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脱落细胞学及针吸细胞学检查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十三章-脱落细胞学及针吸细胞学检查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三 脱落 细胞学 检查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十三章 脱落细胞学及针吸细胞学检查 主讲:临床检验教研组 刘 艳理论理论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 1、掌握核异质的概念 2 2、掌握恶性肿瘤细胞的特征性改变 3 3、掌握三种癌的特征 4 4、掌握各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细胞 的类型及癌细胞形态 5 5、熟悉正常脱落的上皮细胞形态 6 6、熟悉炎症、增生、再生、化生等 概念 7 7、熟悉各系统正常、炎症情况下 的细胞形态 8 8、熟悉针吸细胞学概念 9 9、熟悉淋巴结细胞形态 1010、熟悉乳腺细胞形态 1111、了解标本采集、制作的方法 1212、了解巴氏染色和HE染色方法第一节概第一节概 述述 一、正常上皮组织与上皮细胞形态 正常脱落的上皮细胞主
2、要来自复层扁平上皮和柱状上皮(一)复层扁平上皮(鳞状上皮)鳞状上皮:从底部至表面分为基底层、中层和表层3部分。1、基底层细胞:分为内底层和外底层。(1)内底层细胞:是上皮的最深层,与基底膜紧接,增殖力旺盛,属幼稚的细胞。内底层细胞很少脱落,在涂片中脱落的细胞呈圆形,直径为12-16m。核圆形或椭圆形,居中或略偏位,染色质均呈细胞颗粒状,染蓝紫色。核与胞质比例为10.5-1。(2)外底层细胞:在内底层细胞之上。涂片中,其体积较内底层大,直径15-30m,细胞核与内底层相似,染色质略疏松,核与胞质比例为12-3。2、中层细胞:位于外底层细胞之上,细胞呈圆形、菱形、多角形,直径30-40m,核较小,
3、核与胞质比例13-5。3、表层细胞:位于上皮的表面,此层细胞扁平。涂片中,细胞呈多角形,直径40-60m,胞浆透明,边缘卷褶,细胞核小而深染。表层细胞分为3种:(1)角化前细胞:细胞体积大于中层细胞,染色较深,染色质颗粒较细致均匀。胞浆巴氏染色呈浅蓝或浅绿色。(2)不全角化细胞:核缩小,深染,呈固缩状小圆形,核周可见晕。胞浆巴氏染色呈粉红色。(3)完全角化细胞:胞核消失,胞质极薄,有皱褶,由于细胞已无生命,巴氏染色呈橘黄色或杏黄色。复层鳞状上皮细胞从底层到表层细胞形态的变化规律:1.细胞体积由小到大;2.细胞核由大到小,最后消失;3.核染色质由细致、疏松、均匀到 粗糙、紧密、固缩;4.核浆比由
4、大到小;5.胞浆量由少到多,胞浆染色由暗 红色到浅红色。(二)柱状上皮 柱状上皮主要分布于鼻腔、鼻咽、支气管树、胃、肠、子宫颈管、子宫内膜及输卵管部位,按形态与功能不同可分为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和粘液柱状上皮细胞:1、纤毛柱状上皮细胞:(1)矮柱状上皮细胞:细胞为圆锥形,顶端宽平,其表面有密集的纤毛,呈淡红染色。细胞底端细尖似豆芽根。(2)高柱状上皮细胞:胞体细长,底部尖细,顶部平宽可有纤毛。核位于近底部。纤毛柱状上皮脱落细胞 2、粘液柱状上皮细胞:细胞肥大,呈卵圆形,椎形或圆形柱形。胞质丰富、因富含粘液,故染色淡而透明。核卵圆形,位于基底部,其大小、染色与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相似。有时见胞质内有巨大
