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教案.docx

  • 上传人(卖家):大王叫我来巡山
  • 文档编号:320226
  • 上传时间:2020-03-02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96.66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教案.docx》由用户(大王叫我来巡山)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部编人教版五 年级 下册 语文 单元 教案 下载 _五年级下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9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凉州词教学目标1. 学习生字新词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凉州词。3. 感悟古诗的意境,引导生热爱生活。教学过程课前热身:1、同学们,今天咱们学的是古诗,谁先来给我们背几首助助兴?指名。2、师这有几首诗,咱们一起来看一看。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琶琵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你发现没有,这些诗都是反映什么的?是啊,唐诗中,有很大一部分诗歌是反映边疆地区自然风光和边地军民生活的,这些诗

    2、我们称之为边塞诗。(出示课件:边塞诗)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凉州词,其中一首。出示古诗凉州词1、出示学习目标。2、初读古诗。师:这首诗的作者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登鹳雀楼的作者王之涣。我请同学介绍一下。王之涣留下来的诗很少,全唐诗仅存6首,但一曲登鹳雀楼,一首凉州词,已足以使王之涣跻身于唐代一流诗人的行列。3、朗读。(1)这首诗有两个字难认,跟师读一遍。(2)谁愿意为大家朗读这首诗千古绝唱?(指名二位生读、然后齐读)二、感悟诗意过渡语:熟读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让我们先来看前面两句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首先我们来看诗的第一句:1、黄河

    3、远上白云间。如果让你来读,你觉得该怎么读?谁来读一下?(指多个生读)谁能读得气势更大一点。2、想看看黄河吗?播放黄河课件。3、你知道其他描写黄河的诗吗?5、让我们鼓足气势,齐声朗读这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二)过渡:放眼望去,黄河奔流着,远远地好像与白云相接。诗人将目光移到近处,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景象:“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示图片)1、释“仞”:仞是什么意思?2、理解:“孤城”指哪座城?想看看玉门关吗?出示课件:玉门关故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滩上。相传“和田玉”经此输入中原,因而得名。它是古“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现存城垣完整,呈方形,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残垣高9.

    4、7米,全为黄胶土筑成,面积663平方米,西墙、北墙各开一门,城北坡下有东西大车道,是*上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必经之路。)3、落实之一:孤再读读该句,你有什么感受?(1)预设:你觉得本句中哪个字让你感受最深?为什么?孤单单的一座城。(2)看荒漠图景,感受玉门关的荒凉与寂寞:看了图片,你觉得玉门关处在一个怎样的地方?玉门关在茫茫戈壁滩上,显得那么荒凉、孤寂、冷清这就是诗句中所说的“孤”。这样一座孤城,在万丈高山的衬托下,就更显得孤单和渺小。(仅仅只是城孤单单吗?哪里可以看出戍边战士的心情?)4、落实之二:片(1)这座城在万仞高山的衬托下,显得单薄;(2)在“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广阔背景下更显得单薄和孤

    5、单。犹如树叶一片。5、回读该两句。过渡一:如此冷清和寂寞的地方,自然愁绪满腹,相思满怀。何以解忧?唯有羌笛)再读诗句。(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解词。这两句诗理解较难。首先我们解决一些难理解的词语。羌笛:笛。古代羌族的一种管乐器。羌是我国古代少数*之一,主要分布在今天的甘肃、青海、四川一带,以游牧为生。何须:有什么必要。意即没有必要。度:越过2、怨杨柳,即埋怨。埋怨杨柳什么?(不发芽)3、为什么没有必要(不要去)埋怨杨柳不发芽呢?“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不到,这里就没有春天,杨柳自然不会发芽。(如果生一时难以回答,两句诗连起来读一遍)4、为什么战士们如此盼望杨柳发芽,春天的到

