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常见职业病危害的预防制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火力发电厂常见职业病危害的预防制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火力发电厂 常见 职业病 危害 预防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王王*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火力发电厂常见职业病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提纲一、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二、职业病防治的公共卫生理论基础三、主要几类常见职业病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1、生产性粉尘 2、生产性噪声 3、高温作业 4、工频电场 5、紫外辐射 6、几种常见的生产性毒物电厂的主要生产单元包括:燃煤贮运系统、燃烧及热力系统、电气系统、水处理系统、热工自动化、脱硫系统、除灰渣系统和辅助生产系统8个单元。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一)燃煤贮运系统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煤尘、噪声。(二)燃烧及热力系统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2、煤尘、矽尘、噪声、高温、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三)电气系统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高温、氟化物、工频电场。(四)除灰渣系统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矽尘、煤灰尘、煤渣尘、石子煤尘、噪声。(五)脱硫系统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石灰石粉尘、噪声。(六)水处理系统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盐酸、氢氧化钠、氨、联氨、氯气、硫化氢、噪声、高温。(七)热工自动化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少量就地操作人员巡回检测和少量操作过程中接触的噪声及其他有毒有害因素。(八)辅助生产系统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矽尘、煤尘、砂轮磨尘、电焊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锰及其化合物、臭氧、非甲烷总烃、氢氧
3、化钠、氨、联氨、噪声、高温、手传振动、电焊弧光等。劳动过程中的职业危害(主要包括生活节律紊乱和职业性精神(心理)紧张、视觉疲劳等)。职业病防治的公共卫生理论基础职业病防治的公共卫生理论基础一、生产性粉尘危害及其预防控制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较长时间漂浮于生产环境中的固体微粒。它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引起包括尘肺病在内的多种职业性肺部疾患。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矽肺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而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我国矽肺病例占尘肺总病例接近50%,
4、位居第一,是尘肺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矽肺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二氧化硅类型、粉尘浓度、分散度、接尘工龄、防护措施、接触者个体因素。矽肺发病一般比较缓慢,接触较低浓度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多在1520年后才发病。但发病后,即使脱离粉尘作业,病变仍可继续发展。少数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即发病者,称为“速发型矽肺”。还有些接尘者,虽接触较高浓度矽尘,但在脱离粉尘作业时X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或发现异常但尚不能诊断为矽肺,在脱离接尘作业若干年后被诊断为砂肺,称为“晚发型矽肺”。生产性粉尘的分类(1)无机粉尘:无机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
5、;金属性粉尘如铅、锰、铁、铍、锡、锌等及其化合物;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等。(2)有机粉尘:有机粉尘包括动物性粉尘如皮毛、丝、骨、角质粉尘等;植物性粉尘如棉、麻、谷物、甘蔗、烟草、木、茶粉尘等;人工有机粉尘如合成树脂、橡胶、人造有机纤维粉尘等。(3)混合性粉尘:在生产环境中,以单纯一种粉尘存在的较少见,大多数情况下为两种以上粉尘混合存在,如煤工接触的煤矽尘、金属制品加工研磨时的金属和磨料粉尘、皮毛加工的皮毛和土壤粉尘等混合性粉尘。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化学成分和浓度是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根据化学成分不同,粉尘对人体可有致纤维化、刺激、中毒和致敏作用。如含游
