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第四篇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公司治理第四篇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司 治理 第四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一篇.公司治理基础第二篇.公司治理结构第三篇.公司治理方法与手段第四篇.公司治理模式第五篇.公司治理评价与专题公司治理模式2022-7-192 由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经济发展道路与政治法律制度的不同,不同的市场经济国家经过长期的公司发展历程和企业制度演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公司治理模式,主要分为以英美国家为代表的外部监控治理模式,德日为代表的内部治理模式和东南亚及东亚国家的家族治理模式。这三种公司治理模式称为经典的公司治理模式,它们的比较研究属于宏观层面。公司治理模式2022-7-193第十五章.英美治理模式形成背景英国是最早产生公司的国家之一。在英国公司形成、发展的几百年历史中,公司治理从
2、最初的孕育到发展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公司治理中责任、监督、利益保护等概念的古老渊源可以追溯到12、13世纪的英格兰。18世纪早期,英国的商贸活动首先盛行于独资企业和小型的合资企业。1844年通过了股份公司法,股份公司的正式形成和快速发展是公司治理开始走向成熟的基础,因为股份公司带来的是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由此而产生的多种权力和利益关系是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设计的主要出发点。公司治理模式2022-7-194美国是一个没有经过封建社会的国家,地处北美,远离其他大陆,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没有受到干扰,因此资本主义的市场发展比较充分。美国是现代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早在1791年就由汉密尔顿创立
3、了第一个具有现代企业特征的股份公司SUM(Society for Establishing Useful Manufacture)。美国强调个人主义、私有财产、英雄主义和精英思想,同时美国又是一个移民国家,很多移民迫于各种政治迫害而离开母国,他们不喜欢政治和经济权利集中在某些人手中。1863年的国家银行法和1977年麦克逊登法案规定银行不得跨州设立分行,形成分散的银行体系,这种分散的银行体系不可能形成大的银行集团。同时,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将商业银行分离开,并对他们所持的股份进行限制。在不可能通过银行大规模融资的条件下,企业也只有通过证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在企业所有权方面,体现出“股
4、东利益至上”,企业的最终控制权体现在股东大会上。公司治理模式2022-7-195产生原因产生原因 英美现代公司的发展是在19世纪中后朗。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这就需要把众多的劳动力和资本集中在一种单一的组织之中,组成一个富有成效的实体。在这种背景下,股份公司成为最适当的形式。在股份公司发展的初期,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不可避免的。尤其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司经营规模、范围的扩大,专业化的经理阶层出现,更加大了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速度。由此而产生的利益冲突便也出现了。公司作为法人,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它要求经营者追求公司利益的最大化。而公司的经营者作为自然人,也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5、。经营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就有可能滥用权力损害公司的利益,进而损害公司所有者的利益。这种利益的冲突可以说是公司治理形成的内在因素,也是各种公司治理模式共同的产生原因。而造成公司治理模式之间差异的因素则来自于特定的法律与制度、资本市场的发育水平、利害相关者的价值观以及政治、文化和历史因素等。公司治理模式2022-7-196英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特点 英美模式的内部治理结构特点有:公司内部的权力分配是通过公司的基本章程来限定公司不同机构的权利并规范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各国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虽然都基本遵循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框架,但在具体设置和权利分配上却存在着差别。公司治理模式2022-7-1
