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文地理学课件-第四章-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193047
  • 上传时间:2022-07-31
  • 格式:PPT
  • 页数:81
  • 大小:16.02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文地理学课件-第四章-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文地理学 课件 第四 人类 活动 中心 聚落
    资源描述:

    1、第四章第四章 人类活动的中心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聚落聚落的概念n 聚落定义较多,在聚落定义较多,在辞源辞源中是这样定义的:中是这样定义的:“聚,谓村聚,谓村落也,为人所聚居。落也,为人所聚居。”(动词(动词-名词);名词);“落,所居之处,如落,所居之处,如部落、墟落、聚落、村落部落、墟落、聚落、村落”;在;在大百科大百科中是这样定义的:中是这样定义的:聚落是指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具有广义与狭义两个层次,从广聚落是指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具有广义与狭义两个层次,从广义上来讲聚落包括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从狭义层面上讲,聚义上来讲聚落包括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从狭义层面上讲,聚落仅指乡村聚落。落仅指乡村聚落

    2、。n 聚落是指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聚落是指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城镇聚落乡村聚落n聚落分为城市与村落的两大类型。由散村、集村、集镇,直至小城镇、城市,是聚落演变的发展方向。n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其他生活设施。n它包括房屋建筑(住宅、机构、商店、工厂、仓库以及文化娱它包括房屋建筑(住宅、机构、商店、工厂、仓库以及文化娱乐、教育卫生建筑),街道或聚落内部的道路、广场、公园、运乐、教育卫生建筑),街道或聚落内部的道路、广场、公园、运动场等人们活动的场地,供居民洗涤饮

    3、用的池塘、河沟、井泉,动场等人们活动的场地,供居民洗涤饮用的池塘、河沟、井泉,以及聚落内部的空闲地、蔬菜地、果园、林地等构成部分。聚落以及聚落内部的空闲地、蔬菜地、果园、林地等构成部分。聚落它不仅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它不仅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以及进行劳动生产的场所。一般地,在聚落内部行各种社会活动以及进行劳动生产的场所。一般地,在聚落内部不仅有各种企业工厂进行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而且聚落内部也不仅有各种企业工厂进行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而且聚落内部也进行着农副业生产。进行着农副业生产。n 聚聚 落落城市型聚落城市型聚落市市

    4、镇镇特大城市特大城市 大城市大城市 中等城市中等城市 小城市小城市建制镇建制镇 独立工矿区独立工矿区 旅游基地旅游基地乡村型聚落乡村型聚落乡镇乡镇 村镇村镇 村落村落(集镇)(集镇)(行政村)(行政村)(自然村)(自然村)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不同:n产业构成不同。n人口规模不同。n人口密度和景观构成不同。n物质构成不同。n职能不同。n劳动类型不同。n对土地的依存度不同。n 还可以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许多方面寻找城乡间的差异。图片:贵阳一角(上)贞丰县小花江村落(下)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城市n 一、城市与城市化一、城市与城市化n (一一)城市的概念城市的概念n 许多学科从城市的起源、景

    5、观、形态、功能、空间等某一方向来定义城市。n 1.从起源的角度看,城市是指以墙垣围起来进行交易的聚落。n 2.从功能上看,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n 3.从景观上看,城市是以自然要素为基础,以人文要素为主的景观类型,具有较高的建筑密度、呈现明显的立体特征。n 4.从聚落上看,城市是人口密集,具有统一、便利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系统、产业、资金、技术、文化要素密集的聚落类型。n 5.从系统角度看,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n 6.从空间角度看,城市既是一个面状空间类型,是由各种自然,社会、经济要素及城市各组成部门有机结合的地域单元;又是一种点状空间类型,是区域经济

    6、、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地。n 从地理学角度看,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Settlement)的一种特殊形态。是非农产业的核心空间载体及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n在中国,“城”最早有一种大规模永久性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御野兽侵袭,后来演变为防御敌方侵袭。最早的“城”还不具备宗庙、宫室、商业市场、手工业工场等一般城市所应该具备的物质要素。中国古代的城市常有城墙,护墙对于古代的城市和乡村都是需要的。但城市并不非有“城”不可。n“市”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最早的市没有固定的位置,后常在居民点的井旁,故有“市井”之称。人们在特定的地点按特定的时间相互交易,形成集

