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课件-审计学(第二版)1.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配套课件-审计学(第二版)1.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配套 课件 审计学 第二
- 资源描述:
-
1、审计学课件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审计的涵义 第三节 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第四节 审计的分类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封建社会审计的演变 1西周时期是我国审计的起源 2秦汉时期是审计进一步发展时期 3隋、唐、宋时期是审计发展比较完善时期 4元、明、清是封建社会审计发展比缓慢时期(二)中华民国不断演进 1、辛亥革命后,成立中华民国,1912年国务院设审计处,1914北洋政府改审计院。2、国务院政府在1928年颁布过审计法、审计组织法。3、苏区,在苏维埃政府成立审计处。(三)新中国审计振兴阶段 1.30年没有设立审计机构,审计工作在50
2、年代由监察部代管,在群众中设立“人民通讯员”,后由财政部兼管。2.1983年9月 国务院设审计署,县以上人民政府设审计局。3.1985年8月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后又颁布了内部审计工作若干规定,决定设立内审。4.1988年11月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5.1994年8月 八届全国人大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6.从2000年起制定中国国家审计准则。7.2006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十二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审计法的决定。8.2010年2月2日国务院第100次常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9.2010年9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201
3、1年1月1日施行二、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和发展 (一)西方国家注册会计师的产生和发展 概括为:起源于 意大利的合伙企业制度 形成于 英国股份制企业制度 发展和完善于 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 1、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 2、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形成(184420世纪初)形成原因?详细审计阶段的特点:注册会计师法律地位得到承认;审计的目的是查错防弊,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审计方法是详细审计;审计报告的使用者是企业股东。3、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 发展原因?(1)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特点:审计对象由会计帐目扩大到资产负债表 目的是通过负债表审计来判断企业信用状况 审计方法由详细审计初步转为抽样审计 审计报告使用
4、人除了股东外还扩大到了债权人。(2)会计报表审计阶段的特点:对象为全部的会计报表及相关资料 目的是对报表发表意见,确定报表的可信性,查错防弊为次要目的。审计范围扩大到了测试内部控制,广泛采用抽样审计。审计报告使用人有股东、债权人、证券交易机构、税务与金融机构、潜在投资者 审计准则开始制订,审计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过渡。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广泛推行。补充:补充: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审计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是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是受托经济责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关系。1.维系受托经济责任审计关系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2.提高劳动效率和效果是审计发展的动力 3.现代科
5、学技术为审计的发展提供了方法和手段(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 11918年谢霖先生作为第一位注册会计师创办了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 2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会计师条例,确立了会计师法律地位。31980年12月23日,财政部颁布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行业复苏。41981年1月1日,“上海会计师事务所”成立 51985年1月实施会计法,规定财政部批准的事务所可以承办查帐业务。61986年 7月3日 国务院颁布注册会计师条例 71988年11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 81993年注册会计师法颁布,1994年 1月1日实施。91997年加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10从1991年起到2
6、005年已陆续颁布了6批独立审计准则。11.2006年2月15日由中注协拟定、修改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由财政部发布。12.2010年11月,中注协修订了38项审计准则,发布了38项审计准则应用指南,修订后共51个。第二节第二节 审计的概念和种类审计的概念和种类 一、审计的概念(一)几种审计的定义 1监督活动论:审计是专职机构和人员接受委托或授权,依法对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评价、签证,以维护财经法规,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2方法过程论:审计是为了查明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表现与所制定的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
7、客观地收集和制定与这种表现有关的证据,并将结果传给有利益关系的使用者的有组织的过程。3行为论:是指站在公正的第三者立场上的人对有关人员的行为进行直接监督,以及时进行行为结果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表示意见。审计法所称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二)审计的涵义:审计主体 审计方式 审计依据 审计对象 审计职能 审计目的 审计性质 二、审审 计计 关关 系系 图图第一关系人第一关系人(审计人)(审计人)第三者、审计主体第三者、审计主体第三关系人(审计第三关系人(审计
8、委托人)所有者、委托人)所有者、股份公司、股东股份公司、股东第二关系人第二关系人(被审计人)(被审计人)经营者、董事会经经营者、董事会经理理1、赋予责任、赋予责任2、履行责任、履行责任4、通知审计、通知审计5、接受审计、接受审计3、委托审计、委托审计6、报告结果、报告结果 审审 计计 监监 督督财政监督财政监督部门单位内部控制监督会计核算与监督会计核算与监督税务监督税务监督金融监督金融监督其他经济监督其他经济监督二、审计的种类二、审计的种类(一)按主体分: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二)按内容和目的分:财政财务审计、财经法规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三)按实施时间分:事前审计、事中审
9、计、事后审计 定期审计、不定期审计(四)按范围分:全面审计、局部审计(五)按执行地点分:报送审计、就地审计第三节第三节 审计的职能与作用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一、审计的职能:是审计本身固有的内在功能。(一)经济监督职能 (二)经济评价职能 (三)经济签证职能 二、作用 (一)保护性作用 (二)促进作用第四节第四节 审计基本假设审计基本假设 一、信息不确定假设 二、信息可验证假设 三、审计主体独立性假设 四、审计主体胜任性假设 五、审计主体理性假设 六、内控相关性假设 七、风险可控性假设 八、认同一贯性假设 九、责任明确性假设 第二章第二章 审计体系审计体系 第一节 国家审计 第二节 内部审计 第三
10、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第一节 国家审计 一、政府审计机构的设置 1、国家审计: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关对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国有和国家控股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以及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规范性、合理性和效益性进行的经济监督、鉴证、评价活动。或者说是由国家审计机关代表国家依法进行的审计。2、世界各国政府审计按隶属关系的类型:立法型:如美国、英国、加拿大、西班牙。司法型:介于行政与立法之间。如法国、意大利、巴西。行政型:审计机构设在政府 独立型:类似于立法型。3、我国国家审计机构的组成 最高审计机关和地方审计机关 根据工作需要设在重点地区、部门、城市的派出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系统的
11、审计机构审计机关领导体制及上下级关系图示 国务院外交部、财政部 审计署 省级政府各厅、委、局 审计厅(局)市级政府各委、局 审计局 县级政府各委、局 审计局4、我国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 宪法109条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 审计法第8条规定:“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在本级行政首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下级审计机关的审计业务 下级审计机关对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负责二、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对象 审计机关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
12、方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三、政府审计机关的职责 1、直接进行下列审计: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国家事业组织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中央银行的财务收支;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政府部门管理的和其他单位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其他有
13、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2、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 审计机关还担负对内部审计的业务指导、监督以及社会审计机构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审计署负责指导和监督全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负责指导和监督本地区的内部审计工作。四、国家审计准则体系 2010年9月1日审计署以第8号令予以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审计准则正文分为七章,即总则、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附则。共
14、200条。第二节 内部审计一、内部审计及其设立 1.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与评价活动,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2.内部审计 的设立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明确:“大型国有和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含金融机构,下同),或者有关规定对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有明确要求的企业,应当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中小型国有和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未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应当指定相关机构履行内部审计职责。财政财务收支数额较大、下属单位较多或者实行系统垂直管理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
15、及其他单位,应当加强内部审计机构建设,可以根据国家编制管理规定要求和管理需要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或者授权本单位内设机构履行内部审计职责。二、内部审计管理的规定 内部审计工作应当依法接受审计机关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企业设立董事会的,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在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主要负责人(总经理或者总裁,下同)领导下开展审计并向其报告工作。大型国有和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或者有关规定对设立首席审计官 财政财务收支数额较大、下属单位较多或者实行系统垂直管理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审计并向其报告工作。三、内部审计的职责
