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吸光光度法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十章吸光光度法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 章吸光 光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十章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吸光光度法SpectrophotometrySpectrophotometry分析化学分析化学 基本内容及重点要求基本内容及重点要求v 了解光的特点和性质;了解光的特点和性质;v 熟练掌握光吸收的基本定律;熟练掌握光吸收的基本定律;v 理解引起误差的原因。理解引起误差的原因。v 了解比色和分光光度法及其仪器;了解比色和分光光度法及其仪器;v 掌握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掌握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v 熟练掌握光度测量和测量条件的选择。熟练掌握光度测量和测量条件的选择。v 掌握吸光光度法测定弱酸的离解常数、络合物络合比的测掌握吸光光度法测定弱酸的离解常数、络合物络合比的测定、
2、示差分光光度法和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等应用。定、示差分光光度法和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等应用。10-1 物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10-2 光光吸收的基本定律吸收的基本定律10-3 吸吸光光度法的仪器光光度法的仪器10-4 吸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吸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本章提纲本章提纲概述概述v 方法原理:方法原理:吸吸光光度光光度法是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一种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v 分类:分类:包括比色法、可包括比色法、可见吸光光度法、紫外见吸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吸光光可见吸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度法和红外光谱法等。等。比
3、色分析法:比色分析法:通过目视比较颜色的深浅来测定物质的通过目视比较颜色的深浅来测定物质的浓度。浓度。吸光光度法:吸光光度法:使用光度计测定的方法。使用光度计测定的方法。吸光光度法特点吸光光度法特点(一一)灵敏度高灵敏度高 吸光光度法测定物质的浓度下限吸光光度法测定物质的浓度下限(最低浓度最低浓度)一般可一般可达达110110-3-3%的微量组分。对固体试样一般可测到的微量组分。对固体试样一般可测到1010-4-4%。如果对被测组分事先加以富集,灵敏度还可以提高如果对被测组分事先加以富集,灵敏度还可以提高1-21-2个数量级。个数量级。(二二)操作简便,测定速度快操作简便,测定速度快(三三)准
4、确度较高准确度较高 一般吸光光度法的相对误差为一般吸光光度法的相对误差为25%25%,其准确度虽不,其准确度虽不如滴定分析法及重量法,但对微量成分来说,还是比较满如滴定分析法及重量法,但对微量成分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滴定分析法和重量法也不够准意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滴定分析法和重量法也不够准确了,甚至无法进行测定。确了,甚至无法进行测定。(四四)应用广泛应用广泛 几乎所有的无机离子和有机化合物都可直接或间接几乎所有的无机离子和有机化合物都可直接或间接地用吸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地用吸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吸光光度法特吸光光度法特点点一、光的基本性质一、光的基本性质二、物质对光的选择
5、性吸收二、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一)(一)物质的颜色与吸收光的关系物质的颜色与吸收光的关系(二)(二)物质对光产生选择性吸收和原因物质对光产生选择性吸收和原因(三)三)吸收曲线吸收曲线 一、光的基本性质一、光的基本性质-110scm 103 -Hz-nm-光光速速,真真空空中中频频率率,为为单单位位以以波波长长,在在紫紫外外可可见见区区cc sJ106.625-Plank-J-34-常常数数,光光子子的的能能量量,hEchhE 电磁波谱图电磁波谱图波长波长/nm10-1 1 10 102 400 760 103 104 105 106 107 108光谱名光谱名称称X射线射线紫外光紫外光可见光