6、离二氧化硅粉尘致纤维化,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70%以上的粉尘短期暴露后即可发病,病理上,多以胶原性结节为主的纤维病灶,而含游离二氧化硅在10%以下时,病变发展较慢,病理以肺间质纤维化为主。某些金属(如铅及其化合物)粉尘通过肺组织吸收,进入血循环,引起中毒。另一些金属(如铍、铝等)粉尘可导致过敏性哮喘或肺炎。同一种粉尘,作业环境空气中浓度越高,暴露时间越长,对人体危害越严重。尘粒的空气动力学直径(AED)是指某一种类的粉尘粒子,不论其形状,大小和密度如何,如果它在空气中的沉降速度与一种密度为1的球形粒子的沉降速度一样时,则这种球形粒子的直径即为该种粉尘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直径。AED小于15m的粒子可
7、进入呼吸道,其中1015m的粒子主要沉积在上呼吸道,因此把直径小于15m的尘粒称为可吸入性粉尘;5m以下的粒子可到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称之为呼吸性粉尘。人体对粉尘的防御和清除:人体对吸入的粉尘有三道防线。(1)鼻腔、喉、气管支气管树的阻留作用;(2)呼吸道上皮粘液纤毛系统的排出作用;但如果长期大量吸入粉尘,粘液纤毛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会遭到严重损害,其粉尘清除能力极大降低,从而导致粉尘在呼吸道滞留。(3)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呼吸系统通过上述作用可使进入呼吸道粉尘的绝大部分在24小时内被排出。人体通过各种清除功能,可排出进入呼吸道的97%99%的粉尘,约1%3%的尘粒沉积在体内。如果长期吸入粉
8、尘可削弱上述各项清除功能,导致粉尘过量沉积,酿成肺组织病变,引起疾病。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进入呼吸系统的粉尘量超过人体可承受负荷时进入呼吸系统的粉尘量超过人体可承受负荷时(防御和防御和清除清除)将导致健康危害将导致健康危害粉尘对人体的致病作用(1)尘肺:我国在公元10世纪北宋年代就有粉尘致病的记载。孔平仲提出,采石人“石末伤肺”。尘肺病是国家法定职业病。(2)其他呼吸系统疾患 1)粉尘沉着症2)有机粉尘所致呼吸系统疾患3)粉尘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3)局部作用:粉尘对呼吸道粘膜可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引起鼻炎、咽炎、气管炎等。(4)中毒作用:吸入铅、砷、
9、锰等粉尘可在呼吸道粘膜很快溶解吸收,导致中毒。(5)肿瘤:吸入石棉、放射性矿物质、镍、铬酸盐粉尘等可致肺部肿瘤或其他部位肿瘤。矽肺的临床表现与诊断1.临床表现(1)症状与体征:肺的代偿功能很强,矽肺患者可在相当长时间内无明显自觉症状,但X线胸片上己呈现较显著的矽肺影像改变。随着病情的进展,或有合并症时,可出现胸闷、气短、胸痛、咳嗽、咳痰等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虽可逐渐加重,但与胸片改变并不一定平行。(2)X线胸片表现:作为矽肺诊断依据。X线胸片上其他影像,如肺门变化、肺气肿、肺纹理和胸膜变化,对矽肺诊断也有参考价值。(3)肺功能变化:矽肺早期即有肺功能损害,但由于肺脏的代偿功能很强,临床肺功能
10、检查多属正常。随着病变进展,肺组织纤维化进一步加重,肺弹性下降,则可出现肺活量及肺总量降低;伴肺气肿和慢性炎症时,时间肺活量降低,最大通气量减少,所以矽肺患者的肺功能以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多见;当肺泡大量损害、毛细血管壁增厚时,可出现弥散功能障碍。2.并发症 矽肺常见并发症有肺结核、肺及支气管感染、自发性气胸、肺心病等。一旦出现并发症,病情进展加剧,甚至死亡。最为常见和危害最大的是肺结核。矽肺如果合并肺结核,矽肺的病情恶化,结核难以控制,矽肺合并肺结核是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尘肺患者的处理1.治疗 目前尚无根治办法。尘肺病人应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积极预防和治疗肺结核及其他并发症,以期减轻症
11、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病人寿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1)保健康复治疗(2)对症治疗(3)并发症治疗 2.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尘肺患者确诊后,应依据其X线诊断尘肺期别、肺功能损伤程度和呼吸困难程度,进行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3.患者安置原则(1)尘肺一经确诊,不论期别,均应及时调离接尘作业。(2)伤残程度轻者(六级、七级),可安排在非接尘作业从事劳动强度不大的工作。(3)伤残程度中等者(四级),可安排在非接尘作业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从事康复活动。(4)伤残程度重者(二级、三级),不担负任何工作,在医务人员指导下从事康复活动。粉尘危害的控制1、法律措施(1)立法和执法:建国以来
12、,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旨在防止粉尘危害、保护工人健康的法令和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等。(2)发布生产性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2.技术措施 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措施消除或降低粉尘危害,是预防尘肺病的最根本的措施。(1)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这是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如遥控操纵、计算机控制、隔室监控等措施避免工人接触粉尘;采用风力运输、负压吸砂等措施减少粉尘外逸;在铸造工艺中采用含石英低、危害较小的石灰石代替石英砂作为铸型材料。(2)湿式作业:是一种既经济又简单实用的防、降尘措施,如采用湿式碾磨石英、耐火原料,矿山湿式凿岩,运输过程喷雾洒水,煤层高压注