5、粘液空泡,将核挤压至底部,呈月牙形或戒指形,称印戒样细胞。粘液柱状上皮脱落细胞 3、储备细胞:具有增生能力的幼稚细胞。位于假复层柱状上皮的基底部,胞体较小,呈多角形,圆形或卵圆形。核边清楚,染色质呈细颗粒状,分布均匀。可见核仁胞质少,略嗜碱性。此外涂片中尚可见中间细胞,呈较短小的梭形,常夹在成排柱状上皮细胞中,属未充分分化的细胞。(三)成团脱落的上皮细胞形态 1、鳞状上皮细胞团:细胞呈多角形,大小一致,核一致,距离相等,呈相嵌铺砖状。成团脱落的基底层细胞 2、纤毛柱状上皮团:细胞常聚集成堆,细胞间界线不清,可见胞核互相堆叠,形成核团,核团周围为胞质融合而成的胞质带。细胞团的边缘有时可见纤毛。成
6、团脱落的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3、粘液柱状上皮细胞团:呈蜂窝状结构,胞质内富含粘液,细胞体积较大。成团脱落的柱状上皮细胞 二、脱落上皮细胞的退化变性 脱落细胞退化变性:细胞从器官内粘膜表面脱落后,由于中断血液供应,缺乏氧气和养料,加上粘膜表面酶作用,很快发生变性直至坏死,称退化变性。脱落细胞退变分为肿胀性肿胀性退变退变和固缩性退变固缩性退变两类:1 1、肿胀性退变:表现为细胞内水分明显增加,胞质肿胀,体积可增大2-3倍,细胞界线不清,胞质出现液化空泡,着色淡。胞核表现为肿胀,染色质颗粒结构不清,染色质呈淡蓝色雾状,核体积增大变形,最后胞质完全溶解消失,剩下肿胀的淡蓝色裸核亦逐渐溶解消失。2 2、固
7、缩性退变:可能与细胞器和染色质脱水有关,表现为整个细胞变小,固缩变形。胞质染成红色。胞核染色质致密呈深蓝色,核边皱褶变形或呈致密无结构的深染团块,使胞核与胞质之间形成空隙,称核周晕核周晕。三、良性病变的上皮细胞形态(一)上皮细胞增生、再生、化生、分化与逆分化 1、增生增生:指非肿瘤性增生,多由慢性 炎症或其它理化因素刺激所致上皮细胞分 裂增殖能力增强,数目增多,常伴有细胞 体积增大。增生主要见于鳞状上皮的基底层细胞和柱状上皮的储备细胞。2、再生再生:上皮组织的损伤由邻近健康 上皮的生发层细胞分裂增生修复称再生。由于再生上皮细胞未完全成熟,易于脱落,故在涂片中除见再生上皮细胞外,还可见增生活跃的
8、基底层细胞。再生细胞核增大,染色深,见染色质结块,核仁增大增多,或见有丝分裂。胞质略嗜碱性。有时可见双核或多核细胞,此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3、化生化生:在慢性炎症或其它理化因素作用下,柱状上皮的储备细胞增生,逐渐向呈多边形,胞质丰富的鳞状上皮细胞分化,这种柱状上皮在形态和功能上均转变为鳞状上皮的过程称为鳞状化生。鳞状化生是由基底层开始,逐渐推向表面,所以有时表面尚残存部分原来的成熟柱状上皮细胞,常见于鼻腔、鼻咽、支气管、子宫颈等部位 4、分化分化:细胞从幼稚阶段逐渐发育成具有完备结构与功能的成熟细胞的过程。分化差或低分化的细胞是指较为幼稚的细胞;分化好或高分化的细胞是指细胞发育成熟或接
9、近成熟的细胞。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中度分化的细胞。5、逆分化逆分化:未分化的幼稚细胞长期受不良因素刺激或遗传基因发生突变,细胞背离其正常分化过程,而向相反方向发展,形成不正常的胚性细胞或核异质细胞,最后可发展为恶性细胞。这一过程称为逆分化。(二)上皮细胞的炎症变性 1、急性炎症:发病急、病程短,以急性坏死和退化变性为主。涂片中见上皮细胞常有明显退变,主要为肿胀性退变。有较多坏死细胞碎屑、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2、亚急性炎症:涂片中除退变上皮细胞和坏死细胞碎屑外,尚见增生的上 皮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粒细胞常同时存在。3、慢性炎症:涂片中较多成团的增生上皮细胞。炎症细胞则以淋巴细