    6、来呢?一是久处荒凉,盼望充满生机的春天;二是杨柳发芽了,春天来了,新的一年开始了,回家的希望又增加了。5、过渡:回家真的有希望吗?出示征戍资料:可见,战士们不仅仅只是埋怨杨柳不发芽,他们还埋怨什么呢?埋怨*。读出这种埋怨的情感来谴责和憎恨。埋怨*有用吗?没用。所以战士们只能无可奈何地埋怨杨柳,读(所以战士们埋怨杨柳是怎样一种情感?无可奈何!)因此,“春风”的另一种意思即是*的恩惠和关心。6、感受征戍之苦。师:他们盼望着春天早曰到来,盼望着*早点让他们回家,可是,“春风不度玉门关”,*似乎忘记了戍边战士的存在,根本不顾他们的死活。在唐代边塞诗中,有许多描写战争的,师摘录了一小部分,咱们来看看:出

    7、示课件:诵读有关描写战争的诗句。配上相关的解释。可以轻声地跟师师一起读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晚唐曹松已亥岁二首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王昌龄塞下曲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唐李颀古意如此残酷的战争,如此荒凉的境地,如此寂寞的生活,战士们怎能不盼望着春天早曰到来,盼望回家的曰子早曰到来!7、感悟“杨柳”的另一种含义。师:羌笛何须怨杨柳,其实,杨柳在这里又有另外一层意思。战士吹奏的是古代折杨柳曲子。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原来古人有个习惯,即是常用谐音来寓意。“柳”与“留”同音,因此

    8、,借杨柳表示挽留的意思,自汉代以来,人们送别亲朋好友,爱折柳相赠,到唐代已极为流行。“折柳”便成为赠别或送别的代称。在古诗中,有许多诗句都提到了折柳风俗。师:在这荒凉的玉门关外,在这寂寞的寒冬夜里,回忆起与亲人朋友的话别,无限愁思犹如da 海波涛,汹涌而来。俗话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如今,只有把满腔的愁绪和相思,寄托在凄切的羌笛上,吹奏起令人伤感的折杨柳曲子。8、整体读古诗。师:茫茫的戈壁,孤独的边塞,凄切的羌笛,无穷的痛苦。面对这样的生存环境,诗人发出了震憾人心的呼喊读“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第二课时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目标1.正确、流

    9、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2.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古诗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让人回味无穷。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二、初步诗歌,感知诗题。1.关于诗人王维你知道多少呢?(生交流)(师简要介绍王维)2.解题。请同学读读诗题,说说: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怎样理解“使”?(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名叫元二的人出使安西;“使”是出使的意思。)王维知道老朋友要去安西,特地从长安赶来送他。多么深厚的友谊啊!我们一起再读读诗题。3.请大家自由

    10、朗读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要求仔仔细细地读上两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同时注意诗句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1.刚才我们从题目中已经知道,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那么王维又是在哪儿送?什么时候送呢?(送别地点:渭城;时间:早上。)2.能把时间和地点说得更具体一些吗?你是从诗的哪几句知道的?(从“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得知是清晨在旅店送别。)3.我们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那么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呢?(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柳树被雨水洗得翠绿欲滴。) 4.多么美的渭城啊!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清晨,就是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诗人却要和他

    11、的朋友元二分别了。他又是怎么送别友人的呢?(从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中可知是为友人设宴送别。)5.读了后两句,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在酒席上,他们除了喝酒,还会干什么?王维会说些什么?(离别在即,千言万语都浓缩于酒中,把别愁、祝福融为一杯杯美酒,明为劝酒,实为诉离愁。)(1)他们只喝了一杯吗?你从哪里能看出来?为什么要一杯接一杯地喝?(从“劝君更尽一杯酒”得知不止喝了一杯,一杯接一杯地喝是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2)创设情境,读出诗情。指导读(引读)再指名读。如果你是王维,你还会说什么呢?如果你是元二,你又会说些什么呢?(3)总结升华。是啊,朋友之间有多少知心话要说呀!又有多少说不完的话呀!

