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前沿讲座-第九讲-旅游人类学(64P)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旅游前沿讲座-第九讲-旅游人类学(64P)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旅游 前沿 讲座 第九 人类学 64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旅游前沿讲座:旅游前沿讲座:第九讲 旅游人类学讲座内容:n一、人类学与旅游人类学人类学与旅游人类学n二、旅游人类学有关理论二、旅游人类学有关理论n三、旅游人类学在中国:研究举例三、旅游人类学在中国:研究举例一、人类学与旅游人类学一、人类学与旅游人类学1、关于人类学、关于人类学(1)人类学概述nAnthropology的词义的词义:来自希腊文,来自希腊文,anthropos(人人)和和logia(科学科学),也就是,也就是研究人的学问。研究人的学问。n人类学学科的缘起:人类学学科的缘起:作为一门建立在近代科学观念基础上的学科,人类学作为一门建立在近代科学观念基础上的学科,人类学脱离了神话、宗教等
2、有关人的认识,期待在人类的自脱离了神话、宗教等有关人的认识,期待在人类的自然特性和文化创造两方面客观地认识人,实证地探讨然特性和文化创造两方面客观地认识人,实证地探讨人类的由来和现状。人类的由来和现状。(2)人类学中的“文化”概念n“化人文以成天下化人文以成天下”,即,即“教化教化”之意。之意。n作为人类学学科基本定义之一的作为人类学学科基本定义之一的“文化文化”,指,指的是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的所有造物和特征,的是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的所有造物和特征,包含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包含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内容。n泰勒泰勒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或文明,文
3、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的整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切能力和习惯。”(3)人类学的内部分野n广义的人类学由四个部分组成:广义的人类学由四个部分组成:n体质人类学(体质人类学(physical anthropology)()(生物人生物人类学类学 biological anthropology)n考古人类学(考古人类学(archaeological anthropology)n语言人类学
4、(语言人类学(linguistic anthropology)n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4)人类学在各国的不同称谓1、英、法:社会文化人类学2、美:文化人类学3、在德语、俄语及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中,民族学(ethnology)概念还广为使用。民族学重视对不同民族进行的社会类型的比较研究。4、我国:20世纪前期、50-80年代、80年代以后(5)人类学的学科价值n作为一位人类学者,我将注重那些生活方式和西方文明不同的人民的习惯和风俗。我注重他们并不是因为人民的生活方式在猎奇者看来比较新奇,也不只是因为这种知识对于在不发达国家工作的
5、人大有裨益,而是因为对他们生活而是因为对他们生活方式进行研究能帮助我们明白自己的习惯和风方式进行研究能帮助我们明白自己的习惯和风俗俗。弗思著,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6)人类学的学科特点n这个新学科的特点,是把个别文化放在从时间上空间上所见的各种文化形态当中来研究,同时这种研究是要基于在个别文化中长期而深入的田野调查来进行的。用这种做法所获得的有关人文的新知识,一方面能够深入个性个性,一方面又照顾了世界性世界性;一方面尊重文化的相对性相对性,一方面确认文化的一般性一般性。这种做法,这样的知识,是别的学科所不及的,因而造成人类学在若干社会科学领域内的优越性。张光直考古人类学随
6、笔。台湾联经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比较观比较观 人类学与社会学在人类学与社会学在19世纪的主要区别是社会学世纪的主要区别是社会学集中研究西方社会,而人类学则有比较的传统,集中研究西方社会,而人类学则有比较的传统,对整个世界的文化和民族进行比较。比较研究对整个世界的文化和民族进行比较。比较研究有两种形式:有两种形式:(1)共时性比较共时性比较,即对同一时代广大区域内的,即对同一时代广大区域内的(包括许多的民族和文化)的资料进行跨文化(包括许多的民族和文化)的资料进行跨文化的人类学比较;的人类学比较;(2)历时性比较历时性比较,对同一区域内不同时代的资,对同一区域内不同时代的资料进行比较,