6、971股东大会股东大会 英美公司的股东非常分散,而且相当一部分股东是只有少量股份的股东,其实施治理权的成本很高,因此,不可能将股东大会作为公司的常设机构,或经常就公司发展的重大事宜召开股东代表大会,以便作出有关决策。在这种情况下,股东大会就将其决策权委托给一部分大股东或有权威的人来行使,这些人组成了董事会。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委托代理的关系。股东们将公司日常决策的权利委托给了由董事组成的董事会,而董事会则向股东承诺使公司健康经营并获得满意的利润。公司治理模式2022-7-1982董事会董事会英美公司的董事会在内部管理上有两个鲜明的特点:英美公司的董事会在内部管理上有两个鲜明的
7、特点:其一,在董事会内部设立不同的委员会,以便协助董事会更好地进行决策。一般而言,英美公司的董事会大都附设执行委员会、任免委员会、报酬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一些委员会。其二,将公司的董事分成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美国大多数公司企业的内部董事人数为三人,很少有超过五人的。外部董事有的是私人投资者,它通过在股票市场上购买公司股票而成为公司大股东,但他们往往对于公司的具体业务并不了解,大部分外部董事作为其他公司的代表进入公司董事会,而这些公司又常常是法人持股者。英美大公司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公司首席执行官兼任董事会主席。公司治理模式2022-7-1993首席执行官(首席执行官(CEO)董事会有权将部分
8、经营管理权力转交给代理人代为执行。这个代理人就是公司政策执行机构的最高负责人。这个人一般被称为首席执行官,即CEO。在多数情况下,首席执行官是由董事长兼任的。即使不是由董事长兼任,担任此职的人也几乎必然是公司的执行董事并且是公司董事长的继承人。但是,由于公司的经营管理日益复杂化,经理职能也日益专业化,大多数公司又在首席执行官之下为其设一助手,负责公司的日常业务,这就是首席运营官,即COO(Chief Operation Officer)。公司治理模式2022-7-1910在英美公司的行政序列中,以首席执行官的地位最高,其次为公司总裁,再次为首席运营官,接下来是首席财务官。在总裁以下,各公司还常
9、常设有多名负责具体业务的副总裁,包括执行副总裁和资深副总裁。这些副总裁一般都负责公司的一个重要业务分部,或者是作为公司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的代表担任重要子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公司治理模式2022-7-19114外部审计制度的导入外部审计制度的导入英美公司中没有监事会,而是由公司聘请专门的审计事务所负责有关公司财务状况的年度审计报告。公司董事会内部虽然也设立审计委员会,但它只是起协助董事会或总公司监督子公司财务状况和投资状况等的作用。英美等国公司每年的财务报告书都附有审计事务所主管审计师签发的审计报告。政府的审计机构也在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公司经营状况进行审计并对审计事务所的任职资格进行审查
10、。这种独立审计制度既杜绝了公司的偷税漏税行为,又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公司财务状况信息的真实披露,有助于公司的守法经营。公司治理模式2022-7-1912股东大会董事会常务委员会总经理审计委员会酬金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财务委员会公共政策委员会图15.1:英美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模式2022-7-1913英美公司外部治理结构特点 由于英美国家崇尚个人主义,资本市场发达,企业融资以股权资本为主,并且股权相对分散,较少受到政府、工会、管理机构或银行的影响,存在活跃的“公司控制权市场”,所以英美公司采用市场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主要依靠高效运行的资本市场来监督和激励企业经营者,外部市场监控在公司治理中发
11、挥着主导作用。英美模式的主要特征有:1、股权相对分散,流动性强 2、一元制公司治理结构 3、经理、首席执行官(CEO)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4、企业融资以股本为主,资产负债率低公司治理模式2022-7-1914英美模式的评价 优点 股东通过市场机制来监督公司的经营和实现利益最大化,资本流动性比较强,可以有效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并保障小股东的利益。因为如果公司经营不善,业绩不佳,股东就会在股票市场上抛售该公司的股票,把资本投入到其他有生命力、有前途的公司,从而既达到了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要求,也实现了资本的优化配置。当公司的行为损害了小股东利益的时候,小股东同样可以通过发达的证券市场来减少自己的损失。
12、公司治理模式2022-7-1915英美模式的评价 缺点 在英美模式中,公司治理机制主要有股东大会、董事会、代理权争夺、敌意收购。由于股权的高度分散,使股东通过股东大会行使权利的成本很高,股东对经理人的有效监控主要是通过董事会这一内部机制,以及通过控制权市场如代理权争夺和接受敌意收购,股东在股票市场抛出股票这一外部机制来实现。但在实践中,董事会的作用值得怀疑。一方面是执行董事不可能自己监督自己,另一方面非执行董事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胜任监督的工作和履行董事的责任。公司治理模式2022-7-1916英美治理模式中的分散股东结构也带来一些问题,首先是所有权对经营权的控制是通过股东大会上的投票方式来决定,