13、水等,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粉尘飞扬,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3)密闭抽风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方法。如采用密闭尘源和局部抽风相结合,防止粉尘外逸。抽出的含尘空气在经除尘装置(如静电除尘)处理后排入大气。多管式除尘器喷淋水管喷水除尘控制箱3.卫生保健措施(1)职业健康监护(2)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在作业现场防、降尘措施难以使粉尘浓度降至国家卫生标准所要求的水平时,可佩戴防尘护具作为辅助防护措施。在粉尘浓度低的环境可佩戴防尘口罩。注意个人卫生,杜绝将被粉尘污染的工作服带回家。颗粒物防护口罩半面具防护面具 个人防护用品灰库渣仓接触粉尘作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1、游离二氧化硅粉尘
14、(结晶型二氧化硅粉尘)俗称: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1)活动性肺结核病(2)慢性阻塞性肺病(3)慢性间质性肺病(4)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检查内容(1)症状询问 重点询问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史、吸烟史及咳嗽、咳痰、喘息、胸痛、呼吸困难、气短等症状(2)体格检查 内科常规检查,重点是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必检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心电图、后前位X 射线高千伏胸片、肺功能。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1、目标疾病(1)职业病 矽肺(2)职业禁忌证 同上岗前2、检查内容(1)症状询问 重点询问咳嗽、
15、咳痰、胸痛、呼吸困难,是否有喘息、咯血等症状。(2)体格检查 内科常规检查,重点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a.必检项目 后前位X 射线高千伏胸片、心电图、肺功能b.选检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血清ALT健康检查周期(1)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2 年1 次;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1 年1 次;(2)X 射线胸片表现为0+者医学观察时间每年1 次,连续观察5 年,若5 年内不能确诊为矽肺患者,应按一般接触人群进行检查;(3)矽肺患者每年检查1 次。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1、目标疾病 职业病:矽肺2、检查内容 同在岗期间3、离岗后医学随访检
16、查(1)随访对象 在岗期间进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的接触矽尘的作业人员和矽肺患者。(2)随访目的 监护接触矽尘的作业人员离岗后矽肺的发生和矽肺患者的病情进展(3)随访目标疾病 矽肺(4)随访检查内容体格检查 内科常规检查,重点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必检项目 后前位X 射线高千伏胸片(5)随访时间接触矽尘工龄在10 年(含10 年)以下者,随访15 年,接触矽尘工龄超过10 年者,随访21 年,随访周期均为每3 年1 次。若接触矽尘工龄在3 年(含3 年)以下者,且接尘浓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可以不随访。矽肺患者在离岗(包括退职)或退休后应每年进行1 次医学检查。二、生产性噪声危害及其预
17、防控制噪声是影响范围很广的一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在许多生产劳动过程中都有可能接触噪声。长期接触一定强度的噪声,可以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噪声:凡是使人感到厌烦、不需要的或有害身心健康的声音都称为噪声。噪声具有声音的一切特性,是声音的一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称为生产性噪声。生产性噪声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照来源,生产性噪声可以分为:1.机械性噪声 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擦、转动所产生的噪声,如冲压、打磨过程发出的声音。2.流体动力性噪声 气体压力或体积的突然变化或流体流动所产生的声音,如空气压缩或施放(气笛)发出的声音。3.电磁性噪声 如变压器所发出的嗡嗡声。噪声
18、对人体的影响接触噪声可以对人体产生影响。早期人们只注意到长期接触一定强度的噪声,可引起听力下降和噪声性耳聋。经过多年研究,证明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除了听觉系统以外,也可以对非听觉系统产生影响。噪声对人体影响的早期主要引起生理改变,在此之后才出现病理性变化。1.听觉系统 是感受声音的系统,噪声危害的评价以及噪声标准的制订主要以听觉系统的损害为依据。噪声引起听觉器官的损伤变化一般由暂时性听阀位移逐渐发展为永久性听阀位移。(1)暂时性听阈位移(TTS):指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听阈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以恢复到原来水平。短时间暴露在强烈噪声环境中,感觉声音刺耳、不适,停止接触