7、以揭示进化的模式(可以是生物料进行比较,以揭示进化的模式(可以是生物的、社会的或文化的进化模式)的、社会的或文化的进化模式)整体观整体观 这是人类学不同同于社会学的另一特征,社会这是人类学不同同于社会学的另一特征,社会学家主要集中在社会和社会制度上,而人类学学家主要集中在社会和社会制度上,而人类学则是把人类的体质和行为(包括体质、社会、则是把人类的体质和行为(包括体质、社会、文化、甚至心理)的所有方面联系起来研究。文化、甚至心理)的所有方面联系起来研究。这种研究通常称之为这种研究通常称之为“整体论整体论”(holism),),并且成为人类学的一个基本点。并且成为人类学的一个基本点。文化相对观文
8、化相对观 是直接涉及文化价值判断的方法和理论,是直接涉及文化价值判断的方法和理论,是人类学家的核心。它认为任何一种文是人类学家的核心。它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在过去、现化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任何文化在价值上都是平等在和将来,任何文化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的。实地调查实地调查人类学的实地调查常常称人类学的实地调查常常称参与观察参与观察(partcipant observation)即对一个社区即对一个社区及其生活方式进行持续的研究。尤其是对及其生活方式进行持续的研究。尤其是对基层的、小规模的社区进行较长时间的调基层的、小规模的社区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查,全面地了解
9、一个社区的各个方面,是查,全面地了解一个社区的各个方面,是人类学家最擅长的。人类学家最擅长的。主位与客位研究主位与客位研究n主位主位(emics)和和客位客位(etics)两词是从语言学来两词是从语言学来的,意指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人们的思想的,意指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和行为。n主位研究主位研究,就是要研究者从事件参与者本人的,就是要研究者从事件参与者本人的角度去观察,要研究者摆脱既有的范式的束缚,角度去观察,要研究者摆脱既有的范式的束缚,抛弃文化本位的偏见,去探讨人类社会的现象。抛弃文化本位的偏见,去探讨人类社会的现象。n客位研究客位研究,即是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人的行为
10、,即是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人的行为和事物。人类学家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和事物。人类学家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归纳所获的资料。客位研究经常把当地人认为归纳所获的资料。客位研究经常把当地人认为无意义的、或不适宜的活动、事件来进行比较无意义的、或不适宜的活动、事件来进行比较和评价。和评价。2、关于旅游人类学的发展、关于旅游人类学的发展(1)旅游研究的发展历程旅游研究的发展历程n某些价值观使很多学者不愿从事旅游研究,并由此导致了人类学对旅游研究的发展缓慢。n地理学者是第一批加入旅游研究的,社会学者和政治学者只是稍早于人类学者加入这一行列。n各学科都以自己的视角审视旅游现象,旅游研究往往成为出现在各
11、学科内的次学科。(2)旅游人类学出现的时代背景n人类学者真正意义上参与旅游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1963年,努涅斯(Nunez 1963)发表了一篇关于一个墨西哥山村周末旅游的论文。n旅游引发了大规模的社会接触、交往,并进而引发了复杂的社会变迁现象,使得人类学研究者无法忽视它的存在。n从人类学学科自身来说,五、六十年代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方法转折期。结构主义理论、解释主义理论以及符号、象征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旅游人类学发展总体状况n1974-1986年间,在旅游学的重要刊物旅游研究 年鉴(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上人类学者发表了45篇旅游研究文
12、章。Jafari&Aaser(1988)发现70、80年代人类学博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旅游的文章增加很快,速度仅次于经济方面的文章。n20世纪70年代后,大量人类学专著出版,如 Smith 1977,1989;de Kadt 1979;Jurdao 1990;Kaur 1985;Singh 1989;Rajotte&Crocombe 1980 n在许多国家都有旅游刊物定期发表旅游研究的成果,波兰语的旅游问题、印度语的旅游休闲研究等等。n人类学的一些重要学术讨论会,如美国人类学大会(the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国际人类学和民族学联合会议(th
