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贞观君臣论治-新版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177575
  • 上传时间:2022-07-28
  • 格式:PPT
  • 页数:82
  • 大小:747.5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贞观君臣论治-新版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贞观 君臣论治 新版 课件
    资源描述:

    1、贞观君臣论治贞观君臣论治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成成 荫荫 主讲主讲一、关于作者 袁枢,字机仲,南宋建州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市)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死于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17岁入太学,33岁中进士。中进士后,袁枢开始编撰资治通鉴纪事本末。宋史袁枢传记载他编撰的理由是:“常喜诵司马光资治通鉴,苦其浩博,乃区别其事而贯通之,号资治通鉴纪事本末。”即袁枢在熟读资治通鉴的过程中感到困难,从而编写新书来解决这个问题。袁枢42岁出任严州(今浙江省桐庐县西北)教授(地方官学的学官,职责为教授儒家经典,负责组织考试,处罚违纪学生),这

    2、一年是宋孝宗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当年他完成了资治通鉴纪事本末的定稿工作。w 资治通鉴纪事本末成书后,引起较大反响。据宋史卷389袁枢传记载:“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熟读,曰:治道尽在是矣。”袁枢为人正直。他曾任国史院编修官,分修国史传记。北宋末年奸相章惇的子孙以同乡关系(章出生地为今福建),请为改写佳传,袁枢说:“子厚(注:章惇的字)为相,负国欺君,吾为史官,书法不隐,宁负乡人,不可负天下后世公议。”袁枢在史学上的地位在于,他是纪事本末体这种新史体的创始人,资治通鉴纪事本末是最早的纪事本末体史书。二、关于资治通鉴纪事本末(一)成书背景

    3、袁枢本着和司马光同样的历史功利思想,素有“爱君忧国之心,愤世疾邪之志”,也想从历史中寻求借鉴。资治通鉴尽管具有许多优点,但用编年体的形式写成,时间跨度大,内容宏富,不容易把握历史的源流本末。正因为资治通鉴有缺点,袁枢才有了进行发挥的空间。资治通鉴纪事本末的产生,纪事本末体的出现,应该说是史学体裁发展的时代需求。中国的史学体裁,在宋代以前主要有编年体、纪传体、典志体三种。这三种体裁虽然各有所长,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对一些重大事件的原委及其经过情况不便于完整地加以叙述。简单地讲,例如编年体以年代为中心,常把一件事情隔开很多年叙述,即“或一事而隔越数卷,首尾难稽”;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又把一件事

    4、放在多人的纪传中,即“或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典志体(唐代杜佑通典始创)以制度为中心,更不容易看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唐宋以后,随着文化的繁荣,历史著作积累更多,一般人都感到难以遍读。就算读了,也难于一览了然。因此,以记载事件始末为主的纪事本末体,终于应运而生。其实早在北魏,就有人作过尝试。贵族元晖集门客崔鸿等编写科录,这部上古至晋代的通史传说就是“撰录百家要事,以类相从”。这是以事为纲的历史编写方式,可惜科录早佚。w(二)资治通鉴纪事本末的特点w1、编写方法 袁枢的写法是将资治通鉴的史料“区别门目,以类编纂。每事各详起讫,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自为首尾”,即依据资治通鉴的内容,总括成

    5、239件事情,每事各立标题,详述事件的原委经过,按历史年代顺序,抄录资治通鉴原文。仍然起于“三家分晋”,止于“周世宗征淮南”,以类编纂成42卷。2、优点 具体来讲,资治通鉴纪事本末具有以下的主要优点:(1)完全以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的全过程来编写,使读者对历史事件的概貌很快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印象,增强了历史著作的表现力。即“始于三家之分晋,终于周世宗三征淮南,包括数千年事迹,经纬明晰,节目详具,前后始末,一览了然。遂使纪传编年通为一贯,前古之所未见也。”(2)编排史事具有灵活性,可以“因事命篇,不为常格”,只取其中一部分,从而舍弃其余不相关的史事,使历史事件相对集中、突出,进而更好地体现

