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5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秦汉文学课件(最新).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165980
  • 上传时间:2022-07-27
  • 格式:PPT
  • 页数:253
  • 大小:1.2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秦汉文学课件(最新).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秦汉 文学 课件 最新
    资源描述:

    1、第一章第一章 秦汉社会与秦代文学概说秦汉社会与秦代文学概说 一、秦代社会与文学概说一、秦代社会与文学概说 秦始皇于公元前秦始皇于公元前221221年统一了中国,建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的中央集权的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实行了政治、经济、文化封建国家。秦朝实行了政治、经济、文化的系列改革以适应统一的需要。秦朝文化的系列改革以适应统一的需要。秦朝文化上统一文字给学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上统一文字给学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秦朝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的条件。秦朝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秦朝文化上的专制和对人民思想的灾难。秦朝文化上的专制和对

    2、人民思想的钳制,使秦朝文学几乎一片空白。钳制,使秦朝文学几乎一片空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一法度衡石丈尺”,使田畴、车涂、衣冠建制统一;简省“史籀大篆”为小篆,又作便于狱务、更趋简化的隶书,罢其不与秦文同者”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隶书”“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翻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奔弃市;以古非今者族”。鲁迅鲁迅:“由现存者而言,秦之文章,李斯李斯一人而已。”(汉文学史纲要汉文学史纲要)二、汉代社会概况汉代社会概况(一)汉代的政治概况(一)汉代的政治概况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封建王朝之一,汉代是我国历史

    3、上最强大的封建王朝之一,国势强大,对我国以及世界的历史都有深国势强大,对我国以及世界的历史都有深刻的影响。刻的影响。(二)汉代的思想文化概况(二)汉代的思想文化概况 西汉初期,统治者奉行黄老哲学,实行“无为而治”。黄老主张顺应自然,汉初文化学术因此具有相当自由的环境,加之汉初实行分封诸侯制度,文人往来于藩国之间,思想较少束缚,具有独立的人格、能畅所欲言,有战国纵横家的遗风。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疆域拓展,汉帝国由此进入了鼎盛时期。黄老之学: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赋

    4、家之心,苍括宇宙,总揽人物”(司马相如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语)四、汉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四、汉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1、包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对“巨丽”之美的追求)2、立功扬名、积极进取、关注人生的价值取向 3、文学的批判赞颂批判的发展道路 4、从浪漫幻想到现实理性的演进五、五、秦汉文化的基本形态秦汉文化的基本形态 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化的定型期,奠定了中国的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化的定型期,奠定了中国的政治文化体制。政治文化体制。1、皇权至上、皇权至上(“朕即国家”,“朕即天下”)2、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

    5、以长不以贤”)3、确立了封建官僚政治制度、确立了封建官僚政治制度 这一时期的官僚统治体系,以“家天下家天下”为原则,“以维护皇帝个人专权为目的,实行军、政、监察分权,相互牵制 4、思想文化的统一、思想文化的统一 5、封建伦理观念的建立、封建伦理观念的建立董仲舒董仲舒从社会伦理规范的建设之手,提出了“三纲五常三纲五常”的说教 李斯(李斯(约前约前284284前前208208),),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为秦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为秦朝丞相。参与制定法律,统朝丞相。参与制定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

    6、度。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与赵高立少子胡秦始皇死后与赵高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为赵高所忌,亥为二世皇帝,为赵高所忌,腰斩于市。传世之作腰斩于市。传世之作谏逐谏逐客书客书、泰山刻石泰山刻石等。等。开门见山,落笔入题。开门见山,落笔入题。居高临下,切中要害。居高临下,切中要害。选材精当,层次井然。选材精当,层次井然。正反对比,相互映衬。正反对比,相互映衬。铺陈夸饰,排比对偶。铺陈夸饰,排比对偶。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於秦耳,请一切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於秦耳,请一切逐客。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斯乃

    7、上书曰:曰:“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第二章第二章 汉赋汉赋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王国维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宋元戏曲史自