19、后,听觉器官敏感性下降,脱离噪声接触后对外界的声音有小或远的感觉,听力检查听阈可提高1015dB,离开噪声环境1分钟之内可以恢复,这种现象称为听觉适应。听觉适应是一种生理保护现象。较长时间停留在强烈噪声环境中,引起听力明显下降,离开噪声环境后,听阈提高超过1530dB,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听力才能恢复,称为听觉疲劳。一般在十几小时内可以完全恢复的属于生理性听觉疲劳。在实际工作中常以16小时为限,即在脱离接触后到第二天上班前的时间间隔。随着接触噪声的时间继续延长,如果前一次接触引起的听力变化未能完全恢复又需要再次接触,可使听觉疲劳逐渐加重,听力不能恢复,变为永久性听阈位移(PTS)。永久性听阈
20、位移具有病理变化的基础,属于不可复的改变。(2)永久性听阈位移:是指噪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听阈升高。出现这种情况时听觉器官具有器质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听力损失不能完全恢复,听阈位移是永久性的。根据损伤的程度,永久性听阈位移又分为听力损失或听力损伤以及噪声性耳聋。噪声引起的永久性听阈位移早期常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此时患者主观无耳聋感觉,交谈和社交活动能够正常进行。随着病损程度加重,除了高频听力继续下降以外,语言频段的听力也受到影响,出现语言听力障碍。(3)噪声性耳聋:指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的感音性听觉损害。噪声性耳聋是噪声对听觉器官的长期影
21、响的结果,是法定职业病。(4)爆震性耳聋:在某些生产条件下,如进行爆破,由于防护不当或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可因强烈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造成急性听觉系统的外伤,引起听力丧失,称为爆震性耳聋。这种情况根据损伤程度不同可出现鼓膜破裂,听骨破坏,内耳组织出血等,可同时伴有脑震荡。爆震聋属于法定职业病。轻者听力可以部分或大部分恢复,严重的患者可致永久性耳聋。2.神经系统 听觉器官感受噪声后,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反应。可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睡眠障碍和全身乏力等神经衰弱综合征,有的表现记忆力减退和情绪不稳定(如易激怒等)。3、心血管系统 在噪声作用下,心率可表现为加快或减慢。早期可表现为血压稳定,长期接触较强
22、的噪声可以引起血压持续性升高。脑血流图提示血管紧张度增加,弹性降低。4、内分泌及免疫系统 有人观察到,在中等强度噪声(7080dB)作用下,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而大强度(l00dB)噪声作用下,则功能减弱。接触较强噪声的工人可出现免疫功能降低,接触噪声时间愈长,变化愈显著。5、消化系统及代谢功能 在噪声影响下可以出现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胃液分泌减少、胃紧张度降低、胃蠕动减慢等变化。6.生殖机能及胚胎发育 国内外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接触噪声的女工有月经不调现象,表现为月经周期异常、经期延长、血量增多及痛经等。月经异常以年龄2025岁,工龄l5年的年轻女工多见。接触高强度噪声,特别是l00d
23、B(A)以上强噪声的女工中,妊娠恶阻(妊娠剧吐)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增高明显。7.噪声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噪声对日常谈话、听广播、打电话等都会带来影响。在噪声干扰下,人们会感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降低工作质量。在车间或矿井等作业场所,由于噪声的影响,掩盖了异常信号或声音,容易发生各种工伤事故。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1.噪声的强度和频谱特性 一般来说,噪声强度大、频率高则危害大。现场调查表明接触噪声作业工人中耳鸣、耳聋、神经衰弱综合征的检出率随噪声强度增加而增加。2.接触时间和接触方式 同样的噪声,接触时间越长对人体影响越大,噪声性耳聋的发生率与工龄有密切关系
24、,缩短接触时间可以减轻噪声的危害。3.噪声的性质 脉冲噪声比稳态噪声危害大。4.其他有害因素共同存在 振动、高温、寒冷或有毒物质共同存在时,加大噪声的不良作用,对听觉器官和心血管系统方面的影响更为明显。另外,机体健康状况及个人敏感性也有影响。在同样条件下,对噪声敏感的个体或有病的人,特别是患有耳病者会加重噪声的危害程度。有无防护设备和是否正确使用也与噪声危害有直接关系。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1.控制噪声源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技术措施,控制或消除噪声源,是从根本上解决噪声危害的一种方法。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声的设备。对于噪声源,如电机或空气压缩机,如果工艺过程允许远置,则应移至车间外或更远的
25、地方,否则需采取隔声措施。设法提高机器制造的精度,尽量减少机器部件的撞击和摩擦,减少机器的振动,也可以明显降低噪声强度。在进行工作场所设计时,合理配置声源,将噪声强度不同的机器分开放置,有利于减少噪声危害。2.控制噪声的传播 在噪声传播过程中,应用吸声和消声技术,可以获得较好效果。采用吸声材料装饰在车间的内表面,如墙壁或屋顶,或在工作场所内悬挂吸声体,吸收辐射和反射的声能,使噪声强度减低。消声是降低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措施,用于风道和排气管,常用的有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消声效果较好。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利用一定的材料和装置,将声源或需要安静的场所封闭在一个较小的空间中,使其与周围环境隔绝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