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说课稿历史 高中 必修1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012 南昌 江西 20120811.doc

  • 上传人(卖家):教师相关
  • 文档编号:3214945
  • 上传时间:2022-08-06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12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说课稿历史 高中 必修1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012 南昌 江西 20120811.doc》由用户(教师相关)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说课稿 历史 高中 必修1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012 南昌 江西 20120811 必修 至元 政治制度 演变
    资源描述:

    1、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说课稿各位考官好,我是来应聘高中历史的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专题里的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里的第三课的内容,本课在整个单元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承接上面秦朝中央集权刚刚建立,后启明清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在本单元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内容主要: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两对矛盾(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和选官用

    2、官制度的演变。学习本课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史论结合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二)教学目标依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情况,我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从汉至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专制制度的演进和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等基本历史史实,懂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封建国家内部在不断进行调整的内容,通过调整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空前的加强。2、过程与方法:通过开展讨论、问题启发等教学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合作交流学习能力以及“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科素养,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明白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对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重点设计为: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教学难点为: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二、说学情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教学之前应分析学生的情况。从学生的心理发展来看,高一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逐渐在发展,乐于探索事物、乐于学

    4、习,能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善于与人相处,善于与人相处;情绪愉快而稳定。从知识积累层面来看:高中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可能获得了比较丰富的学习策略,对于本课的知识初中已学习过,内容熟悉,但对它的认识比较肤浅,大多停留在表层,没有形成系统、深刻的认识。因此,本节课我将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三、说教法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结合新课改的理念,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法,并配有讲述法、讨论法,运用问题探究法有助于学生对于本课知识的系统性把握,运用讨论法有助于学生合作交流学习能力的提升,运用讲述法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脉络。在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

    5、中使学习过程成为“感知理解运用”的过程,更是掌握方法、积累经验、发展能力、生成情感的过程。四、说学法良好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习的效率,本课学生主要运用以下两种学习方法:一是阅读思考: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学习,有助于更深入的掌握所学。二是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及合作学习培养自己的合作交流学习能力,同时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创设:讲述宋太祖建德二年(公元964年)欲任赵普为宰相发诏敕难以完成法定手续的故事。问题设计:从这个故事来看,宋代皇帝的权力是

    6、否完全不受限制?如果皇帝的权力受到牵制,那是受谁的牵制?(说明:从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来,皇权与相权是中国政治中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的一对矛盾。通过这一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的好奇和思考,导入本课。)(二)授新课我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完成下列表格:朝代中央地方行政机构职权意义行政机构职权意义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北宋元朝以上 表格内容,学生在掌握文本的基础上解决起来是没有问题的,通过这样的学习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的挖掘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紧接着,教师出示材料教师出示材料:材料一汉兴之初,海内新定,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子爵, 然诸侯原本以大,小者淫

    7、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材料二“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司马迁史记材料三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改其枝群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错. 司马迁史记材料四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问题:通过材料分析,汉朝政治制度的特点(目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养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科素养。)唐朝藩镇割据与之后的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由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预习时搜集的一些资料掌握,将

    8、此内容仅作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分割地方权力的一个背景。要求学生通过对这段背景的理解来分析讨论北宋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分权矛盾?(以此背景引出北宋如何解决地方权力过大的难题,培养学生利用历史背景分析解决重大历史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展示元朝疆域图:设置问题: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假如你是当时的统治者,该如何有效的对地方进行统治呢?(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对于三省六部制,可以采用这样的表格来让学生很好的把握其内容:讨论:学习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之后,分析其演变的趋势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样的特点?(目的:学生互相讨论,然后回答老师提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9、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填写下列表格: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北宋元朝选官用官制度讨论:科举制出现后对历朝的选官用官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如何评价科举制?从古代的科举制到现在的高考?你是如何看待的?(目的:培养学生学史用史的能力,学生如能由古代的科举制,科学而全面的看待现在的高考的话,授课就成功了一半)(三)巩固练习:我将用多媒体展示高考相关题,以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以便及时查漏补缺。(四)小结:我采用教师小结,本课学习了从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及科举制度的演变,其中交叠着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冲突,演变的趋势和矛盾发展的结果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直至明清到了顶峰。(五)作业:我让学生整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六、说板书设计本课我主要采用提纲式板书,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提纲式板书。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从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唐朝安史之乱后,中央集权制度严重削弱汉 北宋初年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至 元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元 汉武帝削弱相权政治 二、专制制度的演进 隋唐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制 度 宋初削弱宰相职权,皇帝总揽大权的 汉朝:察举制演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变 隋唐宋元:科举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说课稿历史 高中 必修1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012 南昌 江西 20120811.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214945.html
    教师相关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