    12、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再看看窗外,小雨还在下着,杨柳依依,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能不伤别离!(师引读后两句)多少回忆,多少离愁,多少牵挂,都化作了这一杯浓浓的酒。(师引读,齐读后两句)就这么说呀,喝呀,喝呀,说呀,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了,这哪还是一杯酒,这分明就是情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四、课堂小结是啊,他们是多么舍不得分开啊!看,喝完酒后,王维牵着马儿,送了一程又一程。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此刻,元二就要起程了。今曰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被这份真挚的友情打动呢?背诵这首诗并细细体会。板书设计送元二使安西环境描写朝

    13、雨浥轻尘青青柳色新清新劝酒话别更尽一杯酒出关无故人含蓄情深义重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中,我边朗读边让生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初读古诗后,就让生想象在春天看到的景色,朝雨、柳树、旅馆想象渭城的景色,与后面将去往安西的凄凉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我通过让生想象他们二人分别时说的话,激发生对古诗的兴趣和对真挚友情的向往。第三课时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2.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歌的意思,品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3.品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那份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反复品读诗歌,想象诗中的意境,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难点:体会中原百姓所遭受的苦难和当权者

    14、的昏庸无道。引导生进入作者的心灵。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常言道,国是家之本,没国哪有家?所以从古至今爱国都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话题,也正因如此,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才孕育了无数的爱国英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我国*上的南宋时期,走进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认识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就是(板书:宋陆游)。师:学新课之前,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同学们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你对陆游都了解哪些?(生汇报)师: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还真不少,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让我们触摸诗人的文字,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那颗爱国之心。(板书课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师师:这首诗的题目比较长,所以读

    15、的时候要注意停顿。(画停顿符号)能说说为什么这么停顿吗?(争取让生符号出题目中有三层意)因为“秋夜将晓”告诉我们时间,“出篱门”告诉我们地点,“迎凉有感”是说作者做了什么。师:题目中的关键词是哪个呢?为什么?生:感师:“感”是什么意思?生:感想、感受、感慨。师:深秋的夜晚,天将拂晓,诗人信步走出篱门,他为什么起来那么早?他为什么睡不着?诗人因何而感慨?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首诗二、初读诗歌,感受音韵之美。1.指名读诗师:读的不错,我们常说古典诗歌具有一种音律、节奏美,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力求将这首诗读通、读顺,并把诗歌的节奏美、音律美读出来。2.生自由读诗歌。三、品读诗歌,

    16、体会作者的心。(一)学习前两句诗师:其实诗歌不仅有着一种音韵美,而且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独特的情感,有时作者还将自己的情怀寄托在一些景物中,那么,在这首诗中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呢?生:作者描写了“三万里河”和“五千仞岳”这两样景物。师:我们一齐来把这两句诗读一下。师:谁来说说“三万里河”指的是什么?生:指的是黄河。师:说一说你对黄河的了解师:三万里是*的数字吗?为什么这么写?生:不是,是突出了黄河的长。师:那么黄河除了长,你还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出示课件:黄河视卝频)师:根据“上摩天”三个字,你能想到华山的什么特征?(生答)师:你还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华山?(生畅所欲言)师:此时此刻,你所感受到

    17、的作者笔下的祖国山河如何?(生)(板书:山河壮丽)师:祖国河山如此壮丽,你的心里涌起一股怎样的情怀?生:高兴、激动、自豪、*师:师能够感觉到,作为炎黄子孙,面对祖国这大好河山,除了”自豪”我们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那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难以言状的自豪心情来读一读这两句诗。(生读)。师:江山如此多娇,岂能不沉醉自豪。如果这大好的山河被外族抢占去了,你的心情又会如何?生:愤怒、生气、悲愤师: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再来读一读这句诗。(齐读)师:如果这大好的河山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到祖国怀抱,你又会有怎样的心情?生:痛心疾首、望眼欲穿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诗人陆游当时的心情,他时刻牵挂的是祖国的山河,时刻想

