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习情境九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习情境九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人力 资源管理 学习 情境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学习情境九 劳动关系管理学习情境九学习情境九 劳动关系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任务四 处理劳动争议任务一 劳动关系概述任务二 劳动合同管理任务三 缴纳社会保险学习情境九学习情境九 劳动关系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视频欣赏视频欣赏】【视频】劳动关系任务一任务一 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概述一、劳动关系的含义与性质 广义的劳动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关系,包括劳动力的使用关系、劳动管理关系、劳动服务关系等。狭义的劳动关系以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的规定为准。劳动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
2、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一)劳动关系的含义任务一任务一 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概述因此,依照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关系并不是一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劳动关系,而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产生的一种社会关系。即劳动力所有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以实现劳动为实质而发生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在本学习情境中采用狭义的含义来理解劳动关系。任务一任务一 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概述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主要方面,劳动关系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性质:1.具有对等关系的性质劳动关系的对等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劳动关系是在平等协商的
3、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劳动关系的建立一般以劳动合同的签订为保证。2.具有经济利益关系的性质 在劳动关系中,员工向用人单位让渡自己的劳动力,用人单位向员工支付劳动报酬和提供福利。于是,薪酬和福利就成了联结员工与用人单位的最基本的因素和纽带。(二)劳动关系的性质任务一任务一 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概述二、劳动关系的要素 但是,OA系统不是万能的。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定位,功能范围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张,它肯定无法满足所有信息化需求。这个平台最初的定位是从协同办公角度帮助企业员工提升工作效率。1.劳动关系的主体 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在劳动关系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
4、主体由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工会三方构成。劳动者是指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劳动获取合法劳动报酬的自然人。用人单位是指依法使用和管理劳动者并付给其劳动报酬的单位,包括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政单位,也可以是个体经济组织。工会是代表劳动者的组织,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工会代表应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任务一任务一 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概述 有的观点认为,在某些条件下,政府也属于用人单位的主体。通常情况下,在劳动法律关系中政府并不能以实体法的形式充当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这里之所以将政府也列入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因为劳动基准法是政府与用人单位谈判的结果。在劳
5、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定劳动关系之前,政府事先就已经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进行了劳动合同最低条款的谈判,这种谈判实际上是一种虚拟的谈判,双方的谈判地位并不平等,用人单位必须无条件地全盘接受最低条款的内容。在这种虚拟的谈判中,政府是作为一种虚位主体的身份出现的,劳动基准法的制定过程实际上是政府将其谈判的最低条款上升为一种国家意志的结果。任务一任务一 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概述 2.劳动关系的客体 关于劳动关系的客体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目前关于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的认识至少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劳动行为;第二种观点是劳动关系的客体有主客体和从客体之分,主客体是劳动行为,从客体是劳动待遇
6、和劳动条件;第三种观点是劳动关系的客体是劳动力。劳动关系是基于劳动者有偿让渡劳动力使用权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有偿的劳动力,用人单位通过支配、使用劳动力来创造社会财富。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就是劳动力,因此,本书采用第三种观点,即劳动关系的客体是劳动力。任务一任务一 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概述3.劳动关系的内容 劳动关系的内容是指在劳动关系中,劳动关系主体之间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劳动权利义务作为劳动法的内容是以法律规范的形式存在的,法律规范是一种行为规则,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分为基准法和合同法两部分。因此,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基于劳动基准法产生的法定权利与基于劳
7、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产生的约定权利。任务一任务一 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概述三、劳动关系的特点1.劳动关系体现了国家、企业和员工三方面的利益关系 按照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理论,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国有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企业职工既是国家的主人也是企业的主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同时具有职工和主人的双重身份。在企业内部没有劳方和资方的区别,只有生产者和管理者的岗位之分,劳动关系是不体现经济利益关系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国家、企业、员工都变成了相互独立的利益主体,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利益追求目标。作为三个平等、独立的利益主体,虽有分歧,更有合作,结成了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的纽带关系。任务一任务
8、一 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概述2.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是劳动力的需求主体、用工主体,在劳动过程中处于支配者地位;劳动者让渡自己的劳动力,处于被支配者地位。两方主体同时存在、缺一不可。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关系还应当具有排他性。作为自然人的劳动者,在同一时间只能同一个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任何两个用人单位不得同时与一个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劳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任务一任务一 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概述 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
