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122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122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教育 理论 形成 发展 1122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第1页,共95页。知识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掌握夸美纽斯、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行为主义学派和认知发展学派的学前教育理论,中国社会转型时代的中国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现代典型的学前教育方案。2.熟悉熟悉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精神分析学派和人类发展生态学的学前教育理论,中国早期的学前教育思想。3.了解了解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洛克、裴斯泰洛奇的学前教育思想,中国天才教育时代的学前教育理论。第2页,共95页。技能目标技能目标 1.通过梳理国内外学前教育理论形成、发展及变革脉络,分析在学前教育实践中如何有选择性地应用有价值的经验。2.通过对现代典型的学前教育方
2、案的学习,结合中国学前教育实际,总结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学前教育方案,或者某一知识领域、技能领域的活动方案。第3页,共95页。【知识导图】现代典型的学前教育方案陶行知、陈鹤琴提出学前教育目标论、课程论、方法论学前教育观、课程目标、课程组织、课程评价的发展与变革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变革瑞吉欧方案、多彩光谱方案、蒙台梭利教学法、活教育方案、海伊斯科普方案、凯米课程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国外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颜之推、朱熹等倡导及早施教,重视风化陶染蒙台梭利、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认知学派、人类发展生态学派国外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变革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国外学前教育思想的形成夸美纽斯、洛
3、克、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形成第4页,共95页。第一节第一节 国外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国外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一、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时间:时间:远古时期至17世纪初(学前教育思想的孕育期)主要特征:主要特征:学前教育思想散见于各种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著作中,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第5页,共95页。(一)柏拉图(一)柏拉图(PlatoPlato,公元前,公元前427427前前347347年)年)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师从苏格拉底,创建了阿加德米学园,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最早论述学前儿童教育问题
4、的学者。代表作:代表作:理想国 主要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学前教育思想:1.重视优生优育和儿童公育 2.主张儿童“智德统一”3.构建了丰富的学前教育内容 4.“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第6页,共95页。(二)亚里士多德(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Aristotle,公元前,公元前384384前前322322年)年)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师从柏拉图,自己创办了吕克昂学院,被誉为“人类的导师”。代表作:代表作:学前教育观点主要体现在政治学和论理学等著作中。主要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学前教育思想:1.重视优生优育,控制人口过渡增长 2.通过游戏进行适宜的身体锻炼,保护幼儿的健康 3.重视习惯培养
5、,避免不良环境的影响第7页,共95页。(三)昆体良(三)昆体良(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约3595年)古罗马著名的雄辩家、教育家,是西方最早的教学法学者,被誉为西方教学论的奠基人。代表作: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部专门以教育为题材的教育学著作)主要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学前教育思想:1.主张及早教育 2.主张教儿童认识字母、书写和阅读,首次阐释了双语教育问题。3.对教师提出高要求,包括热爱儿童、善于观察和了解儿童;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恰当运用奖惩、禁用体罚等。第8页,共95页。二、学前教育思想的形成二、学前教育思想的形成时间:时间:17世纪初到19世纪末主要特征:
6、主要特征:教育著作开始系统阐述学前教育思想,使学前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夸美纽斯夸美纽斯、洛克洛克 、卢梭卢梭、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福禄培尔 第9页,共95页。(一)夸美纽斯(一)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17世纪捷克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在波兰、英国、匈牙利和瑞典进行教育改革,其教育思想对这些国家的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代表作:代表作:大教学论(西方第一本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被看作是系统教育理论产生的标志)世界图解(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被誉为“儿童插图书的始
7、祖”。)第10页,共95页。主要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学前教育思想:1.1.重视学前教育的价值重视学前教育的价值“幼年儿童要求优良教育极为迫切,缺它的话,他们将迷失方向”。(p5)“任何人在幼年时代播下什么样的种子,那他老年就要收获那样的果实”(p22)捷克夸美纽斯著.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任钟印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22.第11页,共95页。2.2.家庭就是家庭就是“母育学校母育学校”:(1)学前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即父母应培养儿童体力、智力和道德的初步基础,通过感觉器官的训练和发展使儿童获得有关自然界、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初步认识,为上小学做好准备。判断儿童是否适宜进入公共学
8、校的标准包括:儿童是否获得了在母育学校应学会的东西;他对问题是否有主意和辨别、判断的能力;他是否有进一步学习的要求和愿望。第12页,共95页。(2)学前教育的内容,包含胎教、体育、智育、德育四个方面。胎教:如母亲孕期应保持良好的情绪等;体育:如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智育:建立了包含自然、光学、天文学等13种学习内容的教学大纲;德育:培养幼儿的文明礼貌和良好的生活习惯。(3)重视游戏的作用 游戏可以使儿童“自寻其乐,并可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活泼和各种肢体的敏捷”。第13页,共95页。(二)洛克(二)洛克(J.Locke,1632J.Locke,163217041704)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