    6、作者意图。史评家章学诚对该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决断去取,体圆用神,斯真尚书之遗也。”(文字比纪传体简略,记事比编年体明了,坚决取舍,体例灵活多变而神奇不定,这就是尚书的遗教)(3)能够把复杂的历史现象简单化,便于初学 清人闵萃详说:“顾古之为史,事简而易明,后世务多,记载弥繁。综一年之所聚,萃一人之所为,累纸盈寸,起讫未穷。且年不一事,事不一人,端绪既繁,引申非易。学者欲求一事之本末,自非博观强识,融会于中,有未易明其条理者矣。袁氏枢有见于此,乃作通鉴纪事本末,揭事为题,聚类而条分,首尾详备,巨细无遗,一变编年、纪传之例,而实会其通,诚记事之别格,而史学之捷径也。”过

    7、去的编年体只能提供线的知识,纪传体只能提供面的知识,典志体和史评只能供给深入的知识,纪事本末体却能提供点的知识。研究历史,最好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深入。因为历史上各种现象都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关系,首先以了解具体事件入手,累积起来,就容易认识到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道理。例如五胡十六国的兴灭、五代十国的盛衰、唐帝国的建立与扩张,都是头绪很多的历史过程,在编年体和纪传体史书中一时不容易搞清楚,而在通鉴纪事本末里,将相关历史事件一件一件叙述,既具体又完善,很快就能知道大概。正所谓“史无完史”,通鉴纪事本末也有自己的缺点。2、缺点 (1)取材大多抄录编年体或纪传体史

    8、书,既不能代替原书,也不能作为第一手资料,史料价值不足。(2)取材范围狭窄。资治通鉴本来就是一部政治史,关于经济、文化方面的记载就比较少。然而田制、漕运、府兵以及礼乐历数、天文地理等重要内容,资治通鉴都有记载,可袁枢却一概弃而不取,不能不是个缺陷。至于袁枢所取资料,全是有关诸侯、女主、外戚、宦官、权臣、“夷狄”、藩镇之类,其余史事,略而不书。所以清代人王介眉作补通鉴纪事本末,认为“建安之书,不言田制,则度(du)地居民之法亡(w);不言漕运,则凿渠引河之利塞;不言府兵,则耕牧战守之功隳”。(3)记述的事与事之间没有联系,对于整个历史不能勾勒出一个发展的线索。因为是分事立目,以一事的起讫为宗,只

    9、好将复杂的历史事件简单化、故事化,w因而不能反映历史发展的整体,当然也就很难据以研究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w讨论w一、唐太宗君臣讨论的问题有哪些?其参加者是谁?这些问题的答案分别是什么?效果又如何?w二、在此基础上,试归纳出唐太宗时期的执政特点。译 文 唐高祖武德九年冬十月丙午这天(这是按照年、时、月、日为序的纪年方式),唐太宗与大臣们讨论如何消除抢劫的强盗。有人请求用严酷的刑法来禁止强盗,唐太宗笑着对他说(哂,微笑,此有嘲笑之意):“老百姓成为强盗的原因是国家赋税徭役繁重、官吏贪污苛求,他们饥寒交迫,所以顾不得廉耻,铤而走险。我应当减少奢侈和浪费,降低赋税和徭役,选择任用廉洁奉公的官吏,这样一

    10、来就会使老百姓达到温饱线以上的生活水准,自然就不会当强盗了,还用得着严刑峻法吗?(“衣食有余,富余不足”是古代的一种小康生活)”从此几年后,天下局势安定,路人不会将别人遗失在道路上的财物据为己有,民户的大门不用关闭,商人与旅客可以放心大胆地在野外露营借宿。唐太宗还曾经对亲近的大臣说:“君主依靠国家,而国家依靠老百姓。如果剥削(刻,剥削)老百姓来满足君主的需求,君主尽管过着富足的日子,国家却会灭亡。就好似割下自己身上的肉来充饥,肚子虽然一时填饱,人却死了。所以君主的忧患不是源于外部,而往往来自君主自身。君主欲望过度就会导致人力、物力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耗费巨大就会加重赋税的征收,赋税征收的加重使

    11、得老百姓对国家产生怨恨,老百姓一旦怨恨国家,国家形势就会不稳定,进而君主就会亡国。我常常留心这个问题,所以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这段话体现了唐太宗的民这段话体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他意识到民众的支持本思想。他意识到民众的支持是国家存在的必要政治资源;是国家存在的必要政治资源;他关注老百姓的生存状态,注他关注老百姓的生存状态,注意尽可能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意尽可能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以求得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以求得国家的长治久安。家的长治久安。唐太宗贞观元年春正月,唐太宗因为兵部郎中戴胄忠诚、廉洁、公平、正直,把他提升为大理少卿(擢,指提升官职)。唐太宗因为候选官员往往假冒恩荫(即

