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十章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第十章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形 工艺 模具设计 第十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十章第十章 热锻工艺及模具设计热锻工艺及模具设计第一节 锻造加热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第三节 胎膜锻造工艺及胎膜具第四节 模锻工艺及模具第五节 模锻后续工序第一节第一节 锻造加热锻造加热一、锻坯加热的目的二、确定锻造温度范围三、加热速度及锻后冷却方法四、加热方法及设备五、加热缺陷及危害第一节第一节 锻造加热锻造加热一、锻坯加热的目的金属加热时,随温度升高,原子的热运动加剧,内部能量增加,削弱原子间的结合力的同时,滑移阻力减小,因而塑性提高,变形抗力减小,改善了可锻性。从宏观上看,加热可使锻造时金属的流动性增强,提高充型性。因此,加热不仅可以改善金属变形组织,还可提高锻造生产效率,节省动力能源。
2、第一节第一节 锻造加热锻造加热二、确定锻造温度范围1.始锻温度如果忽略锻坯出炉至开始锻打之间的温降,始锻温度即为锻造时允许加热的最高温度。确定始锻温度时,应保证金属不发生“过热”“过烧”现象;始锻温度过低,缩小锻造温度范围,减少锻造可操作时间,增加加热火次,浪费能源,降低生产效率。第一节第一节 锻造加热锻造加热二、确定锻造温度范围2.终锻温度图10-1碳钢的锻造温度范围终锻温度是允许的最低锻造温度。一般,碳钢的锻造温度范围根据铁碳相图可以直接确定,为避免过热、过烧,始 锻 温 度 应 处 于 始 熔 线 以 下150250,如图10-1所示。始锻温度随含碳量增高而降低,但低碳钢和过共析钢的终锻
3、温度均跨越两相区。第一节第一节 锻造加热锻造加热二、确定锻造温度范围合金种类始锻温度终锻温度锻造温度范围碳的质量分数0.9%的碳素钢合金结构钢低合金工具钢高速钢12001250115012001100115010501100115012001100115011001150750800750800800800800850850900450400300350250300350250300200250表10-1常用钢材的锻造温度范围(单位:)第一节第一节 锻造加热锻造加热三、加热速度及锻后冷却方法1.加热速度通常,提高加热速度有利于提高生产率,降低燃料消耗,而且还能减少氧化和脱碳,降低金属的烧损。但
4、过快的加热速度使塑性较差的大型铸锭内、外层产生较大温差,因膨胀不一致产生热应力,容易产生内部裂纹。根据生产经验,3t以下的碳素钢锭,可直接装入1200的高温炉内快速加热。而较大的钢锭,通常需要缓慢预热,至金属具有一定塑性后,方可快速加热。第一节第一节 锻造加热锻造加热三、加热速度及锻后冷却方法2.锻后冷却锻后冷却通常有五种方式。空冷是将锻件均匀摆放在干燥地面上,在静止空气中自然冷却,适用于低、中碳钢及合金结构钢的中、小型锻件;坑冷是将热锻件放入地坑或铁箱中缓慢冷却,适用于合金工具钢锻件;炉冷是指锻后的锻件放入炉中,随炉缓慢冷却,高合金钢及大型锻件通常锻后置于500700温度下随炉缓慢冷却;灰砂
5、冷却是将热锻件埋入砂、石灰或炉渣中缓慢冷却,适用于低合金钢及截面尺寸较大的锻件;堆冷是将锻件堆放在地面上自然冷却。第一节第一节 锻造加热锻造加热四、加热方法及设备1.火焰加热火焰加热是利用煤、焦炭、重油、柴油或煤气等燃烧产生热能的高温气体,由金属表面向中心热传导,最终将坯料整体加热的方法。火焰加热成本较低,适用范围较广。但加热速度慢、效率低,并且难于准确控制加热温度。(1)明火炉将金属置于以煤为燃料的火焰中加热的炉子,称为明火炉或手锻炉,其结构简单,可移动。但加热温度不均匀,效率低,加热质量不易控制。仅适用于手工锻造或小型空气锤自由锻。第一节第一节 锻造加热锻造加热四、加热方法及设备(2)反射
