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方针与法律法规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煤矿安全生产方针与法律法规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安全 生产 方针 法律法规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煤矿安全生产方针与法律法规特种作业与特种作业人员n1、特种作业定义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第13号令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中规定: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n安监管人字2002124号 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中规定: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n2、关于特种作业人员的有关规定: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第13号令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
2、管理办法中第十九条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n安监管人字2002124号 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中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n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方可上岗作业。n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特种作业人员经依法培训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n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
3、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n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发现煤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n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未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n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第二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3、关于特种作业人员的有关罚则: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13号令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中第十九条规定:无证上
4、岗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对用人单位和作业人员进行处罚。n安监管人字2002124号 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中规定:;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n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矿长不具备安全专业知识的,安全生产的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停产,调整配备合格人员后,方可恢复生产。n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未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擅自从事煤炭生产的,由煤炭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拒
5、不停止生产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强制停产。n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n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煤矿矿长不具备安全专业知识,或者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顿;调整配备合格人员并经复查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n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
6、并处20000元以下的罚款:特种作业人员未按规定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n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第三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培训机构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n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发现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作业的,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n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第十六条规定: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对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
7、岗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煤矿企业未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整顿。n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 第十二条规定:国有企业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撤职或者留用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未按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允许从业人员上岗,致使违章作业的。4、煤矿特种作业人员范围n煤安监调查字200566号关于明确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
8、员及特种作业人员范围的通知规定: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瓦斯检查工、井下爆破工、安全检查工、主提升机操作工、井下电钳工、采煤机司机等。第一节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n一、煤矿安全生产现状n1、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 日期项目2000年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死亡人数 5798 5670 6995 6702 602759864746百万吨死亡率6.096 5.07 4.64 4.17 3.962.812.0412、国外(美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 日期项目19951996199719981999死亡人数 47 38 30 29 34百万吨死亡率 0.05 0.04
9、0.03 0.03 0.033、2006年全国安全生产情况n煤矿企业发生2945起,死亡4746人,同比减少361起、1192人,分别下降10.9%和20.1%。n(1)重大事故情况:煤矿企业发生237起,死亡1072人,同比增加29起、195人,分别上升13.9%和22.2%。n(2)特大事故情况:煤矿企业 发生39起,死亡744人,同比减少19起、995人,分别下降32.8%和57.2%;n(3)特别重大事故情况:煤矿企业发生6起,死亡233人,同比减少5起、728人,分别下降45.5%和75.8%;n2006年的安全生产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全国人民的期望相比
10、,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为事故总量仍然偏大。事故总量仍然偏大。n2007年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总体要求。年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总体要求。2007年是是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年”和“攻坚年”。落实年:落实年:就是要落实党中央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方针原则、政策措施。攻坚年:攻坚年:就是要深化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4、神东分公司2007年安全生产目标n奋斗目标:杜绝重伤以上事故和重大机电责任事故,消灭零敲碎打事故,实现安全生产零死亡。n控制指标是:杜绝死亡事故,百万吨重伤率控制在0.1之内;百万吨轻伤率控制在0.3之内;公司质量标准化保持神华特级水平,
11、安全生产整体水平达到卓越绩效管理要求。二、煤矿安全生产方针n(一)安全生产的意义n(1)是党和国家在生产建设中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n(2)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和条件.n(3)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二)安全生产的原则n1、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五同时”原则即企业各级领导或管理者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要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n2、安全具有否决权原则(安全工作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好坏的一项基本内容,该原则要求,在对企业各项指标考核、评选先进时,必须要首先考虑安
12、全指标的完成情况。安全生产指标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n3、“三同时”原则(安全生产法第24条: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n4、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三)煤矿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1、煤炭法第一章 第七条:煤矿企业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2、安全生产法第一章 第三条: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
13、议,明确要求坚持安全发展,并提出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四)煤矿安全方针的含义n1、安全第一n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把安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n即在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上,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做到“三不”生产 不安全不生产,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排除不生产,隐患不排除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n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安全第一,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就必须珍爱人的生命;科学发展,就必须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构建安全社会。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对于捍卫人的生
14、命尊严、构建安全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安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坚持安全第一的重要性2、预防为主n是指把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口前移,超前防范,建立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防的递进式、立体化事故隐患预防体系,改善安全状况,预防安全事故。n事故源于隐患,重特大事故往往是重大隐患长期存在、恶性发作的结果。n(1)冰山理论:一座雄伟的冰山,露在水面以上的只是其十分之一,有90%还看不见。这是冰山理论。(2)海恩法则n在对多起航空事故的分析中,飞行员海恩先生发现每一次事故总有一些征兆表现出来,但是人们要么没有注意去发现,要么即使发
