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孟德尔的遗传杂交实验(二)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二节:孟德尔的遗传杂交实验(二)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孟德尔 遗传 杂交 实验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一章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遗传因子的发现第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二)一对相对性状高茎与矮茎杂交,一对相对性状高茎与矮茎杂交,F F1 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配子结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配子结合是随机的。合是随机的。F F2 2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_,遗传因子组,遗传因子组成(基因型)及其比例为成(基因型)及其比例为_。3131121121高茎高茎矮茎矮茎 =DDDdddDDDddd=温故知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控制相对性状的成
2、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孟德尔通过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孟德尔通过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遗传实验,总结出基因的分离规律总结出基因的分离规律,后来,后来,他又通过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他又通过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验,总结出了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总结出了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黄色圆粒绿色皱粒PF1黄色圆粒个体数 315 108 101 32 比值:9 :3 :3 :1绿色皱粒F2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表现型1、实验过程、实验过程黄色圆粒绿色皱粒PF1黄色圆粒绿色皱粒个体数:315 108 101 32比值:9 :3:3 :1F2黄色圆
3、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表现型无论正交或反交,无论正交或反交,F1都只表现出黄色园粒都只表现出黄色园粒(双显性性状双显性性状)F2出现了出现了4种性状类型,数量比为种性状类型,数量比为9:3:3:12、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在在F2中,亲本型占中,亲本型占10/16,重组型占,重组型占6/16,四种表现型比值接近四种表现型比值接近9:3:3:1 F2出现了性状的自由组合,不仅出现两出现了性状的自由组合,不仅出现两种与亲本相同的类型(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种与亲本相同的类型(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即即亲本型亲本型,还出现了两种与亲本不同的类型,还出现了两种与亲本不同的类型(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即(黄色皱
4、粒和绿色圆粒),即重组型重组型3 3、结果分析、结果分析黄色圆粒绿色皱粒PF1黄色圆粒绿色皱粒个体数 315 108 101 32比值:9 :3 :3 :1F2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表现型粒形圆粒:315+108=423皱粒:101+32=133圆粒:皱粒 3:1结论结论:豌豆的粒形和粒色:豌豆的粒形和粒色这两种性状的遗传都分别这两种性状的遗传都分别遵循了基因的分离定律遵循了基因的分离定律粒色黄粒:315+101=416绿粒:108+32=140黄粒:绿粒 3:1我们对每对相对性状单独分析我们对每对相对性状单独分析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YRYR黄色圆粒黄色圆粒 r
5、r y y绿色皱粒绿色皱粒F F1 1黄色圆粒黄色圆粒YRYRyryrYyYy RrRrYRYRyryrYrYryRyRF F1 1配子配子P PP P配子配子园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园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 R和和r r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遗传因子Y Y和和y y控制。控制。纯种黄色园粒的遗传因子组成纯种黄色园粒的遗传因子组成为为YYRRYYRR,纯种绿色皱粒的遗,纯种绿色皱粒的遗传因子组成为传因子组成为yyrryyrr。2 2、F F1 1在产生配子时,每在产生配子时,每对等位基因彼此分离,不对等位基因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
6、合1 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两对遗传因子控制F F1 1产生配子有四种:产生配子有四种:YRYR、YrYr、yRyR、yryr,数量比接近,数量比接近1 1:1 1:1 1:1 1F2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 r r Yy r r Yy r r YYyRyRyRyryRyr r r yy93319331结合方式有结合方式有_种种基因型基因型_种种表现型表现型_种种16169 94 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表现型 基因型 占
7、F2中比例黄圆 绿圆黄皱绿皱Y R .yyR .Y rryyrr9/16 (3/43/4)3/16 (1/43/4)3/16 (3/41/4)1/16 (1/41/4)YRyR YryrYRyRYryrF2遗传因子组成及性状表现遗传因子组成及性状表现B、遗传因子组成(基因型)共有、遗传因子组成(基因型)共有9种种纯合子纯合子4 4种,即种,即YYRR YYRR yyRRyyRR YYrrYYrr yyrryyrr,各占,各占1/161/16,共,共4/164/16;单杂合体(一对基因杂合,一对基因纯合)即单杂合体(一对基因杂合,一对基因纯合)即YyRRYyRR YYRrYYRr yyRryyR
8、r YyrrYyrr ,各占各占2/162/16,共占,共占8/168/16,即,即1/21/2。双杂合体(两对基因都杂合)即双杂合体(两对基因都杂合)即YyRrYyRr,占,占4/16 4/16 即即1/41/4A、表现类型(表现型)共有、表现类型(表现型)共有4种,其中双显: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隐种,其中双显: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隐=9:3:3:1亲本类型占亲本类型占10/1610/16,重组类型占,重组类型占6/166/16 通过上述推理可知通过上述推理可知 新类型产生是由不同对基因之间自由组合,彼此独立、新类型产生是由不同对基因之间自由组合,彼此独立、互不干扰产生的。互不干扰产生的