10、胞或浆细胞为主。变性、坏死的细胞成分减少。4、肉芽肿性炎症:结核病是最常见的肉芽肿性炎症,以形成结核结节为特征。组织学上结核结节由类上皮细胞、朗罕巨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中央常发生干酪样坏死,结核菌检查为阳性。(三)核异质 核异质核异质:是指脱落的细胞的核异常,表现为核的大小、形态及染色质的分布异常,核边增厚,核的边界不整齐,但胞质的质和量的分化正常,核异质细胞形态介于良性和恶性细胞之间,相当于病理组织学的不典型增生,根据核异质细胞形态改变的程度,分为轻度轻度和重度重度核异质核异质。1、轻度核异质细胞:常是慢性炎症等刺激所致又称炎性核异质,多数在外因去除后仍可恢复正常,少数发展为重度核异质。轻度
11、核异质多见于鳞状上皮的中、表层细胞。细胞核轻度增大,其体积比正常大0.5倍。核染色质轻度增粗,染色加深,有时至中度畸形,核浆比尚正常,可见核周空晕等,与正常鳞状上皮中、表层细胞胞质相似,故又称为成熟的核异质。炎性增生细胞炎性增生细胞与轻度核异质细胞的轻度核异质细胞的区别:区别:炎性增生的上皮细胞核增大,但染色质仍呈细颗粒状,分布均匀,无染色加深及畸形。只有在炎症刺激较强,细胞增生活跃时才出现轻度的核异质。2、重度核异质细胞:由慢性炎症引起部分可发展为癌细胞,故又称癌前核异质。细胞核体积比正常大2-3倍。染色质呈粗颗粒或粗网状,偶见染色质结块,分布略有均。核边增厚,胞核有中度以上。偶见核仁增大、
12、增多。胞质与正常细胞无大区别,核与胞质比例轻度增大。重度核异质又称不成熟核异质。(四)异常角化 也称角化不良,指鳞状上皮胞质的成熟程度超过胞核的成熟程度。巴氏染色表现为上皮细胞核尚幼稚,胞浆橘黄色。角化不良细胞出现在中、底层细胞时,称早熟角化。有人认为可能是癌前病变的表现,故亦称癌前角化。若角化出现在表层角化前细胞,则称为假角化。四、肿瘤细胞形态(一)命名 1、瘤瘤:指良性肿瘤,在组织来源后加“瘤”字,如脂肪瘤 2、癌癌:一切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的统称,如鳞癌 3、肉瘤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如淋巴瘤 4、母细胞瘤母细胞瘤:起源于未分化胚胎性组织或神经组织的恶性肿瘤,如肾母细胞瘤
13、5、白血病白血病: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俗称“血癌”(二)恶性肿瘤细胞的一般形态特征 1、细胞核的改变:(1)核增大 (2)核大小不一 (3)核染色质增粗,深染 (4)核畸形 (5)核浆比失调 (6)核仁增大、增多、异性 (7)病理性核分裂相 (8)多核 (9)裸核 2、细胞浆的改变 (1)量少畸形 (2)着色异常 (3)细胞形态畸形 (4)空泡变异 (5)吞噬异物 3、癌细胞群像特征 (1)体积大小不等,相差悬殊 (2)具多行性和不规则性 (3)排列不齐,失去极性 (4)形成镶嵌样结构的癌细胞团 4、涂片背景特征: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铁血黄素、白细胞、吞噬细胞等。(三)三种常见癌细胞类型的形态特
14、征 1、鳞癌: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arinoma)来源于鳞状上皮或柱状上皮鳞状化生后癌变。涂片中鳞癌可分为分化较好和分化差两亚型。(1)分化较好的鳞癌细胞:涂片中以相当于表层的癌细胞为主。多数癌细胞胞浆内有角化,染鲜红色,胞质丰富呈多角形,细胞似鳞状皮表层形态。成团脱落的癌细胞互相嵌合,细胞间边界较清楚。胞核粗糙而深染色,核仁不明显。分化较好的鳞癌常见下列特征性形态:胞体一端膨大,一端细长,形似蝌蚪,胞质常有角化理特征性形态;纤维状癌细胞胞体细长,含一个细长深染胞核,居中或略居中;癌珠又称癌性角化珠其中心有一具圆形癌细胞,周围由梭形癌细胞呈洋葱皮样包绕,胞质角化呈鲜红染。胞核浓染,