    8、序自序)第一节第一节 赋的起源和体制特点赋的起源和体制特点文心雕龙文心雕龙诠赋诠赋云:云:“赋者,铺也;铺采摛(赋者,铺也;铺采摛(chch)文,体物写)文,体物写志也。志也。”汉书汉书艺文志艺文志引刘向云:引刘向云:“不歌而诵谓之赋不歌而诵谓之赋”赋的一般特点是:内容侧重于叙事,多用陈述性、叙事性和描绘手法,形式上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不能入乐歌唱,只适宜于朗读。汉赋的源流及形成汉赋的源流及形成“文学是一条长河,如果说诗三百篇是一条上源,经(除了诗经)传诸子是一条上源,楚辞是一条上源,那么,西汉文学汇合了这些上源成为长河的正身”(范文澜范文澜中国通史中国通史简编简编)1、诗经 班固班固两都赋序

    9、两都赋序:“赋也,古诗之流也。”艺文志艺文志:“不歌而诵谓之赋。”语出杨雄语出杨雄法言法言。“劝劝”是鼓励、是鼓励、提倡之意,提倡之意,“讽讽”是讽谏。是讽谏。“劝百讽劝百讽一一”是说二者在赋中所占比例的悬殊。是说二者在赋中所占比例的悬殊。杨雄认为汉赋应对统治者进行讽谕使杨雄认为汉赋应对统治者进行讽谕使之归于节俭,但赋中却总是用极大篇之归于节俭,但赋中却总是用极大篇幅铺叙他们的奢侈享乐,仅在结尾处幅铺叙他们的奢侈享乐,仅在结尾处流露一点讽谕之意,甚至适得其反,流露一点讽谕之意,甚至适得其反,助长奢侈心理。助长奢侈心理。“劝百讽一劝百讽一”之说虽之说虽是出于批评之意,却从本质上揭示了是出于批评之

    10、意,却从本质上揭示了汉大赋的整体特征。汉大赋的整体特征。2、楚辞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又说:“(屈原)乃作怀沙之赋”,班固称:“其文弘博典雅,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容。”(离骚序)文心雕龙诠赋:“及灵均唱骚,始广声貌,然则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汉赋的文体特征(汉赋的文体特征(“巨丽之美巨丽之美”)1、篇幅宏大,结构上一般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2、表现手法上主要采用铺排的句式和夸张手法叙事体物。3、辞藻浓艳华美。汉赋的分类汉赋的分类汉赋分为骚体赋、散体大赋、和抒情小赋三类。汉赋分为骚体赋、散体大赋、和抒情小

    11、赋三类。、骚体赋骚体赋 在内容上继承在内容上继承楚辞楚辞“怨刺怨刺”的传统,抒写贤人的传统,抒写贤人失志,忠奸不分,个人怀才不遇的感情;在形式失志,忠奸不分,个人怀才不遇的感情;在形式上弃散用整,句式整齐,通篇用韵,并且用带上弃散用整,句式整齐,通篇用韵,并且用带“兮兮”的句子,大抵保持了的句子,大抵保持了楚辞楚辞于整饬中见于整饬中见变化,情与辞相宛转的特点。在表现手法上,它变化,情与辞相宛转的特点。在表现手法上,它尚铺陈,同时又借用楚辞尚铺陈,同时又借用楚辞“香草美人香草美人”式的比兴式的比兴手法。手法。如贾谊吊屈原赋 2,散体大赋 第一,体制宏伟,篇幅庞大 第二,多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韵文

    12、和散文间杂,铺张排比,文辞瑰丽。第三,在内容上以描写宫苑、游猎、山川、京都等壮美事物为主,在主题上以宣扬大汉帝国的声威,对帝王歌功颂德为主,而临近篇末,往往寄托一些讽喻君主励精图治的意思,古人称之为“曲终而奏雅”。“汉大赋汉大赋”,正始形成以枚乘枚乘的七发七发为标志,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子虚赋和上林赋上林赋则代表了汉大赋的最高成就。汉赋四大家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扬雄扬雄、班固班固、张衡张衡 3,抒情小赋 内容上侧重于抒发愤世嫉俗与表现个人放心求志,形式上篇幅短小,不用问答体,通篇用韵文。代表作有:赵壹刺世疾邪赋、张衡归田赋。第二节 汉赋的发展和主要作家 一,汉赋兴盛的原因汉赋兴盛

