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教师招聘资格证知识宝典)群体心理与行为.doc

  • 上传人(卖家):教师相关
  • 文档编号:3180862
  • 上传时间:2022-07-29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70.1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师招聘资格证知识宝典)群体心理与行为.doc》由用户(教师相关)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教师招聘资格证知识宝典 教师 招聘 资格证 知识 宝典 群体 心理 行为
    资源描述:

    1、第五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1.什么是社会知觉 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社会知觉是人的社会化、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发生的基础。2.简述社会知觉的范围(1)对表情的知觉 (2)对他人人格的知觉 (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4)对行为原因的认知 3.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1)认知者本身的特点:认知者的经验 认知者的性格 认知者的需要(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是指该对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的大小。认知对象,可以是某个人、某个团体或其他具有社会意义的事物。4.什么是社会态度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

    2、都同意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组成。5.社会态度由哪些成分组成(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行为倾向成分6.简述社会态度的基本特征(1)对象性 (2)内在性 (3)持久性7.简述社会态度的功能 (1)适应功能 (2)自我防御功能 (3)价值表现功能 (4)认识或理解功能8.什么是印象形成印象形成是指对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9.简述印象形成的效应 (1)社会刻板印象 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效应。(2)晕轮效应

    3、 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3)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4)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5)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是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10.什么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11.简述人际关系的特点(1)个体性 (2)直接性 (3)

    4、情感性12.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有哪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13.简述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阶段(1)定向阶段 (2)情感探索阶段 (3)感情交流阶段 (4)稳定交往阶段14.简述舒茨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1)包容需要包容需要,又称之为归属需要,是个人能被他人认同接纳,在群体情境中产生归属的需求,想要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表现为希望与别人发生相互作用,建立联系并维持和谐关系的愿望。 表现为:缺乏包容需要的人;过度包容需要满足的人;适度包容需求满足的人。(2)控制需要 控制需要又称为支配需要,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

    5、人际关系的需要。控制需要主要有三种类型:服从型;专制型;民主型。(3)感情需要感情需要又叫情感需要,是指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这种需要表现为在情感上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由此产生的积极动机和行为包括喜爱、亲密、关怀等。情感需要也表现为三种类型:低个人行为;超个人行为;适度个人行为。15.简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仪表因素 (2)空间距离因素 (3)交往频率因素 (4)相似性因素(5)互补性因素 (6)能力因素 (7)个性品质因素16.简述群体的含义又叫社会群体,是两个以上的人在同一目标指引和同一规范的约束之下,彼此影响,

    6、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集合体,也可称为团体。17.简述群体的特征(1)共同的目标 (2)共同的情感 (3)共同的价值规范 (4)一定的组织机构18.简述群体的分类(1)按照群体内各种相互作用的目的和性质等的不同,可以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2)按照群体是否真实存在,可以把群体分为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3)按照群体的规模,可以把群体分为大群体和小群体(4)按照群体发展水平和群体成员间关系密切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19.群体动力的内涵是指群体行为的动力与方向。20.群体动力的表现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21.教师应如何提高课堂里的群体凝聚力群体

    7、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以及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综合形成的,使群体成员固守在群体内的内聚力量。 教师在课堂里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学生的群体凝聚力:首先,要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其次,要帮助课堂里的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形成归属感。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22.什么是社会助长(最早发现社会助长现象的是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 也叫社会促进,是指因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从

    8、而使个人的活动效率与水平提高的现象。23.什么是社会惰化 也叫社会懈怠,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24.什么是从众从众是人们在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行为的心理状态,即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表现与群众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所谓的“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从众的最好写照。25.从众容易在什么样的情境发生(1)判断作业难度高,所呈现刺激模糊不清时,个体顺从社会压力的倾向就高。(2)群体极具吸引力并有高度的凝聚力时。(3)个体感受到

    9、群体成员有能力,而自己能力较差时。(4)个人的反应将会被群体知道时。(5)群体至少有三个成员反应一致时。 (6)在鼓励遵从社会准则的文化背景下。26.简述从众的种类(1)真从众(口服心服) (2)权宜从众(口服心不服) (3)不从众27.简述从众的原因(1)寻求行为参照 (2)群体凝聚力 (3)对偏离的恐惧28.影响从众的因素(1)个体的特点 (2)群体因素 (3)刺激物因素29.简述服从的概念服从是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命令而作出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外界的明确要求下发生的。30.简述服从的原因(1)合法权利 (2)责任转移31.简述影响服从的因素(1)命令者的权威性 (2)服从者

    10、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 (3)情境压力32.什么是依从 也叫顺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要求做的倾向,即接受他人请求,使他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33.顺从和从众的区别 顺从是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做出的,而从众并没有他人的直接要求,从众来自一种无形的群体压力。34.顺从和服从的区别 顺从来自他人的请求,是非强制性的,而服从来自他人的命令,带有某种强制的特征;命令者与服从者之间往往存在规定性的社会角色联系,如老师与学生、上级与下级,而请求者与顺从者之间并没有规定性的社会角色关系的束缚,各种人际交往之中都可以产生顺从行为。因此,顺从是一种比服从更为普遍的社会影响方式。35.什么是利他利他行为是指

    11、不期待任何回报、出于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36.利他行为的特征(1)自愿性 (2)利他性 (3)无偿性 (4)损失性37.利他分类(1)自我利他主义取向 (2)纯利他主义取向38.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1)自然环境(2)社会情境: 旁观者效应 对情境的社会性意义的判断 助人的得失(3)时间压力(4)利他对象的特点39.如何培养学生的利他行为(1)培养移情能力 (2)强化利他行为 (3)提供榜样示范 (4)学习助人技能40.什么是侵犯侵犯行为又称为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痛苦行为。41.简述侵犯的构成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42.侵犯行为的

    12、特点 (1)外显性 (2)伤害性,即侵犯行为对他人造成了损害 (3)有意性,即行为者具有伤害的动机和意图。43.简述影响侵犯的因素 (1)情绪唤起水平 (2)道德发展水平 (3)自我控制能力 (4)社会角色与群体 (5)大众传媒的影响44.如何控制中小学生的侵犯行为 (1)宣泄法 (2)惩罚法 (3)移情法 (4)认知干预 (5)榜样作用和大众媒体的宣传45.什么是群体极化 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46.简述群体极化产生的原因(1)个人倾向假设群体鼓励富有冒险性的见解,担心决策过于谨慎而被别人看不起或轻视。(2)

    13、责任分散。(3)个人单独决策时,由于掌握的信息有限,提建议便趋于谨慎,但经过群体讨论,拥有更多信息,因此也不再谨慎而敢于进行冒险决策。(4)文化价值倾向对于高冒险性行为有较高评价。高冒险往往与英雄气概联系到一起,容易获得好评,从而使人们倾向于鼓励冒险。47.什么是去个体化 是指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似乎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并丧失了个人身份和责任感,从而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48.简述去个体化产生的原因(1)匿名性 (2)责任分散 (3)自觉性减少49.什么是合作合作是个体或群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相互配合以实现同一目标的行为或意向。50.简述合作产生的条件 (1)目标的一致 (2)共识与规范 (3)相互信赖的合作范围51.简述竞争的概念竞争是个体或群体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实现的行为或意向。52.竞争产生的条件(1)目标较为稀有或难得(2)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也可能出现双赢结局。(3)竞争是有理性的,按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53.简述影响竞争与合作的因素 (1)奖励 (2)信息沟通 (3)性格特征 (4)文化背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教师招聘资格证知识宝典)群体心理与行为.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180862.html
    教师相关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