6、可见光红外光红外光微波微波跃迁类跃迁类型型内层电子内层电子中层、外中层、外层电子层电子外层电子外层电子分子振动或转分子振动或转动动分子转动分子转动分析方分析方法法X射线光射线光谱法谱法紫外光度紫外光度法法比色及可见光比色及可见光度法度法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微波光谱微波光谱法法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单色光与复合光单色光与复合光v单色光:具有同一波长的光单色光:具有同一波长的光v复合光:不同波长组成的光复合光:不同波长组成的光v可见光可见光:波长大约在波长大约在400400760nm760nm之间,由红、橙、黄、绿、之间,由红、橙、黄、绿、青、蓝、
7、紫等各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各种光具有一青、蓝、紫等各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各种光具有一定的波长范围。定的波长范围。互补色光互补色光v如果把适当颜色的两种色光按一定强度比例混合,可以如果把适当颜色的两种色光按一定强度比例混合,可以组成白光,这两种色光称为互补色光。组成白光,这两种色光称为互补色光。光的互补光的互补v对固体物质对固体物质 当白光照射到物质上时,物质对于不同波长的光线吸收、当白光照射到物质上时,物质对于不同波长的光线吸收、透过、反射、折射的程度不同而使物质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透过、反射、折射的程度不同而使物质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如果物质对各种波长的光完全吸收,则呈现黑色;如果完
8、如果物质对各种波长的光完全吸收,则呈现黑色;如果完全反射,则呈现白色;如果对各种波长的光吸收程度差不多,全反射,则呈现白色;如果对各种波长的光吸收程度差不多,则呈现灰色;如果物质选择性地吸收某些波长的光,那么,则呈现灰色;如果物质选择性地吸收某些波长的光,那么,这种物质的颜色就由它所反射或透过光的颜色来决定。这种物质的颜色就由它所反射或透过光的颜色来决定。光的互补光的互补v对溶液对溶液溶液呈现不同的颜色,是由于溶液中的质点溶液呈现不同的颜色,是由于溶液中的质点(分子或离子分子或离子)选选择性的吸收某种颜色的光所引起的。如果各种颜色的光透过择性的吸收某种颜色的光所引起的。如果各种颜色的光透过程度
9、相同,这种物质就是无色透明的。如果只让一部分波长程度相同,这种物质就是无色透明的。如果只让一部分波长的光透过,其他波长的光被吸收,则溶液就呈现出透过光的的光透过,其他波长的光被吸收,则溶液就呈现出透过光的颜色,也就是溶液呈现的是与它吸收的光成互补色的颜色。颜色,也就是溶液呈现的是与它吸收的光成互补色的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因吸收了白光中的黄色光而呈蓝色;高例如:硫酸铜溶液因吸收了白光中的黄色光而呈蓝色;高锰酸钾溶液因吸收了白光中的绿色光而呈现紫色。锰酸钾溶液因吸收了白光中的绿色光而呈现紫色。二、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二、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v如如果我们把具有不同颜色的各种物体放置在黑暗处,则什
10、果我们把具有不同颜色的各种物体放置在黑暗处,则什么颜色也看不到。可见物质呈现的颜色与光有着密切的关系,么颜色也看不到。可见物质呈现的颜色与光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种物质呈现何种颜色,是与光的组成和物质本身的结构有一种物质呈现何种颜色,是与光的组成和物质本身的结构有关的。关的。(一)物质的颜色与吸收光的关系(一)物质的颜色与吸收光的关系白光KMnO4紫色物质颜色和吸收颜色的关系物质颜色和吸收颜色的关系物质颜色物质颜色吸收光吸收光颜色颜色波长范围波长范围/nm黄绿黄绿紫紫400450黄黄蓝蓝450480橙橙绿蓝绿蓝480490红红蓝绿蓝绿490500紫红紫红绿绿500560紫紫黄绿黄绿560580蓝蓝
11、黄黄580600绿蓝绿蓝橙橙600650蓝绿蓝绿红红650750(二)物(二)物质对光产生选择性吸收和质对光产生选择性吸收和原因原因AV43210V43210BJ420双原子分子能级示意图双原子分子能级示意图 任何任何一种溶液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是不相等一种溶液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是不相等的。的。v 吸收光谱曲线(光吸收曲线):吸收光谱曲线(光吸收曲线):如果如果将某种波长的单色光依次通过一定浓度的某一溶将某种波长的单色光依次通过一定浓度的某一溶液,测量该溶液对各种单色光的吸收程度,以波长为纵坐标,液,测量该溶液对各种单色光的吸收程度,以波长为纵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可以得到一条曲线,
12、叫做吸收光谱曲线或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可以得到一条曲线,叫做吸收光谱曲线或光吸收曲光吸收曲线。线。它它清楚地描述了溶液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清楚地描述了溶液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情况。情况。(三)吸收曲线(三)吸收曲线图图10-2 KMnO10-2 KMnO4 4溶液的吸收曲线溶液的吸收曲线(c(cKMnO4KMnO4:abcd):abcd)从图从图102可以看出,可以看出,在可见光范围内,在可见光范围内,KMnO4溶液对波长溶液对波长525nm附近的绿色光附近的绿色光有最大吸收,而对紫有最大吸收,而对紫色和红色光则吸收很色和红色光则吸收很少。少。v 最大吸收波长:最大吸收波长:光光吸收程度最大处的波
