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件(30张PPT).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件(30张PPT).pptx》由用户(李甫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件30张PPT 20 社会主义国家 发展 变化 课件 30 PPT
- 资源描述:
-
1、高中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 (下)第 20 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8个东欧国家和中国、蒙古等4个亚洲国家在内的社会主义阵营,成为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伟大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这些国家经历了快速发展与艰难曲折的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示意图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学习聚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改革也没能突破这一体制。80年代后期苏联的改革发生了根本方向性错误,终于使局势失控,苏联解体
2、。苏俄、苏联历史发展进程1.发展成就问题经济科技生活二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相继爆炸了原子弹、氢弹;1957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漫画:片面的经济2.改革背景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下,苏联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新领导人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进程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1991年1953年1964年1985年1982年内容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政治:平反冤假错案,强调 集体领导,
3、改革 干部制度;经济:加大农业投 人、将农产品义务交 售制改 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经济: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军事:与美军备竞赛 经济: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 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政治: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 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思想: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效果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改善企业管理,提高效益。问题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打破
4、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述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终于 使局势失控,苏联解体。结果 史料阅读 苏联共产党一直关心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因为重工业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一切部门、加强我们祖国的国防、增进人民福利的基础。这就是我们党的总路线,它经过苏维埃国家发展的一切经验的考验,符合人民的切身利益。苏联共产党今后也要十分坚定地贯彻这条总路线。党中央委员会在几次全体会议上已经揭露了农业
5、领导上的严重的缺点和错误,并且制定了提高谷物和畜产品产量的大规模的计划。为了认真改进对农业的领导,必须使我们的干部注意经济问题,注意减少生产中所花费的劳动 现有的材料表明,我国生产一公担牛奶和肉类所花的劳动要比美国多得多 赫鲁晓夫代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所作的总结报告(1956年2月14日),齐世荣总主编,张宏毅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1分册195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1951196019511960年年1961197019611970年年1971198019711980年年10.25%10.25%6.45%6.45%4.95%4.95%即将发射的苏联火箭 2
6、0世纪70年代,苏联为了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不仅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且继续坚持把科技发展的重心倾斜到军事和国防建设领域,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评价启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小修小补,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导致苏联解体。改革是社会主义完善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不能背离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方向。搞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否则会遭到规律的惩罚。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解体1990年,立陶宛率先独立。随后,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纷纷效仿。1991年8月19日,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
7、苏联分裂,很快失败。同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苏联境内各独立国家(1990年3月11日1991年12月26日)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学习聚焦 东欧国家一直没有突破苏朕模式的束缚,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过程中又迷失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发生了刷変。1.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东欧八国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包括: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东欧各国着手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改革成就存在问题大多采取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历史纵横东欧社会主
8、义国家的建立 东欧原是地理概念,一般指德国、奥地利、意大利以东至欧洲和亚洲分界线的区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东欧国家”则成为政治地理概念,特指战后在中欧和南欧建立的除苏联以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都曾获得苏联不同程度的帮助。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五国主要利用了苏军挺进东欧的有利条件;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主要利用自己的力量解放全国;民主德国(东德)是在柏林危机发生、德国分裂的情况下,在苏占区成立的。东欧八国的领土面积约12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9000万,它们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显著地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地理范围和世界影响。2.东欧社会主义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