    7、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了经营上的方便,市逐渐吸引到人口比较集中的城中,n并有固定的位置,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方才产生。到近现代,“市”引伸为一级城镇聚落性质的行政建制单元。n“镇”与“市”原本有严格的区别,“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到宋代,镇才摆脱军事色彩,以贸易镇市出现于经济领域,成为县治和农村集市之间的一级商业中心。近现代,镇也引伸为一级政区单元,起着联系城乡经济纽带作用的较低级的城镇居民点。在许多场合下,城市和城镇这两个概念有严格的区分。n聚落虽然可以大致区分为城市和乡村两部分,但实际上其间不存在一条截然明确的界线。由于集镇可以包括拥有几万人口的县城和工商业发达的小区域内的

    8、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也可以是只有少数几家商店为几个村庄服务的乡间小集镇。因此,不同规模的集镇实际上是从乡村到城市的渐变类型。n通常只有那些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城镇才称为城市,不够设市条件的建制镇才称为镇,市和镇的总称才叫城镇或市镇。(二)城市划分标准(二)城市划分标准n1 1、世界各国的城市划分标准、世界各国的城市划分标准n(1)按居民点达到一定的人口数作为城镇的标准。n(2)单纯用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为标准n(3)单纯以城镇特征为标准n(4)用居民点的人口数量和密度指标相结合n(5)用人口规模和城镇特征两个指标相结合n(6)用人口规模和从业构成两个指标相结合n(7)取两个以上指标作为

    9、标准n(8)其它标准2 2、中国城市划分标准的变化、中国城市划分标准的变化 1955年 城市:凡具备以下两条标准之一时,可以设市:(1)聚居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2)聚居人口不足10万,但是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或是重要工矿基地,或是规模较大的物质集散地,或是边疆区的重要城镇,并且确实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可设市的建制。镇:下列情况可以设立镇的建制:(1)县级或者县级以上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2)常住人口 2 000以上、居民50以上为非农业人口的居民区可以设置镇的建制,少数民族地区标准从宽。(3)常住人口不足2 000,但在1000以上,非农业人口超过75的地区 (4)休疗养人数超过当地

    10、常住人口 50的疗养区列为城镇型居民区。1963年n设市的基本标准虽然没有变,设镇的下限标准提高到聚居人口 3 000以上,非农业人口 70以上或聚居人口 2 5003 000,非农业人口 85以上。n城市人口中农业人口所占比重一般不应超过20。1984年n(1)20 000人以下的乡,如果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 000人的,可以撤乡建镇;n(2)总人口在20 000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 10以上的,也可以撤乡建镇。n(3)县政府所在地均应设镇的建制。n(4)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区、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 000

    11、,如确有必要,也可设镇。1986年n设市标准作了较大调整设市标准作了较大调整n(1)非农业人口 6万人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元以上,已成为该地经济中心的镇,可以设置市的建制。n(2)虽不足此标准,但确有必要的地方,也可设市。n(3)总人口50万以下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 10万以上,常住人口中农业人口不超过40,年国民生产总值3亿元以上;n(4)或者总人口 50万以上的县,县府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一般在12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4亿元以上,可以撤县设市。n(5)市区非农业人口25万以上,市国民生产总值10亿元以上的中等城市,可以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中国现行的城市划分标准(中国现

    12、行的城市划分标准(19931993年)年)n (三三)城市化原理城市化原理n1、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n 社会学:城市化是人们从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强调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或观念的城市化)n 经济学:城市化是乡村经济结构向城市经济结构不断转化的过程,即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第三产业人口逐渐增加的过程。(强调人口的城市化)n 地理学:城市化是区域社会经济要素、人口及第二、三产业向城市聚集和乡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城市化的实质内容是人口及第二、三产业向城市的聚集所带来的聚集地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的变化。(强调地域的城市化)n综合上述,城市化的实质有三个方面含义:人口的城市化