15、畸形。分化好的鼻咽鳞癌细胞胞体巨大,呈多形性,核固缩、深染、染色质呈不规则块状。浆量丰富,染紫灰色非角化型鳞癌(宫颈片)非角化型鳞癌(宫颈片)非角化型鳞癌(宫颈片)分化好的肺鳞癌 (2)分化差的鳞癌细胞:涂片中只见相当于中层和底层的癌细胞,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散在或成团分布。成团脱落的癌细胞呈堆叠状,胞质较少。嗜碱性染色。胞核居中,畸形染色质呈粗颗粒状,分布不均,有时可见核仁。分化差的鳞癌细胞胞体大小不等、呈多形性。核大小不一、染色质浓集、深染、呈不规则块状、核仁大而明显、着色淡,胞浆量少、多呈裸核样,浆界限不清、染紫灰色 2、腺癌:涂片中腺癌(adenocarcinoma)分为分化较好分化较
16、好和分化差分化差两种亚型。(1)分化较好的腺癌细胞:癌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卵圆形、成排脱落者可呈不规则的柱状。胞质丰富略嗜碱染色。胞质内可见粘液空泡,呈透明的空泡状,有的空泡很大,核被挤压在一边呈半月状,称为印戒细胞。分化好的肺腺癌细胞胞体较大,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癌细胞成团或腺腔样排列。核染色质浓集、深染、呈粗粒状,核膜清楚、核仁1-2个,大而清楚,着深蓝色。浆量丰富、嗜碱性、着色淡,浆界不清分化好的肺腺癌细胞 (2)分化差的腺癌细胞:癌细胞体积较小,多成团相互重叠,极性紊乱,易融合成团呈花边样或桑椹状。胞质少,嗜碱性染色,少数癌细胞胞质内可见细小的透明的粘液空泡。胞核呈圆形,半月形或
17、不规则形等,畸形明显。分化差的肺腺癌细胞成团排列,胞体中等大小,不规则。胞核大,呈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浓集、深染、呈块状,核仁1-2个,大而清楚,着色浅,浆量较少,染蓝色 3、未分化癌:未分化癌是各种上皮组织发生的分化极差的癌。从形态上难以确定其组织来源。(1)大细胞型未分化癌:涂片中癌细胞单个存在或集合成团。癌细胞体积较大,呈不规则圆形,卵圆形或长形,胞质嗜碱性染色,胞核较大,呈不明显,染色质增多,呈粗网状或粗颗粒状深染色。有的可见较大核仁。(2)小细胞型未分化癌:涂片中癌细胞体积小,呈不规则小圆形,卵圆形,胞质少,核与胞质比例很大,似裸核样,略呈嗜碱性染色。胞核体积小,比正常淋巴细胞核大
18、0.5-1倍,为不规则圆形、卵圆形、瓜子形或燕麦形,畸形明显,染色极深呈墨水点状,成排或成堆脱落的癌细胞,胞核互相挤压成石榴籽镶嵌状结构。痰小细胞未分化癌细胞密集成团,排列紊乱,胞体小,核染色质高度浓集、深染、呈块状,分布不均。核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浆量极少,似裸核样分化差的腺癌细胞(四)非上皮细胞成分 涂片中脱落的非上皮细胞成分又称背景成分背景成分。包括血细胞、粘液、坏死物及异特等。1.红细胞涂片中可见到多少不等的红细胞。因红细胞大小较恒定,可作为测定其他细胞大小的标尺。红细胞量的多少与病变性质或取材时局部损伤程度有关。2.中性粒细胞涂片中常可见多量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易变性,胞质溶
19、解而成裸核。主要见于组织炎症时。此外见于癌组织坏死后继发感染时。3.嗜酸性粒细胞其存在与炎症、变态反应或寄生虫感染有关。4.淋巴细胞见于炎症,特别是慢性炎症时较多。5.浆细胞慢性炎症病灶中多见。6.巨噬细胞涂片中一般不太多,相当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有很强的吞噬作用。7.组织细胞比巨噬细胞略小。核染色较深,呈圆形,位中或偏位,见于炎症时。8多核巨细胞:细胞体积大,可含数十个胞核,若在涂片中见到,则要考虑结核病的可能。9坏死物:HE染色为红染无结构颗粒状物,涂片中若出现坏死物质,首先应考虑癌的可能,在癌性坏死物中或其周边部常可见到残存固缩的癌细胞核。其次考虑为结核,其坏死彻底,周边部可发现多核巨细
