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双师”教学团队建设-PPT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双师”教学团队建设-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职 院校 人才培养 工作 评估 双师 教学 团队 建设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王王 汉汉 忠忠20192019年年1 1月月l目录:目录:l一、高职教育发展与教高【一、高职教育发展与教高【2019】16号号文件内涵;文件内涵;l二、关于高职专业与课程改革;二、关于高职专业与课程改革;l三、新评估方案的特点;三、新评估方案的特点;l四、新一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四、新一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过程分析。实施过程分析。l(一)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加(一)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l 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成为高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成为高等教育的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半壁江山”。l2019年全国高职(专科)招
2、生310万人;l2019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院发展到1184所。在校生人数917万;l五年来,高职毕业生累计1500万人。l2019年,山东省有普通高等学校111所,高职高专69所,占62%;l2019年全省招生45.3万,高职高专招生数占招生总数的62.19%;1、投入不足成为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投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l2、专业设置存在趋同现象,专业发展不平衡,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l3、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急待加强;l4、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体系尚未成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仍需加大力度;l5、产学研结合尚处于起步阶段,校企合作需要向深度发展。
3、l(三)教育部(三)教育部16号文件的颁发,标号文件的颁发,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发生志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了根本性的转变。l从重点抓规模扩张转向以内涵建设为中心,重点抓教学质量上,预示着我国的高职教育已进入以质量和特色求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l1 1、一大定位:、一大定位:l16号文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在我国加快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替代的作用。”这也就确认了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的一种教育类型,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
4、“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不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层次,不能是本科的“压缩饼干”和中专的“发面馒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l2、一个重点:一个重点:就是以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抓内涵发展。l3、两个性:两个性:要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生产力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知识经济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劳动力的知识技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是时代赋予我们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l4、三个建设三个建设:l 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专业
5、和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l5、四个加强:、四个加强:l 加强素质教育,加强专业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模式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是切入点,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根本途径是校企合作。l(一)高职专业改革与建设(一)高职专业改革与建设l 16号文件提出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l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l专业建设价值取向功利主义色彩严重,忽视“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忽视人性的提升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存在着“目中无人”的现象;l
6、在政府层面和学校层面上对专业的整体规划不够,新专业的设置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粗放性和盲目性,低水平重复的问题比较突出;l专业设置、建设和管理与行业、企业、职业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联系不够紧密,局限于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内部的“内循环”;l经费、师资等教育资源的投入速度跟不上扩大招生的速度,尤其是优质资源还很缺乏,专业软硬条件(如师资、实验实训场地设施、课程体系构建、教材等)建设滞后;l专业培养目标模糊或确定的培养目标无法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大,专业建设思路不清,缺乏特色,教育质量不高;l一些专业缺乏科学性和相对的稳定性,短期行为明显,只求一时一地的适应,对社会
7、潜在的人才需求缺乏应有的调查研究,市场需求面窄;l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不够深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需要加强;l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缺乏创新,校企深度合作是改革的主要制约因素;l对传统优势专业和老专业不能及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进行改造和调整。l1、关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关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l“高等性高等性”是其培养目标定位的基准,是其培养目标定位的基准,“职职业性业性”是其培养目标定位的内涵,而是其培养目标定位的内涵,而“区域区域性性”是其培养目标定位的地方特色,是其培养目标定位的地方特色,“社会社会性性”是其培养目标地位的价值取向是其培养目标地位的价值取向。l总之:总之:
8、在界定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时,应考虑人才的高等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和一线性等。l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l高等职业教育应是培养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应是培养适应 社会社会 主义市主义市场场 经济经济 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为宽广基础具有较为宽广基础 理论理论 及较强实践动手及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的生产、建设、管理与服能力的高素质的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这是一种具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这是一种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的高等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的高等教育。教育。