    13、的原因 1、西汉的兴盛与强大 2、汉代统治者的爱好和提倡 3、文体发展的自然趋势 二,汉赋的发展历程汉赋的发展历程(一)从汉初到武帝初年的七八十年间,是汉赋(一)从汉初到武帝初年的七八十年间,是汉赋的形成期。的形成期。这一时期赋的发展,是从这一时期赋的发展,是从“写志写志”为主的骚体赋为主的骚体赋逐渐趋向于逐渐趋向于“体物体物”的大赋。的大赋。代表作家作品有:贾谊的代表作家作品有: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枚乘的七发。贾谊贾谊 贾谊是汉初骚体赋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他的吊屈原赋是骚体赋的第一篇,代表着骚体赋的最高成就。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遭世罔极兮

    14、,乃陨厥身。呜乎哀哉,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呜乎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混兮,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混兮,谓跖跷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谓跖跷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铦。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离此咎兮。吊屈原赋吊屈原赋“辞清而理哀”-文心雕龙哀

    15、吊 枚乘与枚乘与七发七发 枚乘枚乘(?(?前前141)141)枚乘,字叔,淮阴人。初为吴王刘濞郎中,吴王枚乘,字叔,淮阴人。初为吴王刘濞郎中,吴王谋反,枚乘上谋反,枚乘上谏吴王书谏吴王书,吴王不听。后枚乘,吴王不听。后枚乘投靠到梁孝王那里,枚乘早以善辞赋知名。武帝投靠到梁孝王那里,枚乘早以善辞赋知名。武帝即位时,乘已年老,乃以安车蒲轮征乘。枚乘就即位时,乘已年老,乃以安车蒲轮征乘。枚乘就死在道中。事见死在道中。事见汉书汉书贾邹枚路传贾邹枚路传。七发的写作目的,历来有三种说法:一为“戒膏梁之子”说。刘勰说:“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梁子也。(文心雕龙杂文)”二为谏梁孝王忠于汉朝说

    16、:“(枚)乘事梁孝王,恐梁王反,故作七发以谏之。”(文选李善注)三为谏止吴王濞谋反说。一、一、七发七发的内容的内容音乐音乐饮食饮食车马车马宫苑宫苑田猎田猎观涛观涛要言妙道要言妙道 逸豫以亡身逸豫以亡身劝劝 诫诫精神健康的精神健康的重要重要二、二、七发七发值得注意的方面值得注意的方面 七发七发标志汉大赋体制的形成。标志汉大赋体制的形成。“七体七体”的开山之作。的开山之作。汉初枚乘的汉初枚乘的七发七发“说七事以起发说七事以起发太子太子”,全篇韵散结合,辞藻繁复,全篇韵散结合,辞藻繁复,多用比喻和叠字,以叙事写物为主,多用比喻和叠字,以叙事写物为主,是一篇完整的新体赋,具备了汉代文是一篇完整的新体赋

    17、,具备了汉代文体赋的基本特征。自此以后,以七段体赋的基本特征。自此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七体七体”,各朝作家时有模拟。,各朝作家时有模拟。(二)从汉武帝到东汉安帝、顺帝的200年间,是汉赋的全盛时期。散体大赋成为汉赋的主体。代表作家作品: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上林赋子虚赋),扬雄甘泉赋和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1 1,司马相如与汉大赋,司马相如与汉大赋(1 1)生平)生平 司马相如(约司马相如(约BC179BC179BC118BC118),字长卿,成都),字长卿,成都人。少时好读书,喜击剑。景帝时任武骑常侍,人。少时好读书,喜击剑。景帝

    18、时任武骑常侍,不遂其志,后从梁王游,作不遂其志,后从梁王游,作子虚赋子虚赋。梁王卒,。梁王卒,相如归蜀,与卓文君结为伉俪,度过一段闲散生相如归蜀,与卓文君结为伉俪,度过一段闲散生活。武帝即位后,广征贤良,相如作活。武帝即位后,广征贤良,相如作上林赋上林赋,武帝大悦,以相如为郎,后拜中郎将、孝文园令。武帝大悦,以相如为郎,后拜中郎将、孝文园令。晚年以病免官辞世。晚年以病免官辞世。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卓文君作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

    19、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锉断,十里长亭我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九重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偶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郎啊郎,巴不得下一世,你做女来我做男。(2)子虚子虚上林上林的内容的内容(楚)子虚(楚)子虚齐王出猎齐王出猎使齐使齐乌有乌有盛况盛况齐国地域辽阔、物齐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精神道义产丰富、精神道义高于楚国高于楚国亡是公亡是公批判齐楚徒争于游戏之乐,进而描绘上批判齐楚徒争于游戏之乐,进而描绘上