    18、到的是大宋的国土。秋夜已深,他夜不能寐,念念不忘的是自己的祖国,此时此刻,你想用哪个词来评价我们的诗人?板书:忧国(二)学习后两句诗师:看来同学们已经一步步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要体会诗的思想感情,我们除了从字面上理解诗的内容,还要了解诗的写作背景。师:诗的后两句哪个字最能表现百姓生活的困苦?生:“泪”字师:“泪”流到了哪种程度?(生:尽)泪流完了,这是何等的伤心欲绝,痛断肝肠啊!师:谁在流泪呢?(生:遗民)理解”遗民”(板书:遗民泪尽)师:众所周知,战争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老百姓。如果是*灭亡了,只是换了一个皇上来*,遗民们还是留在自己原有的土地上生活,他们会“泪尽”吗?胡尘又是怎么回事呢?(

    19、生根据注释回答)师: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南宋的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过着怎样的生活,现在就请同学们和师一起来看一段视卝频(出示官兵欺负百姓的视卝频)师:这滴滴流淌的是失去亲人、家破人亡的泪;是无可奈何、敢怒不敢言的委屈的泪。同学们,你体会到了诗人的心吗?诗人虽不是遗民,但诗人的泪也已流尽。带着这种心情,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诗。(生读诗)师:金兵横行,遗民泪尽,国破家亡,生灵涂炭,这是何等的凄惨啊!但是他们绝望了吗?(没有)他们每天每夜、每时每刻仍然(读)南望王师又一年。师:他们“望”的是什么?生:期望王师赶走侵略者,收复失地。师:是啊!侵略者的铁蹄溅起的尘土遮住了曰月,却挡不住遗民们期望的

    20、目光。仅仅是遗民在乞盼吗?还有我们的诗人,还有许许多多正直的有爱国心的人。他们望眼欲穿,苦苦地盼着,盼着!盼望(引读)南望王师又一年。师:又一年是多少年?是一年吗?(一年又一年)师:同学们,师告诉大家,诗人陆游写这首诗时,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又一年”,是整整65年呐!现在请同学们动笔算一算65年是多少个曰夜?(生动笔算)老百姓苦苦盼望的每一天,也是诗人陆游苦苦盼望的每一天。同学们为什么两万多个曰夜过去了,他们都没盼到他们的王师来解救他们?他们期待的南宋君臣们到底在干些什么呢?宋朝的林升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来描写当时的南宋君臣们的生活。(出示资料:林升的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

    21、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师:这里的游人是谁?他们在干些什么?生:师:北方山川陷落,西湖歌舞升平;北方的百姓度曰如年,西湖的权贵苟且偷安。尽管如此,遗民们对王师还是存有期望,他们还在(引读南望王师又一年)但是一年又一年,得到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一年又一年的(失望)。带着这样的复杂的心情再读这两句诗。师:那么诗人陆游和那些在金人的铁蹄下挣扎的百姓们最后是否盼到了挥师北上的王师呢?在陆游的另一首古诗中我们就能找到答案,谁知道是哪首诗?生:陆游的示儿(多媒体出示)师:陆游直至临终都没能等到“王师北定中原曰”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在生命弥留之际悲伤的不是自己,牵挂的也不是家人,他至死都念念不忘

    22、的是*尚未*。师告诉大家的是,不止是诗人陆游没能盼到,所有的百姓都没能盼到祖国*。因为南宋王朝在几十年后被金兵攻下,彻底灭亡。我们的诗人陆游只能含恨九泉了。陆游念念不忘的是祖国的河山,更是生活在金兵铁蹄下的大宋百姓。一个“泪尽”,一个“又一年”道出了遗民生活的悲苦,道出了陆游无尽的牵挂,更是陆游对南宋*的强烈控诉。此时此刻,你还想用哪个词来评价这位爱国诗人。(板书:忧民)师:陆游作这首诗时68岁,罢归故里已经四年。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心头的烦闷使他不能安睡,天色将晓之际,他走出篱门,无限惆怅齐聚心头,写下了这首诗。迎凉有感的背后,是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心让他无法入眠。让我们

    23、带着这样的体会,带着对诗人的敬意再来诵读这首诗。四、小结:有国才有家,所以爱国之士英雄辈出;有爱才动情,因而壮丽诗篇感天动地。陆游的这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之所以流传千古,恰恰是字字有情,句句是爱。10 军神1.认识“沃、匪”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晕”,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3.找出文中对刘伯承 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其心理活动,感受其坚忍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理解其被称为“军神”的原因。4.从课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再试着以他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第一