13、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常用吸收程度最大处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常用最大最大或或max表示表示.任何任何可见光区内、溶液的颜色主要是由这个数值决定的。可见光区内、溶液的颜色主要是由这个数值决定的。在正常情况下,选用不同浓度的某种溶液,最大吸收波长在正常情况下,选用不同浓度的某种溶液,最大吸收波长也是固定不变的,说明光的吸收与溶液中物质的结构有关。也是固定不变的,说明光的吸收与溶液中物质的结构有关。(三)吸收曲线(三)吸收曲线一一、朗伯、朗伯-比耳定律比耳定律(一)朗伯一)朗伯-比耳定律的推导比耳定律的推导 朗朗伯伯(Lambert)和比耳和比耳(beer)分别于分别于1760年和年和1852
14、年研究年研究了光的吸收与有色溶液按层的厚度及溶液浓度的定量关系,了光的吸收与有色溶液按层的厚度及溶液浓度的定量关系,奠定了分光光度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奠定了分光光度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当一束平行单色光照射到任何均匀、非散射的介质(固当一束平行单色光照射到任何均匀、非散射的介质(固体、液体或气体),例如溶液时,光的一部分被介质吸体、液体或气体),例如溶液时,光的一部分被介质吸收,一部分透过溶液、一部分被器皿的表面反射。如果收,一部分透过溶液、一部分被器皿的表面反射。如果入射光的强度为入射光的强度为I0,吸收光的强度为,吸收光的强度为Ia,透过光的强度为,透过光的强度为It,反射光的强度为反射光的强度
15、为Ir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I0Ir+Ia+It I0IrIaIt(一)朗伯(一)朗伯-比耳定律的推导比耳定律的推导I0Ir+Ia+It 在分光光度测定中,盛溶液的比色皿都是采用相在分光光度测定中,盛溶液的比色皿都是采用相同材质的光学玻璃制成的,反射光的强度基本上同材质的光学玻璃制成的,反射光的强度基本上是不变的是不变的(一般约为入射光强度的一般约为入射光强度的4)其影响可以其影响可以互相抵消,于是可以简化为互相抵消,于是可以简化为 I0It+IaI0IrIaIt 纯水对于可见光的吸收极微,故纯水对于可见光的吸收极微,故有色液对光的吸收完有色液对光的吸收完全是由溶液中的有色质点
16、造成的。全是由溶液中的有色质点造成的。当入射光的强度当入射光的强度I0一定时,如果一定时,如果Ia越大,越大,It就越小,即就越小,即透过光的强度越小,表明有色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就越透过光的强度越小,表明有色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就越大。大。v 实践证明,有色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与该溶液的浓实践证明,有色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与该溶液的浓度、液层的厚度以及入射光的强度等因素有关。如果保度、液层的厚度以及入射光的强度等因素有关。如果保持入射光的强度不变,则光吸收程度与溶液的浓度和液持入射光的强度不变,则光吸收程度与溶液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有关。层的厚度有关。I0It+Ia 1.朗伯定律朗伯定律 -dIt
17、=k1 I0 db log I0/It=K1b 2.比耳定律比耳定律 -dIt=k2 I0 dc log I0/It=K2c3.朗伯朗伯-比耳定律比耳定律如果同时考虑溶液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都变化,都影响物质对光的吸如果同时考虑溶液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都变化,都影响物质对光的吸收,则上述两个定律可合并为朗伯收,则上述两个定律可合并为朗伯-比耳定律,即得到:比耳定律,即得到:log I0/It=Kbc 令:令:A=log I0/It 则:则:A=KbC 此式为此式为光吸收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光吸收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式中式中A称为吸光度,称为吸光度,K是比例常数,与入射光的波长、物质的性质和是比例常数,与
18、入射光的波长、物质的性质和溶液的温度等因素有关。溶液的温度等因素有关。It/I0称为称为透光率透光率,用,用T表示。它与表示。它与A的关系为:的关系为:A=1/T=-Tv 透光率透光率T与吸光度与吸光度A的关系的关系AttTTTIIAIIT 10lg1lglg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T%1.0 0.7 0.6 0.5 0.4 0.3 0.2 0.1 0.05 0 A透光率或透光率或透射比透射比吸光度吸光度1.吸收系数吸收系数 (1)吸光系数吸光系数a 当当c的单位为的单位为g/L,b的单位为的单位为cm时时,K用用a表示,称为表示,称为吸吸光系数
19、光系数,其单位为,其单位为L/gcm,这时朗伯,这时朗伯-比耳定律变为:比耳定律变为:Aabc (二)吸收系数和桑德尔灵敏度(二)吸收系数和桑德尔灵敏度(2)摩尔吸收系数摩尔吸收系数v 当式中浓度当式中浓度c的单位为的单位为mol/L,液层厚度的单位为,液层厚度的单位为cm时,时,则用另一符号则用另一符号表示,称为摩尔吸收系数,它表示,称为摩尔吸收系数,它表示物质的表示物质的浓度为浓度为1mol/L,液层厚度为,液层厚度为1cm时,溶液的吸光度时,溶液的吸光度。其单。其单位为位为L/molcm。这时朗伯。这时朗伯-比耳定律就变为比耳定律就变为:Abc v 在分光光度分析实践中在分光光度分析实践