    12、资荫)身份,下令假冒恩荫身份的候选官员主动交代罪行,如果不主动交代罪行,将被处死。诏令发布不久,有假冒恩荫身份的候选官员被查明,唐太宗打算处以死刑。戴胄上奏说:“根据法律,应当判处流刑。”唐太宗生气地说:“你打算遵守法律,却要让我在天下人面前失去信用吗?(卿,对人表示亲热的称呼)”戴胄回答说:“皇帝发出诏令的依据是本人临时的心理状态;而法律却是国家用来向天下昭示信义的手段。陛下憎恨候选官员狡诈非常,所以才想处死他们。然而,知道处死他们的做法不妥以后,再用法律去量刑,这就是虽然忍受微小的憎恨情绪,但却保全了巨大的信义。”唐太宗说:“你能够秉公执法,我还有什么担心呢?”戴胄常常违背唐太宗意愿秉公执

    13、法,进谏的时候毫无保留(“涌泉”,言其多)。戴胄的意见,唐太宗都一一采纳,国家因此没有冤案。该段表现了唐太宗依法治国的政治思想。他能在臣下劝谏后将法律权威置于君主权威之上,在传统时代确属难能可贵。唐太宗命令封德彝推举优秀人才(古人古人在男孩出生三个月后给孩子取名,但行冠在男孩出生三个月后给孩子取名,但行冠礼即二十岁成年后,从前由长辈所命和多礼即二十岁成年后,从前由长辈所命和多年来被长辈所称的年来被长辈所称的“名名”就不便再在社交就不便再在社交场合呼来喊去,必须取一个供平辈或晚辈场合呼来喊去,必须取一个供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这就是可以称呼的新名,这就是“字字”。“字字”的出现还由于避讳的原

    14、因。的出现还由于避讳的原因。男子成年后要男子成年后要参加包括祭祀在内的各种正式的社交活动参加包括祭祀在内的各种正式的社交活动,很多场合下,对人的称呼要避讳。,很多场合下,对人的称呼要避讳。男子的名只能有一个,因为由祖或父男子的名只能有一个,因为由祖或父所定,一般都是终身不变的。而字是自拟所定,一般都是终身不变的。而字是自拟的,可以有多个,甚至十几个。字与名在的,可以有多个,甚至十几个。字与名在含义上有联系,字又可以在非正式场合使含义上有联系,字又可以在非正式场合使用,所以有古人的字渐渐取代了名用,所以有古人的字渐渐取代了名),封德彝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向唐太宗推荐优秀人才。唐太宗责问封德彝,封德

    15、彝回答说:“我并不是没有尽力寻找人才,只是因为至今都没有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唐太宗反驳说:“君王(此处“君子”特指“君王”)任用人才就好比使用工具,要选取各种工具的不同优势。古代将天下治理得极好的君王,难道也要到其他朝代去借用人才吗?恰恰是怕自己不能发现人才,怎么可以诬蔑我们大唐王朝没有杰出人才呢!”封德彝羞愧难当,退下辞别。w 此段通过唐太宗与封德彝的此段通过唐太宗与封德彝的对答,展现出唐太宗对答,展现出唐太宗“世世皆有世世皆有人才,用其所长人才,用其所长”的人才观。的人才观。贞观二年春正月,唐太宗问魏征:“君主怎样做才算明智?又怎样做才会昏庸?”魏征回答说:“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会

    16、作出明智的决断;仅仅片面地听取单方面的意见,只能作出昏庸的判断。从前尧畅听民意,所以三苗的恶行被他知晓。舜广开四方视听,所以共工、鲧和驩这样的坏人无处隐藏。秦二世毫不怀疑地信任赵高,给自己带来了在望夷宫被赵高杀害的悲剧。梁武帝不加选择地听信朱异,结果让自己遭受在台城被活活饿死的屈辱。隋炀帝片面相信虞世基,落得被部将缢杀在彭城阁的下场。因此,如果君主广泛地听取和吸纳意见与建议,宠臣就不能蒙蔽(雍,堵塞;蔽,蒙蔽)君主,并且下面的信息也会畅通地到达君主。”唐太宗说:“说得对!”w 唐太宗和魏征讨论君主怎样才能贤明,魏征要唐太宗广开言路并广泛听取意见,这样才能及时了解真实情况,而不至于被臣下蒙蔽。这