9、。讨论:讨论:1、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关键是什么?、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关键是什么?2、如何验证孟德尔的解释、预期结果是正确的?如何验证孟德尔的解释、预期结果是正确的?答答:与基因分离定律相同,其关键是:与基因分离定律相同,其关键是F1基因型基因型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答答:可采用测交方法进行验证:可采用测交方法进行验证配子配子YR Yr yR yryr基因型基因型性状表现性状表现YyRr YyrryyRryyrr黄色圆粒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绿色皱粒杂种一代杂种一代 双隐性类型双隐性类型黄色圆粒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绿色皱粒 YyRr
10、YyRryyrryyrr 1 1 1 11 1 1 14 4、遗传图解、遗传图解比例比例5 5、结论:、结论:孟德尔测交试验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符,从而证实了:孟德尔测交试验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符,从而证实了:A A、F F1 1是杂合子;是杂合子;B B、F F1 1产生了四种类型的配子,且比例为产生了四种类型的配子,且比例为1 1:1 1:1 1:1 1C C、F F1 1形成配子时,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的同时,不成对的遗传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的同时,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因子自由组合1、两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两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F1产生配子种类:产生配子种类:4种(
11、或种(或22种),比值相等(种),比值相等(1:1:1:1)即(即(1:1)22、两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两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F2代基因型:代基因型:9种(或种(或32种)种)F2表现型有表现型有4种(或种(或22种),种),比值为(比值为(3:1)2若为若为n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满足自由组合),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满足自由组合),F1产生产生配子的有配子的有2n种,各种配子的比值相等种,各种配子的比值相等3、F1测交后代分离比:测交后代分离比:4种,种,比值为比值为1:1:1:1 即(即(1:1)2若为若为n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满足自由组合定律),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满足自由组合定
12、律),F2基因型有基因型有3n种,种,F2表现型有表现型有2n种,比值为种,比值为(3 3:1 1)n相关总结相关总结四、自由组合定律四、自由组合定律1 1、内容:、内容: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分离定律分离定律 VS VS 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P P1010旁栏题旁栏题两大遗传定律在生物的性状遗传中_进行,_起作用。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_。同时同时
13、同时同时基础基础遗传遗传 定律定律研究的研究的相对相对 性状性状涉及的涉及的等位等位 基因基因F F1 1配子的配子的种类及种类及 比例比例F F2 2基因型基因型种类及比种类及比例例F F2 2表现表现型种类型种类及比例及比例基因的基因的分离分离 定律定律基因的基因的自由组自由组合定律合定律两对或两对或 多对等位多对等位 基因基因两对或两对或 多对多对一对一对一对等位一对等位基因基因两种两种1111四种四种 11111111三种三种 121121九种九种 (121)(121)2 2两种两种 3131四种四种9 9 331331五、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五、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 1正确地选
14、择实验材料正确地选择实验材料2 2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3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即将数学方法引入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即将数学方法引入4 4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问题问题实验实验假设假设验证验证总结规律总结规律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 1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2 2基因型:指与表现型相关的基因组成基因型:指与表现型相关的基因组成3 3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控制不同性状的为非等位基因控制不同性状的为非等位基因)关关 系:系:表现型表
15、现型=基因型基因型 环境环境19001900年,荷兰植物学家德佛里斯、德国植物学家柯灵斯和奥地利植年,荷兰植物学家德佛里斯、德国植物学家柯灵斯和奥地利植物学家丘马克物学家丘马克 19091909年约翰生提出用年约翰生提出用基因基因(gene)(gene)代替遗传因子,成对遗传因子互代替遗传因子,成对遗传因子互为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allele)(allele)。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基因型基因型和和表现型表现型两个概念两个概念基因与性状的概念系统图基因与性状的概念系统图基因基因基因型基因型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显性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隐性基因性状性状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16、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性状分离纯合子纯合子杂合子杂合子表现型表现型发发 生生决决 定定决决 定定控控 制制控控 制制控控 制制+环境环境1 1、求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求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 已知基因型为已知基因型为AaBbCcAaBbCc aaBbCCaaBbCC的两个体杂的两个体杂 交,能产生交,能产生_种基因型的个体;能种基因型的个体;能 产生产生_种表现型的个体。种表现型的个体。2 2、求子代个别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几率求子代个别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几率 已知基因型为已知基因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两个体杂交,两个体杂交,求子代中基因型为求子代中基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