9、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应在于它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应在于它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与中职教育的最大区别应是它的高征,与中职教育的最大区别应是它的高等教育属性。等教育属性。l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上应该满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上应该满足以下的要求:以下的要求:l(1)满足就业岗位(群)的技术能力(技能)与职业素质作为职业教育的特征体现,应成为培养学生就业谋生就业谋生的必需;l(2)满足合格的高等教育属性应是使学生具备一生职业发展与迁移一生职业发展与迁移所必需的相对完整的某一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l(3)满足合格的高等教育属性应尽可能在人
10、文人文素质、思维素质、思维 方法方法 及终身及终身 学习学习 能力等能力等方面,为学生成就其人生的事业打好一定的基础。l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设计设计l 1总体设计原则:总体设计原则:l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能反映专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能反映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l按照平台(即公共课程平台、专业技能按照平台(即公共课程平台、专业技能课程平台)加模块(专业方向模块、素课程平台)加模块(专业方向模块、素质拓展模块、选修模块)设计课程体系;质拓展模块、选修模块)设计课程体系;l反映专业特色建设要求和反映职业资格证反映专业特色建设要求
11、和反映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模块化书要求;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模块化课程;课程;l本着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合一、产学结合的本着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合一、产学结合的原则落实原则落实(校内校内)实训,校企合作落实校外实训,校企合作落实校外(顶岗顶岗)实习,构建相对独立的理论和实践实习,构建相对独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教学体系;l本着必修选修课相结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本着必修选修课相结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方案制订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有利发展、方案制订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有利于教学管理,构建基于弹性学制和学分互于教学管理,构建基于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为核心的学分制模式下的培养计划。换为核心的
12、学分制模式下的培养计划。l2 2、关于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关于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l思路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位(群)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来来综合研究专业的设置。以优势和特色专业综合研究专业的设置。以优势和特色专业为核心,发展相关专业,形成专业群,优为核心,发展相关专业,形成专业群,优化专业结构。化专业结构。l 3 3、专业改革与建设必须坚持就业导向。、专业改革与建设必须坚持就业导向。l就业导向的专业建没,就是要把服务就业、促进就业的理念贯穿至3年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毕业生就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使就业率
13、与就业质量不仅成为专业建设的结果,而且当作推进专业改革的重要依据之一。l4 4、抓好实践教学、基础课两个课程、抓好实践教学、基础课两个课程系统建设系统建设 l实践教学成系统,实践教学成系统,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系统设计符合本专业需求点和难点。要系统设计符合本专业需求的实习实训体系,不是为了突出工学结的实习实训体系,不是为了突出工学结合而片面加强实习实训,而是紧紧围绕合而片面加强实习实训,而是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实践教学内容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对实践教学手段、方法、行科学设计,对实践教学手段、方法、安全和管理等做好综合安排。安全和管
14、理等做好综合安排。l基础课教学成系统。基础课教学成系统。应区别于岗位培训,应区别于岗位培训,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职业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职业能力需求,合理确定基础课程和内容,能力需求,合理确定基础课程和内容,正确掌握正确掌握“必须、够用必须、够用”的原则,避免的原则,避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要培养出完整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要培养出完整的“社会人社会人”,而不是片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职业人职业人”。l5 5、按照、按照“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需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需求目标求目标”构建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l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学内容应覆盖相应职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学内容应覆盖相应职业资
15、格要求,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突业资格要求,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把相关专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把相关专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一个条件。学生毕业的一个条件。l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不断增加选修课数量,以满足的变化。不断增加选修课数量,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学生的个性需求。l要打破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要打破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老三段老三段”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按公共课和专业课两块进行设置,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一体,突出
16、课程的专门化、综合化和职业的定向性,以模块式的课程结构构建高职课程体系。l6 6、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加强特色专业建设l力求做到:力求做到:l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定位准确定位准确;l人才培养理念先进,体现以人为本、实践性、以人为本、实践性、主体性、开放性和教学做三位一体主体性、开放性和教学做三位一体等教育思想;l教学设计、课程体系科学,教学设计、课程体系科学,重视理论理论与实践实践并重、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及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l在产学研结合上,有独创性在产学研结合上,有独创性,重视学生通过参加生产、服务、管理及参与技术开发与创新等,获得