    17、种君主“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政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贞观三年夏四月甲午,唐太宗御驾到太极殿(始,曾经),对近侍大臣说:“中书省和门下省都是非常重要的部门(司,部门),对不妥的诏令都应该提出意见或建议(论执,提出某种意见或建议)。近来只顺应我的意图,却听不到不同的声音(违异,不同的意见)。如果中书省和门下省只是负责传递文书,那么谁不能做呢?何必费心地选用人才呢?”房玄龄等人马上磕头谢罪。从前的做法(惯例)是:所有的国家大事(凡,凡是,表概括),都由中书舍人各自提出自己的意见(执,持有某种主张),混杂地签署自己的名字,叫“五花判事”。紧接着中书侍郎和中书令进行审查(省,检查,与审同义),

    18、此后给事中和黄门侍郎可以反驳和纠正中书省的意见。唐太宗方才重申已有的制度,从此很少有破坏规定的事情出现(败,毁坏,败坏)。该段表明唐太宗注重使中书省与该段表明唐太宗注重使中书省与门下省发挥监督和制约君主意志的职门下省发挥监督和制约君主意志的职能,以此确保诏令的可行性。能,以此确保诏令的可行性。贞观四年秋七月乙丑,唐太宗问房玄龄和萧瑀(像玉的石头):“隋文帝和我相比怎么样?”他们回答说:“隋文帝勤于政事,每次临朝的时候,有时候要持续到正午(昃z,太阳过了正午,叫昃),五品以上的官员被安排座位(引,率领),讨论政事,由卫士送来饭食(“卫士”此指宫廷中的服务人员)。隋文帝本性虽然不仁慈和宽厚,但也是

    19、个奋发图强的君主(励,振奋;精,精神。励精图治,振奋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唐太宗说:“你们只说对了一部分。隋文帝为人不明智却喜欢细察。不明智就会了解得不全面(照,日光,用比喻意,指眼睛看到的地方),喜欢细察就会对事情多疑,政事都由自己一个人决定,不相信大臣。国家非常广大,他整天忙于政事,虽然一再(复,反复)让自己劳累伤神,怎么能使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妥当呢?。”大臣们知道隋文帝的心思以后,只是奉旨行事(决,决定;成,已有的方案),即使隋文帝的决定有错误或不妥的地方(愆,过失,过错;违,违背,违反),也不敢进谏和反对,这就是隋只经两朝就灭亡的原因。我却不一样。把天下的人才任命(即“置”)为各

    20、类官员,让他们忧国忧民,所提出的各种方案都汇总给宰相,宰相考虑成熟妥当以后,上奏给我。官员们立了功就奖赏,犯了错就惩罚,有谁还敢不竭尽所能地干好(修,本指整治、治理)本职工作?还担心治理不好天下吗(治,把国家治理得非常好的一种状态)?”由此发布诏令给各个部门:“从现在开始,如果诏令有不妥当的地方,都应该奏报意见或者建议,不能违心附和(阿,迎合),不表达自己的想法。”此段写唐太宗和房玄龄、萧瑀讨论隋文帝的功过,双方肯定了隋文帝勤政的一面;但唐太宗更看到隋文帝不信任大臣,喜欢独断,因此大臣们不敢违抗,只是一味执行,所以隋才会二世而亡。由此,唐太宗下令大臣们要及时对诏令发表不同意见,而不要一味顺从。

    21、贞观六年冬十二月,唐太宗对魏征说:“选拔官员,不能轻率和仓促。任用一个君子,所有的君子都愿意前来,而如果任用一个小人,所有的小人都会蜂拥而至。”(这里“君子”和“小人”是从道德的角度说的,古人往往把人才的道德放在第一位,今天仍然说“德才兼备”。像曹操那样唯才是用的情况并不是主流)魏征回答说:“确实是这样。假如国家没有统一,那么就只看人才的才干,而不用权衡品行。如果国家已经安定(丧,死亡;乱,战乱),那么不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就不能使用。”这段讲唐太宗和魏征之间讨论要谨慎地使用人才,使用人才的标准要根据不同环境而有所不同。w 贞观十三年春二月,唐太宗已经下诏书让宗室和一些大臣世袭刺史的职位,左庶子