9、关系还可能涉及第三方政府。政府代表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对劳动力市场进行调节,引导劳动力供求平衡,建立健全良好的劳动力市场秩序。但这只体现了政府对劳动关系进行协调、监督和调控的职能,而不是说政府可以作为劳动关系的主体介入劳动关系中去。任务一任务一 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概述3.劳动关系既有平等性又具有隶属性 平等性是指在劳动关系建立之前,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相互选择的过程中,双方在法律地位平等的基础之上进行协商和谈判。尽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经济实力、信息占有水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从双方是劳动合同的双方这个角度来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之上,不存在一方对另一方的命令和强迫。
10、劳动关系的平等性也体现在劳动者的维权过程中。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如果用人单位的过错导致劳动者的利益受到侵害,劳动者可以通过仲裁、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的权益,因而在维权过程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同样也在平等的地位之上。劳动关系建立以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平等关系即宣告结束,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的职工必须服从用人单位的支配或指挥,必须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此时双方形成了管理与被管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4.劳动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都应遵循劳动法律规范 劳动关系依据劳动法律法规形成和调整,属于法律关系的一种,因此,有关劳动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都要由法律规范调整。我国对劳动关系进行调整的劳
11、动法律规范体系是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在内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任务一任务一 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概述任务一任务一 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概述四、劳动关系的分类 1.根据劳动关系产生的行业性质可以分为公共部门劳动关系与私营部门劳动关系 公共部门是指由国家经营的基础工业和涉及民生的公用事业。公共部门劳动关系是指国家作为用人单位与职工的社会关系。私营部门劳动关系是指各类私营企业和职工之间的社会关系。任务一任务一 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概述2.根据劳动关系的主体可以分为个别劳动关系与集体劳动关系 个别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个人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时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基于劳动合同而建立的。集体劳
12、动关系是指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涉及劳动者整体利益内容的社会关系,是基于集体劳动合同而建立的。任务一任务一 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概述 3.根据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可以分为利益冲突型劳动关系与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 利益冲突型劳动关系的特点是指劳动关系双方都强调各自的利益和要求,工会代表劳动者通过谈判、罢工或者其他社会行动积极争取工人的利益,劳动关系在冲突、斗争和妥协中维系和发展。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的特点是劳资双方强调在利益差别基础上的合作,主张通过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双方的平等协商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并实现共同的利益。任务一任务一 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概述 4.
13、根据劳动关系建立的地域可以分为国内劳动关系与国际劳动关系 国内劳动关系是指本国公民或依法享有就业许可的外国人与本国各类性质的企业于境内所发生的劳动关系。国际劳动关系是指不同国籍的劳动者在本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与用人单位形成的劳动关系。任务一任务一 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概述五、处理劳动关系的原则1.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建立、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正确处理劳动关系的基础。因此,在处理劳动关系的过程中,要以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劳动报酬权、职业卫生权、社会保障权等权利为出发点。任务一任务一 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概述2.公平公正处理劳动争议与向弱势劳动者倾斜原则 弱势劳动者群
14、体指的是在性别、身体素质、年龄、工作资质、专业技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劳动者,如女职工、下岗职工、童工等。在和用人单位的关系中,劳动者在经济力量、自身实力上都处于弱势地位,弱势劳动者群体的不利地位则更加明显。要公平地解决劳动争议,就要把双方在先天地位上的不对等状态通过政策、法规等倾斜措施变为平等。任务一任务一 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概述 3.预防和化解劳动关系矛盾在先原则 用人单位、有关部门和劳动者各方面应在统一的协调机制之下,避免出现劳动争议,将预防和化解劳动矛盾作为首要前提。我国劳动法律体系在当前已经比较完善成熟,在出现劳动争议时,争议双方可以根据现有的法律规范解决问题。按照
15、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应该签订劳动合同,应全面推进集体协商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也是劳资双方处理劳动关系矛盾的依据。此外,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工会、劳动者等几个方面应该建立统一协调机制预防和化解劳动关系矛盾。任务一任务一 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概述六、改善劳动关系的途径1.1.完善劳动立法完善劳动立法 出现劳动关系的纠纷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和员工之间均强调自身利益而相互对立,只有双方权利结构的平衡,才能协调双方的矛盾,建立稳定的劳资关系结构。通过各类劳动立法规范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有利于建立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平衡利益关系。任务一任务一 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概述2.2.发挥工会及
16、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工会及企业党组织的作用 工会对雇主和雇员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对雇主来说,工会能够帮助雇主识别工作场所的危险因素,改善职工的生活质量,甚至与管理当局合作使雇主渡过特殊的困难时期。对员工来说,工会能够代表职工向雇主主张报酬待遇、职业保障等方面的要求。企业党组织有较强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崇高的威信,共产党员的水准普遍比较高,也能在改善劳动关系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任务一任务一 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概述3.3.培训管理人员培训管理人员 劳动关系出现紧张的原因很多,如不合理的报酬、不正当的处罚和解雇、不安全的工作环境等。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改善劳动关系,掌握处理劳资关系的技巧和策略,能