17、职业经验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l(二)高职课程改革(二)高职课程改革l16号文件指出:号文件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l1、高、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与方向职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与方向l(1 1)重构课程体系)重构课程体系l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实际工作体系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并按实际工作结构重新设计课程结构。l(2 2)重组教学内容)重组教学内容l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针对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l(3 3)转变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方式l打破学科型课程
18、教学以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实施方式。形成主要进行任务实施、学生主动构建,融教、学、做一体的实施方式。l(4 4)改造教学情境)改造教学情境l打破单一的学习模式、课堂化教学环境,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l 2 2、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应实现、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应实现l“四个转变四个转变”(1)在理念上,由教程向学程转变。在理念上,由教程向学程转变。l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尽可能地尝试进行确立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相应岗位任务,内化和固化职业技能,完善职业素养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总
19、结评价和反思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等。l(2)在价值取向上,由学科知识本位向在价值取向上,由学科知识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职业能力本位转变。l(3)在教学方式上,由老三中心向新三在教学方式上,由老三中心向新三中心转变。中心转变。l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为阵地、以教师为主体、以书本为本位。高职院校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在做中学为重点、以掌握经验为目标,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l现状:现状:l目前,在课程教学方面,教师仍然以讲目前,在课程教学方面,教师仍然以讲授、满堂灌的形式为主,探究式的教学授、满堂
20、灌的形式为主,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很少。教师在教学上也过分追求学方式很少。教师在教学上也过分追求学科的系统性与内容的专、精、深,忽视科的系统性与内容的专、精、深,忽视应用性、实践性的技术知识,导致学生应用性、实践性的技术知识,导致学生毕业后,学机械制图的看不懂图,学汽毕业后,学机械制图的看不懂图,学汽车维修的修不好汽车等情况。车维修的修不好汽车等情况。l在在289289所抽样学校中,开展了模块式教学(所抽样学校中,开展了模块式教学(4444)l 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4848)l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3535)l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9 9)l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多媒体
21、课件辅助教学(9 9)l CBECBE教学模式(教学模式(6 6)l 现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5 5)l 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5 5)l 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4 4)l 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3 3)l在专业课中具有普遍适应性的项目教学在专业课中具有普遍适应性的项目教学法法4848所所,不到不到20%20%;l商业服务类专业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案例商业服务类专业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案例教学法教学法9 9所,不到所,不到3%3%。l(4)在课程导向上,由教学专家向消费在课程导向上,由教学专家向消费者需求转变。者需求转变。l改变学科型教学专家设计的传统单一学科课程模式,瞄准市场,反馈信息,向
22、消费者需求转变。l3 3、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做到做到“三个融合三个融合”(1 1)课程设置与岗位群的职业标准相融合。)课程设置与岗位群的职业标准相融合。l 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特别是加强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和国家规划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l(2)课程内容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内课程内容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相
23、融合。容相融合。l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使学生掌握最新的工艺和技能,将其贯穿于学历教育的全过程。l(3)课程教学中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课程教学中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融合。相融合。l在传授理论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l l 4、课程开发的途径和方法、课程开发的途径和方法l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就是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目前来看我国高职课程的开发,我国高职课程的开发,虽有企业人员的参与,但大多还
24、是以学虽有企业人员的参与,但大多还是以学校为主的造成课程与工作的客观联系校为主的造成课程与工作的客观联系被割裂开来,教学内容跟不上行业、企被割裂开来,教学内容跟不上行业、企业现行的主流技术。业现行的主流技术。产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其最本质最核心的体现应在课程改革的结合上,而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是重要的内容。l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l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教学为典型表现形式的任务引领式的学习领域课程。有着其针对来源与企业实践、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具有工作过程的整体性;l学生在完整、综合行动中思考和学
25、习,完成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整个过程;l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职业成长体验;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关键(核心)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l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步骤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步骤l目标职业群职业调研/职业资格研究核心岗位群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学习情景(课程内容)设计最后教学组织设计。l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目标和教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课程的实施必须以行动学内容的要求,课程的实施必须以行动为导向。为导向。因此,要使课程得以有效实施,必须要创设真实的职业情景,使学生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