    22、于志宁认为古代和现今情况不同,这样做恐怕不能保持长久的稳定,因此上奏疏表示反对。侍御史马周也上了奏疏,他认为:“尧、舜的父亲还有丹朱、商均那样的不孝子。假如让小孩子继承职位,万一他们娇纵,老百姓(数词,古代以“百万”或“万亿”为“兆”,常用来表示极多)就会受到他们的祸害(被,遭受,蒙受),国家就会遭受损失(败,毁坏,败坏)。想要(正,表示动作的进行、状态的继续)断绝他们的职位,他们长辈的功劳还在;想要保留他们的职位,他们的罪恶已经明显了。与其祸害现世的广大百姓,不如不向有功劳的大臣施恩,这是非常明显的道理。这样的话,原来(向,原来,当初)关爱他们的行为,恰好(适,恰好)成了伤害他们的行为。臣下

    23、认为应该赏赐他们土地和人口(户,户口。邑,食邑),如果确实(必,确实)有才能,就根据能力(器,才能)的大小授予相应的官职,使得本人受到陛下的恩泽,子孙也享有优越的生活(福禄,只享受待遇,不世袭官职。福,幸福。禄,福气)。”正碰上(会,表示时间,正好、碰上)司空、赵州刺史长孙无忌等人都不愿意接受世袭职位(之,动词,到。国,原指受封的地方),上表坚决推辞,表的内容是:“诏令发布以来,感到孤单凄凉(成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见西晋李密陈情表),好像行走在春季的薄冰上;宗族(宗,宗族)和亲属(戚,亲戚)忧心忡忡(虞,忧患),如同被放置在火上的汤一样。追忆往昔,只有三代实行分封制,原因大概是因为中央的力

    24、量不能控制地方势力,所以因势利导,w政令(礼,古代社会的法则、礼仪。乐,音乐。节,符节,古代用来做凭证的东西。文,法令条文)常常不是由中央王朝发出的。两汉废除王侯,设置郡守。消除(蠲,免除)了过去(曩,从前)的弊端,这非常恰当(协,和谐,融洽)。现在因为我们的缘故又有变化,恐怕会扰乱圣唐的制度。w而且愚蠢不成器的后代,或者触犯(抵,触犯、抵触。“冒”与“抵”为同义词)国法,自取灭亡(诛,杀死;夷,特指灭族)。因为延续几代的赏赐,导致断绝的灾祸,实在是可怜悯的事情(“哀”与“愍”为同义词)。恳请能收回成命(涣,离散),恩赐子孙们性命。”长孙无忌又通过儿媳长乐公主坚决向唐太宗请求,他还说:“我排除

    25、千难万阻为陛下效力,现在天下太平,为什么要被任命到外地?这和迁徙没有什么分别。”唐太宗说:“天子把土地分封给有功的大臣,这是古今共同的做法。目的是为了让你的后代辅佐我的子孙,共同把大唐永恒的基业传继下去。但你们却表示不能接受(“望”与“怨”意义相同,都是埋怨、责怪的意思),我怎么会强迫你们接受呢?”庚子日,唐太宗下诏停止世代封袭刺史的制度。这段话表明唐太宗既有人这段话表明唐太宗既有人情味,又富有政治的理性,能情味,又富有政治的理性,能妥善处理好情感与理智的关系妥善处理好情感与理智的关系。贞观十六年夏四月壬子,唐太宗对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你还在兼任起居郎,我可以看看你记录的起居注吗?”褚遂良回答

    26、说:“史官(此指起居郎)笔录君主的言行,详细地(备,详细)记载君主的善与恶,大概(庶几,表示希望或期盼的语气)君主因此不敢有不良的言行,还没听说过君主自己看阅起居注的先例。”唐太宗说:“我有不妥的地方,你也要如实记载下来吗?”褚遂良回答说:“我的本职工作是如实笔录陛下言行,不敢不记载不妥的地方。”黄门侍郎刘洎说:“假使(借使,假使,又作“藉使”)褚遂良不记载,天下人都会记载。”唐太宗说:“确实是这样。”。w 这段话反映了唐太宗对这段话反映了唐太宗对待他人评价的态度,他在意待他人评价的态度,他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关注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关注舆论,但又维护史官的职责,论,但又维护史官的职责,愿意