17、够极大地避免上述问题。任务一任务一 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概述4.4.提高员工工作生活质量提高员工工作生活质量 提高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方式有很多,如进行有效的职业管理、为员工前途进行规划、适当地调整组织机构、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等。任务二任务二 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管理一、劳动合同的含义与特点 劳动合同也可以称为劳动协议、劳动契约或劳动合约,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确定劳动关系,明确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是确定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建立劳动关系都要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除了具有合同的共同特征外,还有自己独有的特征:任务二任务二 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管理 (1)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一方是劳动
18、者,即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中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即具有使用劳动者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双方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具有支配与被支配、领导与服从的从属关系。(2)劳动合同内容具有劳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没有只享受劳动权利而不履行劳动义务的,也没有只履行劳动义务而不享受劳动权利的。一方的劳动权利是另一方的劳动义务,反之亦然。(3)劳动合同客体具有单一性,即劳动行为。任务二任务二 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管理(4)劳动合同具有诺成、有偿、双务合同的特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合同条款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劳动合同即成
19、立。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给付劳动报酬,不能无偿使用劳动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均享有一定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5)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社会保险条款,同时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也可以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有关福利待遇条款,而这些条款往往涉及第三人物质利益待遇。任务二任务二 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管理二、劳动合同的内容1.1.必备条款必备条款(1)劳动合同期限。法律规定合同期限分为三种:有固定期限,如一年期限、三年期限等均属这一种;无固定期限,合同期限没有具体时间约定,只约定终止合同的条件,无特殊情况,这种期限的合同应存续到劳动者到达退休年龄;以完成一定的工
20、作为期限。例如,劳务公司外派一员工去另外一公司工作,两个公司签订了劳务合同,劳务公司与外派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是以劳务合同的解除或终止而终止,这种合同期限就属于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种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协商选择合同期限时,应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约定。任务二任务二 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管理(2)工作内容。在这一必备条款中,双方可以约定工作数量、质量,劳动者的工作岗位等内容。在约定工作岗位时可以约定较宽泛的岗位概念,也可以另外签订短期的岗位协议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还可以约定在何种条件下可以变更岗位条款,等等。掌握这种订立劳动合同的技巧,可以避免工作岗位约定过死,因变更岗位条款协商不一致
21、而发生的争议。(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在这方面可以约定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各项劳动安全与卫生的措施,对女工和未成年工的劳动保护措施与制度,以及用人单位为不同岗位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工作的必要条件等。任务二任务二 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管理(4)劳动报酬。此必备条款可以约定劳动者的标准工资、加班加点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的数额及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5)劳动纪律。此条款应当将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约定进来,可采取将内部规章制度印制成册,作为合同附件的形式加以简要约定。(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这一必备条款一般是在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因这类合同没有终止的时限;但其他期限种类的合同也可
22、以约定。须注意的是,双方当事人不得将法律规定的可以解除合同的条件约定为终止合同的条件,以避免出现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合同时支付经济补偿金而改为终止合同不予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况。任务二任务二 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管理(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一般约定两种违约责任形式:一是一方违约,赔偿给对方造成的经济损失,即赔偿损失的方式;二是约定违约金的计算方法,采用违约金方式应当注意根据职工一方承受能力来约定具体金额,避免出现显失公平的情形。违约,不是指一般性的违约,而是指严重违约,致使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如职工违约离职,单位违法解除劳动者合同等。任务二任务二 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管理2.2.约定条款约定条
23、款 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上述七项必须具备的条款内容外,还可以协商约定其他的内容,一般简称为协商条款或约定条款,其实称为随机条款似乎更准确,因为必备条款的内容也是需要双方当事人协商、约定的。任务二任务二 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管理 这类约定条款的内容,是当国家法律规定不明确,或者国家尚无法律规定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协商约定的一些随机性的条款。劳动行政部门印制的劳动合同样本,一般都将必备条款写得很具体,同时留出一定的空白由双方随机约定一些内容。例如,可以约定试用期、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事项、用人单位内部的一些福利待遇、房屋分配或购置等内容。任务二任
24、务二 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管理三、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变更(一)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因此,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任务二任务二 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管理1.遵守法律法规原则2.平等自愿原则3.协商一致原则4.等价有偿原则任务二任务二 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管理(二)劳动合同订立的程序 1.起草劳动合同草案 2.双方协商劳动合同内容 3.双方签约 4.合同鉴证任务二任务二 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管理(三)劳动合同的变更 劳动合同
25、的变更是指当事人对依法订立而尚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的劳动合同,因主客观情况发生,双方当事人依法协商一致,进行修订、补充合同内容的行为。劳动合同的变更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或工作任务的增加或减少。(2)劳动合同期限的延长或缩短。(3)劳动者工种或职务的变化。(4)对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增加或减少。任务二任务二 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管理四、劳动合同的解除1.1.双方解除劳动合同双方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任务二任务二 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管理2.2.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