    13、;综合上述,城市化的实质有三个方面含义:人口的城市化;地域的城市化;观念(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地域的城市化;观念(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四四)城市化的机制城市化的机制1.1.区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区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n 区域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生产能力n 区域农业剩余劳动力。n2.2.工业化是城市形成、发展的核心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形成、发展的核心动力n工业集聚核心动力。3.3.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未来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未来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n 现代城市化过程,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城市地域的聚集过程。(五五)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化发展阶段n

    14、1.1.中心城市化阶段中心城市化阶段区域要素及人口向城市聚集。n2.2.郊区城市化阶段郊区城市化阶段n郊区城市化的原因:郊区城市化的原因:n (1)“城市病”;n (2)土地竞租机制的完善;n (3)城市对外交通网络的形成和交通工具的完善。n 郊区城市化的结果是:郊区城市化的结果是:n(1)城市核心区人口向郊区迁移。n(2)郊区成为城市核心区工业扩散的理想区位。n(3)部分竞争能力差的商业企业被迫迁往郊区。中心城区的商饮业向郊区扩散,在郊区建立新的超级市场商业中心。n(4)郊区城市化促使城市核心区与外围地区共同构成都市化地域。3.3.逆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阶段n逆城市化(Counterur ba

    15、nization)是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城乡一体化。(六六)城市化的类型城市化的类型n1.1.向心型与离心型城市化向心型与离心型城市化n2.2.自力型与它力型城市化自力型与它力型城市化n3.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n4.4.突发型城市化与渐进型城市化突发型城市化与渐进型城市化 n向心型城市化:n指城市各种商业服务设施,各种政府机构、企业、公司总部不断向城市核心区聚集,带来人口和产业向心聚集的城市发展格局。n离心型城市化:n外延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的建成区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和延伸,

    16、城市地域范围不断向外扩展。n飞地型城市化是在城市扩展中出现了在空间上与中心域区断开,但职能上与中心城区保持密切联系的一种扩展方式。大城市周围发育的卫星城就是这种城市化的结果。向心型城市化(罗马)外延型城市化(巴黎)n 它力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周围地域的土地它力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周围地域的土地被城市企业、城市设施建设征用,原来的田被城市企业、城市设施建设征用,原来的田园环境由于城市职能扩散而转变为城市地域。园环境由于城市职能扩散而转变为城市地域。n 乡村地域由于自身非农产业的发展,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乡村地域转变为城镇地域的过程被称为自力型城市化。(举例:乌江镇的形成)n城市建设征用形成的它力型

    17、城市化 n景观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这种过程直接衍生创造市区。n举例:贵阳市建城区的扩展n职能型城市化是指现代城市职能在地域空间系列中发展扩散效用的过程,表现为城市地域推进的潜在意识和过渡特征,不是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市区,而是从职能上间接向城市过渡。n突发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在其一历史时期由于外部力量的剌激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的现象。n举例:深圳的形成与发展n渐进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力比较均匀,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展具有渐进性、持久性、稳定性等特点。举例:北京市区的向外扩展 二、城市职能结构二、城市职能结构n (一)城市职能的概念n 城市职能(Urban Functi

    18、on)是指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所承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作用。n 城市职能分为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n(二)城市的经济职能(二)城市的经济职能n 1、贸易中心职能n 2、服务中心职能n 3、信息中心职能n 4、生产中心职能n 5、金融中心职能(三)城镇的其他职能(三)城镇的其他职能n1、政治职能,首都,首府。n2、军事职能。军事重镇,要塞,边防。n3、文化职能,大学城,艺术城,宗教圣地。n4、旅游名胜,疗养和度假。(四四)城市职能分类方法城市职能分类方法n1.一般描述分类方法n2.统计描述分类方法n3.统计分析分类方法n4.城市经济基础分类方法n5.多变量分类方法三、城市规模结构三、城市

