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第五章新闻采访的其他方法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第五章新闻采访的其他方法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闻 采访 写作 第三 第五 其他 方法 课件
- 资源描述:
-
1、2021/7/261(最新整理)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丁柏铨第五章新闻采访的其他方法2021/7/262 第五章 新闻采访的其他方法2021/7/263 在第四章中,我们讲述了记者进行新闻采访通常所用的方法。这些都传统的然而行之有效的采访方法;初学者必须认真领会、体悟和掌握这些方法。需要指出的是:记者进行新闻采访,也还有其他方法;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记者必须采用特殊的采访方法,方能获得新闻报道所需要的素材,进而进入新闻写作阶段。2021/7/264第一节新闻记者的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是记者在情况特殊的场合不得不用的特殊采访方法。情况特殊,特殊在按常情常理无法理解和解释,记者用正常的采访方法无法获
2、得新闻报道所需要的基本素材和关键素材。记者使用隐性采访方法,往往出于无奈。隐性采访固然有其好处,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本节将就此展开讨论。2021/7/265一、隐性采访的含义及类型(一)对隐性采访概念的探讨 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偷拍、偷录或亲身感受的方式就新闻事实进行的采访。2021/7/266(二)隐性采访的分类 隐性采访一般可细分为体验式采访和伪装式采访两大类。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不暴露身份和目的,而作为社会普通公众去获取有关信息的采访方式。伪装式采访则是以隐去真实身份的方法,隐藏采访目的,以获取所需信息的采访方式。2021
3、/7/267二、隐性采访的方法和程序(一)发现线索和寻找线人 对于线人(包括职业线人)提供的新闻线索,应保持足够的警惕因为他们为了获得高额的奖金,可对事实的某些方面有所夸大。2021/7/268(二)在进行访前准备时确立某种假设 一个简单明了的假设非常重要。一则,它能为记者提供明确的思路,给将要进行的调查指出方向,减少无效劳动。二则,它对记者与编辑部门负责人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最后,它可以帮助记者判断其新闻价值大小。2021/7/269(三)审慎考虑采访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一是事实信息背后的利害关系。二是确定孰先孰后的采访次序。三是在搜集资料过程中考量一系列问题。四是确定调查采访本身的价值。2
4、021/7/2610(四)周密细致地分析采访对象 并不是对所有对象都必须使用隐性采访的方式来进行采访。对于其中的一部分人,可以明确表明自己所具有的记者身份,以便获得他们的理解和帮助。但对于那些一旦了解了记者的身份和采访的目的就有可能采取种种手段掩盖真相的采访对象,则需要使用隐性采访的方法。因此,在特定的采访过程中,需要先行确定采访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利害关系。按照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研究小组的分析,采访对象大致可分为七类:敌人、朋友、失败者、受害者、专家、警察、有麻烦者。2021/7/2611(五)贴身暗访 在详细了解了采访对象的情况之后,记者已经非常熟悉暗访中所有的关节,这时就可以着手进行隐性采
5、访了。有经验的暗访记者总结出了这样一些经验和教训:()要对被暗访者显示出不可抗拒的利益吸引力。()要表现出自己是懂行的“业内人士”。()要镇定自若,有时候还要欲擒故纵。2021/7/2612(六)注意获取必要证据 在了解了核心情况之后,采访可以说已经基本成功了。此时不可忽视一个问题:取得并留存必要的合法证据。能够证明报道真实性的证据是无价之宝。这些证据包括:采访笔记,录音、录像带以及照片、各种书证、实物证据,文件资料的原件、副本、复印件、抄件等等。对所有这些证明采访真实无误的证据,都应分类归档并妥善保管。一些涉世未深的记者在报道刊播后就丢弃采访资料,这是不合适的。调查性报道引发的纠纷可能迟至一
6、年或几年后才浮出水面。因此,要妥善地保管好所有的证明材料,即使它们占用大量空间也在所不惜。2021/7/2613(七)在隐性采访中观察 在大多数情况下,隐性采访是一场斗智斗勇的心理战,但即使这样,精于此道的记者仍念念不忘观察细节细节宛如王冠上的钻石,能为报道增光添彩,甚至可能成为报道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部分。记者所观察到的细节,可在写作中赋予报道以丰富的色彩和强烈的质感。细节可以帮助记者去伪存真。细节还能让记者探知采访对象的心理变化,及时作出应对。2021/7/2614(八)对所获取的证据进行司法甄别 隐性采访是一个证明假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证据的取得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记者所进行的采访和查找