6、炉利用燃料在燃烧室中燃烧产生高温炉气及被炉顶反射到加热室中的火焰加热金属的炉子,称为反射加热炉,如图10-2所示。煤气反射炉加热面积大,加热质量好,适用于中小批量生产。图10-2反射炉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第一节 锻造加热锻造加热四、加热方法及设备(3)室(箱)式加热炉如图10-3所示,室式加热炉的炉膛两或三面为耐火墙,一或两面为装、出料门,可以煤、煤气或重油为燃料。室式炉的炉体结构比反射炉简单、紧凑,热效率较高,主要用于大批量锻造和大型钢锭加热的自由锻造生产。图10-3室式加热炉基本结构第一节第一节 锻造加热锻造加热四、加热方法及设备2.电加热(1)感应电加热感应电加热的基本原理如图10-4所示。
7、将坯料置入感应器内,其两端通入交变电压u,感应圈内电流Iz生成的交变磁场使金属内部产生感应电流,依靠金属自身阻抗产生热量。感应加热速度快,坯料周围的热气氛不产生强烈流动,因此氧化脱碳较少。加热时,烧损通常小于0.5%,工作稳定,便于与锻造设备组成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图10-4 感应电加热基本原理第一节第一节 锻造加热锻造加热四、加热方法及设备(2)接触电加热直接通入低压大电流,利用金属电阻产生热量将其自身加热,如图10-5所示。接触电加热的特点是加热速度快,金属烧损较少,耗电量少,成本低且操作简单。但对加热金属的表面粗糙度和形状尺寸要求比较严格,加热温度的测量和控制也相对困难。图10-5接触电加
8、热基本原理第一节第一节 锻造加热锻造加热四、加热方法及设备(3)电阻炉加热电阻炉是利用电热元件将电能转变为热能,以辐射和对流方式加热金属的。图10-6所示为箱式电阻丝加热炉。采用电阻炉加热,可准确控制炉温,还可通入各种保护性气体,以避免或减轻加热氧化。图10-6箱式电阻丝加热炉第一节第一节 锻造加热锻造加热四、加热方法及设备(4)盐浴炉加热盐浴炉加热是指用熔融盐液作为加热介质,将金属浸入盐液内进行加热的方法。盐浴炉的加热速度快,温度均匀。锻坯始终处于盐液内被加热,出炉时表面附有一层盐膜,能防止表面氧化和脱碳。盐浴炉加热介质的蒸气对人体有害,使用时须通风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第一节第一节 锻造加热
9、锻造加热四、加热方法及设备3.少无氧化加热为了提高锻件质量和节约钢材,锻造生产需要无氧化或少氧化加热,一般认为加热时金属烧损低于0.5%即为少氧化加热。(1)快速加热快速加热方法较多,常用的主要有火焰辐射快速加热和对流快速加热、电感应加热和接触电加热等。由于加热速度提高,使金属没有足够时间发生氧化,因而表面氧化层很薄。(2)介质保护加热介质保护加热是指利用保护介质使坯料与氧化性炉气隔离加热,可以避免氧化。通常采用的保护介质有气体(惰性气体等)、液体(熔盐等)、固体(珐琅粉等)。第一节第一节 锻造加热锻造加热四、加热方法及设备(3)少无氧化火焰加热少无氧化火焰加热是指适当控制燃烧的炉气性质,采用
10、敞焰加热或平焰加热消除氧化氛围的加热方法。敞焰加热是使燃料在炉内分层燃烧,下部为低温无氧化区,上部为高温氧化区,坯料置于下部加热可有效减轻表面氧化。但不能防止脱碳,炉温调整困难,坯料出炉后还可能发生二次氧化。平焰加热是利用平焰烧嘴燃烧,实现强化燃烧和强化传热,具有升温快、炉温均匀及控制简单等优点。第一节第一节 锻造加热锻造加热五、加热缺陷及危害1.氧化与脱碳金属在高温下加热时,表层的铁与炉中的氧化性气体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皮,造成烧损。锻造时氧化皮被压入锻件表面形成氧化坑,严重时使锻件形状、尺寸不足导致报废。氧化皮又硬又脆,磨损锻模工作表面,而且还会引起炉底腐蚀损坏。高温下的金属与氧化性炉气及某些
11、还原性气体接触时,使表层一定深度内碳元素烧失,称为脱碳。脱碳量较大时,会使零件表层硬度和耐磨性显著降低。第一节第一节 锻造加热锻造加热五、加热缺陷及危害2.过热和过烧金属加热超过某一临界温度或高温下停留时间过长,内部晶粒迅速变成粗大晶粒,称为过热。过热金属冷却到室温时,晶粒粗大导致塑性特别是冲击韧性极低。加热温度超过始锻温度过多,或在氧化性气氛的高温炉中过长时间保温,晶粒边界出现氧化或低熔点物质熔化的现象,称为过烧。过烧形成低熔点氧化物或低熔点氧化物的共晶体,严重破坏了晶粒间的联结能力。过烧是金属加热的致命缺陷,只有回炉重新冶炼或局部切除。第一节第一节 锻造加热锻造加热五、加热缺陷及危害3.内