    20、林苑的巨丽之美和天子游猎的盛况。林苑的巨丽之美和天子游猎的盛况。艺术成就艺术成就1、铺陈方式:时空顺序和以类相缀兼具。、铺陈方式:时空顺序和以类相缀兼具。2、结构形式:主客问答与夸张笔法融通,、结构形式:主客问答与夸张笔法融通,韵散结合韵散结合。3、句式句法:灵活多变,长短不一。、句式句法:灵活多变,长短不一。三言排比首开风气之先。三言排比首开风气之先。4、语言风格:用字造语的怪异、重沓语言风格:用字造语的怪异、重沓 和和同偏旁字的堆砌。同偏旁字的堆砌。于是乎于是乎蛟龙赤螭,蛟龙赤螭,(鱼亘)(鱼亘)gng(鱼瞢)(鱼瞢)mng渐离渐离,鰅鰅yng鰫鰫yng鰬鮀鰬鮀tu,禺禺魼禺禺魼q鳎鳎t,

    21、揵揵qin鳍掉尾,鳍掉尾,振鳞奋翼,潜处乎深岩。振鳞奋翼,潜处乎深岩。于是乎于是乎崇山矗矗,巃崇山矗矗,巃lng嵸嵸zng崔巍,深林巨木,崔巍,深林巨木,崭巖崭巖嵾嵳嵾嵳。于是乎于是乎离宫别馆,弥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阁,华离宫别馆,弥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阁,华榱榱cu璧珰,辇道纚璧珰,辇道纚x属,步檐周流,长途中宿。属,步檐周流,长途中宿。司马迁司马迁史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列传对两赋的结构和主旨作了说明:“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亡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子虚、上林具有典

    22、型的汉代散体大赋的特征:(一)结构和规模的宏大。(二)铺张的手法,极尽铺张扬厉之能事,奠定了铺张扬厉的汉大赋体制。(三)创作方法上带有浓厚浪漫色彩。(四)确立了“劝百讽一”的赋颂传统,以歌颂汉王朝声威和气魄为其主要内容。子虚赋、上林赋在汉赋发展史上有极重要的地位,它们奠定了一种铺张扬厉的大赋体制,确立了一个“劝百讽一”的赋颂传统。后世之作,纷纷摹拟这一体制,失去了原创性。(3 3)长门赋长门赋 长门赋长门赋以骚体写成,幽怨深婉,情味隽永,为历代宫怨作品之祖宫怨作品之祖。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三)从东汉顺帝到汉末的近百年间,是汉赋的衰微转变时期。代表作家作品:张衡归田赋,蔡邕述

    23、行赋,赵壹刺世疾邪赋。张衡与张衡与归田赋归田赋 张衡张衡(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南阳)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和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主要是辞赋和诗。他的辞赋代表作是二京赋二京赋、归田赋归田赋等。汉赋的转变,由他开其绪端,他的归田赋归田赋,形式短小,一扫铺采擒文、虚夸准砌的手法,运用清丽的文句,抒写了自己的怀抱,由描写宫廷游猎而专供帝王贵族赏玩的作品,变为作者言志抒情之作,这一转变是很重要的,开了写作抒情抒情小赋小赋之先河。第三章第三章 汉代论说散文与史传散文汉代论说散文与史传散文 第一节 汉代论说散文发展概说 一、贾谊、晁错与西汉论说文一、贾谊、晁错与西汉论说文 1 1西

    24、汉论说文的特征:西汉论说文的特征:西汉论说文都是奏、疏、表、策之类的应用文,是探讨政治问题、表达政治见解的说理散文,内容上关注现实,针砭时弊,发表政见,文章一般都有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质朴无毕的特色,还有一些文章写得富有气势,饱含感情,很有文采。2贾谊的代表作过秦论和陈政事疏 贾谊的政论文带着浓郁的战国策士的遗风,贾谊的政论文带着浓郁的战国策士的遗风,擅于把秦王朝大起大落的历史情势内化为擅于把秦王朝大起大落的历史情势内化为作品的气势,其具体表现就是通过鲜明的作品的气势,其具体表现就是通过鲜明的对比,造成巨大的落差。对比,造成巨大的落差。过秦论过秦论最为最为典型。典型。一、秦国与六国之师的对比一