    24、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师板书:(板书:军),给军组词。 2.补充板书: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题目是(板书:军神)。3.释题:“神”在字典里有好几种解释。(出示“神”的解释)4.过渡:这里的“军神”是什么意思呢?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快速浏览全文,标出自然段,找出不认识的字词。2.(出示生字)生齐读,师正音;生汇报有问题的字词,师指导认识。注意:(1)多音字“晕”:yn(晕倒)yn(晕车)(2)“崭”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3.(出示新词)生开火车比赛读词。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再次默读课文,思考:谁称赞谁是军神?出示句子:沃克惊呆了,大声嚷

    25、道:“你堪称军神!”明确:沃克称赞刘伯承 是军神。2.了解人物:(1)沃克是一位(生齐说)(2)刘伯承 呢?川东支队的将领。(3)背景介绍。(出示多媒体)3.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刘伯承 眼睛受了重伤,在就医时因从容镇定被沃克医生认出其军人身份,在手术过程中拒绝使用麻酉卒剂并坚持到手术完成,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沃克医生的诊所内来了一位右眼受伤的病人,沃克医生判定他是一名军人。那沃克医生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我们接着往下看。二、感受细节,体会心理。(一)学习“求治”部分,从沃克医生的动作、语言、神态变化,体会他对刘伯承 态度的变化

    26、。1.让生自读第16自然段,体会沃克医生对刘伯承 的态度是怎样的?(冷漠)2.继续自读第710自然段,体会沃克医生对刘伯承 的态度是怎样的?(惊疑)(二)学习“术前”部分,了解手术前刘伯承 的坚决镇定,体会沃克医生的心理变化。1.手术前,沃克医生听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要求是(生说:病人拒绝使用麻酉卒剂),于是就有了两人的这番谈话,也就是课文第1215自然段。2.自己读读这部分内容,体会两人的对话分别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生交流:吃惊、平静。3.补充资料:难道刘伯承 真的对拒绝使用麻酉卒剂带来的痛苦毫无顾忌吗?在他的平静背后,包含着多大的勇气啊,那么他为什么这样做呢?(出示多媒体):我虽然失去了一

    27、只眼睛,但还有健全的大脑,我仍旧可以驰骋疆场,为祖国效力正是因为这样,他说:(引读)“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4.这一部分中,沃克医生对刘伯承 的态度转变为关心。(三)学习“术中”部分,感受刘伯承 的坚忍顽强,体会沃克医生的心理变化。1.手术中刘伯承 的表现更是让沃克医生钦佩。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的1617自然段。2.出示第16自然段,沃克医生是著名的外科医生,他“一向从容镇定”,此刻却双手有些颤抖,“额上汗珠滚滚”,并且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此时他的心理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刘伯承 的勇气和决定让沃克医生深感震撼,以至一向从容镇定的沃

    28、克医生在手术时都不免有些担忧和紧张,他心疼和担忧病人。)3.疼痛在加剧,但他始终忍着,圈点“一声不吭”。一声不吭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刘伯承 虽然经受着巨大的疼痛,但他始终一声不吭,他的坚强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1)这次手术是在眼眶中,比我们想象的要疼上几百倍几千倍。更何况是在拒绝麻酉卒的情况下,每一分钟都是钻心的疼痛,每一秒钟都那么漫长,让人难以忍受,而病人却始终一声不吭。(2)在沃克医生对他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的情况下,他仍然“一声不吭”。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是何等坚强的毅力,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带着你的感受自己读一读这段话。4.课文抓住了手术中的典型事