16、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主要履行下列职责:1.对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等执行情况进行审计;2.对企业财务收支及有关经营活动进行审计 3.对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情况进行评审;4.对企业内部管理的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计;5.有关规定和企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主要负责人要求办理的其他事项。四、内部审计准则体系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经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发布,自2014 年1 月1 日起施行。包括作业类、业务类和管理类共20个具体准则。第三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发表意见。IFAC的定义
17、AICPA的定义 二、民间审计机构 (1)注册会计师协会 (2)会计师事务所三、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范围 注册会计师的业务包括鉴证业务和非鉴证业务 一、鉴证业务 特点:对相关对象进行鉴定之后给出鉴定报告(一)审计业务的类别:1.审查企业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财务报表法定审计的范围:(1)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2)国有企业的年度财务报表(3)各类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 2.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3.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4.办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二)审阅业务 对象:财务报表,一般是对中期财务信息进行审阅,对鉴证结论提供
18、一种有限保证 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阅程序的基础上,说明是否注意到某些事项,使其相信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相对审计而言,审阅程序简单,保证程度有限,审阅成本也较低。(三)其他鉴证业务 对非历史的财务信息(如招股说明书、贷款的未来现金流量预测等)、非财务信息(药品疗效、奖票统计等)进行鉴证。种类对象保证程度报告的保证审计业务财务报表、注册资本的实收情况或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的变更情况等最高合理(积极)保证审阅业务历史财务信息低于最高有限(消极)保证其他鉴证业务例如预测性财务信息最高或低于最高合理或有限保证四
19、、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1、概念: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衡量注册会计师工作质量的权威性标准。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2、作用 可以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信任 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质量 维护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 促进各国的审计经验交流注册会计师准则建设的三个阶段 (一)制定执业规则阶段(1980-1993)(二)中国独立准则体系建立阶段(1994-2004)(三)国际趋同与完善阶段阶段 (2005-现在)1.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 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
20、基本要求 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11号 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4.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 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 5.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 审计工作底稿 6.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 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 7.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2号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 8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 与治理层的沟通 9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2号 向治理层和管理层通报内部控制缺陷 10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3号 前任注册会计师和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11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号 计划审
21、计工作 1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 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1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 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 14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 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 15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41号 对被审计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考虑 16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51号 评价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 17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 审计证据 18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1号 对存货、诉讼和索赔中、分部信息等特定项目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考虑 19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2 号 函 证 20中国注册
22、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 分析程序 21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 审计抽样 2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1号 审计会计估计(包括公允价值会计估计)和相关披露 2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3号 关联方 24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 持续经营 25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1号 首次审计业务涉及的期初余额 26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2号 期后事项 27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41号 书面声明 28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01号 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 29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11号 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 30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
23、则第1421号 利用专家的工作 31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 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 3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 在审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 3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3号 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 34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11号 比较信息:对应数据和比较财务报表 35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21号 注册会计师对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的责任 36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1号 对按照特殊目的编制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 37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2号验 资 38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3
24、号 对单一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特定要素审计的特殊考虑 39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4号 对简要财务报表出具报告的业务 40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11号 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审计 41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12号 银行间函证程序 4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13号 与银行监管机构的关系 4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1号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环境事项的考虑 44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2号 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 45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3号 电子商务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影响 46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第2101号 财务报表审阅 47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0
25、1 号 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鉴证业务 48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11号 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 49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第4101号 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 50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第4111号代编财务信息 51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 会计师事务所对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实施的质量控制 五、国家审计、内部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关系(一)国家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关系 1.审计方式 2.审计对象 3.审计监督性质 4.实施手段 5.独立性(二)内部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关系 1.独立性不同 2.审计方式不同 3.内容和目的不同 4.职责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