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要素综合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水资源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确定要素综合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水资源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确定 要素 综合 评价 地质灾害 危险性 水资源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矿山环境保护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与综合治理方案总则 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明确要求:“新建和已投产生产矿山企业要制订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报经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为了指导矿山企业编制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部制定了 方案的技术要求。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是指“对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制订保护措施,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使环境得以恢复,达到新的环境平衡的技术方案的总称”。总则 要求新建矿山的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要在申请采矿权之前编制。“方案”内容要综合考虑矿山开发规划、开发设计、矿山基建、采
2、矿选矿技术、废弃地复垦等全过程。要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的要求,突出矿山环境保护的内容,防患于未然,尽量使矿山的生态影响和破坏降到最低程度。总则 要求已投产生产矿山,其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内容和精度应与采矿阶段要求相适应。“方案”应包含对已经产生的矿山环境问题的治理和新的开发活动可能引发的矿山环境问题的防治。“方案”要达到防治工程设计阶段的精度。防治工程可分期治理。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地域范围,包括矿山开采区及其矿业活动影响的地区。“方案”实施510年后应根据需要进行重新编制或修订。工作程序 接受编制方案委托接受编制方案委托 全面收集资料及现
3、场踏勘全面收集资料及现场踏勘 矿山环境调查矿山环境调查 矿山环境影响评估矿山环境影响评估 矿山环境问题分析保护与治理原则、目标、任务矿山环境问题分析保护与治理原则、目标、任务 编制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 提交专家审查提交专家审查矿山环境调查 1、编制“方案”之前,应全面收集矿山企业及周围自然环境及经济社会资料;与矿山环境相关的农林环境资料;区域生产力布局,城镇、重要工程及特殊保护区的分布;区位条件及环境功能规划要求。2、查明矿区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3、查明矿体赋存特征、矿山开采方式、开采深度、厚
4、度及开采影响范围。4、查明矿区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发育程度、发展趋势;预测其对矿业活动的影响;预测矿业活动引发、加剧和遭受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矿山环境调查 5、查明以下矿山环境问题 5.1矿区土地、植被资源占用和破坏,土地利用现状改变、地貌景观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土壤污染等。a.采场(露天开采)、工业广场、采矿废弃物、尾矿库、生活设施建设占用和破坏土地、植被资源;b.矿山地质灾害造成的土地、植被资源和地貌景观破坏;c.废液排放、堆积物淋滤液污染土壤及水土流失。5.2矿区水均衡失衡、水污染 a.矿井突水、矿井排水形成的地下水降落漏斗以及采动后上覆
5、岩层破碎、断裂、沉降,导致各含水层贯通,造成地下水均衡改变;b.废液废渣排放、堆积物淋滤液造成地下水、地表水污染,破坏水环境。矿山环境调查 5.3矿山地质灾害:a.井工开采、露天开采、矿坑疏干排水引发的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开采沉陷、岩溶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不稳定边坡等灾害;b.固体废弃物堆积引起的崩塌、泥(渣)石流、不稳定边坡等灾害;c.尾矿库溃坝、尾矿坝开裂、不稳定边坡问题。5.4其它矿山环境问题 如放射性、噪声、自燃、油污染、粉尘污染、有害气体、有害液体污染等问题。矿山环境影响评估 1、总要求 1.1新建矿山以矿山环境预测评估为主。已投产生产矿山同时进行矿山环境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
6、综合评估。12矿山环境影响评估分级进行,根据矿山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与矿山开发影响特征对矿山环境影响评估划分为三级。1.3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方法,进行矿山环境影响评估。矿山环境影响评估 2、矿山环境影响评估类型 2.1矿山环境影响评估应在分析区域环境条件和开采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矿业活动特点,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矿山开采设计,对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可能影响范围内的矿山环境问题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 2.2现状评估是指对矿山环境和现存的环境问题、地质灾害进行评估。现状评估的主要内容是:分析矿山环境背景特征、矿山环境质量现状、社会人文状况对矿业活动的影响;针对存在的矿山环境