9、政治家和教育家,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体系。代表作:代表作:教育漫话主要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学前教育思想:1.学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绅士。(基于“白板说”的理念,认为幼儿的心灵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因而重视学前教育)第14页,共95页。2.教育内容包括:体育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并详细论述儿童 体育问题的教育家)。德育绅士教育的核心,以说理教育、榜样教育、实际练习、奖励与惩罚为主要方法。智育包括阅读、写字、图画、速记、法文、历史、地理等,主张儿童自己学习,寓学于游戏中。第15页,共95页。(三)卢梭(三)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
10、、教育家,是西方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把文艺复兴以来重视儿童的思想推向一个新的境界。主要教育代表作:主要教育代表作:爱弥儿(集中阐述了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第16页,共95页。主要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学前教育思想:1.教育目的:让儿童“回归自然”2.根据儿童自身发展特点,将儿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婴儿期(0-2岁):以身体养护和锻炼为主(2)儿童期(2-12岁):“理性的睡眠时期”以感官教育为主(3)少年期(12-15岁):主要进行知识学习与劳动教育(4)青年期(15-20岁):以道德教育为主第17页,共95页。(四)裴斯泰洛齐(四)裴斯泰洛齐(Johan Heinrich Pesta
11、lozzi,1746-1827)18世纪末19世纪初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一生致力于贫民教育。代表作:代表作:林哈德和葛杜林(又名贤伉俪)主要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学前教育思想:1.教育目的是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谐发展。2.倡导要素教育论(裴斯泰洛齐教学理论的核心)第18页,共95页。(五)福禄培尔(五)福禄培尔(F.W.A.Froebel,17821852)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性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Kindergarten),被誉为“幼儿园之父”。代表作:代表作:人的教育(提出了完整的幼儿教育理论,包括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儿童教学原则、教具开发等思想)第19页,共
12、95页。主要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学前教育思想:1.1.教育与儿童发展教育与儿童发展(1)统一的原则(2)教育顺应自然,坚持辩证的发展观(3)创造性活动(4)重视社会参与2.2.儿童教学原则儿童教学原则(1)自我活动(2)实物教学(3)游戏教学第20页,共95页。3.3.特色教具特色教具恩物的开发及应用恩物的开发及应用(1 1)恩物)恩物“恩物”是福禄培尔创制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学习材料,目的是让幼儿逐渐认识自然的规律。“恩物”包括各种柔软的彩色线球、木球、立方体、圆柱体和木板等20种积木。(2 2)作业)作业“作业”则是指教师指导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进行的各种结构或制作活动,目的在于将恩物的知识运用于
13、实践。作业的材料包括粘土、沙子、纸张和纸板等。第21页,共95页。三、现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变革三、现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变革时间:时间: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主要特征:主要特征:正规的社会性幼儿教育机构建立并逐步发展,幼儿教育理论从教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幼儿教育实践同步。代表人物及流派:代表人物及流派:蒙台梭利、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发展学派和人类发展生态学 第22页,共95页。(一)蒙台梭利(一)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意大利杰出的幼儿教育家,创立了蒙台梭利教育法,被誉为世界学前教育史上自福禄培尔以来影响最大的现代幼儿
14、教育家。主要教育代表作:主要教育代表作:蒙台梭利方法(1909)、童年的秘密(1933)、儿童的发现(1948)等第23页,共95页。主要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经过多年的“儿童之家”实验和实践,确立了其独特的蒙台梭利教学原则:(1)尊重儿童天性发展的原则(2)直观教学原则(3)环境教育原则(4)个别化教学原则(5)系统发展原则第24页,共95页。(二)精神分析学派(二)精神分析学派 典型代表:典型代表:奥地利的弗洛伊德(Freud,1856-1939)、美国的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1994)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童年期心理发展有五个时期,即
15、:口欲期(0-1.5岁)、肛欲期(1.5-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0岁)、青春期(10-20岁)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心理社会性发展共有八个阶段,即:信任对怀疑(0-18个月)、自主对羞怯(18个月-3岁)、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12-18岁)、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初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完善感对绝望感(老年期)第25页,共95页。主要观点:主要观点:1.重视早期经验和亲子关系。2.幼儿教育应重视培养健全人格。3.注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性。第26页,共95页。(三)行为主义学派(三)行为主义学派 典型代表:典型
16、代表:美国的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1958)、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1949)、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k Skinner,1904-1990)主要观点:主要观点: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开放变化的,每个幼儿的行为强化都不相同。关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重视环境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具有治疗的价值,认为通过适当的刺激及合理运用强化手段可以控制和改善人的心理问题。1.不足之处是把儿童看成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否认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是典型的“外烁论”思想。第27页,共95页。(四)认知发展学派(四)认知发展学派 典型代表:
17、典型代表:瑞士的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前苏联的维果斯基(Lev Vygotsky,1896-1934)主要的教育思想主要的教育思想1.1.皮亚杰的主要观点皮亚杰的主要观点根据认知图式的性质,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婴儿只能通过看、听、触、摸、尝、嗅等感知动作来适应外部环境,并构建感知动作图式,并从反射动作过度到智慧动作;(2)前运算阶段(2-6、7岁):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性图式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拥有了客体永久性,能在延迟模仿、象征性游戏、绘画、语言等领域有所表现;第28页,共95页。(3)具体运算阶段(
18、7-12岁)儿童的智慧活动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掌握了群集运算、空间关系、分类和排序等逻辑运算能力;(4)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2-15岁)个体的思维能力在该阶段已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物,而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第29页,共95页。根据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儿童心理发展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为依据,的阶段特点为依据,即:课程结构内容课程结构内容:应与儿童智力发展的结构相互适应;在教学过程中应三个原则三个原则:遵循适应儿童的认知发展、发展儿童的自主性和认知能力、重视实践活动;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上采用综合观察法、询问法、测验法和实验法的临床教学法,利用讲
19、述故事向被试提出有关道德方面难题的两难故事法,利用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成人之间互动的社会交往法,利用“高度集中注意的活动的”活动法。第30页,共95页。2.2.维果斯基的主要观点维果斯基的主要观点 儿童心理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认知成熟,儿童与成人或年长伙伴的互动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认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第31页,共95页。(五)人类发展生态学(五)人类发展生态学 典型代表:典型代表:布鲁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主要观点:主要观点:1.人类发展生态系统分为微观、中间、外层、宏观和
20、时间等五个系统。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由大小不同的系统相互作用构成的社会生态环境,其核心是发展的人。2.幼儿作为生态系统的因素之一,具有主动探索周围环境的欲望,其发展是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3.教育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变化外,还应该关注以幼儿为中心的其他各层系统,以谋求更佳的幼儿教育环境。第32页,共95页。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一、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 时间:时间:原始社会至鸦片战争时期 主要特征:主要特征:学前教育主要在家庭中实施,并没有产生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一)学前教育思想孕育的背景(一)学前教育思想孕育的背景
21、从统治者角度看,“学而优则仕”成为教育儿童的指导思想。从家庭及个人角度看,“光宗耀祖”成为学前家庭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从文化角度看,学前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儒家文化紧密相连。第33页,共95页。(二)早期的学前教育思想(二)早期的学前教育思想典型代表:典型代表: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颜之推(531约595年)、朱熹(11301200年)、王守仁(14721528年)较有代表性的学前教育思想:较有代表性的学前教育思想:1.胎教是立教之本 2.倡导及早施教 3.重视环境的风化陶染 4.注重德性的教育 5.倡导学习具体的事物6.提倡积极正面引导第34页,共95页。二、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二、中
22、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时间:时间: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之前 主要特征:主要特征:我国开始尝试社会化学前教育,民国时期以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等为代表的诸多教育家投身于幼稚教育改革,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满足中国国情需要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第35页,共95页。(一)学前教育理论形成的认识基础(一)学前教育理论形成的认识基础 1.1.关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关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儿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儿教育也应当普及”。2.2.关于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的认识关于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的认识 。幼稚园必须“中国化、省钱化和平民化”;“要解决我国的幼稚教育,
23、必须认清三点:一是儿童在幼稚园时候身心发展的情形。二是我国社会的现状。三是应如何根据社会现状来谋求民族的改造,同时,根据儿童的需要,谋社会基础的建设。”3.3.对儿童的认识。对儿童的认识。“小孩子有小孩子的意志,小孩子有小孩子的人格,成人应当尊重小孩子的人格”。第36页,共95页。(二)学前教育理论体系(二)学前教育理论体系1.1.学前教育目标学前教育目标 包括社会目标、个人目标2.2.学前教育课程学前教育课程 生活课程 “活教育课程”“行为课程”活动课程第37页,共95页。3.3.学前教育方法论学前教育方法论 “教学做合一”“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做学教合一”4.4.学前教育师资培养
24、学前教育师资培养 “艺友制”、设置完善的幼稚师范课程标准等)第38页,共95页。三、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与变革三、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与变革时间:时间:新中国成立至今主要特征:主要特征:新中国的学前教育理论以教育文化的引进和本土化为变革主线,在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嬗变中前进发展。第39页,共95页。(一)天才教育时代的学前教育理论(一)天才教育时代的学前教育理论(1949-19781949-1978年)年)1.总体教育目标总体教育目标:在前苏联的影响下,学前教育以全面发展教养为指导,关注科学教育和加强智力开发,提出了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体系。2.课程模式:课程模式:采用分
25、科教育模式,强调学科结构和追求卓越知性。3.在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上围绕是否教幼儿识字展开了探讨4.教学形式:教学形式:以游戏作为主导活动,学前教育任务通过各种活动来实现。第40页,共95页。(二)社会转型时代的中国学前教育理论体系(二)社会转型时代的中国学前教育理论体系(19781978年至今)年至今)1.学前教育观念学前教育观念质变与新型的个性教育观正在形成;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从“预设”走向“生成”,从“重物”转向“重人”,从“重教师”转向“重儿童”;3.课程组织课程组织由“分科教学”走向“活动教学”4.课程评价课程评价取向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化 第41页,共95页。第三节第三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