    19、规模结构n 1.1.城市首位分布规律城市首位分布规律(Law of the Primate CityLaw of the Primate City)n 马克杰弗逊(M.Jefferson)提出,一个国家的“领导城市”总要比这个国家的第二位城市(更不用说其它城市)大得异乎寻常。不仅如此,这个城市还体现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智能和情感,在国家中发挥着异常突出的影响。这种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而且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领导城市定义为首位城市首位城市(Primate City)。n 杰弗逊解释道,一个国家在它的城镇发展早期,无论什么原因

    20、而产生的一个规模最大的城市,都有着一种强大的自身继续发展的动力。它作为经济机会的中心而出现,把有力量的个人或活动从国家的其它部分吸引到这里,逐渐变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象征,在很多情况下,就成为首都。n 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的常用指标是首位度。首位度是一国或某一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被称为首位分布。2.2.城市金字塔城市金字塔n在一个相当广阔的地域空间在一个相当广阔的地域空间里,总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城里,总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城镇居民点。把它们按大小分镇居民点。把它们按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的规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的规律性存在,即:城市规模越律性存在,即:城市规模

    21、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小的城市等级,城镇而规模小的城市等级,城镇数量越多。把这种城市数量数量越多。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级而变动的关系用随着规模级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金字塔的基础规模金字塔。金字塔的基础是大量的小城市,塔的顶端是大量的小城市,塔的顶端是一个(常常就是首位城市)是一个(常常就是首位城市)或少数几个大城市。)或少数几个大城市。)3.位序规模律n 某一城市的规模和该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城市人口规模排序中的位序关系。n齐夫法则。1949年,齐夫提出了城市规模分布模型:n Pr=P1/rn 式中:P

    22、r第r位城市人口,P1最大城市的人口,rPr城市的位序n根据齐夫法则,一个国家或地区第二位城市的人口是最大城市的人口的1/2,第三位是最大城市的人口的1/3,以下依此类推。这种位序-规模分布的图解点表示在双对数坐标图上时,就成为一条直线。假如一个国家有很强的首位度,那么这个国家的城市规模分布曲线就明显偏离位序-规模法则,表现在强大的首位城市以下,缺失中间等级的城市,而小城市相对丰富,在曲线的后一段又接近位序-规模法则。罗特卡模型nPi=P1riqn式中:Pi第i位城市的人口数,P1规模最大的城市人口数,Ri第i位城市的位序,q常数。四、城市地域结构理论四、城市地域结构理论 n (1)同心圆模型

    23、同心圆模型:是1929年由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伯吉斯(Ernest W.Burgess)提出的。(2)扇形模型扇形模型:是美国的土地经济学家霍伊特(H.Hoyt)于1939年提出的。(3)多核模型多核模型:是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C.D.Harris)和乌尔曼(E.L.Ullman)于1945年提出的。1.同心圆模式 1.中心商业区;2.过渡带;3.低收入居住带;4.高收入居住带;5.通勤带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图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图2.霍依特的扇形模型1.中心商业区;2.批发和轻工业区;3.低收入居住带;4.中收入居住区;5.高收入居住区霍伊特的霍伊特的扇形模式图扇形模式图3.多核模型1.中心商业区

    24、;2.批发和轻工业区;3.低收入居住带;4.中收入居住区;5.高收入居住区;6.重工业中心区;7.市郊商业中心区;8.市郊居住中心区;9.市郊工业中心区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模式图多核模式图五、城市空间分布体系五、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一)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 1.1.空间相互作用的形式空间相互作用的形式 对流:即城市之间的产品、原材料、人口等生产要素的移动,以物资和人口移动为主要特征。传导:表现为各种交易过程,以货币流动为特征。辐射:表现为各种信息、技术、思想从产生源地向外扩散。引力模式:引力模式:Iij城市i和城市j间的相互作用量,Mi、Mji、j城市的质量规模(通常用人口规