12、部裂纹加热金属的表层与心部温差较大时会形成温度应力,易使心部产生裂纹。高碳钢或合金钢加热速度过快或装炉温度过高时,内、外产生较大温差和膨胀不一致,很容易引起内部裂纹。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一、自由锻工艺特点及其分类二、自由锻工序分析三、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四、制定自由锻造工艺规程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一、自由锻工艺特点及其分类1.工艺特点1)自由锻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不需专用模具,适合于单件小批量生产。2)自由锻属于局部成形,工艺适应性强,所需锻打力比模锻小得多。3)使用简单通用性工具实现锻造,对设备精度要求不高,不需工装准备,因而容易组织生产。4)自由锻主要靠人
13、工控制坯料的变形量和变形方向,要求操作者具有一定锻打技术,只能锻造形状简单尺寸要求不高的毛坯件,生产效率比模锻低得多,劳动强度大。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一、自由锻工艺特点及其分类2.自由锻造方法分类根据锻造设备产生作用力的性质,可分为锤上自由锻和压力机自由锻。空气锤落下部分质量小于750kg,只能用来锻造质量为0.512kg的小型锻件;蒸汽-空气锤的吨位较大,用于锻造质量在150kg以下的中型锻件。压力机自由锻造震动小,容易获得较大变形,适合于大型或超大型锻件生产。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二、自由锻工序分析图10-7镦粗1.基本工序(1)镦粗镦粗是自由锻的最基本工
14、序,如图10-7所示,镦粗可分为平砧墩粗、垫环镦粗及局部镦粗。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二、自由锻工序分析1)平砧镦粗如图10-7a所示,平砧镦粗是将锻坯置于上、下平砧之间锻击,使其高度减小直径增大的锻造工序。镦粗前、后的坯料高度分别为H0、H时,变形程度常用镦粗比kH表示01HHHHHkHHH 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二、自由锻工序分析图10-8圆柱形坯料镦粗变形分布状态在两块铅质半圆柱纵断面上画出正方形网格线,如图10-8a所示。然后利用低熔点合金对接粘合成圆柱体,镦粗变形到一定程度时熔开,如图10-8b所示。与上、下砧面接触的区金属受砧面摩擦影响,变形较小。中心
15、区是主变形区,受工具表面摩擦影响较小,如图10-8c所示,径向应变r和轴向应变z都很大。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二、自由锻工序分析2)垫环镦粗垫环镦粗也称为镦挤,常用于锻造单面或双面带有凸起的齿轮、带法兰的盘类零件,如图10-7b所示。垫环镦粗与平砧镦粗的区别是既有径向流动,增大外径;也有向孔内的轴向流动。通常认为在变形区内存在一个不产生流动的“分流面”,位置因径向和轴向流动量及其流动阻力不同而变化。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二、自由锻工序分析3)局部镦粗如图10-7c所示,只在毛坯的局部长度(端部或中间)内进行镦粗时称为局部镦粗。局部镦粗时,变形金属的流动与平砧镦粗
16、相似,但在某种程度上受不变形部分的影响。为了避免产生纵向弯曲,应保证H0/D02.53.0。直径相差较大时,应采用较粗坯料,先拔长杆部再局部镦粗;或先镦粗,然后再拔长杆部。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二、自由锻工序分析(2)拔长拔长是使坯料横截面积减小、轴向长度增加的锻造工序,用于锻造轴杆类件并改善锻件内部质量,如图10-9所示。根据变形方式不同,可分为普通拔长和带芯轴拔长两种工序。图10-9拔长变形过程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二、自由锻工序分析1)变形分析拔长的变形程度可用变形前、后的坯料横截面积A0、A之比,即锻造比来表示0LAkA设拔长前、后变形区坯料长、宽、高方
