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压力与围岩控制课件-01-.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矿山压力与围岩控制课件-01-.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山压力 围岩 控制 课件 01
- 资源描述:
-
1、绪绪 论论一、课程性质及任务:一、课程性质及任务: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是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必修专业课。是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任务:任务:应力分布规律应力分布规律 1、掌握三个规律、掌握三个规律 岩层移动规律岩层移动规律 矿压显现规律矿压显现规律 2、掌握二个原理、掌握二个原理 工作面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原理工作面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原理 巷道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原理巷道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原理 3、掌握一套方法、掌握一套方法:矿压控制方法矿压控制方法二、课程学习基本要求:二、课程学习基本要求:了解各类围岩事故产生的条件、原因和特点;了解矿山压力现场研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解决、分
2、析矿山压力问题的能力;能针对具体煤层和围岩条件布置巷道和回采工作面;能合理设计回采工作面、巷道的围岩控制方式。三、矿山压力与控制概念:三、矿山压力与控制概念:1、矿山压力、矿山压力由于矿山开采活动影响,在开采空间周围岩体内形成的和作用在支护物上的力。2、矿山压力显现、矿山压力显现由于矿山压力作用,开采空间围岩体及支护物产生的各种力学现象。(变形、破坏、垮落、折损、冲击)3、矿山压力控制、矿山压力控制为使采矿工作正常、安全进行所采取的各种减轻、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的方法。四、研究矿山压力对矿山开采的意义:四、研究矿山压力对矿山开采的意义:1、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2、保证生产安全、
3、保证生产安全 3、减少资源损失、减少资源损失 4、改善开采技术、改善开采技术 5、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 第一章第一章 矿山岩石和岩体的基本性质矿山岩石和岩体的基本性质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是岩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质之一,也是岩石力学中研究最早、最完善的内容之一。本章介绍:本章介绍:岩石的地质构成及分类;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及测定;岩石的破坏机理和强度理论;岩体及其力学特征。第一节第一节 矿山岩石的基本概念矿山岩石的基本概念 一、岩石:一、岩石:岩石:岩石: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聚集形成的自然物体。(岩石(岩石=矿物颗粒矿物颗粒+胶结物胶结物+孔隙孔隙+水)水)矿物:矿物:存在地壳中
4、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结构:结构:组成岩石的物质成分、颗粒大小和形状以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结晶、胶结)构造构造:组成成分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间排列关系。(节理、裂隙、空隙、边界、缺陷)矿物、结构、构造是影响岩石力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三个重要因素矿物、结构、构造是影响岩石力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三个重要因素。岩浆岩:岩浆岩:强度高、均质性好二、岩石地质分类二、岩石地质分类 沉积岩:沉积岩:强度不稳定,各向异性 变质岩:变质岩:不稳定,与变质程度和岩性有关三、沉积岩石的力学特性:三、沉积岩石的力学特性:不连续性;(物质不能充满空间,有空隙存在)各向异性;(任一点的物理、力学性质