    25、模、经济总量指标表示),Dij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b距离摩擦作用指数。潜力模式:潜力模式:Ui城市i与城市体系内所有城市的相互作用量,称为城市i的潜力;其它符号与引力模式相同。bDMMKIijjiijmiijiibDMU12.引力模式和潜力模式 3.空间扩散类型传染扩散等级扩散重新区位扩散 第二节第二节 村落村落n 一、村落的产生与发展一、村落的产生与发展n 村落是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n 村落具有人口、建筑密度低,基础设施落后,服务职能水平低,人口构成以农业人口为主的特征。n 在我国,村落地域是指建制镇以下的地域,村落由村庄(中心村、基层村)和集镇构成。村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6、。村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n(1 1)原始村落)原始村落n史前时代非定居式。史前时代非定居式。n采集经济时代采集经济时代流动性流动性的穴居、巢居。的穴居、巢居。穴居多分布于石灰岩、黄土等易穿凿的地区,或利用现成岩窟。今日的非洲、亚洲、欧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等地仍可看到改进了的或者现代化的穴居(例如: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西班牙的扑德库斯也有许多人居住在砾岩地层的洞穴中)。(2 2)古代村落)古代村落定居,西方称小村定居,西方称小村(hamlethamlet)或者村落()或者村落(villagevillage).n古代聚落的形式尚存在于当前世界中,一为游牧聚落,二为烧田聚落。n游牧聚落

    27、主要分布于大陆北部的虾夷族人(Tonakai)、亚洲北部的蒙古人、非洲及中东的贝都因人(Bedouin)等的居住地。世界游牧民族移动的空间约占陆地面积的1/10,人口不足3000万人,人口密度为2.1人km2。n烧田(俗称刀耕火种)聚落属移动性聚落。一般烧出新田耕种,数年后放弃再移到另外新田。在多数情况下,聚落也随之迁移,活动空间广泛,当前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7,人口密度为2.5人km2。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热带季风区。(3 3)城市兴起后,农村聚落的发展。)城市兴起后,农村聚落的发展。n村落以农牧渔业为主。n形成了花卉、蔬菜、水果、乳制品的专门化村落及种植园农村聚落。n村落规模有大

    28、有小。n村落的布置的差别悬殊。(4 4)现代村落的发展)现代村落的发展n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村落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村落的发展:陆续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农村,原来的小木屋已被现代化的庭院所代替,不仅居住宽敞,多数农家有汽车库、现代化农具室。联系的道路大部为柏油路,从形态上逐渐地改变着城乡的差别。当然,日本海沿岸离岸较远的海岛及其它荒山区,传统村落仍普遍存在。n美国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机械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农村聚落大多经过规划,在大农场中布局有现代化的住宅区。例如,美国俄亥俄州代顿附近的一个现代化大农场,在50hn2耕地的一角为居住区,有住宅、贮藏室、车库、农具

    29、库、各种畜舍、饲料贮存库等。二、村落与环境二、村落与环境n 1.自然环境与村落自然环境与村落n 自然环境对村落影响十分显著。各地降水量的大小影响到房屋的建筑形式。一般情况,降雨多的地区,屋顶坡度大,以利泄水。n在干旱地区,可采用小坡度屋顶建筑,并可利用屋顶曝晒粮食。n山区建筑房屋多采用石料砌墙,建筑门楼,甚至用板岩铺设屋顶。山区建筑往往依山就势,傍山而筑,高矮参差,错落有致,形成立体建筑景观。山区村落较分散,村落规模相对较小。平原地区村落集中布局,且规模较大。华北平原千人以上的大村到处可见。傣族竹楼 n水分条件往往成为村落形成与布局的关键因素。早期的村落诞生于河流两岸,水源地的位置、供水量决定

    30、着村落的选址和村落的规模。我国西北地区总体上人口密度较小,但绿洲却是人口高密度地域。n植被影响到村落建筑材料的选取。草原地区主要用草植被影响到村落建筑材料的选取。草原地区主要用草(小叶樟)做房屋顶铺盖材料;林区用树木捆扎叫做(小叶樟)做房屋顶铺盖材料;林区用树木捆扎叫做“马架子马架子”的建筑;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人们多用竹木的建筑;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人们多用竹木作为建筑材料。作为建筑材料。n2.社会经济环境与村落n 土地资源,尤其耕地规模决定着村落的发展规模;n 交通条件对村落形态、功能有明显的作用;工商业的要的加速作用。n 中心村落的行政地位提高对村落发展起到加速作用;风俗习惯影响到村聚的特色;传