7、问题和地质灾害、危害对象及影响和破坏程度进行评估;评估中应对影响和破坏矿山环境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作深入分析,分析评估其性质、危害及损失。矿山环境影响评估 2.3 预测评估是指对矿业活动中可能引发、加剧和遭受的矿山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进行预测。根据矿山类型、规模、开采方式、矿山环境特征及主要矿山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的现状,预测矿山环境的变化趋势、矿山环境问题影响程度、地质灾害危险性。2.4综合评估是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基础上,进行影响程度分级进行综合评估。环境影响综合分级评估 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大、中、小;水土资源环境及地质地貌景观影响破坏程度、危害对象的重要性、损失大小与治理难易等四个因素进行矿山环
8、矿山环境影响程度分级。分为严重、中等和一般三级。境影响程度分级。分为严重、中等和一般三级。确定要素确定要素 综合评估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危险性危险性水资源、水环境水资源、水环境影响程度影响程度确定要素综合评确定要素综合评估估严重严重大大严重严重严重严重较重较重中等中等较重较重较重较重一般一般小小较轻较轻较轻较轻矿山环境影响评估 适宜程度分级表 适宜程度分级说明适宜 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简单,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影响破坏一般,矿业活动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可本身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小,易于防治和生态恢复。基本适宜矿山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影响破坏较严重,矿业活动引发(加
9、剧)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或及本身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较大,防治难度和生态恢复难度中等。适宜性差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影响破坏严重,矿业活动引发(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大或本身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大,防治难度大,生态恢复难度大。不适宜 符合全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禁采区条件的矿区应为不适宜。环境影响评估方法 1 矿山环境影响评估是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的遥感影像、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气象水文和矿山开采方案、矿区经济、人文、古迹、生态环境等资料基础上,进行地面综合调查,视不同情况应进行钻探、物(化)探、坑(槽)探与取样测试等工作,进行室
10、内综合分析研究后编制报告。2 矿山环境影响评估方法在定性分析评估基础上,一般采用单要素评估法、多要素评价法(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工程类比法等方法。环境影响因素与评估指标 1、评估区矿山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水资源情况、耕地状况、地表植被情况、水土流失情况、人类工程活动情况、污染源分布情况、地质灾害发育情况。2、在综合分析矿山环境基本特征、开采方式、开采强度及现存、潜在的矿山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基础上,识别矿山开采的影响(影响因素的识别、影响对象的识别、影响后果和程度的识别),通过对比、筛选,确定评价指标。完成现状评估后,进一步确认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的指标。3、评估区自然地质灾
11、害、矿业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评估指标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参照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环境影响因素与评估指标 4、评估区水资源、水环境影响评估指标:矿山及周围地下水水位、水量的变化、地表水水体变化及水资源影响程度、水体污染范围和程度等。5、评估区土地资源、岩土环境影响评估指标:采矿场、废弃物堆放场、尾矿库等占用土地;采矿地表变形影响和破坏土地类型和面积;岩土污染程度和面积等。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 1、依据矿山环境影响评估结果,结合矿山服务年限和开采计划,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全面规划矿山企业从基建到闭坑全过
12、程的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2、根据矿山环境影响评估结果,人居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明确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向。3、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要求,提出不同时段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目标。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 4、依据矿业活动所危害的对象、程度与治理难度,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编制分区治理方案,选择重点地区、重点工程进行重点防治。并按各分区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和矿山环境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5、编制分区治理方案时,按近期、中期、远期划分不同时段,原则上每5年划分为一个时段,服务年限较短的矿山企业,各时段年限可适当减少。矿山环境综合防治分区表矿山环