    27、接受舆论的监督。愿意接受舆论的监督。贞观十七年春正月戊辰,郑国公魏征去世(诸侯之死称为“薨”)。唐太宗常常思念他(不已,不停),他对近侍的大臣们说:“人们用铜制作镜子,可以用来端正仪容。把历史当作镜子,可以明白人世的兴盛衰落的规律。君主把臣下作为镜子,可以知晓自己的得和失。”魏征离开人世(没,指死亡),我就少了一面镜子。这就是著名的“三镜论”。魏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谏臣,屡屡冒死进谏,常常弄得唐太宗尴尬与恼怒,有时甚至大动肝火,要惩治魏征。但唐太宗毕竟是明君,冷静下来以后,就会接受魏征的建议。唐太宗敢于和善于接受反面意见,是中国历史上善于纳谏的明君。贞观二十一年夏五月庚辰,唐太宗御驾翠微殿

    28、,问近侍的大臣:“自古以来的帝王即使统一了中原(中夏,即中原,最初指四夷环绕的中原核心地带,在春秋时期仅包括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后来范围逐渐扩大。“中”表地理位置,“夏”指华夏族),也不能使周边的少数民族归服(服,使归服)。我的才能不如古人,但所取得的成就(成功,在此作名词)却超过他们,我自己不清楚具体原因(谕,明白。此外“谕”字还有“告诉”的意思),大家敞开心扉尽情说说你们的看法吧!”大臣们都说:“陛下的功劳德行像天和地那样广大,我们无法说清楚(名言,说出话来。此句意为:我们和天下万物一样不能理解。此为奉承唐太宗的话。古代帝王以“天子”自居,标榜奉上天旨意统治万民,他们希望被神化,以彰显自

    29、己拥有正当的统治权,这样有利于统治。大臣们就是为了迎合唐太宗的这种心态)。”唐太宗说:“你们的答案不正确(然,正确)。我能做到这样的原因,只(止,只,只是)在五个方面。自古以来,帝王纷纷忌妒比自己强的人(疾,妒忌,厌恶,憎恨),而我一旦发现别人的优点,就好像自己拥有这些优点(善,优点)一样高兴。对优秀人才来说,他们的品德和才干(行,品德。能,能力)往往不能兼备,我常常忽略(弃,抛弃,舍去)他们的缺点,而使用他们的长处。帝王(人主,帝王)在提拔任用贤才的时候,往往巴不得把他们揣在怀里;而退弃无能之辈的时候,恨不得把他们通通推到山沟里(不肖,不才。壑,蓄水的洼地,水沟,山沟)。而我见到贤才就会敬重

    30、他们,遇到无能之辈就怜惜他们,两类人都能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君主们往往厌恶鲠(直爽,正直)直坦率的大臣,明里暗里地处死他们(阴,私下,悄悄地。诛,杀死。显,公开地。戮,杀戮),没有哪朝哪代不是这样。我登基以来(阼,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古代帝王登阼阶以主持祭祀,所以用阼指帝位。践阼,即帝位,也作“践祚”),满朝都是鲠直坦率的大臣(或:鲠直坦率的大臣一个挨着一个),从来没有贬退斥责(黜,贬退)过他们。自古以来历代皇帝都看重华夏族,却轻视少数民族(“贵”与“贱”意思相反,都是意动用法),只有我能做到平等地爱护他们,所以各个周边民族都像依赖(依,依赖)亲生父母一样依赖我(种落,族)。这五个方面,就是我成

    31、就今天事业的原因。唐太宗回头对褚遂良说:“你曾经担任过史官,像我方才说的一番话,符合实际情况吗?”褚遂良回答说:“陛下博大宽广的德行记载不完(胜,尽),却单单对以上五个方面满意(与,赞许),陛下真的(盖,表示推测,大概)过于谦虚了。”这段话表明唐太宗善这段话表明唐太宗善于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教于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这是训,这是“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出出现的重要原因。现的重要原因。w讨论w一、唐太宗君臣讨论的问题有哪些?其参加者是谁?这些问题的答案分别是什么?效果又如何?w二、在此基础上,试归纳出唐太宗时期的执政特点。w参考答案w 一、w1、讨论问题:如何制盗;w 参加者:唐太宗与群臣;w 解决