5、沿不同方向均不相同)不均匀性;(由不同物质组成,各点物理力学性质都不相同)岩块单元的可移动性;地质因素影响特性(水、气、热、初应力)(上述特性导致岩石力学的研究方法以实验测试为主)第二节第二节 岩石的物理性质岩石的物理性质 一、岩石的密度与体积力(容重)一、岩石的密度与体积力(容重)岩石含:固相、液相、气相。Vo 三相比例不同而密度不同。Vc V 1、岩石的真密度、岩石的真密度:真密度真密度单位体积岩石(不包含空隙)的质量:其中:其中:岩石真密度,kg/m3 岩石实体干质量(不含水分),kg 岩石实体体积(不含孔隙),m3CSVMSMCV 2、岩石的视密度、岩石的视密度:视密度单位体积岩石(包
6、括孔隙)的质量式中:岩石的视密度,kg/m3 岩石的质量,kg 岩石的体积(含孔隙),m3 3、岩石的容重、岩石的容重:容重岩石单位体积(含孔隙体积)的重力,kN/m3 式中:W被测岩样的重量,()kN;V被测岩样的体积,m3 天然容重天然含水状态下,干容重105110烘干24小时(至恒重),d 饱和容重岩石孔隙吸水饱和(水浸48小时)状态下,wVMMV10VWMgW 4、岩石的相对密度(比重)、岩石的相对密度(比重):比重岩石固体部分的重量和4同体积纯水重量的比值。式中:WS体积为V的岩石,固体部分重量,kN VC岩石固体部分(不含孔隙)体积,m3 W4同体积纯水重量,kN/m3 WCSVW
7、二、岩石的孔隙性二、岩石的孔隙性反映裂隙赋存于发育状态。1 1、孔隙率、孔隙率n n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2 2、孔隙比孔隙比e e岩石中各类孔隙总体积与岩石实体体积之比。ne关系:岩石的孔隙性对围岩强度、变形、含水影响很大。cVVe0nne1een1%1000VVn三、岩石的碎胀性三、岩石的碎胀性岩石破碎后自然堆积体积大于原体积的性质。1 1、初始碎胀系数、初始碎胀系数破碎后样自然堆积体积与原体积之比。2 2、残余碎胀系数、残余碎胀系数破碎并被压实后的体积与原体积之比。式中:分别为原体积/破碎自然堆积体积/被压实体积。岩石碎胀性对地下采矿围岩控制、矿产及土石方运输等有重要意义。VVKp1
8、VVKp111/VVV四、岩石的软化性四、岩石的软化性 岩石浸水后强度降低的性质。软化系数软化系数饱水岩样抗压强度与自然风干岩样抗压强度的比值。()越小,表示岩石受水的影响越大。岩石软化性在地下开采围岩管理、地面边坡管理等方面有重要意义。ccwRR0010五、岩石的膨胀性五、岩石的膨胀性岩石浸水后体积膨胀的性质。(用于评价膨胀性岩体工程稳定性)自由膨胀率自由膨胀率无约束条件下浸水后膨胀变形与原尺寸之比。轴向自由膨胀 (%)H试件高度 径向自由膨胀 (%)D直径 HHVHDDVD六、岩石耐崩解性六、岩石耐崩解性岩石抵抗水浸后结构破坏的性能。耐崩解指数耐崩解指数岩石试件进行烘干、浸水循环试验,。(
9、测试:将烘干的试块,约500g,分成10份,放入带有筛孔的圆筒内,使圆筒在水槽中以20rs速度连续转10分钟,然后将留在圆筒内的石块取出烘干称重。如此反复进行两次,按下式计算耐崩解性指数。)%2srdmmI第三节第三节 岩石的变形性质岩石的变形性质工程师对工程材料提出两个问题:工程师对工程材料提出两个问题:1 最大承载力许用应力?2 最大允许变形许用应变?在岩石工程中要使:在岩石工程中要使:实际参数实际参数允许指标允许指标岩石的力学性质包括:岩石的力学性质包括:变形性质:研究岩石在受力情况下的变形规律(本节)。强度特性:研究岩石受力破坏的规律(下节)。一、岩石的弹性和塑性:一、岩石的弹性和塑性
10、:变形分析的重要性(直观、易测、建立模型、准则)1、弹性变形:弹性变形:(缩短为正,压应力为正)线弹性非线弹性 滞弹性 线弹性直线型;当岩石致密,强度大,压力不高时,为此状态。非线弹性单向曲线型;基本没有。滞弹性双向曲线型,岩石多属滞弹性:滞弹性滞弹性应力应变不是唯一的对应关系,应变的产生(变化)较应力 的变化有一段时间的滞后。原因:物理学认为,当作用在滞弹性体上的力发生改变时,由于受力体内部物质的粘性或内摩擦的原因,引起变形效应滞后和迟延。滞弹性体具有两个重要性质:弹性滞后弹性滞后由于内摩擦原因,岩石随应力变化出现的变形滞后。弹性后效弹性后效由于热传导等原因,外力停止变化,而变形仍随时间而缓