    31、统观念对村落人口流动有明显的作用;宗教意识影响村聚的形式。三、村落的类型三、村落的类型n1.1.村落职能类型村落职能类型n 农业村落。n 牧业村落。n 渔业村落。n 林果业村落。n 在农区和林区,村落通常是固定的;在牧区,定居聚落、迁移性聚落和游牧的帐篷兼而有之;在水乡和江河之中,还有以舟为室的水上人家。固定的村落又有以孤立农舍为基础作点状分布的散村;也有集合成线状、块状的路村、街村、团村等集村。其规模从只有少许农户的小村到数千人口的大村。2.村落形态与规模类型n聚集型村落。聚集型村落。n分散型村落。分散型村落。n半聚集型农村聚落。半聚集型农村聚落。n活动型村落活动型村落 n特殊类型特殊类型

    32、3.村落布局类型n 主轴型村落n 子母型村落n 串珠型村落n 均衡型村落n 星点型村落 四、村落社区的形成与发展四、村落社区的形成与发展n (一)村落社区的功能和类型n 村落社区是指在乡村地区,具有密切亲缘关系,共同的生产方式、社会地位、社会认同感的人口聚居的地域。n 1.村落社区功能n 生产功能。n 生活功能。n 社区具有服务功能。2.村落社区的类型n中心社区。n普通社区。n 根据社区的空间形态,可将社区分为集聚型、分散型和条带型。n集聚型社区多分布在平原地区,环境条件均质性较强,规模较大,社区要素集中布局,规模效益明显。n分散型社区多分布在地势复杂的山区,复杂的地形制约着社区的聚集,导致社

    33、区分布分散规模小。n条带型社区的往往沿河流两侧和环山体、湖水体分布。(二)村落社区的形成与变化 民族构成、社会地位、职业构成、社会权力成为社区形成的主导制约因素;城镇化是村落社区变化的重要动力之一;区域村落社区之间矛盾运动是村落社区变化的另一动力;社区内部发展水平提高及产业结构变化是社区内部变化的动力。第三节第三节 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一、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原理一、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原理 城市与区域在空间、结构、功能、景观、发生等城市与区域在空间、结构、功能、景观、发生等方面存在着客观整合关系。方面存在着客观整合关系。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它的兴起和发展受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

    34、态现象,它的兴起和发展受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历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史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不同的人口分布和迁移特点,都对城市的发展速度,不同的人口分布和迁移特点,都对城市的发展速度、性质、规模、空间组织等产生影响。展速度、性质、规模、空间组织等产生影响。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它在地球表面占据着一部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它在地球表面占据着一部分土地,虽然面积不大,但它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分土地,虽然面积不大,但它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同周围广大区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具有控制、调

    35、整同周围广大区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具有控制、调整和服务等机能。和服务等机能。(一一)城市与区域在空间上的城市与区域在空间上的“点点”、“面面”作用关系作用关系n城市本身是一个“面”,它的内部有各种构成要素的演变和组合问题。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城市也是一个“点”。几乎每个城市都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或文化的中心,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影响区域(腹地或集散区)。由于城市规模不同,影响范围有大有小,各城市影响区之间也可能有叠加或交错,但每个城市都在其影响区域内起着焦点或核心作用。(二二)城市与区域在地域要素和条件方面的相城市与区域在地域要素和条件方面的相互作用关系互作用关系n1 1、区域自然、社会、经济、

    36、环境条件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条件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础。础。n区域从资源供给、环境容量、经济基础支撑、市场需求、社会发区域从资源供给、环境容量、经济基础支撑、市场需求、社会发展等方面对城市的发展产生多种约束:展等方面对城市的发展产生多种约束:n (1)区域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供给种类、供给能力,区域市场的需求结构和潜力,会制约城市的经济结构类型及发展前景;n (2)区域的经济基础一方面通过影响区域对城市发展的投入而影响城市的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又通过对城市在经济发展上产生新的需求而影响城市发展经济及开展行政服务的机遇;n (3)区域社会结构、社会发展计划等也能够影响城市在区