20、中,我们不能直接取我们不能直接取1mol/L这样高这样高浓度的有色溶液来测定摩尔吸光系数值,而是在适宜的浓度的有色溶液来测定摩尔吸光系数值,而是在适宜的低浓度时测定吸光度,然后低浓度时测定吸光度,然后通过计算求得通过计算求得值值。摩尔吸收系数摩尔吸收系数(或或)(1)是是吸光物质在特定波长和溶剂情况下的一个特征常数,吸光物质在特定波长和溶剂情况下的一个特征常数,数值上等于数值上等于1 molL-1吸光物质在吸光物质在1 cm光程中的光程中的A。(2)影响影响值值的因素:的因素:内因内因 吸吸光物质分子结构;光物质分子结构;外因外因入射光波长;入射光波长;(3)是是吸光物质吸光能力吸光物质吸光能
21、力的量度的量度.值值愈大,方法灵敏度愈高。愈大,方法灵敏度愈高。物理意义KbcA abcA cg L-1bcma=A/(b c),Lg-1cm-1bcA c mol L1bcm =A/(b c),Lmol-1cm-1v吸光系数吸光系数a a:v摩尔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 :v二者关系:二者关系:M aM a吸光系数与摩尔吸收系数吸光系数与摩尔吸收系数v灵敏度的判断灵敏度的判断 通常,在通常,在max处:处:105 超高灵敏的方法超高灵敏的方法 (610)104 高灵敏的方法高灵敏的方法 (26)104 中灵敏的方法中灵敏的方法 2 104 不灵敏的方法不灵敏的方法 例例:二乙基胺二硫代甲酸钠二乙
22、基胺二硫代甲酸钠(铜试剂,铜试剂,DDTC)光度法测铜光度法测铜,436=12800 Lmol-1cm-1;双双硫腙光度法测铜,硫腙光度法测铜,495158000 Lmol-1cm-1,灵敏度谁较高?灵敏度谁较高?例例1:铁(:铁()浓度为)浓度为5.010-4 gL-1的溶液的溶液,与与1,10-邻二氮邻二氮杂菲反应杂菲反应,生成橙红色络合物生成橙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在波长该络合物在波长508 nm,比比色皿厚度为色皿厚度为2cm时时,测得测得A=0.190。计算。计算1,10-邻二氮杂菲邻二氮杂菲亚铁的亚铁的a及及。(已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已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解:根据比耳定律
23、解:根据比耳定律 A=a b c 得:得:a=A/b c=0.190/(25.010-4)=190 Lg-1cm-1 =M a=55.85190=1.1104 Lmol-1cm-1 吸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除用摩尔吸收系数光光度法的灵敏度除用摩尔吸收系数表示外,还常表示外,还常用桑德尔灵敏度用桑德尔灵敏度S表示。表示。v 定定义:义:当光度仪器的检测极限为当光度仪器的检测极限为A=0.001时,单位截面积时,单位截面积光程内所能检出的吸光物质的最低质量(光程内所能检出的吸光物质的最低质量(gcm-2)。)。v 由由桑德尔灵敏度桑德尔灵敏度S的定义可得到:的定义可得到:A=0.001=bc=cmmm
24、oLcm-3=mmoLcm-2 2.桑德尔灵敏度桑德尔灵敏度v摩尔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k 与桑德尔灵敏度与桑德尔灵敏度S的关系的关系MMbcMbcMS33610001.0101010001 即:即:S=M/可见,某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可见,某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k越大,其桑德尔灵敏越大,其桑德尔灵敏度度S越小,即该测定方法的灵敏度越高。越小,即该测定方法的灵敏度越高。=0.001/(mmoLcm-2)=0.001M/(mgcm-2 )=M/S 3.标准曲线的绘制标准曲线的绘制及应用及应用 v标准曲线:标准曲线:配配制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在一定条制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测定
25、。然后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以浓度为横坐标件下进行测定。然后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以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得到一条标准曲线,也称做工作作图,得到一条标准曲线,也称做工作曲线。曲线。曲曲线的斜率为线的斜率为b,由此可得到摩尔吸收系数,由此可得到摩尔吸收系数;也也可根据未知液的可根据未知液的Ax,在在标准曲线上查出未知液的浓度标准曲线上查出未知液的浓度cx。二、引起偏离朗伯二、引起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原因比耳定律的原因v 据据bc=Kc AC,作图,作图,应应得到一得到一过原点过原点的的直线,直线,v 在实际中,常发现标准在实际中,常发现标准曲线曲线不成直线,这种不成直线,这种情情况称况称偏离朗伯偏离朗伯-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