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教育学第三章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203767
  • 上传时间:2022-08-03
  • 格式:PPT
  • 页数:57
  • 大小:2.10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育学第三章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教育学 第三 课件
    资源描述:

    1、教教育育学学第三章 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学习目标第三章 0101020203030404识记教育目的、素质教育的概念;理解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理解教育目的的各种理论;学会运用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的现实问题。第三章 目的是人类对活动结果的一种指向和规定。教育目的的确立不仅是一个国家人才利益的意志体现,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规范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使教育活动更加合乎教育的规律性和社会的需要性。因而,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本章主要探讨教育目的的概念、意义,教育目的的各种理论,我国教

    2、育方针的发展历程及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等内容。一般来讲,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或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人的质量规格所做的总体规定与要求。具体来讲,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人们对受教育者达成状态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教育目的不同于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它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其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培养人才的总体规格,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等。教育目的着重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方针除了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还要回答“怎

    3、样培养人”的问题。此外,也有学者认为,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一)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教育目的”是理论术语,是学术性概念,属于教育基本理论范畴,“教育方针”是工作术语,是政治性概念,属于教育政策学范畴;教育目的可由社会团体或个体提出,对教育实践不具约束力,教育方针通常是由政府或政党提出,对教育实践具有强制性。毫无疑问,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选择教育内容与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二)教育目的与学校培养目标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目的是对

    4、所有的受教育者而言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而学校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对象提出来的;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确立培养目标的依据,学校培养目标是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制订出来的,因此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同时,教育目的只有具体化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进行操作和具体落实。(一)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教育目的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方向,预定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因此,教育目的无论是对受教育者还是教育者都具有目标导向作用。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二)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教育目的不仅能指导整个教育实

    5、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教育目的本身包含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和要求,因此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社会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确定,必须以社会的价值标准衡量教育的价值,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总之,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事业向来为一个国家统治阶级所重视,成文的教育目的在许多情况下包含或者隐含着统治阶级和集团的利益。第二节教育目的理论(一)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和目标对社会负有某种职能,不依据社会文化和社会制度而去制定教育目的和目标是不可能的。教育反映文化的实质及其结构,同时它还是社会制度稳定和发展的基础。”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

    6、的因此或多或少地、客观地存在于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实践中。第二节教育目的理论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学会生存中所言:“每一项教育行动都是指向某个目的的一个过程的一部分。这些目的是受普遍的和最终的目的所制约的,而这些普遍的和最终的目的基本上又是由社会确定下来的。”第二节教育目的理论第二节教育目的理论(一)社会本位论第二节教育目的理论第二节教育目的理论(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1)人的智力和体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运用,其他方面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运用。(2)人的智力和体力在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统一起来。(3)人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逐步向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切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方向前进

    7、,使人成为自由王国的公民。第二节教育目的理论(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用“尽可能多方面”表明了个人智力和体力发展的广度。个人全面发展,首先要达到的第一个标准是智力与体力的发展尽可能多方面性。“多方面”就是广泛和全面;“尽可能”就是充分发挥主观努力,尽其所能地达到多方面的程度。只有首先实现了智力和体力的多方面发展,才有可能以此为基础实现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自由流动和转换,满足个人的兴趣和需要。1.个人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多方面发展,这是发展的量的特征第二节教育目的理论(1)质的特征之一是智力与体力的充分发展。(2)质的特征之二是智力与体力的自由发展。(3)质的特征之三是在全面发

    8、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2.个人智力和体力充分地、自由地发展,这是发展的质的特征第二节教育目的理论统一的内容有两点:一是统一于个体,二是统一于物质生产过程。是否实现智力和体力在个体身上的统一及其与物质生产过程的统一,这是划分发展性质的临界点,是区别发展性质的根本分别和标志。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个人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智力与体力的分离。因而,个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说也就是智力与体力的统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与否,除要看智力与体力的发展范围、3.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这是发展的度的特征第二节教育目的理论程度及其与个体的结合与统一外,还要看智力和体力是否与物质生产过程也达到了结合与统一。如果两者

