括港池、养殖、盐田、蓄水等把开放式海域变成封闭或半封闭海域的经营活动用海。航道、锚地、浴场、游乐场、养殖、增殖、定置网等不填不围的用海为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用海。其他用海指上述用海类型以外的用海活动。四、海域环境容量的利用与科学管理1.海域环境容量的概念 海域环境容量问题属于海洋环境科学中的基础理论问题。这里按照“水环境容量”概念的引申,将“海域环境容量”定义为:根据海域的环境功能及一定海水质量标准确定的对污染物的容纳

    42、能力。该容量的大小与海域特征、海水水质目标及污染物特性有关。这里海域特征是指海域范围、海底地形、海流、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水生生物状况等,它决定着海域对污染物扩散稀释能力和自净能力;海水水质目标是指海域所能满足的环境功能指标,它包括工业用水功能、旅游娱乐功能、航运功能等;污染物特性是指海域污染物种类及其稳定性能。海域环境容量的概念反映了一定功能条件下海域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它是海域环境目标管理的基本依据,是海域环境规划的主要约束条件,也是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关键参数。目前水环境容量系列化分析,已成为制定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重要技术方法。这里需要强调指出,“海域环境容量”概念在使用中,应注意如下

    43、方面:其一,水体的空间无限性,计算中总会有开边界的存在,所谓“海域环境容量”只能是在所指定的海域范围内的环境容量;其二,时间上的变化,海洋的水交换性随时间在变化,海域环境容量实际上是在一个动态过程中的量。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海域环境容量问题,绝大多数是指定在一特定近岸海域内的平均时态,而非抽象的概念。海域环境容量理论与方法常常用于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近岸海域环境规划、实施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规划和制定海洋环境标准等有关海洋环境管理的工作中。2.海域环境容量的资源特征 一切自然水体,尤其是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水体,具有较强的物理能、化学能和生物能。如前所述,这种能量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很强,能转化

    44、和减少污染物,可以部分代替污水的人工净化,从而节约治理资金。这种通过容量所包含的有污染缓冲作用的能量,一样也属于资源范畴,它与直接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水资源具有相同的资源价值。在近海,由于海湾的封闭程度不同、海洋动力学条件的差异使海域的环境容量有明显的不同。封闭程度大的海湾水体交换能力差,海洋环境容量小,而开放的海湾利于水体交换,海洋环境容量大。在海域环境容量大的地区可以布局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工业,而在海域环境容量小的地区则应严格控制工业的发展,以免造成海域污染。3.在海域自然资本管理中的应用 海洋环境容量是指在充分利用海洋的自净能力和不造成污染损害的前提下,某一特定海域所能容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

    45、量。容量的大小即为特定海域自净能力强弱的指标。随机稀释容量理论方法可以用来真实地反映受纳水体的水文条件和污染源排放的随机情况,比较科学地确定污染源的允许排放量,以适应水环境容量的时空不均匀特征。由于海域地理位置不同,地形特点和地质结构存在差异,海流、潮汐、风浪特征存在差异,背景值存在差异,海域使用功能存在差异,以及排放污水的水质水量存在差异,所以不可能完全使用同一排放标准,但也不能没有管理标准。污水海洋处置控制标推按海湾、河口和开放海域三种不同地形的海域在纳污能力上的差异,分为三类,即体现出分区分级管理。具体来说,首先通过对海域水质资料及入海污染源的分析,建立排放源与受纳水体之间的输入响应关系

    46、,从而可以确定满足受纳水体水质功能要求的污染初排放总量。然后以充分发挥受纳水体的自净能力为前提,将允许排污总量优化分配到相应的排放源,形成以容量总量控制为核心目标的分期目标管理。4.海域环境容量的科学管理 在控制排污总量的同时,还要提倡科学的排放方式。虽然海水具有的巨大物理能、化学能和生物能,能够加快大部分污染物的降解,但必须要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一自净能力,遵循海水自净的规律。在自然和社会的运动中,物质流和能量流是同时存在并交织在一起进行的,两者同时由外界环境流进生物体,之后再回归到环境中。它们通过生态系统把生物资源与非生物资源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此过程中,物质流与能量流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如果

    47、没有物质(或元素)作为能量的载体,那么能量就不能沿着食物链逐级运转,而只能丢失在空气中。反之,如果没有能量作为物质流的原动力,则相应的物质也将永远埋在岩石、藏在水域或游离在空气中。人是生态经济系统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人类通过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社会经济意义上说,人是生产者;而人为了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又必须进行衣、食、住、行的生活资料消费和物质再生产的生产资料消费,这样,人又是生态意义和社会经济意义上的消费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天然具有向海、亲海的意愿,同时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也大大加剧了对海域环境的压力。对此,人类必须自觉地严格控制自身的增长,科学地把握对海洋资源

    48、开发利用的限度,从而使自然生态系统免遭破坏,使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可能。第二章 海域的特征与分类本章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海域的类别与特征海域的类别与特征 第二节第二节 海洋利用的特点与开发前景海洋利用的特点与开发前景 第三节第三节 海域使用的含义与分类海域使用的含义与分类第一节 海域的类别与特征一、海洋分类 海洋是地球上广阔的连续咸水体的总称,但海洋并非同一类事物,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洋 大洋是海洋的主体,一般远离大陆,具有深度大、面积广、不受大陆影响等特性,并有稳定的理化性质、独立的潮汐系统和强大的洋流系统。地球上有四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总面积约3.26亿平方千米,深

    49、度一般大于2 000米。其中,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1.65亿平方千米)、深度最深(平均深度4 282米,最大深度1 1034米)、最古老的大洋。大西洋是第二大洋,面积约相当于太平洋面积的一半,印度洋居第三位,面积为0.73亿平方千米,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20.3;北冰洋面积最小,仅占海洋总面积的1.4。海 海是指濒临大陆,位于洋边缘,被大陆、半岛、岛屿或岛弧所分割的许多具有一定形态、附属于各大洋的水域。海的面积和深度都比洋小,既受洋主体部分的影响,也受大陆的强烈影响,理化性质也不像洋那样稳定。海按其所处地理位置和特征可分为陆间海、内海和边缘海。陆间海位于相邻两大陆之间,深度大,有海峡与相邻的

    50、海洋沟通,其海盆不仅分割大陆上部,也分割着大陆的基部,如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南美洲与北美洲之间的加勒比海。由于内海深入大陆,深度一般不大,虽与海洋有不同程度的联系,但受大陆影响更明显。有的内海与众多国家毗邻,如波罗的海;有的内海只是一个国家的内海,如我国的渤海。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不深入大陆,以半岛、岛屿或群岛与其他海洋分开,但可以自由地沟通,如东海、南海等。此外,海洋因其封闭形态不同还有海湾和海峡之分。海湾是海洋深入陆地,且深度、宽度逐渐减小的水域,如渤海湾、北部湾等。海峡是两侧被陆地或岛屿封闭,沟通海洋与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如台湾海峡、渤海海峡、琼州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等。世界海洋面积与深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配套教学课件:海域自然资本价值的核算与测度.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22452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