17、向的尺寸分别为l0、b0、h0和l、b、h。根据图10-10可以看出,减小进料比l0/b0,不利于展宽,有利于轴向伸长而提高拔长效率。但过小的进料比会增加锻打次数,反而降低拔长效率。图10-10拔长坯料尺寸变化关系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二、自由锻工序分析图10-11拔长送进量的影响2)拔长效率与成形质量l0/h00.5时,相当于短坯镦粗,心部金属承受压应力作用流动最快。l0/h01时,坯料心部变形较大,但变形区可能产生单鼓形,侧面拉应力过大,容易产生表面裂纹。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二、自由锻工序分析3)砧形对拔长变形及效率的影响一般习惯采用宽砧和较大送进量拔长。
18、生产中把相对送进量l0/h00.5的操作称为宽砧拔长,可提高锻透率,而窄砧拔长时的拔长效率高。此外,锻砧形状也对拔长质量有一定影响。图10-12砧形对拔长变形及效率的影响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二、自由锻工序分析图10-12a所示上、下平砧拔长圆形截面锻坯时,锻坯与砧面接触面积小,金属横向流动大,而纵向流动小,使拔长效率降低。图10-12b所示上平下V形砧拔长时,最大变形区产生在锻坯中心与V形砧表面之间,中心变形较小,锻透性较差,拔长效率较低。另外,拔长时需翻转角度准确,否则锻坯轴线容易偏移。图10-12c所示上、下V形砧拔长,锻坯中心在三向压应力状态下产生较大变形,容易锻合内部
19、缺陷,拔长效率较高。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二、自由锻工序分析4)带芯轴拔长如图10-13所示,芯轴拔长时,变形主要产生在锤击方向的上、下壁厚之间。芯轴拔长的主要质量问题是壁厚分布不均,内壁及两端面容易产生裂纹,因此需要加热均匀,并且尽可能使每次转动角度和压下量保持一致。图10-13带芯轴拔长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二、自由锻工序分析(3)冲孔冲孔是利用冲头在坯料或工序件上冲出通孔或盲孔的锻造工序。根据所用工具可分为实心冲头冲孔、空心冲头冲孔和垫环上冲孔三种方式,如图10-14所示。图10-14冲孔方式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二、自由锻工序分析1)实心
20、冲头冲孔实心冲头冲孔时,通常先由锻坯一面冲入,当冲入深度达到锻坯原始高度H0的70%80%时,再将锻坯翻转180,由另一面将孔冲透。2)空心冲头冲孔对外形质量要求较高或冲孔直径较大时,可采用空心冲头冲孔,如图10-14b所示。这时,可将钢锭中心杂质密集等质量较差的部分冲掉。冲孔时应将钢锭冒口一端朝下。3)垫环冲孔如图10-14c所示,锻坯置于垫环之上,将连皮冲入垫环内孔中。通常,只有高径比H0/D01.7和H00.125D0且壁厚较厚的锻件。图10-15冲头扩孔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二、自由锻工序分析2)芯轴扩孔如图10-16所示,芯轴扩孔的变形实质是使锻坯沿圆周方向拔长,而在
21、长度l方向上的流动较少,随壁厚变薄,内、外径同时扩大,长度略有增加。芯轴扩孔时,锻坯受力状态较好,不易产生裂纹等缺陷,通常用来锻造扩孔量较大的薄壁环形锻件。图10-16带芯轴扩孔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二、自由锻工序分析(5)弯曲小型锻件弯曲时,可使用简单工具在锤击下完成。对于中、大型锻坯可将其压紧在上、下砧之间,如图10-17a所示,利用起重设备(吊车)进行拉弯。图10-17锻造弯曲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二、自由锻工序分析弯曲过程中,弯曲外侧锻坯表面产生切向拉应力,如果切向拉变形过大,容易产生裂纹;而弯曲内侧受切向压应力作用,弯曲半径过小时,容易失稳起皱。另外,