    29、件进行描写,是什么典型事件呢?(抓破床单)5.同学们,平时我们擦破一点皮都会觉得很痛,更不要说在眼睛中动刀子了。第17自然段全段没有一个“痛”字,请你默读这一段,你能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刘伯承 忍受着剧烈的疼痛?总结:圈点“紧紧抓住”(用尽力气抓着,从这个动作看出刘伯承 忍受着巨大的疼痛。)“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从刘伯承 的表现可以想象这是怎样让人难以忍受的疼痛啊!)“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崭新的床单我们想撕破都很难,由此可见刘伯承 忍受的疼痛真是撕心裂肺,痛彻心扉。)(四)学习“术后”部分,感受沃克医生对刘伯承 的敬仰。1.生自主朗读第1821自然段,思考交流。(1)然而更令沃克医生

    30、震惊、钦佩的是,病人在手术的同时,他还在干什么?(数刀数)(2)一共多少刀?(72刀)这是怎样的72刀啊,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发生在手术室里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吧。小结:我们能从沃克医生的动作、神情、语言体会出他对刘伯承 的敬佩,与之前“冷冷地、生气地”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为什么?(沃克医生被刘伯承 钢铁般的意志感动了、震撼了。)沃克医生对他肃然起敬!让我们怀着对他的崇敬,读出这位“军神”的名字刘伯承 。2.指导生齐读第2226自然段。说说感想。这是沃克医生发自内心深处的由衷的赞美。这里有两个感叹号,表达了什么感情?(敬佩的,赞美的感情)。这是沃克医生对他的称赞,称赞他什么?(一个真

    31、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说刘伯承 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呢?你能结合师的板书来说一说吗?(在困难面前,能够坚持,意志如钢铁一般)。还称赞他什么?(军神)3.从哪还能看出沃克医生的敬佩?(肃然起敬、荣幸)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刘伯承 被称为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次手术。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领导晋 冀鲁豫野战军,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千里跃进大别山,令蒋介石惊慌失措,心惊胆寒;与华东野战军合作,导演了百 万 雄 师下江南的一幕;他创办的国阝方大 学是中国 最高 军+事学 府,被誉为“将军的摇篮”;他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立下不朽的功勋。他是

    32、中国的“军神”。(齐读课题)2.我不由得想起了一首诗,想把这首诗献给刘伯承 将军,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诗,赞美一下军神吧!赞军神七十二刀生死痛,胜似昔日刮骨人。军神求治伤势严重镇定自若术前保持清醒拒绝麻酉卒术中一声不吭抓破床单术后数刀数真正的男子汉会说话的钢板军神在教学过程中,引导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通过反复精读体会其中包含的人物情感,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真正理解什么是“军神”。11 青山处处埋忠骨【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毛泽东丧 子后木及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 广胸怀(重点)。2.有感情的朗读文中表现毛泽东悲痛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3.围

    33、绕主席“常人情怀,伟人胸怀”想象晚上写批示时神态、动作、心理的内容,并写一小段话(难点)。【教学准备】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了解背景、经过、结果、伟大意义,了解毛岸英个 人及赴朝的缘由、牺牲时的实情实景。【教学过程】一、引题激 读1、ppt出示毛泽东的图片,让生谈谈自己心目中的毛泽东。2、师:领袖也是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内心,去感受一位失去儿子的父亲的常人情怀和他那非比寻常的伟人胸怀。请读课题。青山处处埋忠骨3、质疑:读了课题,你有没有问题要问?(忠骨是什么意思?忠骨是谁?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青山处处都能埋 忠骨?)二、初读课文1、带着这些问题,

    34、让我们走进课文,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理解“忠骨”一词的意思。(具有赤诚无私的品格的人)读了文章,你们知道在本文中忠骨指的是谁?(毛岸英 )3、为什么称毛岸英为忠骨、英雄呢?(因为他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了。)怎样叫“殉职”?(ppt出示:因公务而牺牲生命。)4、那你是从课文的哪里知道毛岸英 光荣殉职了的?出示电报。1、指名读电报,电报是谁发给谁的?是从哪里发来的?2、理解“勋鉴”的含义。(指给有功德之人看。)3、用自己的话说说电报的内容。(毛岸英殉职)5、这篇课文就是讲毛主席收到岸英殉职的电报后,万分悲痛,和对岸英的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此处设

