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开学第一课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宣传培训(共35张PPT).pptx

  • 上传人(卖家):alice
  • 文档编号:3221508
  • 上传时间:2022-08-07
  • 格式:PPTX
  • 页数:35
  • 大小:540.5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开学第一课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宣传培训(共35张PPT).pptx》由用户(alice)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开学第一课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宣传培训共35张PPT 开学 第一 新型 冠状病毒 疫情 宣传 培训 35 PPT 下载 _主题班会_班级管理相关_初中
    资源描述:

    1、新型冠状病毒概念新型冠状病毒概念、传播传播途径及感染途径及感染后的症状后的症状1.1.新型冠状病毒学特征:新型冠状病毒学特征: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对热敏感,56305630分分钟、钟、乙醚、7575乙醇、含氯消毒剂(乙醇、含氯消毒剂(8484消毒液)、消毒液)、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结果,潜伏期为潜伏期为1-141-14天,天,多为3-7天,人群普遍易感。消毒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重要措施之一。2.2.传染源传染源 、传传 播播 途途 径径目前所见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

    2、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传染源;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口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例多可以追踪步明确。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例多可以追踪到与确诊的病例有过近距离密切接触的到与确诊的病例有过近距离密切接触的情况。情况。直接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是指飞沫

    3、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3.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被感染的主要是成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被感染的主要是成年人,其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似乎更容易被感染。年人,其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似乎更容易被感染。没有证据表明猫狗等宠物可以被感染。没有证据表明猫狗等宠物可以被感染。儿童和孕产妇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儿童和孕产妇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群

    4、。4.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表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表现:以以发热(发热(体温体温37.337.3)、乏力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部分患者可无发热,约半数患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部分患者可无发热,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但迄今已发现多个不典型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但迄今已发现多个不典型病例。如消化道的恶心呕吐症状;神经系统的头痛症状;病例。如消化道的恶心呕吐症状;神经系统的头痛症状;心血管系统的心慌胸闷症状;还有无症状的感染者,极易心血管系统的心慌胸闷症状;还有无症状的感染者,极易导致漏诊对此类不典型病例,及时

    5、进行血常规、呼吸导致漏诊对此类不典型病例,及时进行血常规、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有条件情况下行胸部道病原学检测,有条件情况下行胸部 CTCT的检查。的检查。发热分度:正常成年人的腋下温度在36-37之间1 低热:37.3382 中等度热:38.1393 高热:39.1414 超高热:41个人预防方法4.1(一)加强个人防护(一)加强个人防护 1.1.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避免接触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如需接触时要佩戴口罩。如需接触时要佩戴口罩。2.2.勤洗手勤洗手。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触摸过公共设施后、。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

    6、染时、触摸过公共设施后、照顾发热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病人后、探访医院后、处理被污照顾发热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病人后、探访医院后、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触动物、动物饲料或动物粪便后。染的物品以及接触动物、动物饲料或动物粪便后。3.3.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4.4.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4.2(二)避免接触野生禽畜(二)避免接触野生禽畜 1.1.避免接触禽畜、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购买活禽避免接触禽畜、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购买活禽和野生动物。和

    7、野生动物。2.2.避免前往动物农场和屠宰场、活禽动物交易市场或摊位、避免前往动物农场和屠宰场、活禽动物交易市场或摊位、野生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场所动物栖息地等场所。必须前往时要做好防护,尤其是职业暴露人。必须前往时要做好防护,尤其是职业暴露人群。群。3.3.避免食用野生动物。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避免食用野生动物。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处理生鲜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处理生鲜制品时,器具要生熟分开并及时清洗,避免交叉污染。制品时,器具要生熟分开并及时清洗,避免交叉污染。(三)杜绝带病上班、群体聚会(

    8、三)杜绝带病上班、群体聚会 如有发烧、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居家休息,减少外出和如有发烧、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居家休息,减少外出和旅旅行;天气行;天气良好良好时,居室时,居室多多通风;接触通风;接触他人请佩戴口罩。要避免带他人请佩戴口罩。要避免带病上班、上课及聚会。病上班、上课及聚会。(四)及时就医(四)及时就医 从武汉等地外出旅行归来,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从武汉等地外出旅行归来,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根据病情就近选择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戴上口罩就诊,同时应根据病情就近选择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戴上口罩就诊,同时告知医生类似病人或动物接触史、旅行史等。告知医生类似病