13、根据投票的多少来决定企业的重大事件,使拥有大多数投票权的所有者支配股东大会,而处于少数地位的所有者丧失了对经营权的约束,小股东们的利益被排除在外,无法反映不同利益方面的相互制衡,弱化了所有权对经营权的约束。另一方面,如果股权过于分散,搭便车现象(FIee Rider)会比较严重,股权越分散,单个股东所持股份越少,搭便车的股东就越多。公司治理模式2022-7-1917会计政策的选择 英美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使公司外部的利益相关者特别强调会计信息的公开披露,强调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一方面,英美国家的立法机构对财务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要求,证券交易委员会明确要求公司对其情况做出正式和充分的揭示,另一方
14、面,公司外部利益相关者会利用各种方式对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施加影响。英美治理模式强调“市场监控”的作用,同时注重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在会计政策选择上也存在着“以市场和投资者利益为导向”的倾向。如美国存货的计价一般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这种方法中成本的计价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可以选用,但是后进先出法的应用比较普遍;在固定资产折旧方面,鼓励采用加速折旧法,以刺激投资。公司治理模式2022-7-1918英美国家的税法对公司会计所反映的收入、成本、费用及企业收益的确定不发生直接影响,其申报纳税所依据的公司所得,是在会计资料基础上经过调整而得出的。另外,会计报表注释是财务报表体
15、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美国会计报表的注释一般条目很多且篇幅很大,美国对会计报表注释非常重视,这与会计中的充分揭示原则相关,这种充分揭示主要是基于维护投资者利益,使投资者借助财务报告资料能对公司的过去、当前和未来情况,包括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投资风险等情况进行分析、判断,从而优化投资决策。公司治理模式2022-7-1919第十六章.德日治理模式形成背景形成背景德国以银行和职工持股为特征,对外部资本的依赖性很强;日本以“债权人相机治理”和法人交叉持股为特征,因此德日都以内部治理模式为主。德日两个国家都倾向于集权。18世纪中叶德国兴起资本主义,19世纪30年代才开始工业革命,这些都要晚于英
16、法等国。19世纪下半叶,德国为了赶超英国经济,需要大量的资本,只有银行才能承担这样的历史使命。公司治理模式2022-7-1920二战期间,日本前财阀与银行关系密切,银行支持财阀建立。二战后,由于美国占领的最高统帅部强行解散财阀,并出售财阀的股票和实行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股票迅速从个人手中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日本为了加入世界经合组织,不得不开放本国的市场,为了防止外国的企业对本国企业进行兼并,日本政府大力鼓励企业之间的相互持股,这样企业之间形成一个整体,出现了企业集团,有效地阻止外国企业对日本企业的侵入。日本资本市场一直不发达,日本的债券市场长期以来只对少数国有企业和电子行业开放,而且债券发行委
17、员会通过一套详细地会计准则对企业债券的发行设置了严格的限制条件。因此,1950年以后,日本公司所需的资金已不再从股票市场筹集,而是由城市银行(私人金融机构)提供,城市银行的贷款则靠日本银行贷款支持。公司治理模式2022-7-1921雇员雇员股东股东主银行主银行董事会董事会经理层经理层监监事事会会图16.1 德日公司治理基本结构图公司治理模式2022-7-1922德日模式的产生原因德日模式的产生原因德国和日本都是存在着集权传统的国家,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其崇尚“共同主义”和群体意识的独特文化价值观。德日两国均属于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生存与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
18、国和日本作为战败国能够迅速恢复经济发展水平,其政治和经济的高度集中和共同主义的意识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影响德日模式的形成因素主要包括两国的历史传统、社会文化习俗、资本市场发育水平和法律监管政策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监管政策。德国和日本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持股的鼓励和弱式监管导致了以主银行制度为核心的治理结构,而对资本市场的严格监管导致了资本市场的不发达。公司治理模式2022-7-1923德日模式外部治理的特征 在德国和日本,政府对经济干预较多,多用产业政策影响经济的发展。政府在某个时期首先制定一个经济发展战略或经济的发展计划,根据计划或战略制定产业政策,政府根据产业政策制定具体的经济政策,鼓励某些产