20、胞或上皮样细胞此外涂片中还可见到粘液、细菌团、真菌、植物细胞、染料沉渣和棉花纤维等。第二节第二节 细胞病理学检查的基本技细胞病理学检查的基本技术术 一、标本采集 1、直视采集法:外阴、阴道、阴道穹窿、宫颈、口腔、肛管、鼻腔、鼻咽部、眼结膜及皮肤等部位,可以直接用刮片刮取、吸管吸取、刷洗、食管、胃、直肠、气管和肺内支气管则使用纤维内镜在病灶处直接刷取细胞制片。2、液体标本的采集法 (1)痰液涂片检查:痰液为支气管等呼吸道的分泌物,对支气管肺癌和其它呼吸道疾病细胞学诊断具有重要价值。(2)尿液涂片检查:收集尿液中脱落的泌尿道细胞成分,作泌尿道肿瘤和某些疾病的细胞学诊断。(3)乳头溢涂片检查:用于导
21、管内乳头状瘤和乳腺癌细胞学检查。(4)前列腺液涂片检查:采用前列腺按摩法取得分泌物,作前列腺细胞学诊断。3、灌洗法 向空腔器官或腹腔、盆腔(剖腹探查时)灌注一定量生理盐水冲洗,使其细胞成分脱落于液体中,收集灌洗液离心制片,作细胞学检查。4、磨擦法 利用磨擦工具在病变部位磨擦,将擦取物直接涂片。常用磨擦工具有海棉磨擦器、线网套、气囊等。可分别用于鼻咽部、食管和胃部病灶的取材。5、针穿抽吸法 当有胸腔、腹腔、心包腔及关节腔积液时,可用针穿抽吸部分积液作细胞学检查。此外某些深部组织器官,如淋巴结、甲状腺、软组织、肝等亦可作细针穿刺吸取部分细胞进行涂片诊断。二、涂片制作方法(一)常用的制片方法 1、推
22、片法:用于稀薄的标本,如血液,胸、腹水等。取离心后标本一小滴滴在玻片偏右侧端,用推片用30度夹角将玻片上检液轻轻向左推。2、涂抹法:适用于稍稠的标本,如鼻咽部、宫颈粘液标本。用竹棉签在玻片上涂布,由玻片中心经顺时针方向外转圈涂抹;或从玻片一端开始平行涂抹,涂抹要均匀,不宜重复。3、压拉涂片法:将标本夹于横竖交叉的两张玻片之间,然后移动两张玻片,使之重叠,再边压边拉,获得两张涂片。该法适用于较粘稠标本,如痰液。4、吸管推片法:用吸和将标本滴在玻片一端,然后将滴管前端平行置于标本滴上,平行向另一端均速移动滴管即可推出均匀薄膜。此法亦适用于胸、腹水标本。5、喷射法:用配细针头的注射器将标本从左至右反
23、复均匀地喷射在玻片上,此法适用于各种吸取的液体标本。6、印片法:将切取的病变组织用手术切开,立即将切面平放在玻片上,轻轻按印。此方法为活体组织检查的辅助方法。(二)涂片的固定 固定固定的目的是保持细胞自然形态,防止细胞自溶和细菌所致的腐败;固定液能沉淀和凝固细胞内蛋白质和破下细胞内溶酶体酶,使细胞不但保持自然形态,而且结构清晰,易于着色。因此标本愈新鲜,固定愈及时,细胞结构愈清晰,染色效果愈好。1、常用固定液:细胞学检查常用的固定液有下列三种:第一种是乙醚酒精固定液:该固定液渗透明性较强,固定效果好适用于一般细胞学常规染色;第二种是95%酒精固定液:适用于大规模防癌普查。制备简单。但渗透作用稍
24、差。2、固定方法 (1)带湿固定:涂片后未待标本干燥即行固定的方法称带湿因定。此法因定细胞结构清楚,染色新鲜。适用于巴氏或HE染色。痰液、阴道分泌物及食管拉网涂片等常任常用此方法。(2)干燥固定:涂片后待其自然干燥,再行固定。适用于稀薄标本如尿液、胃冲洗液等,也适用于于瑞特染色和姬姆萨染色。3、固定时间:一般为15-30 min。含粘液较多标本,如痰液、阴道分泌物、食管拉网等因定时间在适当延长;尿液、胸、腹水等涂片不含粘液,固定时间可酌情缩短。(三)涂片的染色 1、巴氏染色法:本法染色特点是细胞具有多色性多色性颜色,色彩鲜艳多彩。涂片染色的透明性好,胞质颗粒分明,胞核结构清晰,如鳞状上皮过度角
25、化细胞胞质呈橘黄色;角化细胞显粉红色;而角化前细胞显浅绿色或浅蓝色,适用于上皮细胞染色或观察阴道涂片中激素水平对上皮细胞的影响。此方法的缺点是染色程序比较复杂。2、苏木精-伊红(hemotoxylin eosin,HE)染色法:该方法染色透明度好,核与胞质对比鲜明。染色步骤简便,效果稳定。适用于痰液涂片,觖质核呈紫蓝色,胞质淡玫瑰红色,红细胞呈淡朱红色。3、瑞特-吉姆萨染色法(wright giemsa atain);本方法多用于血液,骨髓细胞学检查。胞质内颗粒与核安危质结构显示较清晰。操作简便。三、涂片的观察与报告方式 (一)涂片观察的方法 为提高诊断率和防止造成差错,检查涂片前必须严格核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