    9、的发展在个体身上是分离的,与物质生产过程也是分离的,那么这都不是真正的全面发展。智力与体力作为统一的劳动能力,之所以会被分离在生产过程之外,皆是由于资本的作用。资本把智力作为特权从劳动者身上分离出来。3.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这是发展的度的特征第二节教育目的理论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只剩肢体的作用,作为头脑作用的智力则被资本所掌握。因此,个人的全面发展,智力与体力的统一发展,除上述量与质两个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外,还必须加上智力和体力与个体、与生产过程双重统一这一点,即智力和体力既要统一于一体,又要统一于物质生产过程中,这才是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3.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这是发展的度的特征第三

    10、节我国的教育方针(一)1957年颁布的教育方针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第三节我国的教育方针(二)1958年颁布的教育方针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第三节我国的教育方针(三)1981年颁布的教育方针1981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

    11、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第三节我国的教育方针(四)20世纪90年代的教育方针1995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5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节我国的教育方针(五)21世纪颁布的教育方针2001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规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

    12、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节我国的教育方针(一)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第三节我国的教育方针(二)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第三节我国的教育方针第三节我国的教育方针(三)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第三节我国的教育方针第三节我国的教育方针(四)要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第三节我国的教育方针第三节我国的教育方针(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以注重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第三节我国的教育方针(二)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3.培养人树立正确的生存观

    13、和发展观2.培养人树立正确的知识观和能力观1.培养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节我国的教育方针5.加强人的心理素质教育4.培养人的团队合作意识第四节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一)德育的概念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第四节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具备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

    14、教育者品德的活动。(二)德育的任务第四节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第四节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一)智育的概念智育是使受教育者通过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发展智力的教育。第四节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二)智育的意义第四节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三)智育的任务第四节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是传授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身体,增强他们的体质,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的教育。(一)体育的概念第四节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体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具有以下意义:(1)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2)体育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3)提高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二)体育的意义第四

    15、节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三)体育的任务第一,增强学生体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第二,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使其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具有良好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第四,提高学生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第五,使学生养成并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第四节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一)美育的概念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第四节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二)美育的意义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都有积极的影响。美育用优美感人的艺术形

    16、象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使他们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的政治品质、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健康成长。美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而且可以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还能调剂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美育中要求学生保持整齐、清洁的环境,并不断美化环境,这也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助于体育的开展。第四节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美育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2)使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和善于欣赏现实美和艺术美的知识与能力,形成对美和艺术的爱好。(3)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才能

    17、和兴趣,使学生学会按照美的法则营造生活,养成美化环境以及生活的能力和习惯。(三)美育的任务第四节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四)美育的实施途径1.创建优美和谐的美育环境2.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3.开展美育活动,加强美育实践第四节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一)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它把劳动教育与工农业生产、社会服务性劳动的技术教育结合起来,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也为他们将来的就业准备一定的条件。第四节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二)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

    18、劳动习惯,培养其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具有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劳动成果的优良品德。(2)使学生学到一定的基本生产技术知识和某种职业技术的基础知识。(3)使学生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实践,学会使用一些劳动工具的技能。(4)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第四节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三)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现代技术教育既要保留传统工业技术的内容,又要有符合时代特点的相关技术内容,要按照动手与动脑协调发展的思路来开发课程。第四节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四)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 (1)通过校办工厂(或车间)和农场(或实验园地)的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工厂(或车间)和农场(或实验园地)是学生进行生产劳动的基地,学生来此劳动有利于教学活动和生产劳动的密切结合,便于开展科学实验,在劳动技术教育中丰富和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有利于进行职业教育。但要注意将劳动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结合,防止发生单纯劳动的现象。第四节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2)通过参加校外的工厂、农场或农村的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这条途径更有利于学生深入社会实际,广泛地接触工人、农民、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管理干部等,通过言传身教等较直接的方式学到生产知识和技术。(3)通过服务性劳动,尤其是社会公益性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教育学第三章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20376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