13、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nthropological and Ethnological Science)上,旅游研究成为固定的议题。n一些旅游研究组织人类学特点很强,例如马德里的世界旅游组织(the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伯尔尼的世界旅游研究学会(the Tourism Research Institute),以及国际旅游研究学会(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the Study of Tourism)。(4)旅游人类学的研究视角n旅游开发常常给目的地目的地、特别是不发达地区目的地带来深刻而巨大的
14、影响,引发目的地社会文化发生深刻变化。从这一角度出发,人类学者认为旅游是一种涵化和发展形式一种涵化和发展形式。n另一些研究者从“游客”这一视角出发,研究人们的旅游动机、旅游体验,以及旅游对游客的影响。也就是说,这些学者探究的是旅游的文化、符号内涵。其中一些学者把旅游与人生通过礼仪(Rites of Passage)相比,认为旅游旅游也是一种通过仪式也是一种通过仪式。n还有一些学者在探寻旅游的根本原因形成游客和旅游的条件,试图探究“人们的旅游动机是什么”、“为什么存在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旅游”等等。二、旅游人类学有关理论二、旅游人类学有关理论1、涵化理论、涵化理论 n变迁与影响:n关注文化接触和
15、由此引发的文化变迁是人类学的一个传统。早在上个世纪,人类学者就开始研究殖民统治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的影响。n 20世纪60年代,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引起学者的关注,并于70年代达到高峰。研究对象大多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特别集中在南太平洋、加勒比和亚洲等地区。n涵化为文化变迁的形式之一。n文化影响类型: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旅游活动促使价值观念、个人行为、家庭关系、群体生活方式、安全水平、道德行为、创造性的表达、传统节庆、社区组织等方面发生变化(Fox 1977:27)。nMarsh(1975b:19)曾把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描述为:“不断积累、无形的成本”,很难量化并常被忽略,常常要
16、到社会、环境发生很大的、不可逆转的变化时才受到人们重视。n概念:涵化是“由两个或多个文化体系接触、交流引发的文化变化”(社会科学研究大会研讨会 1954:474)。应该说,把旅游看作一种涵化和发展的形式起源于人类学一贯的全局性观点。人类学通常认为,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各因素都是相关的,其中某些因素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另一些因素的改变。n变迁理论:为了说明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学者们提出连锁反应、示范效应、商品化 等概念,社会学的内化(社会化)、社会矛盾(社会冲突)、适应,以及分解、复兴等概念也被用于旅游影响研究。2、旅游与人生通过仪式理论、旅游与人生通过仪式理论n一些学者把旅游与人生通过礼仪(Rite
17、s of Passage)相比,认为旅游也是一种通过仪式。n两者在结构(脱离原有状态进入仪式过程回到原来社会)、功能(对当事人产生一定影响,使当事人进入一种新的生活状态)等方面很类似。游客的旅行过程被看作是从一种经验状态转向另一种经验状态。n旅游是一种世俗化的仪式、一种现代仪式。(1)有关人生通过仪式的探究 特纳(turner,1969)认为,经历过渡仪式的人首先首先经过一个“分离”过程,也就是他们远离并超脱于平凡、常规的社会生活。接着接着,他们进入一个“阈界”,在这里,日常生活中结构化的必须的东西融入一个解构的、不一般的状态中,它可能有一种神圣的氛围,并与经历同一过程的其他人进行交流。这是一
18、种从日常生活的人为束缚状态变为一种更自发、被释放的状态。与日复一日的生活相比,它可以让通常不被表现的人性某些方面得以表现。最后最后,仪式以再融入,即人们回到原来的结构化的日常生活中结束。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人们做很大的自我调整。n特纳认为朝圣和人生过渡仪式的中心都是从某些例行的、结构化的社会中得以解脱。当然,这种解放并不是个人从社会约束中获得彻底解脱。n在特纳的解释中,个人在仪式后通常要回到另一个社会角色中去,如从儿童到成年、从未婚到已婚的仪式,当然个人再次回到的社会角色已非仪式前的社会角色(对他或她个人来说),但不管如何,它仍有一个结构化的日常状态。(2)人生通过仪式应用于旅游研究n贾法瑞(Ja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