13、境综合防治分区表确定要素 综合分区 危害对象 危害程度 治理难度 重点防治区 村庄、城镇、重要交通干线、重要工程设施及特殊保护区 严重治理难度大、难以恢复 较重点防治区 村庄、一般交通线和工程设施及资源环境功能规划要求较高区 较严重治理和恢复较难一般区村庄、一般地区、资源环境功能规划要求较低区 小易治理和恢复 综合治理方案的内容 1、正在开采的矿山,既要对已出现的矿山环境问题提出治理方案,又要根据预测的环境问题提出预防措施。2、新建矿山,应明确包含该矿山环境的保护方案,重点是剥离土层存储、非矿岩土的利用和转移、矿渣的堆放、尾矿的排放等。3、有松散覆盖层的矿山,应统筹安排剥离表层土的堆放、存储、
14、复垦再利用(应独立存储)。4、采矿废弃的矿渣、煤矸石、围岩杂石等固体废弃物,应制定存放、处理、再利用方案。综合治理方案的内容 5、选矿中产生的尾矿渣、矿泥等应合理的排放、存储。6、采矿场及梯级开拓的稳定边坡的保护和边坡修整。7、采矿诱发的地质灾害、矿区潜在地质灾害体的防治。8、地下水均衡恢复、水污染防治。9、废水的存储、处理、再利用。10、矿区土地复垦和植被重建。11、矿山地质公园建设。12、其它矿山环境问题治理方案。闭坑矿山综合治理方案的要求 1、矿区人畜饮用水得到根本解决,耕地地力和面积得到恢复;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达到开发利用方案的要求;3、地下井巷采空区矿柱按设计保存完好,或者进行了必
15、要的填充,采矿造成的地裂缝、地面塌陷及引发的滑坡、崩塌得到有效治理或划定;4、露天采矿各类岩土体边坡小于允许坡度值,处于稳定状态,危岩体和不稳定边坡得到有效防治,没有引发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隐患;闭坑矿山综合治理方案的要求 5、尾矿、废石、废渣、剥离表土等固体废弃物堆放场选择合理,有安全可靠的矿坝,无滥占耕地、破坏土壤、污染环境等现象,清除引发泥石流的隐患;6、矿坑水、选矿污水、固体废弃物淋滤溶解废液、生活污水等得到有效处理,未造成环境污染;7、井巷妥善封闭,废水井等及时回填;8、采场边坡、剥离表土、固体废弃物堆放场应植树种草加以美化。露天开采矿山综合治理方案的编制要点 新建露天开采矿山
16、的开采方案中,应明确包含该矿山环境的保护预案,重点是剥离土层存储、非矿岩土的转移、矿渣的堆放、尾矿的排放等。正在开采的露天矿山,除对粉尘、噪声加强控制外,既要对已出现的矿山环境问题提出治理方案,又要根据预测的环境问题提出预防措施。有松散覆盖层的矿山,应统筹安排剥离表层土的堆放、存储、复垦再利用。如表层土中富集有适于本地生长的植物种子、腐植土等,不宜与废弃矿渣混合堆放,应独立存储。露天开采矿山综合治理方案的编制要点 采矿废弃的矿渣、围岩杂石等固体废弃物,应在采矿前制定最佳的存放方案,并应注意对可利用的有益成份进行合理利用。露天采矿选矿中产生的尾矿渣、泥应制定合理的排放、存储方案。编制露天开采矿山
17、综合治理方案应突出以下内容:a.采矿场及梯级开拓的稳定边坡的保护和边坡再造;b.防治由采矿诱发的地质灾害,消除矿区的潜在地质灾害体;c.消除露天采矿中普遍存在的粉尘、噪声污染;d.露天采矿的土地复垦和采区的植被重建。井工开采矿山综合治理方案的编制要点 井工开采矿山潜在和已发生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和采空区的综合治理。新建矿山的废矿渣堆放和治理方案;正在开采的矿山废弃矿渣的堆放、处理、再利用方案;即将闭坑和已闭坑矿山的矿渣综合治理方案。选矿产生的尾矿泥沙的排放和治理方案。地下开采矿山中的矿区浅层地下水的枯竭、矿区水环境恶化的保护治理方案。其它矿山环境问题的治理方案。实施方案的措施和方案文本 为实现矿
18、山企业对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目标,企业必须从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监测系统以及人、财、物等方面采取措施,以保障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的正常实施。无论新建矿山或已投产生产矿山都应遵照总体的统一要求,具体内容可因具体情况确定重点。具体“方案”应由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文本)和附图两部分组成。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要点 一、保护原则 1、矿业开发应贯彻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综合治理与环境保护并举的原则。2、采矿权人应依靠科技进步,严格控制矿产资源开发对矿山环境的扰动和破坏,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矿产开发引发的矿山环境问题。3、矿产资源的开发应推行循环经济的“污染物减量、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技术原则。
19、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要点二、总体要求1、科学合理利用,维护环境承载能力,在矿山设计、建设、生产、闭坑环节,要严格扰动破坏和排放准入,强化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控制。2、以矿山环境影响评估为基础,结合矿山实际,对矿山环境保护做出空间和时间的总体安排与部署,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发方案。3、对具有重要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人文古迹,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要点4、采取合理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矿山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a.对采矿活动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应使用专用场所堆放,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次环境污染及诱发地质灾害。b.应根据采矿固体废弃物的性质、贮存场所的工程地质情况,采用完善的防渗、集水排水措施