    9、人或动物接触史、旅行史等。6.1 1.每日掌握教职工及学生健康情况,加强对学生及教职工的晨、午检工作并做好记录,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并向上级部门报告。晨检方法:一看、二问、三摸、四量晨检方法:一看、二问、三摸、四量一看:学生脸色和肤色、有无皮疹;一看:学生脸色和肤色、有无皮疹;二问:有无腹泻、腹痛、发热、乏力等不适症状;二问:有无腹泻、腹痛、发热、乏力等不适症状;三摸:有无发热、发冷;三摸:有无发热、发冷;四量:测体温四量:测体温 2.妥善保管消毒剂,标识明确,避免误食或灼伤。实施消毒处理时,操作人员应当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消毒过程中负责消毒人员 要有一定的防护物品如:手 套、雨衣

    10、、眼镜等。不要用 手直接接触原液,避免消毒 剂灼伤皮肤使用酒精消毒应远离火源)6.3 3 3.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如教室、宿舍、图书馆、学生实验室、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如教室、宿舍、图书馆、学生实验室、体育活动场所、餐厅、教师办公室、洗手间等)加强通风换气。体育活动场所、餐厅、教师办公室、洗手间等)加强通风换气。每日每日通风不少于通风不少于3 3次,每次不少于次,每次不少于3030分钟分钟。课间尽量开窗通风,也可采用。课间尽量开窗通风,也可采用机械排风。如使用空调,应当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机械排风。如使用空调,应当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

    11、排到室外。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6 6.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50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毒,作用3030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7 7.宿舍要定期清洁,做好个人卫生。被褥及个人衣物要定期宿舍要定期清洁,做好个人卫生。被褥及个人衣物要定期晾晒、定期洗涤。如需消毒处理,可煮沸消毒晾晒、定期洗涤。如需消毒处理,可煮沸消毒3030分钟,或先分钟,或先用有效氯用有效氯50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30分钟后,再常规清分钟后,再常规清洗。洗。8 8.确保学校洗手设施运行正常

    12、,中小学校每确保学校洗手设施运行正常,中小学校每40-4540-45人设一个人设一个洗手盆或洗手盆或0.6m0.6m长盥洗槽,并备有洗手液、肥皂等,配备速干长盥洗槽,并备有洗手液、肥皂等,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有条件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手消毒剂,有条件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9.9.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清运,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清运,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用有效氯清洁,可用有效氯50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的含氯消毒剂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10.10.加强个人防护。校门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加强个人防护。校

    13、门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应当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食堂工作人员还应穿应当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食堂工作人员还应穿工作服,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并保持工作服清洁,工作服应当定期洗涤、消毒。可煮工作服应当定期洗涤、消毒。可煮沸消毒沸消毒3030分钟,或先用分钟,或先用50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30分钟,然分钟,然后常规清洗。清洁消毒人员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还应做后常规清洗。清洁消毒人员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还应做好个人防护。好个人防护。11.11.建议教师授课时佩戴医用口罩。建议教师授课时佩戴医用口罩。6.71

    14、2.12.严格落实教职员工及学生手卫生措施。餐前、便前便后、接严格落实教职员工及学生手卫生措施。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学校电脑等公用物品后、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学校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易感易感”部位之前,接触污染物品之后,部位之前,接触污染物品之后,均要洗手。均要洗手。洗手时应当采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时应当采用洗手液或肥皂,在,在流动水下流动水下按照正确按照正确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也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也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13.13.加强因病缺勤管理。做好缺勤、早退、请假

    15、记录,对因病缺加强因病缺勤管理。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对因病缺勤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及时追访和上报。勤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及时追访和上报。14.14.不应组织大型集体活动。不应组织大型集体活动。6.715.15.对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开展个人防护与消毒等防控知识宣对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开展个人防护与消毒等防控知识宣传和指导。传和指导。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衣袖遮挡口鼻。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衣袖遮挡口鼻。16.16.设立健康宣教课堂,由专人定期对学校内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设立健康宣教课堂,由专人定期对学校内的教职

    16、员工和学生进行个人防护与消毒等防控知识宣传和指导。指导教职员工和学进行个人防护与消毒等防控知识宣传和指导。指导教职员工和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生在疫情防控期间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如果外出,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去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如果外出,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去人口较为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等必须人口较为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等必须正确佩戴医用口罩。正确佩戴医用口罩。6.16.17.1.教职员工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教职员工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

    17、痛、腹泻等症状,应当立即上报学校负责人,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立即上报学校负责人,并及时按规定送往定点医院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并及时按规定送往定点医院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和医院内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和医院内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级别的口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级别的口罩)。罩)。2.2.学生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学生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及时向学校反馈并采取相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及时向学校反馈并采取相应措施。应措施。7.23.3.教职员工或学生中如出现新冠肺炎疑

