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屈原(节选)(人教语文九下优秀创新教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17 屈原(节选)(人教语文九下优秀创新教案).docx》由用户(田田田)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7 屈原节选人教语文九下优秀创新教案 屈原 节选 语文 优秀 创新 教案 下载 _九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屈原(节选)郭沫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初步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一剧本主要靠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2 了解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体会表达效果。能力目标:1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2指导学生诵读,体味文章气势,感受情感律动。3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孕的深意。情感目标:理解并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教学重点:1 找出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2理解文章语言所包含的深意。教学方法:1 听读赏读:让学生在回环往复的读书中,体悟、理解。2课堂讨论: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形成朗读、思维、说话多维交流。3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各种器官的感受,理解课文,走进人物。教具准备
2、: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朗读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利用书籍或网络,了解屈原,了解郭沫若,了解屈原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接触戏剧。2课前初读:要求学生通读课文2-3遍,弄懂生字词,熟悉课文内容。二、导入新课:1在我的想象中,一直有着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饱经风霜的脸上,愁眉不展。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瑟瑟秋风下,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他,便是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那么,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的屈原又是怎样一个形象呢?2请同学们讲述你们查找资料后所了解的屈原、郭沫若及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大致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可以利用多媒
3、体展示影象、图片)明确: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期楚国人。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仍心系祖国。楚国被攻占后,自投汨罗江而死。郭沫若,进步文化界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既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军民,掀起反共高潮。三、整体感知:1课堂范读:播放雷电颂录
4、音。要求学生注意不同句子、不同语段所使用的语气、语调、语速。2你觉得本文在气势上有何特点?明确:激情澎湃,气势雄浑。3模仿朗读:根据刚刚所听到的录音,仔细揣摩语气、语调、语速,自由朗读全文。4与以往的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在有什么特点?明确:是屈原的内心独白。5结合课文背景,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明确:课文的内容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第一层(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第二层(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四、品味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