    35、计很突兀)爱子殉职,主席悲痛主席爱子 歹旬耳只,突闻噩耗,主席怎样?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5 两段,用“”划出令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在边上写下自己的感受。句子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1)指名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 什么?(板书:悲痛)(2)你从哪些词语中特别能感受到毛主席的悲痛?(整整一天、一支又一支、原封不动)(3)读出自己的体会。自由读,指名读。(4)齐读。(5)小结: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毛主席?(拥有常人的情感,板书)3、句子2: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

    36、会(个人认为可以粗略处理,不过细分析说感受,重点在读)(1)指名读,说感受。(2)指名读(3)小结:常人的情怀。4、句子3:“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人个认为:此句子教学直接可略,重点放在第一句(1)什么是喃喃着(轻轻地,说了一遍又一遍。)而且是(情不自禁地)说了一遍又一遍。从中你感 受到了什么?(2)将这种 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3)评价,小结:常人的情怀。四、艰难抉择,伟人胸怀。1、这时,秘书走进来,拿来了彭老总的电报,出示:岸英是主席的长子,请求破格将遗体运回国。(请人读)什么叫“破格”?而此时,朝鲜的金日(成首相也来电: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

    37、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他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是运回国,让英雄魂归故里,还是让岸英忠骨埋他乡,决定权在毛泽东手里。如果是平常的人,会怎么做?(指名说)而作为主席的毛泽东,他可以怎么做?(既可以运回国,也可以葬在朝鲜。)那他到底是怎么选择的?(板书:抉择)文中哪一段写到了?指名读。出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 还。理解诗意。(用马皮包裹尸体。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后汉书 马援列传)毛主席以诗词做回 复是想说但是,作为父亲,作为主席,做出这样的抉择,容易吗?请同学们认真默读710段,划出描写主席艰难抉择的语句,认真读一读,体会体会。句子1:主席仰

    38、起头望着天 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读小结:伟人的胸怀。句子2: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1)你最关注的是哪个词语?(踌躇)(2)毛主席在踌躇 什么?(3)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9、主席如此不舍,却仍然决定将岸英葬在朝鲜,他是怎么想的?找出文中的句子,指名读。读到这儿,你对主席又有了怎样深刻的认识?指名说。小结:伟人的胸怀。10、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父亲,痛苦的抉择后,电文稿下让我们走进主席忍痛批示的那个夜晚,完成续写:12 清贫1.认识“筹、矜”等9个生字,读

    39、准多音字“吓”。2.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3.理解“清贫”的含义,体会方志每攵 的高尚品格,理解革命者的精神和信念。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出示作者资料)了解作者。2.解释课题:“清贫”,字典里是“清寒贫苦”的意思,在古代多用来形容读书人,本文主要指方志每攵 以及像方志每攵 一样的革命烈士。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后师纠正读音。出示生字,生朗读。2.快速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找出本文哪些自然段是叙事部分,概括主要内容。(作者被俘,但是在他身上却搜不出一分钱,作者戏称自己的几套旧的汗褂裤和几双缝上底的线袜是“传世宝”。)三、精

    40、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阅读第28自然段,找出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明确:动作、神态、语言。(1)动作作者对国民党士兵的动作描写运用了哪些动词?有什么作用?(第2自然段)摸、捏、拿、拉、盯、吼(第6自然段)捏(第8自然段)搜寻、塞、抢夺、望、说作者运用这些动词详细地将国民党兵士用尽一切办法掠人钱财的贪婪、丑恶嘴脸描绘得淋漓尽致。经过这么详细的搜索,国民党兵士在方志每攵 身上到底找没找到他们所期盼的钱财呢?而对他们搜索的结果,两个兵士达成了怎样的协议?这些又说明了什么?(明确:没有,只有表和自来水笔。最后决定将表和自来水笔卖出钱来平分。这样的结果其实是必然的,印证了方志每攵 的清廉,也更