7、文字材料的工作都是为了取得证据。但问题在于,对于采访对象提供的情况应该给予多大程度的信任?文字资料是不是就那么可靠?记者时刻都面临判断和需要抉择。判定某件事是否可信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记者可以采用给证据定级的方法来辨别和确定其可信度。笔者倾向于对网站和数据库作具体分析:传统媒体网站及数据库、FTP服务器的可信度可列为A级,而在门户网站、商业网站搜索得来的以及一些个人网页转引的不知来源的资料则只能被视为B级。当手边既没有公开资料,又缺乏私人文献进行核对时,记者只得依靠某人的口头叙述来继续其调查。如此获得的证据,属C级证据。2021/7/2615 如何确认采访对象提供的是虚假证词?参考警方对伪证的审
8、查标准,可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判断:()采访对象陈述的情况是根据道听途说或谣传得来的,且经多方查证无法证明属实。()采访对象提供的消息,是通过自己毫无根据的推断和想象作出的主观臆测。()证词的明确程度不高,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或者证言内容不够具体,缺乏应有的细节。()证言本身自相矛盾,前后不能连贯,漏洞百出,或在两三次接受采访的过程中证言不尽一致,难以自圆其说。()与科学公理和普遍常识明显相悖。2021/7/2616()采访对象有幻想型性格,容易自我暗示;或有偏执型性格而极端自负;抑或性格软弱,容易受他人影响而陈述失实证言。()证据的内容与其他大多数证据的证明结果相悖,则多属伪证。()若一对相
9、关证据的证明意义完全相反,则其中必有一伪,应通过对比找出其中的伪证。()几个采访对象的证词完全相同,甚至连遣词造句都分毫不差,要考虑串供的可能性。(10)经过鉴定和勘验,确认提供的证言和证据不符合事实。2021/7/2617三、隐性采访的法律道德风险 在隐性采访中,对隐私权的侵害主要表现为:因为调查事件内幕而粗暴侵入到他人不受干预的私生活领域。侵害隐私权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1)指向特定个人,为其本人不愿公开的私生活;(2)实施了披露行为;(3)主观故意;()与公共利益无关。2021/7/2618 有的新闻学者认为,不应该用欺骗的方法去获得信息。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新闻工作者都不应该以谎称
10、身份和采访目的的方式去获取信息。对隐性采访提出质疑者认为,这种采访方式有以下弊端:()容易导致记者伪造身份。()容易导致记者虚构事实。()容易导致对他人的骚扰。2021/7/2619 新闻传媒使用偷拍、偷录等伪装方式进行采访时,必须十分谨慎。记者应该时刻问自己两个问题:()我有没有侵害他人的隐私权?这么做有公共利益理由上的支持吗?()是否确实有必要使用这样的手段?我是否能用非隐性采访的方法得到同样的采访结果?如果答案是“不必要”,那么就不能为了哗众取宠而采用隐性采访的手段。2021/7/2620第二节利用网络作在线采访 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十多年后,互联网又发展为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及大
11、数据发掘技术渐成蔚为大观之势,随之而来的数据新闻,在相当程度上要求拓展新闻采访的渠道和改进新闻采访的方法。在线采访已经成为记者们常用的采访方式。记者们发现,倘若能善用互联网这一工具,那末它所提供的许多服务,例如E mail、ICQ、BBS、微博、微信等,都可以成为采访的重要手段。2021/7/2621一、使用E mail 进行采访(一)使用E mail进行采访的优越性 一是速度快捷。二是减少了对他人的干扰。三是电子邮件的费用更加低廉。2021/7/2622 四是电子邮件还可以传送大容量的文件、彩色图像、声频和视频资料,有利于记者提交说明性的材料,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采访意图。五是电子邮件和手机通话
12、一样,不受地域限制,只要有一台电脑并且能够上网,采访对象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接收信息。2021/7/2623(二)使用E mail进行采访的不便之处 首先,互动性逊于面谈和电话交谈。其次,采访对象通过电子邮件回答记者的问题,往往是经过字斟句酌的,文字表述可以做到滴水不漏,不像直面记者、当场回答问题时那样因思考时间有限而难免露出破绽。再次,记者可能会在采访对象的回答中发现新的问题,不得不再次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询问,而这时采访对象可能已经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或是已经有了充分准备。2021/7/2624 最后,记者通过电子邮件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如果得不到对方的回复,发出去的邮件犹如石沉大海,甚至都无法知道
13、对方是因为未收到邮件而没有反应,还是由于某种原因而不予理睬。综上,使用E mail进行采访固然有很大的便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正确的做法是,尽量采用面谈的方式,在无法进行面谈或电话采访的情况下,使用E mail配合采访。2021/7/2625二、使用搜索引擎进行采访 在外围采访中,搜索引擎作用巨大,它可以帮助记者非常方便地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以及本来不在他的采访名单里的采访对象。就产品生产者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导致儿童罹患肾衰竭等病症的事件,记者打算在突发事件报道之后进一步就三聚氰胺残留对人体的危害进行一次深入追踪采访。通过搜索引擎给出的网页,可找到如下新闻资源:2021/7/262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