    37、域发展中的地位、城市社会事业发展的机会和社会结构的变迁;n (4)区域的环境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则限制了城市发展可能达到的最大规模。n区域对城市在所有这些方面的影响直接地制约着城市的职能、性区域对城市在所有这些方面的影响直接地制约着城市的职能、性质的形成与变化,制约着城市规模的增长与变迁,最终制约着城质的形成与变化,制约着城市规模的增长与变迁,最终制约着城市的发展速度。市的发展速度。2 2、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对区域条件、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对区域条件与区域要素体系产生深刻的影响。与区域要素体系产生深刻的影响。n城市区域发展具有组织、带动作用。城市区域发展具有组织、带动作用。n(1 1)组织和带动区域发展

    38、)组织和带动区域发展n(2 2)构造区域空间结构)构造区域空间结构n(3 3)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n总之,城市生存于区域之中,与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自然环境有着复杂多样的联系,区域发展和环境变迁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城市发展的轨迹。城市的发展、兴衰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及环境的变迁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n(1)城市是区域的生产中心城市是区域的生产中心。n(2)城市是区域的流通中心城市是区域的流通中心。n(3)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与管理中心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与管理中心。n(4 4)城市是区域的人力资源培育中心)城市是区域的人力资源培育中心n(5)城市是区域的对外

    39、交流中心城市是区域的对外交流中心。n(6 6)城市是区域的创新中心)城市是区域的创新中心。n 城市是区域中最具发展实力和活力的组织,它的存在和发展对区域发展产生组织和带动作用。区域中城市的兴衰,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往往引起区域整体的发展出现相应的波动。n城市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及与周围地区的联系,就构造了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形态。n单个城市:单个城市:与周围地区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交流和联系,并在组织关系上和空间上逐渐地结为一个整体,形成具有一定边界的地域单元。在这个地域单元内,城市是中心,它周围的地区称之为腹地。一个城市与其腹地往往就构成了一个经济区域。n在一个区域内,若干个规模不等的城市

    40、相互联结在一起就形成了城市体系。城市体系。城市体系构成了区域的空间框架。n所谓城市体系就是一定区域内的一组相互依存、彼此间有较稳定的分工和联系、分布有序的城市群。n区域内的经济布局、要素流动、信息传输等主要都是依托或通过城市体系而进行的,形成各种经济和社会网络。并且,城市体系内每个城市都与周围地区构成大小不等的地域单元。这些地域单元依据其中心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空间关系进行组合,并与各种网络结合在一起,就把区域连成了一个有机整体。n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近域推进,另一个是广域推进。前者是单个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包括建成区向近郊区的外延和远郊区向近郊区的转化。后者是区域城市数量的

    41、增加,包括农村的乡镇逐渐发展为城市和在一些地方新建设的城市。n城市化的地域推进不断地改变着区域的空间结构,促使城市化的地域推进不断地改变着区域的空间结构,促使区域内的各种经济和社会组织、人口随之而调整空间分区域内的各种经济和社会组织、人口随之而调整空间分布与组合状态。布与组合状态。n城市化引发和增强了区域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城市化引发和增强了区域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以城市为模式或导向发生相应地变化,从而推动了结构以城市为模式或导向发生相应地变化,从而推动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n城市的发展将对区域社会经济条件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城市的发展将对区域社会经济条

    42、件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n城市经济发展将促进区域整体性经济实力及基础设施供城市经济发展将促进区域整体性经济实力及基础设施供给能力的增强,提高区域的市场能力。给能力的增强,提高区域的市场能力。n与此同时,城市污染将迅速恶化区域环境条件,增加区与此同时,城市污染将迅速恶化区域环境条件,增加区域环境、生态压力。消除城市污染是改善区域生态条件、域环境、生态压力。消除城市污染是改善区域生态条件、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保障。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保障。(三三)城市与区域在结构与功能城市与区域在结构与功能上的相互作用上的相互作用n (1)结构关联、功能一体是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重要表现方面 (2)区域为城市的形成与布