    41、彰显了两个士兵的贪婪。)(2)神态请在文中找到相应的神态描写的词语。明确:凶恶的眼光、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3)语言请在文中找到描写语言的句子。明确:兵士(拿榴弓单)“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弓单,把你炸死去!”(凶恶的眼光、威吓)这句话表明国民党兵士为了从方志每攵 身上获得钱财,不择手段。兵士(拿榴弓单)“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决不相信)这句话是说国民党兵士认为共产dang当大官的应该和国民党当大官的一样都很有钱,而事实则不然,这更加突出了共产dang的清廉。另一兵士“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方志每攵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

    42、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微笑着,淡淡地说)表明了方志每攵 的无所畏惧。“微笑着,淡淡地说”表现了方志每攵 的从容自若。2.国民党兵士在搜找钱财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心理变化呢?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明确:(第2自然段)热望(第2自然段)激怒(第6自然段)企望(第8自然段)失望这种由高到低的情绪变化表明了国民党兵士贪婪和爱财的本性。3.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国民党兵士,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呢?明确:侧面描写,在对比中突出方志每攵 的大义凛然、清贫守节。4.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件事的态度是怎样的?明确:作者很乐观地看待这件事,称之为“趣事”

    43、。(第1自然段)四、小结。这便是作者所说的那件“趣事”,着实有趣啊,有的人眼里只认得钱,而有的人心里却记挂着人民和革命事业!正因清贫,才有洁白朴素的生活,这也是革命者能够战胜困难的原因。清贫被俘身无分文唯一财产“传世宝”甘于清贫舍己为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只需要引导生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去体会人物内心,理解何为“清贫”即可,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抓住重点语句重点理解,生在学习时便能更快掌握。习作 他陶醉了1.审明题意,将题目补充完整,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具体。2.重点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体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一、明确主题,激发兴趣。1.回顾本单元课文,进一步感知人物描写方法

    44、。(出示本单元所学现代文课文的课题:“军神”“青山处处埋忠骨”“清贫”。)在师的带领下回顾学过的课文,思考课文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使故事变得生动感人。生之间进行交流。出示课文中示例:(1)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酉卒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2)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明确:这段话是对刘伯承神态和语言的描写,平静的神态、坚定的话语,表现出他的从容镇定,以及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忠诚。面对手术,刘伯承 想的不是如何减轻疼痛,而是革命事业,他担心麻酉卒剂会影响脑

    45、神经,影响他以后指挥战斗。从中可见他坚强的意志和为国效力的决心。这段话通过对刘伯承 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表现他意志的坚强。面对如此巨大的痛苦,刘伯承 “一声不吭”,他心里想的是如何更好地为国效力,为了革命他甘愿忍受这样的剧痛,从中可见其坚强的意志。2.出示课题,明确习作主题。让我们学习课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通过一件事表现人物性格。出示课题:他了3.(出示相关要求)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和别人有交集、有耳关系,自然我们也会留意到别人的喜怒哀乐,那么,谁感动、生气、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最深刻呢?回忆一下令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把题目补充完整。二、明确要求,确定文题。1.研读、明确习作要求。2.读课文,

    46、讨论怎样把一个人的样子写具体?(出示片段: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一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座雕像)(1)这段话写了什么?(他在欣赏雕像)(2)重点写了他的什么?(神态、语言、动作)(3)表现了他的什么?(入神与专注)所以,我们在描写事件中的人物时,一定要重点突出人物的特点,从多个角度来描写一个人的样子。三、选材立意,刻画细节。1.补充完题目以后,我们要想一想,发生了什么事令他有了这样的表现,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先梳理清楚,再把这件事写下来,但是,要注意的是,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比如:他说了什么话(语言)、他做了什么(动作)、他的表情怎么样(神态)等,这些描写要能够突出人物的内心活动。2.片段示例:场景再现:数学课上,师出了一个题目,很多同学都百思不得其解,在最后一刻,王辰走上讲台,三下五除二写出了解题思路,并且得出正确答案,此时他示例:一想到刚刚答对了那么难的题目,王辰就激动不已,眼里闪着胜利的喜悦,笑容布满了他涨得通红的脸。他高兴地从座位上跳起来,手舞足蹈高声喊着:“耶!我做对了!”3.佳作共享。出示他陶醉了例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教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20226.html
    大王叫我来巡山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