22、如图10-17b所示,弯曲半径过小时,变形区横截面形状尺寸将发生变化。因此,有时需在弯曲变形区部分预留径向厚度尺寸,以补偿横截面拉缩变形。弯曲锻坯的加热部分不宜太长,最好仅对弯曲段局部加热。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二、自由锻工序分析图10-18切割(6)切割自由锻中常用的切割方法如图10-18所示,利用锤头对剁刀打击力将锻坯劈缝。在单面劈开一定深度后,翻转锻坯,在另一面用切断刀或切块将锻坯切断。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二、自由锻工序分析(7)错移错移是将锻坯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平行错开一定距离的加工,如图10-19所示。错移常用于锻造曲轴等带有变轴线形状的轴、杆类
23、锻坯。图10-19错移(8)其他基本工序自由锻工艺比较灵活,除去上面介绍的几种主要工序外,还有扭转、锻接等多种锻造工序。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二、自由锻工序分析2.预变形工序预变形工序是为基本工序操作方便而进行的预先成形,一般对锻坯实施少量变形加工,如压棱边、压钳口、碾光、压肩等。3.精整工序精整是为消除锻件表面缺陷的少量变形工序,目的是提高表面锻造质量,如校平、校直、消除锻件表面凸凹不平等。精整工序一般在终锻温度以下进行。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三、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1.避免锥体或斜面对于杆类锻件,应避免在轴线方向上出现斜度。如图10-20a所示锻件,很难用自
24、由锻成形,在不影响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如改成图10-20b所示结构,可使锻造工艺简化。图10-20避免带斜面的轴杆类锻件结构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三、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2.避免非平面交接如图10-21a所示杆件,几何形体的相贯线形成了空间曲线,自由锻无法锻出。而图10-21b所示将圆柱面与圆柱面和圆柱面与平面的交界线改为平面与平面相交,使几何形体之间的相贯线简化,利于锻造成形。图10-21 避免带有空间曲线的杆类锻件结构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三、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3.应避免加强筋或凸台自由锻很难锻出锻件上的加强筋、凸台和交叉形截面。图10-22a在大、小圆柱之
25、间设置加强筋,使工艺复杂化。图10-22b取消了加强筋后,可方便自由锻造成形。图10-22避免带有加强筋结构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三、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如图10-23a所示盘类零件,法兰上的凸台给自由锻造成很大困难。改为图10-23b所示结构,锻后可对螺钉孔端面锪沉孔,既不影响使用,且使自由锻造容易实现。图10-23避免带有凸台结构第二节第二节 自由锻造工艺自由锻造工艺三、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4.将复杂形状设计成简单形状的组合体如图10-24所示由几个不同形状组成的锻件,整体自由锻很困难。图10-24a将锻件分为两部分,锻后可由机械连接组合成整体零件。图10-24b所示锻件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