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企业所得税-PPT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14章企业所得税-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4 企业所得税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一)所得税的概念(一)所得税的概念(二)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二)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在我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在我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包括(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得税的纳税人。依照依照中国中国法律、行政法规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法律、行政法规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合伙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出资人对外承担无限责任,企业的财(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出资人对外承担无限责任,企业的财产与出资人
2、的财产密不可分,生产经营收入也即出资人个人的收入,产与出资人的财产密不可分,生产经营收入也即出资人个人的收入,并由出资人缴纳个人所得税并由出资人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依照外国法律法规在境外成立的依照外国法律法规在境外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其境外投资人没有在境内缴纳个人所得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其境外投资人没有在境内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税,不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居民企业:负担全面纳税义务居民企业:负担全面纳税义务 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
3、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根据国际惯例,判断是否属于居民企业的标准一般有:根据国际惯例,判断是否属于居民企业的标准一般有:登记注册地标准、生产经营地标准、实际管理控制地登记注册地标准、生产经营地标准、实际管理控制地标准或多标准相结合等。实际管理机构,是指对企业标准或多标准相结合等。实际管理机构,是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人员、账务、财产等实施实质性全面管的生产经营、人员、账务、财产等实施实质性全面管理和控制的机构理和控制的机构“实际管理机构实际管理机构”要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要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1、对企业有实质性管理和控制的
4、机构。、对企业有实质性管理和控制的机构。2、对企业实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的机构、对企业实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的机构 3、管理和控制的内容是企业的生产经营、人员、账务、管理和控制的内容是企业的生产经营、人员、账务、财产等财产等 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负担有限纳税义务非居民企业:负担有限纳税义务 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
5、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如在中国境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如在中国境内即属于居民企业),只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之一,内即属于居民企业),只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之一,即属于非居民企业:一是在中国境内设立了机构、场即属于非居民企业:一是在中国境内设立了机构、场所;二是没有设立机构、场所但是取得了来源于中国所;二是没有设立机构、场所但是取得了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境内的所得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
6、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三)征税对象所得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包括销售货物所得、
7、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财产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赠所得和其他所得。所得来源地的确定:所得来源地的确定: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转让财产所得,不动产转让所得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转让财产所得,不动产转让所得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定,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权益性投资资
8、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所所在地确定,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企业所在地确定;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所在地确定;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其他所得,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其他所得,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四四)计税依据:应纳税所得额计税依据:应
9、纳税所得额w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w =收入总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扣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扣除w 准予扣除项目准予扣除项目允许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允许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遵循的原则:遵循的原则: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所得实现原则所得实现原则 在大多数情况下,纳税人在进行一项公平交易时就视在大多数情况下,纳税人在进行一项公平交易时就视为实现,比如货物被销售、劳务被提供等,但只是价为实现,比如货物被销售、劳务被提供等,但只是价值改变、而没有发生实现事件,将不导致一项应税收值改变、而没有发生实现事件,将不导致一项应税收入的实现会计准则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入的实现会计准则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投
10、资性房地产等采取公允价值计价。税法目前还是基于交易实现确等采取公允价值计价。税法目前还是基于交易实现确认所得认所得纳税必要资金原则纳税必要资金原则为递延已实现收入的交易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为递延已实现收入的交易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例如,我国税法中免税重组的规定,对于符合条件例如,我国税法中免税重组的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重组业务,可暂不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的企业重组业务,可暂不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依据就是纳税必要资金的概念。在没有纳税必要资金依据就是纳税必要资金的概念。在没有纳税必要资金的情况下,可允许企业将资产转让所得递延,直至该的情况下,可允许企业将资产转让所得递延,直至该资产被最终
11、处置时才确认该所得的实现。资产被最终处置时才确认该所得的实现。收入总额包括:收入总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利息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其他收入。收入确认:收入确认:下列生产经营业务可以分期确认收入的实现:下列生产经营业务可以分期确认收入的实现:(1)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2)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
12、型机械设备、船舶、)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认收入的实现。(3)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按照企)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按照企业分得产品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其收入额业分得产品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其收入额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确定。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确定。视同销售的变化视同销售的变化: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企
13、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原内资细则第原内资细则第55条规定,纳税人在基本建设、条规定,纳税人在基本建设、专项工程及职工福利等方面使用本企业的商品、专项工程及职工福利等方面使用本企业的商品、产品的,均应视同销售,作为收入处理;产品的,均应视同销售,作为收入处理;新法由于采用的是法人所得税的模式,因而缩新法由于采用的是法人所得税的模式,因而缩小了视同销
14、售的范围,对于货物在同一法人实小了视同销售的范围,对于货物在同一法人实体内部之间的转移,比如用于在建工程、管理体内部之间的转移,比如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门、分公司等不再作为销售处理。部门、分公司等不再作为销售处理。不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财政拨款;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政府性基金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免税收入:1、国债利息收入;、国债利息收入;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等权益性投资收益;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
15、所的非居民企、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准予扣除的项目准予扣除的项目v指指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v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
16、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v企业发生的支出应当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企业发生的支出应当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资本性支出应当分期收益性支出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资本性支出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扣除或者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v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v税金,是指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税
17、金,是指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准予扣除的项目准予扣除的项目的范围标准的范围标准:(1)(1)纳税人在生产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息支出,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准予扣除w 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
18、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w人民银行公布:人民银行公布:2019.12.21.三年至五年的贷款利率三年至五年的贷款利率7.74%;五年以上;五年以上7.83%。w 纳税人从关联方取得的借款金额超过其注册资纳税人从关联方取得的借款金额超过其注册资本的,超过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税前本的,超过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扣除?(2)(2)工资薪金工资薪金w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19、准予扣除。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w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他支出。w(1)必须是实际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必须是实际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2)工资薪金的工资薪金的发放对象是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发放对象是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
20、员工;(3)工资薪工资薪金的标准应该限于合理的范围和幅度;金的标准应该限于合理的范围和幅度;(4)工资薪金的工资薪金的表现形式包括所有现金和非现金形式;表现形式包括所有现金和非现金形式;(3)五险一金)五险一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
21、标准内,准予扣除。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企业为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准予扣除。(4)三项经费)三项经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总额14%的部分,
22、准予扣除。的部分,准予扣除。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的部分,准予扣除。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5)公益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救济性的捐赠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利润总额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以内的部
23、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额时扣除。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公益事公益事业捐赠法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6)损失和其他支出)损失和其他支出w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准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准予在计算应
24、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w企业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资产,在以后纳税年度又全部企业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资产,在以后纳税年度又全部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时,应当计入当期收入。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时,应当计入当期收入。(7)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营业)收入的5。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
25、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结转扣除。原规定:一是从事软件开发、集成电路制造及其他业原规定:一是从事软件开发、集成电路制造及其他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等可据实扣除;二是粮食类白酒广务的高新技术企业等可据实扣除;二是粮食类白酒广告费不得在税前扣除;三是其他企业的广告费支出按告费不得在税前扣除;三是其他企业的广告费支出按当年销售收入一定比例当年销售收入一定比例(2%、8%、25%)扣除,超扣除,超过比例部分可结转到以后年度扣除;纳税人每一年度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