    43、局提供控制空间 (3)区域为城市地域类型的形成与分布提供空间载体 (4)城市密集区是区域与城市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另一种高层次城市地域类型 4.城市与区域在景观上的相互作用 城市景观是区域景观的集中体现,城市景观要充分体现出区域自然、人文景观的主体内容;城市景观的形成将改变区域景观的结构,增强区域景观质量。二、城市与区域的协调发展二、城市与区域的协调发展 1.城市与区域的空间一体化 城市与区域的空间一体化是指二者空间布局与空间结构的整体发展,是形成城市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基础。城市与区域空间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途径:(1)根据城市发展与布局的区域背景及区域供给能力,确定区域城市的数量和进行城市区位的选择

    44、;(2)城市区位选择受区域多种因素的制约;(3)合理布局重点城市是实现城市与区域空间一体化发展的另一主要方向;(4)实现城市地域与区域的空间整合是城市与区域高层次的空间一体化表现方式。2.城市与区域的产业一体化 城市对区域产业的吸引:区域社会经济水平低下的时期,人口、区域要素向城市聚集,培育城市产业,加速城市产业体系的形成。城市产业向区域的地域扩散:城市规模扩大及城市经济能量的增强,城市要素及城市职能不断向区域扩散,发挥出城市反哺区域、带动区域社会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3.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体化 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是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标志,处理好城市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互关系

    45、则是城市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是解决区域环境问题的关键。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建设的主要途径包括:(1)严禁将城市强污染型工业向乡村地域转移;(2)加快技术进步,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实行全过程控制,建立清洁型闭合城市工业生产体系;(3)加强乡镇工业的环境治理;(4)制定城市区域生态环境总体规划。4.城市与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 加强区域以交通运输、信息通迅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强城市与区域联系,实现城乡与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前提。城市与区域基础设施整体建设的主要途径:(1)制定以城市为主体,以区域为空间载体的城市区域基础设施整合规划,从区域人

    46、口增长、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出发,确定基础设施的发展规模及投资结构,进行基础设施布局。(2)处理好城市与区域基础设施的空间衔接关系,突出城市作为区域基础设施枢纽的作用,承担组织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的职能。第五章第五章 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 n文化产生于人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并在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得到发展和进步。人类的文化活动必然产生、发展于一定的地域空间,必然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对属于他们的那部分地域加以组织、利用和加工的结果,可以被视为“环境的人为部分”。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人类 文化-环境共同构成了特定的地域文化系统

    47、。地域文化系统的构成n 一、人一、人文化系统文化系统环境共同构成地域文化系统环境共同构成地域文化系统二、文化与文化系统二、文化与文化系统n (一)文化的概念与组成(一)文化的概念与组成n中西方对文化的理解中西方对文化的理解n 中国的理解中国的理解n “文化”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种文治教化就成了中国对“文化”一词的基本定义。汉朝刘向在说菀中说道:“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在这里,“文化”文治教化的内涵已经相当明显。西方对文化的理解n 在西方,“文化”(culture)一词源于拉丁文,有培育(cultivation)、“栽培”

    48、或“耕耘”(cultivation)之意,如农学(Agriculture),养蜂学(Apiculture)就是由culture一词合成而来。n 后来,在英语中引申到精神生活领域,指人类自身心灵、智慧、情操、德行、风尚的培养教育,有社会塑造(social refinement)、或“社会加工”之意。直到19世纪,文化一词才被赋予具有影响人的行为的社会属性。泛指一切知识乃至全部社会活动内容。文化一词的科学定义,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Tylor,1832-1917)1871年在其原始文化中给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

    49、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文化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n 文化的概念纷繁复杂,从当代多数文化地理学著作看,大都明确地以广义的文化领域为研究对象。n 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n 狭义的文化概念: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的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的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物质文化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非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无无 形形 的的)文文 化化(有(有 形形 的)的)文化的

    50、结构文化的结构文化结构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培育出来的价值观念、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培育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类在改造和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精精神文化包括范围很广,有人将其分为书面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和心理神文化包括范围很广,有人将其分为书面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和心理文化。文化。物质文化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文地理学课件-第四章-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19304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