15、现了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后来人们把海恩先生的发现称为“海恩法则”。具体为每一起严重航空事故的背后,必然有近30次轻微事故和300多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多起事故隐患。要想消除这一起严重事故,就必须把这1000多起事故隐患控制住。(3)海因里奇法则n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奇经过大量调查研究,认为各类事故发生的因素存在着88:10:2的规律,即100起事故中,有88起纯属人为,有10起是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只有2起是所谓的“天灾”难以预防的,这就是国际有名的海因里奇法则。n以上三种理论,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警示,说明任何一起事故都是有原因的,并且是有征兆的;同时说明安全生产
16、是可以控制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n许多企业在对安全事故的认识和态度上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只重视对事故本身进行总结,甚至会按照总结得出的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大检查,却往往忽视了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而那些未被发现的征兆与苗头,就成为下一次事故的隐患,长此以往,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呈现出“连锁反应”。一些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甚至重特大安全事故接连发生,问题就出在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的忽视上。3、综合治理n是指适应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要求,自觉遵循安全生产规律,正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抓住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
17、防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有效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的问题。n实施综合治理,是由我国安全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和面临的新形势决定的。n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多元化,不同利益主体对待安全生产的态度和行为差异很大,需要因情制宜、综合防范;安全生产涉及的领域广泛,每个领域的安全生产又各具特点,需要防治手段的多样化;实现安全生产,必须从文化、法制、科技、责任、投入入手,多管齐下,综合施治;实施综合治理的必要性n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既存在历史积淀的沉重包袱,又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带来的挑战,要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就必须实施综合治理。从近年来安全监管的实践来看,综合
18、治理是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最有效手段。n因此,综合治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很强的针对性,是我们党在安全生产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决策,体现了安全生产方针的新发展。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关系n“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安全第一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统帅和灵魂,没有安全第一的思想,预防为主就失去了思想支撑,综合治理就失去了整治依据。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只有把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建立事故隐患预防体系上,超前防范,才能有效减少事故损失,实现安全第一。综合治理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手段和方法。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19、,才能有效贯彻安全生产方针,真正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到实处,不断开创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三、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落实n从实践中看,应做到以下3点:n1.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n2.坚持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标准n3.坚持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n管理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对煤矿生产进行的组织、计划、指挥、协调和控制。先进有效的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n装备是人们向自然作斗争的武器,先进的技术装备不但有很高的效率,同时可以创造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避免事故发生。n培训是提高职工素质的主要手段。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使用高技术的装备和进行高水平的管理,才能确保安
20、全生产的进行。坚持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标准n1、企业管理的全部内容和生产的全过程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任何决定、办法、措施都必须有利于安全生产。n2、把坚持“安全第一”方针作为选拔、任用、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n3、把安全工作纳入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承包内容。n4、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n5、人、财、物优先保证安全生产需要。n6、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指令和文件。n7、党、政、工、团一起抓安全生产,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n8、领导干部支持安全监察人员的工作,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之间出现的矛盾,坚持不安全不生产。n9、业务保安搞得好,安全教育广泛深入。n10、坚持文明生
21、产,矿井面貌改观,安全状况明显好转,有安全感。坚持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n一是要强化安全法律观念。n二是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n 三是要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n四是要 认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n五是要加大煤矿安全检察力度。n六是要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工作。n七是要关口前移做好事故预防工作。n 八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n九是加大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力度。新形势下的措施:标本兼治、重在治新形势下的措施: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本 n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公共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造成目前重点行业领域重特大事故多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浅层次
22、因素,也有深层次矛盾;有历史的积淀,也有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因此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在采取断然措施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同时,探寻和采取治本之策。n既要立足当前,通过强化检查、专项整治、查处事故等,实现“治标”;又要着眼长远,通过改革发展解决深层次问题,通过推动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五要素”落实到位,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n国务院研究提出了安全生产政策治本、源头治本12个方面工作:n1、制定安全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指标及控制体系;n2、加强行业管理,修订行业安全标准和规程;n3、增加安全投入,扶持重点煤矿治理瓦斯等重大隐患;n4、推动安全科技进步,落实项目、资金;
23、n5、研究出台经济政策,建立、完善经济调控手段;n6、加强教育培训,规范煤矿招工和劳动管理;n7、加快立法工作,严格安全执法;n8、建立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n9、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严格企业安全生产业绩考核;n10、严肃查处责任事故,防范惩治失职渎职以及官商勾结等腐败现象;n11、倡导安全文化,加强社会监督;n12、完善监管体制,加快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第二节 法律基础知识n一、法律的本质与特征n1.法律的定义n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含义:狭义的法律专指享有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规定性文件。广义的法律也就是法,在我国占主流地位的观点认为,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
24、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总和。2、法律的特征(1)法律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是通过国家政权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的意志。(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既是由国家政权机关职能范围并按一定程序创制出来的规范性文件 (3)法律规定了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4)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的约束力。3、法律的本质 法律的本质是阶级意志性和物质制约性,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点的基本观点,法律首先体现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但并非一切统治阶级的意志都是法,只有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形成人人必须遵守、有国家强制力保障的行为规范的统治阶级意志才是法。二、违法与犯罪、违法 违法是指不履行法定义务
25、或者做出了法律禁止的行为。2、犯罪 凡是违反刑法危害社会而应受到刑事处罚的称为犯罪三、煤矿安全中常见的刑事犯罪n重大责任事故罪n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n危险物品肇事罪n非法采矿罪n破坏性采矿罪n滥用职权罪n玩忽职守罪n循私舞弊不移交闲事刑事案件罪1、重大责任事故罪n刑法规定:第134条: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2、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n刑法规定:第397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