19、业的发展,同时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政府和企业之间以合作为主。从历史上看,德日的证券市场对企业控制权的影响很弱。并购活动比较少的原因:一是认为并购活动的成本太高,因为员工与企业的联系比较密切,收购容易导致员工的不满;二是除了并购活动外,还要有其他更为方便的方法来替换管理层。在德日模式的国家里,存在一个比较弱的外部控制权市场。公司治理模式2022-7-1924德日模式的内部治理特征 以德日为代表的内部监控模式,主要盛行于日本、德国、瑞士等国。德日国家一方面重视银行对企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加强了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同时它们倾向于统治权的集中,在文化价值观上强调共同主义,具有强烈的群体意识和凝聚力量
20、,这样就形成了其特有的公司融资结构及其股权结构,是典型的共同治理型模式,该模式也被称为是银行控制主导型,其本质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公司治理模式2022-7-1925一、商业银行是公司的主要股东一、商业银行是公司的主要股东二、法人持股或法人相互持股二、法人持股或法人相互持股三、严密的股东监控机制三、严密的股东监控机制德国公司监控机制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德国公司监控机制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德国公司的业务执行职能和监督职能相分离,并成立了与之相对应的两种管理机构,即执行董事会和监督董事会,亦称双层董事会。二是德国监控机制有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特征是职工参与决定制度。公司治理模式2022-7-1
21、926日本公司监控机制的特征:日本公司监控机制的特征:日本银行的双重身份,决定了其必然在固定行使监控权力中,发挥领导的作用。一方面,银行作为公司的主要股东,在盈利情况良好的条件下,银行只是作为“平静的商业伙伴”而存在。另一方面如果公司盈利开始下降,主银行由于所处的特殊地位,能够很早就通过营业往来帐户、短期信贷、与公司最高管理层商业伙伴的长期个人交往等途径获取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在日本公司董事会中,有一名以上的董事常常是公司主银行的前任主管,这是日本商业银行的通行做法。这位前任主管实际上就是为主银行收集信息,并对公司主管实行严密监控 日本公司还通过定期举行的“经理俱乐部”会议对公司主管施加影响。
22、尽管“经理俱乐部”会议是非正式的公司治理结构,但它实际上是银行和其他主要法人股东真正行使权力的场所。在“经理俱乐部”会议上,包括银行和法人股东在内的负责人与公司经理一道讨论公司的投资项目、经理的人选以及重大的公司政策等。公司治理模式2022-7-1927缺点:股权的高度集中使小股东总持股比例比较小,缺点:股权的高度集中使小股东总持股比例比较小,持股的高度稳定影响了股票的流动性。当大股东作出持股的高度稳定影响了股票的流动性。当大股东作出了损害小股东利益的决策时,小股东没有能力进行反了损害小股东利益的决策时,小股东没有能力进行反抗,也无法通过发达的股票市场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抗,也无法通过发达的股票
23、市场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小股东的利益缺乏保障。股票流动性差使股票市场无小股东的利益缺乏保障。股票流动性差使股票市场无法通过市场的力量进行资源的配置,不能通过接管市法通过市场的力量进行资源的配置,不能通过接管市场来彻底清除绩差公司内部的管理、监督机制上的积场来彻底清除绩差公司内部的管理、监督机制上的积疾。以银行为控股股东的公司还会造成过高的负债率。疾。以银行为控股股东的公司还会造成过高的负债率。容易形成泡沫经济,对国家经济发展不利。容易形成泡沫经济,对国家经济发展不利。优点:股东持股比例高,有动力和有能力直股东持股比例高,有动力和有能力直接介入公司的日常管理决策,防止了经营者接介入公司的日常管理决
24、策,防止了经营者利用利用“内部人控制内部人控制”作出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作出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持股稳定性较高,使股东的利益与公司为。持股稳定性较高,使股东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有着紧密的联系,促使股东关注公司的利益有着紧密的联系,促使股东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的长远发展。缺点:股权的高度集中使小股东总持股比例比较小,缺点:股权的高度集中使小股东总持股比例比较小,持股的高度稳定影响了股票的流动性。当大股东作出持股的高度稳定影响了股票的流动性。当大股东作出了损害小股东利益的决策时,小股东没有能力进行反了损害小股东利益的决策时,小股东没有能力进行反抗,也无法通过发达的股票市场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抗,也无法通过
25、发达的股票市场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小股东的利益缺乏保障。股票流动性差使股票市场无小股东的利益缺乏保障。股票流动性差使股票市场无法通过市场的力量进行资源的配置,不能通过接管市法通过市场的力量进行资源的配置,不能通过接管市场来彻底清除绩差公司内部的管理、监督机制上的积场来彻底清除绩差公司内部的管理、监督机制上的积疾。以银行为控股股东的公司还会造成过高的负债率。疾。以银行为控股股东的公司还会造成过高的负债率。容易形成泡沫经济,对国家经济发展不利。容易形成泡沫经济,对国家经济发展不利。优点:股东持股比例高,有动力和有能力直股东持股比例高,有动力和有能力直接介入公司的日常管理决策,防止了经营者接介入公司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