    18、似病例,教职员工或学生中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应当立即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应当立即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管理。4.4.对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进行风险告知,对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进行风险告知,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疑似症状时及时就医。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疑似症状时及时就医。5.5.专人负责与接受隔离的教职员工或学生的家长专人负责与接受隔离的教职员工或学生的家长联系,掌握其健康状况。联系,掌握其健康状况。7.3“四早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手段

    19、。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手段。加强健康监测,指定专人每天检查汇总员工(或加强健康监测,指定专人每天检查汇总员工(或老师学生)健康状况,单位员工或学校教师学生在老师学生)健康状况,单位员工或学校教师学生在岗在校期间注意自身健康状况监测,按照岗在校期间注意自身健康状况监测,按照“早发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做好自我管理。的原则做好自我管理。8.1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

    20、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公共卫生时间: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突发公共卫生时间: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以及其其他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8.21.1.鼠疫:发现鼠疫:发现1 1 例及以上鼠疫病例。例及以上鼠疫病例。2.2.霍乱:发现霍乱:发现1 1 例及以上霍乱病例。例及以上霍乱病例。3.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1 1 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型

    21、肺炎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型肺炎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4.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现1 1 例及以上人感染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5.5.炭疽:发生炭疽:发生1 1 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1 1 周内,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集体单位发生3 3 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例;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例;或或1 1 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8.26.6.甲肝甲肝/戊肝:戊肝:1 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

    22、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 5 例及以上甲例及以上甲肝肝/戊肝病例。戊肝病例。7.7.伤寒(副伤寒):伤寒(副伤寒):1 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 5 例及例及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或出现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或出现2 2 例及以上死亡。例及以上死亡。8.8.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3 3 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

    23、集体单位发生10 10 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2 2 例例及以上死亡。及以上死亡。8.29.9.麻疹:麻疹:1 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 10 例及以上麻疹病例。例及以上麻疹病例。10.10.风疹:风疹:1 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 10 例及以上风疹病例。例及以上风疹病例。11.1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 3 天内,同一学校

    24、、幼儿园、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 3 例及以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 2 例及以上死亡。例及以上死亡。12.12.登革热:登革热:1 1 周内,一个县(市、区)发生周内,一个县(市、区)发生5 5 例及以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首次发现病例。上登革热病例;或首次发现病例。8.213.13.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1 1 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 5 例(高发地区例(高发地区10 10 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

    25、例,或者死亡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或者死亡1 1 例及以上。例及以上。14.14.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1 1 周内,同一自然村寨、建筑工周内,同一自然村寨、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 5 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或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或者死亡者死亡1 1 例及以上。例及以上。15.15.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1 1 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生5 5 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 1 例及以上。例及以上。8.216.16.疟疾:以行政村为单位,疟疾:以行政村为单位,1 1 个月内,发现个月内,发现5

    26、 5 例例(高发地区(高发地区1010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或在近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或在近3 3 年内无当地感染病例报告的乡镇,以行政村为单位,年内无当地感染病例报告的乡镇,以行政村为单位,1 1 个月内发现个月内发现5 5 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在恶性疟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在恶性疟流行地区,以乡(镇)为单位,流行地区,以乡(镇)为单位,1 1 个月内发现个月内发现2 2 例及例及以上恶性疟死亡病例;在非恶性疟流行地区,出现输以上恶性疟死亡病例;在非恶性疟流行地区,出现输入性恶性疟继发感染病例。入性恶性疟继发感染病例。8.217.17.血吸虫病:在未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

    27、血吸虫病:在未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 2 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10 10 例及以上,或在同一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点感染地点1 1 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5 5 例及以例及以上;在传播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上;在传播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 2周内发生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急性血吸虫病5 5 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点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点1 1 周内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3 3 例及以上;在传播阻断例及以上;在传播阻断地区或非流行区,发现当地感染的病人、病牛或感染地区或非流行区,发现

    28、当地感染的病人、病牛或感染性钉螺性钉螺8.218.18.流感:流感:1 1 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位发生30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 5 例及以上因流感样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 1 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19.19.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1 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单位中发生10 10 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0.20.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感染性

    29、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1 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20 20 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死亡1 1 例及以上。例及以上。8.221.21.猩红热:猩红热:1 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发生1010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22.22.水痘:水痘:1 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发生10 10 例及以上水痘病例。例及以上水痘病例。23.23.输血性乙肝、丙肝、输血性乙肝、丙肝、HIVHIV: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发: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发生生3 3 例及以上输血性乙肝、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例及以上输血性乙肝、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HIV HIV 感染。感染。24.24.新发或再发传染病:发现本县(区)从未发生过的新发或再发传染病:发现本县(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县近传染病或发生本县近5 5 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灭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灭的传染病。的传染病。25.25.不明原因肺炎: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不明原因肺炎: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开学第一课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宣传培训(共35张PPT).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22150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