    25、、秦国与六国之师的对比 六国:统帅之贤六国:统帅之贤战国四公子;力量之强战国四公子;力量之强有九国民众;人才之多有九国民众;人才之多谋划、外交、统兵谋划、外交、统兵的文臣武将之多;土地之广的文臣武将之多;土地之广十倍之地;兵力之十倍之地;兵力之多多百万之众。百万之众。秦:秦:“无亡失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无亡失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二、秦孝公与秦始皇不同政策的对比二、秦孝公与秦始皇不同政策的对比 秦孝公当政,秦孝公当政,“商君佐之商君佐之”,采取,采取“内立法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秦始皇秦始皇“废先王之道废先王之道”,

    26、“不施仁义不施仁义”,“焚焚百家之言百家之言”,“毁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毁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三、陈涉军队与九国之师的对比三、陈涉军队与九国之师的对比 “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崛起阡陌之中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崛起阡陌之中”;“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疲弊之卒,数百之众疲弊之卒,数百之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天下云集响应,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赢粮而景

    27、从。”九国民众;有十倍于秦的土地;有百万之师;有钩九国民众;有十倍于秦的土地;有百万之师;有钩戟长矛;在谋划、外交、统兵方面有众多的文臣武将。戟长矛;在谋划、外交、统兵方面有众多的文臣武将。四、陈涉与秦的对比四、陈涉与秦的对比 秦自孝公到始皇,百又余年,秦自孝公到始皇,百又余年,“以区区之地,致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万乘之势”再到再到“六合为家,崤函为宫六合为家,崤函为宫”,势力空前强,势力空前强大。大。陈涉乃陈涉乃“瓮牖绳枢之子,迁徙之徒,氓隶之人,瓮牖绳枢之子,迁徙之徒,氓隶之人,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倚顿之富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倚顿之富”,“率疲弊之卒,将数

    28、百之众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揭竿为旗,斩木为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兵”,无论从哪方面都不能与强秦相提并论。,无论从哪方面都不能与强秦相提并论。过秦论艺术特色:首先,在论证方法上,先铺陈秦的兴亡史实,再通过对比分析,最后引出结论。由于史实充分,对比鲜明,因而所得结论有很强说服力。其次,对史实的铺陈采用了渲染、夸张等手法,从而增强了史实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第三,在语言使用上,文章使用了排比句、对偶句,也使用了少量比喻句,增加了文章的气势,具有浓厚的战国纵横家遗风。陈政事疏陈政事疏 又名治安策,是贾谊系统地阐述治国主张的一篇长文。全文驳斥了“天下已安已治”的观点,从多方面指陈社会危机和潜在隐患,表现

    29、了他洞察社会矛盾的能力、见微知著的远见和对国家大事的深切关怀。“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3晁错的代表作:论贵粟疏 晁错(前晁错(前200200前前154154),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汉文),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汉文帝时,晁错因文才出众任太常掌故,奉命从济南伏生受帝时,晁错因文才出众任太常掌故,奉命从济南伏生受尚书尚书,迁博士,拜太子家令,举贤良文学,对策高第。,迁博士,拜太子家令,举贤良文学,对策高第。景帝即位,迁御史大夫,请削藩,吴楚七国反,被腰斩于景帝即位,迁御史大夫,请削藩,吴楚七国反,被腰斩于西安东市。他的著名政论文有西安东市。他的著名政论文有守边劝

    30、农疏言兵事疏论贵粟疏论贵粟疏等。等。论贵粟疏论贵粟疏是晁错上给文帝的一封奏疏,文章从正反两面论说了重农贵粟对于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定生活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措施:“贵民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文章从古代圣王治国之法、当今农民生活状况、法律条文与现实的矛盾、民贫商富的潜在危害等几个方面分析,立论深刻,逻辑严密,说服力强。文风朴素无华,但质实恳切,故多被后人所称道。二、经学文风与西汉其他散文二、经学文风与西汉其他散文 1、董仲舒 董仲舒春秋繁露与天人三策为汉代今文经学的奠基之作。2刘向 刘向是西汉后期一个重要的经学家、目录学家,也是一个很有成就的散文家,一生著作多种。记事散文:

    31、说苑、新序列女传 政论散文中,谏营昌陵疏较为有名。谏营昌陵疏反对成帝大营昌陵,历述古代帝王薄葬之益、厚葬之害的历史事实,并阐明“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以及“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的道理,意蕴深刻,态度诚恳,说理透辟,是一篇极富教益的文章。刘向与其子刘歆共同完成的七略,是我国第一部目录著作。3淮南子 淮南子是汉代皇室贵族淮南王刘安招致门客编写,共21篇,十几万字,是西汉的一部大著述。原称淮南鸿烈(鸿,广大;烈,光明,即包含广大光明的道理。)全书以道家思想为主而杂以孔、墨、申、韩之说,是汉初黄老思想的继续。作为一部理论著作,淮南子的论说博奥深宏,无所不包,但并非抽象说道,多用历史、神话、传

    32、说、故事来说理,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4刘歆 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是汉代第一篇反“今学”、复“古学”的文章。文章叙经学的兴废,主张立左氏春秋、毛诗、古文尚书等“古文经”于学官,具有学术史的价值;其文措辞尖锐,峻洁有力,情感充沛,具有文学性。三、王充与东汉论说散文三、王充与东汉论说散文 1 1王充(王充(27279797?)?)出自细族孤门,仕途坎坷,因此形成了自觉的批出自细族孤门,仕途坎坷,因此形成了自觉的批判意识,一生志在纠正世俗的虚谬。判意识,一生志在纠正世俗的虚谬。关于关于论衡论衡的写作目的,王充说:的写作目的,王充说:“是故是故论论衡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之造也,起众书

    33、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故虚妄之言不黜,则华文不见息;华文放流,则故虚妄之言不黜,则华文不见息;华文放流,则实事不见用。故实事不见用。故论衡论衡者,所以诠轻重之言,者,所以诠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苟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立真伪之平,非苟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对作对作)他对包括孔子在内的先贤学说,以及汉代他对包括孔子在内的先贤学说,以及汉代的天人感应、灾异祥瑞、河洛伪书、谶纬的天人感应、灾异祥瑞、河洛伪书、谶纬迷信、经学学风等都进行了批判。迷信、经学学风等都进行了批判。论衡论衡全书全书8585篇,现存篇,现存8484篇,大多数选取当时理篇,大多数选取当时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分别加以阐述,其

    34、中包括论界的热点问题分别加以阐述,其中包括人的遭遇、命运、天性、才气、骨相等颇人的遭遇、命运、天性、才气、骨相等颇有深度的议题,大多围绕着自身的困扰而有深度的议题,大多围绕着自身的困扰而展开。这些专论体现了王充对现实的积极展开。这些专论体现了王充对现实的积极参与,同时又流露出他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参与,同时又流露出他对人类的终极关怀。2王符 王符(生卒年不详),出身寒微,性格耿介,因而不得仕进,愤而隐居著书,作潜夫论10卷,36篇,这是一部愤世嫉俗之作,对当时社会上各种丑恶现象及不合理的制度多有指斥,切中时弊。如汉代的选拔人才的用人制度,应举科目和所举之人品格才能不符,选拔官吏不以政绩,而是任人

    35、唯采;朝廷当权者对外怯懦,对内压迫等等。文章在议论政治上的得失时,往往采用正反对照和排比的手法,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语言朴实无华,准确简练。3仲长统 仲长统(180220)性格狂放不羁,敢于直言,常论说历史上和当时的政事风俗,发愤叹息,因此著书昌言。现大都已佚,仅部分保存在后汉书和群书治要中,其内容多暴露和批判当时不合理现实,有反对图谶迷信者,有揭露现实统治者,有论述外戚宦官之祸者,其文言无不尽,挥斥自如,骈散相间,颇有气势,风格颇似汉初政论文大家贾谊。王充、王符与仲长统并称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第二节第二节 司马迁与司马迁与史记史记鲁迅 郭沫若郭沫若 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龙门有灵秀,钟

    36、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鹰斧钺,吐气作霓虹。怜才鹰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文,千秋太史公。功业追尼文,千秋太史公。一、一、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司马迁(前145?前前90?),字子长,?),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一说龙门(今山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西河津)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学家、思想家。司马迁之所以能写出司马迁之所以能写出史记史记这部这部52万多字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万多字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体通史,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汉武帝太初四