    32、方案:轻徭薄赋、选用廉吏;w 实施效果:“数年之后,海内升平”。w2、讨论问题:如何处置诈冒资荫的官员;w 参加者:唐太宗与戴胄;w 解决方案:判以流刑;w 实施效果:“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听从戴胄的建议后“天下无冤狱”。w3、讨论问题:推荐优秀人才;w 参加者:唐太宗与封德彝;w 解决方案:唐太宗批评封德彝不作为;w 实施效果:“封德彝“惭而退”。w4、讨论问题:君主如何才会明智和昏庸;w 参加者:唐太宗与魏征;w 解决方案:“兼听则明,偏信则暗”;w 实施效果:唐太宗听取魏征的意见,也给后世留下此著名典故,提醒君主要能广泛听取各方意见。w5、讨论问题:中书、门下应该对不妥的诏令提出意见;w

    33、参加者:唐太宗与房玄龄等大臣;w 解决方案:“申明旧制”,中书、门下应对不妥的诏令提出意见;w 实施效果:“房玄龄等皆顿首谢”、“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w6、讨论问题:唐太宗与隋文帝的优劣比较;w 参加者:唐太宗与房玄龄、萧瑀;w 所得结论:隋文帝“虽性非仁厚,亦励精之主也”,“隋文帝不明而喜察”导致决策失误,群臣又不敢指出,导致二世而亡,唐太宗重用人才、信任大臣、赏罚分明,太宗强于文帝;w 实施效果:太宗发布诏令,要求如果诏令有不妥当的地方,官员应该奏报意见或者建议,不能违心附和。w7、讨论问题:必须慎重选用人才;w 参加者:唐太宗与魏征;w 解决方案:必须慎重选用人才,打天下的时候

    34、,选用人才只重才能,而政治安定的时期,选用人才要德才兼备;w 实施效果:双方达成一致意见。w8、讨论问题:宗室群臣是否该袭封刺史;w 参加者:唐太宗与于志宁、马周;w 解决方案:袭封刺史弊大于利,应该让宗室功臣的子孙只享受食邑,根据其德才决定授官与否;w 实施效果:“诏停世封刺史”。w9、讨论问题:太宗能否看阅起居注;w 参加者:唐太宗与褚遂良、刘洎;w 解决方案:太宗不应看阅起居注,太宗的不妥行为也应被史臣下来;w 实施效果:双方达成一致意见。w10、讨论问题:魏征的功过;w 参加者:唐太宗自己;w 所得结论:“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w 实施效果:给后世留下此著名典故,

    35、提醒君主要能善待诤臣。w11、讨论问题:唐太宗何以服戎狄;w 参加者:唐太宗与群臣;w 所得结论:唐太宗能宽容地对待人才,能合理使用人才,能善待人才,能容忍鲠直坦率的大臣,能做到民族平等;w 实施效果:双方达成一致意见。w二、w这一时期的执政思想是唐太宗君臣集体智慧的结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w1、非常重视人才。体现在唐太宗命封德彝举才,并亲自过问,进而责备封德彝不作为;选用廉吏治理国家;还体现在重用人才、信任大臣,能宽容地对待人才,能合理使用人才,能善待人才,能容忍鲠直坦率的大臣;w还有,在人才的选用上必须要慎重,打天下的时候,选用人才只重才能,而政治安定的时期,选用人才要德才兼备。w2、注重维护制度的权威。在如何处置诈冒资荫的官员的问题上,唐太宗与戴胄发生分歧,最终唐太宗屈服于制度;在出现中书、门下的官员一味顺从诏敕的情况后,唐太宗“申明旧制”;w而在唐太宗想看阅起居注遭到褚遂良和刘洎反对后,唐太宗最终还是没有强行要求,自觉地维护这一监督制约皇权的史官制度。w 3、君臣之间有良好的信息互动渠道。以魏征为代表的大臣,如魏征、于志宁、马周,积极向唐太宗进谏,唐太宗能虚心纳谏,君臣之间形成良好的信息互动渠道,这是作出正确决策的重要保证。谢谢 谢谢 大大 家!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贞观君臣论治-新版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17757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