20、,防止淋溶水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c.宜采用水覆盖法、湿地法、碱性物料回填等方法,预防和降低废石场的酸性废水污染;d.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水平,采取有效方法防止尾矿库扬沙、扬尘;e.采取地下帷幕注浆隔水、地表防渗或污水处理等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水资源、水环境的破坏;f.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控制或避免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新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要点 1、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矿区所处的区位条件和矿山环境对矿山开发的适宜性,确定矿山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优化矿山工程布局,科学合理利用矿山环境,确保人居环境的安全,提高人居环境的质量。2、根据矿山环境对矿业活动的适
21、宜性和环境承载能力,采用科学合理的采矿方式、方法和生产工艺,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编制开发利用方案或设计,制定预防性环境保护措施,实施保护性开发。3、针对废弃物(排)放、堆存造成的矿山环境问题,制订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措施。4、严格执行国家制订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5、制定矿山环境问题监测方案,实施对矿山环境问题的动态监测。生产矿山环境治理要求生产矿山环境治理要求 1、生产矿山要从粗放式、传统式的“线性开发单一模式”转化为集约式、生态环保式的“循环经济保护开发模式”,统筹协调矿山环境保护资源开发恢复治理再利用。根据矿山生产实际情况,采取边开采边治理的方式,及时开展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22、2、对于露天开采的矿山,宜采取内排和剥离-排土-造地-复垦一体化技术。3、对存放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废液的淋浸池、贮存池、沉淀池必须制定防水、防渗漏、防流失等措施。并尽快研究采取化学分解、中和、电离或照射方法以及固结等新技术,变有毒、有害废水为无毒无害的可利用水或形成不溶解可安全存放的固体物。4、矿石、废渣土的堆放要有序、合理,要明确边坡稳定角,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生产矿山环境治理要求生产矿山环境治理要求 5、露天矿山开采应根据采场的工程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坡角范围以避免崩塌、滑坡、地裂缝的发生。6、对井工开采的固体矿山,应提出预留矿柱、矿墙、矿层(体)顶板覆岩厚度标准或采用充填开采法
23、将固体废渣及时回填,采用减沉注浆技术,防止或减轻采空沉陷、地裂缝及地表下沉。7、岩溶充水或孔隙充水大水矿区应采取帷幕注浆隔水(阻水)充填法和排供结合等措施,控制矿坑涌水量,避免破坏地下水均衡,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8、地下液体矿产开采,应确定允许开采量。热矿水井不得超过回灌量。9、实施矿山地质灾害及主要环境问题动态监测,做好预测、预防工作。矿区泥(渣)石流的防治 1、防治矿区泥石流灾害主要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消除或固化泥石流物源;二是消除泥石流的激发条件水源条件。2、新建矿山要事先设计出废渣弃土的安全存放地带,修建规范的尾矿库,杜绝泥石流物源的乱堆滥放。3、已有废渣弃土的生产矿山,应采取相
24、应的工程措施。例如将杂乱分布在坡岗上的泥石流物源,填入沟谷中,造田复垦;在大量泥石流物源存在的沟谷下端,修筑拦砂坝。4、疏浚矿区排水系统,使暴雨洪流避开废渣弃土地段;在洪水流经的泥石流物源地段,应修筑排洪明渠,设计流量应能承受百年一遇的洪流。并同时做好护坡,控制水土流失。5、具体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参照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 0239)执行。山体滑坡的防治 矿区山体滑坡可划分为:采矿诱发型滑坡和降雨采动复合型滑坡。滑坡治理应因地制宜,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包括:1、优化采矿方案 2、降低坡高、坡角;3、采用抗滑桩、锚索(杆)等加固;4、在滑坡后缘削方减载;5、在有效部位建设支挡工
25、程;6、设计相应的排水工程。根据滑坡的危险程度和防治目标(安全标准)、滑坡规模,进一步确定工程规模和工程量,根据需要设计锚固工程、抗滑桩、排水系统、抗滑挡墙、截水沟等。滑坡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参照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 0240)执行。开采沉陷的防治 1、开采沉陷灾害的治理,要统筹考虑开采沉陷与地裂缝的内在关系。要防治结合,综合整治。2、地下坑硐已废弃的采空区出现地面沉降、地裂缝时,应采取地下回填废渣,减缓地面沉降速度;为制止地面塌陷形成,可通过地面裂缝灌注水泥砂浆。3、地下坑道尚在使用阶段,地面出现地裂缝或沉降迹象时,应采取密闭、回填、夯实、监测等措施;应在地下坑道采取防塌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