    37、年约3000年的历史。年的历史。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三点。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三点。司马迁与司马迁与史记史记家庭家庭子承父愿子承父愿漫游漫游奠定基础奠定基础灾祸灾祸发愤著书发愤著书 1、学习勤奋,有家学渊源。(、学习勤奋,有家学渊源。(率真、自由、率真、自由、宏大宏大)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学识渊博,)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学识渊博,精通文史、天文、历法、诸子之学。司马迁幼而好精通文史、天文、历法、诸子之学。司马迁幼而好学,随父诵读古文。后又师从董仲舒、孔安国。学,随父诵读古文。后又师从董仲舒、孔安国。“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年十岁,则诵古

    38、文”(太史公自序太史公自序)2、广为游历。(、广为游历。(飘逸、淳厚、豪迈飘逸、淳厚、豪迈)“二十而南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跟随武帝出巡,到过四川、跟随武帝出巡,到过四川、云南等地及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大大丰富了社会历史知识和云南等地及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大大丰富了社会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开阔了胸襟和眼界;也较多了解到国情和民生疾生活经验,开阔了胸襟和眼界;也较多了解到国情和民生疾苦,了解到百姓的思想感情与愿望。这对于苦,了解到百姓的思想感情与愿望。这对于史记史记

    39、写作有写作有着重大意义。着重大意义。3 3、理想与毅力。(、理想与毅力。(昂扬、深沉、发奋昂扬、深沉、发奋)公元前公元前110110年,司马谈临终遗命:年,司马谈临终遗命:“余死,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俯首流涕,泣曰:司马迁俯首流涕,泣曰:“小子不敏,请悉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公元前公元前108108年年(3838),司马迁继任太史令,),司马迁继任太史令,“绝宾客之知,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力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力”,阅读、,阅读、整理了大量历史资料,并于公

    40、元前整理了大量历史资料,并于公元前104104年开年开始撰写始撰写史记史记。(痛苦、自卑、忧愤痛苦、自卑、忧愤)公元前公元前9999年(年(4747),因),因“李陵事件李陵事件”下狱,下狱,被处以腐刑(又称宫刑)。司马迁痛不欲生,被处以腐刑(又称宫刑)。司马迁痛不欲生,但想到著述未成,想到古代先贤但想到著述未成,想到古代先贤“西伯拘而西伯拘而演演周易周易,仲尼厄而作,仲尼厄而作春秋春秋,屈原放,屈原放逐,乃赋逐,乃赋离骚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左丘失明,厥有国国语语”,于是,于是“隐忍苟活隐忍苟活”,发愤写作。前,发愤写作。前后约十年辛苦,终于完成后约十年辛苦,终于完成史记史记这一宏篇这一宏篇

    41、巨著。巨著。李陵事件李陵事件 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尽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围困住。尽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但是匈奴兵越来越多,汉军步兵杀了五六千名匈奴

    42、骑兵,但是匈奴兵越来越多,汉军寡不敌众,后面又没救兵,最后只剩了四百多汉兵突围出寡不敌众,后面又没救兵,最后只剩了四百多汉兵突围出来。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震动来。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震动了朝廷。汉武帝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儿都下了监狱,并且召了朝廷。汉武帝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儿都下了监狱,并且召集大臣,要他们议一议李陵的罪行。集大臣,要他们议一议李陵的罪行。大臣们都谴责李陵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司马迁说: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司马迁说:李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

    43、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汉武帝听了,认为司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说: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人强辩

    44、,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他吆喝一声,就把司马他吆喝一声,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交给廷尉审问。迁下了监狱,交给廷尉审问。审问下来,把司马迁定了审问下来,把司马迁定了罪,应该受腐刑(一种肉刑)。司马迁拿不出钱赎罪,只罪,应该受腐刑(一种肉刑)。司马迁拿不出钱赎罪,只好受了刑罚,关在监狱里。司马迁认为受腐刑是一件很丢好受了刑罚,关在监狱里。司马迁认为受腐刑是一件很丢脸的事,他几乎想自杀。但他想到自己有一件极重要的工脸的事,他几乎想自杀。但他想到自己有一件极重要的工作没有完成,不应该死。因为当时他正在用全部精力写一作没有完成,不应该死。因为当时他正在用全部精力写一部书,这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著作部书,

    45、这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史记。史书形式史书形式-编年体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 例例:春秋春秋(孔子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左传(左丘明左丘明)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司马光司马光)国别体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 例例:国语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战国策(刘向编订刘向编订)纪传体纪传体:采用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采用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 。纪传体史书的创立者是司马迁。纪传体史书的创立者是司马迁。史记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中国古代第

    46、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二十四史都是用纪传体写成。都是用纪传体写成。文学常识史书体例文学常识史书体例二、二、史记史记的结构体例的结构体例 史记史记由五体组成由五体组成:1 1、本纪本纪十二篇。十二篇。2 2、表表十篇。十篇。3 3、书书八篇。八篇。4 4、世家世家三十篇。三十篇。5 5、列传列传七十篇。七十篇。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原题五百字。原题太史公书太史公书,东汉桓灵之际,始专名东汉桓灵之际,始专名史史记记。纪传体纪传体:指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始指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始创于司马迁的创于司马迁的史记史记。史记史记由由“本纪本纪”、“世家

    47、世家”、“列传列传”、“表表”、“书书”五部分组成,其中五部分组成,其中“本纪本纪”、“世家世家”、“列传列传”都是都是人物传记。后来班固人物传记。后来班固汉书汉书去掉去掉“世家世家”并入并入“传传”,这样就只有,这样就只有“纪纪”、“传传”两种了。后世由此称两种了。后世由此称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为纪传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为纪传体。体。本纪:记载从黄帝到武帝各代帝王的兴废和本纪:记载从黄帝到武帝各代帝王的兴废和政治大事。政治大事。裴松之裴松之史目史目:“天子称本纪,诸侯曰世家天子称本纪,诸侯曰世家”。张守节张守节史记史记卷一卷一五帝本纪正义五帝本纪正义:“本者,本者,系其本系,故曰

    48、本;纪者,理也,统理众事,系之系其本系,故曰本;纪者,理也,统理众事,系之年月,名之曰纪。年月,名之曰纪。”刘知几刘知几史通卷二史通卷二本纪本纪:“盖纪者,纲纪庶盖纪者,纲纪庶品,网罗万物,论篇目之大者,其莫过于此乎!品,网罗万物,论篇目之大者,其莫过于此乎!”本纪之义有二:一为法则、纲要之意。二为记载国本纪之义有二:一为法则、纲要之意。二为记载国君之言事专用。君之言事专用。世家:主要记载诸侯王大事,间而述及历史上一世家:主要记载诸侯王大事,间而述及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的时事。些著名人物的时事。刘知几刘知几史通史通卷二卷二世家世家:“案世家之为义案世家之为义也,岂不以开国承家,世代相续。也,岂不

    49、以开国承家,世代相续。”;“司马迁司马迁之记诸国也,其编次之体,与本纪不殊,盖欲抑之记诸国也,其编次之体,与本纪不殊,盖欲抑彼诸侯,异乎天子,故加以它称,名为世家。彼诸侯,异乎天子,故加以它称,名为世家。”世家之义有三:一是记诸侯列国史。二是载传代世家之义有三:一是记诸侯列国史。二是载传代家史。三是与家史。三是与本纪本纪同体,均编年记事,因有同体,均编年记事,因有别于天子等第而别名别于天子等第而别名“世家世家”。列传:是历代上自将相,下至游侠,列传:是历代上自将相,下至游侠,社会各阶层人物的传记。社会各阶层人物的传记。司马贞司马贞史记史记卷卷6161伯夷列传索伯夷列传索隐隐 :“列传者,谓叙列

    50、人臣事迹,列传者,谓叙列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故曰列传。令可传于后世,故曰列传。”列者,列者,陈也,传,本为经注之说明,司马迁陈也,传,本为经注之说明,司马迁借以传人,记功臣贤人之言行以注借以传人,记功臣贤人之言行以注本纪本纪,表示人臣拱卫主上。,表示人臣拱卫主上。十表:分世表、年表、月表三种。是十表:分世表、年表、月表三种。是按世代年月分别记载历史大事。按世代年月分别记载历史大事。司马贞司马贞史记史记卷卷1313三代世表索隐三代世表索隐:“礼礼有有表记表记,而郑玄云:,而郑玄云:表,表,明也。明也。谓事微而不著,须表明也,故言谓事微而不著,须表明也,故言表也。表也。”表的用意有三:一是表隐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秦汉文学课件(最新).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16598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