11、慢变化。理想塑性具有应变硬化的塑性2、塑性变形:、塑性变形:岩石塑性普遍存在;岩石塑性与岩石的组成、结构、构造及外界环境有关。(颗粒及胶结物物质成分、排列结合、含水、温度、应力等)理想塑性理想塑性超过弹性极限,进入完全塑性状态(极少);应变硬化应变硬化超过弹性极限,承载能力随应变增加而增加。3、一般岩石的变形:、一般岩石的变形:瞬时弹性变形 后效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岩石与其它金属及晶体矿物不同,因其有节理、裂隙存在,在应力不高阶段,内部结构即有破坏,在产生弹性变形的同时,产生塑性变形。岩石不是理想的弹性体、塑性体、粘性体,是混合体。岩石不是理想的弹性体、塑性体、粘性体,是混合体。有弹塑;塑弹;
12、弹粘塑;粘弹等多种变形特性。(粘性粘性变形不能在瞬间完成,变形速率随应力变化。)典型变形性质:典型变形性质:直线型直线型弹脆弹塑下凹型下凹型塑弹上凹型上凹型弹粘平缓平缓 型型塑弹塑S 型型二、岩石单向压缩变形性质:二、岩石单向压缩变形性质:1、轴向变形:、轴向变形:2、横向变形;、横向变形;E1E12普通试验机下岩石应力、应变曲线普通试验机下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刚性试验机下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刚性试验机下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刚性试验机刚性试验机3、全应力应变曲线:、全应力应变曲线:四个阶段:OA原有裂隙压密阶段 ACAB弹性变形,BC微破裂稳定发展阶段(原弹性阶段)CD累进性破裂发展阶段,C点为屈服
13、点,约2/3峰值强度。DE破裂后阶段(应力降低阶段、残余应力阶段)e4、岩石的变形指标及其确定:、岩石的变形指标及其确定:弹性摸量弹性摸量E E:(抵抗变形的能力、应力应变比值)线弹性:线弹性:直线斜率 非线弹性:非线弹性:切线斜率 (变形曲线导数);割线斜率 (割线斜率);弹塑性:弹塑性:弹性摸量:弹性摸量:E=加载曲线段切线斜率=卸载曲线段割线斜率;变形摸量:变形摸量:E)(fddEttEEpeE0EddEttEpeE0tE泊松比泊松比:(变形传递能力)泊松比岩石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在弹性阶段:其为常数。在塑性阶段:不为常数。(严格讲,仅在弹性范围适用,对塑性部分不适用,由于引入变形
14、摸量,塑性区可用,最大为0.5。)剪切摸量剪切摸量G G剪切虎克定律比例系数。拉梅常数拉梅常数将应力应变联系起来的弹性常数。体积摸量体积摸量KvKv体积弹性摸量。yx5、岩石变形中的扩容现象:、岩石变形中的扩容现象:扩容现象扩容现象岩石破坏前,因微裂隙产生及内部小块体相对滑移,导致体积扩大的现象。体应变体应变变形后的体积增量与变形前体积之比。体应变曲线:体应变曲线:三个阶段:体积减小阶段0F 体积不变阶段F 体积扩大阶段FT32121Edvdvzyxv纵向横向体积T三、岩石三轴压缩变形性质:三、岩石三轴压缩变形性质:1、三轴实验:、三轴实验:(真三轴、假三轴)2、三轴抗压强度:、三轴抗压强度:
15、3、三轴变形特征:、三轴变形特征:与单轴试验结果基本类似(与单轴试验结果基本类似(E、基本相同);基本相同);围压增加围压增加三向抗压强度增加;三向抗压强度增加;峰值变形增加;峰值变形增加;弹性极限增加;弹性极限增加;岩石由弹脆性岩石由弹脆性弹塑性弹塑性应变硬化转变应变硬化转变 103APRc干砂岩干砂岩湿砂岩湿砂岩四、岩石流变性质:四、岩石流变性质:1、岩石流变性质、岩石流变性质岩石岩石 随时间增长而变化的性质。随时间增长而变化的性质。2、流变现象:、流变现象:蠕蠕 变变应力不变,应变随时间增加而增长的现象。(当 时 )松松 弛弛应变不变,应力随时间增加而减小的现象。(当 时 )弹性后效弹性
16、后效停止加、卸载,应变需经一段时间达到应有值的现象。粘性流动粘性流动蠕变后卸载,部分变形不能恢复的现象。,const)(tconst)(t3、蠕变曲线:、蠕变曲线:岩石蠕变的类型:岩石蠕变的类型:稳定蠕变 (低应力)不稳定蠕变(高应力)典型蠕变曲线典型蠕变曲线:(蠕变三阶段)初始蠕变阶段应变增加,但应变增加速率降低;定常蠕变阶段应变增加速率保持不变;加速蠕变阶段应变增加速率迅速增加,直至破坏。稳定蠕变不稳定蠕变典型蠕变曲线典型蠕变曲线瞬时应变初始应变定长蠕变加速蠕变 与岩石类别有关(粘土矿物岩石蠕变显著)岩石蠕变岩石蠕变 与应力大小有关(高应力蠕变明显,超过极限 应力,蠕变进入不稳定阶段)蠕变
17、试验:蠕变试验:时间长;测量要求精度高(用千分表);载荷恒定。研究蠕变的意义:研究蠕变的意义:了解岩石的长时强度。了解岩石的长时强度。长时强度长时强度岩石蠕变破坏时的最低应力值。岩石蠕变破坏时的最低应力值。长时强度对岩土工程更为重要。长时强度对岩土工程更为重要。长时强度长时强度 强度强度 1m3)岩体岩体=岩块岩块+结构面结构面 结构面(弱面)结构面(弱面)地质界面,如断层、裂隙、层理、节理、片理。(坚硬无充填结构面、软弱有充填结构面、夹层)结构体(岩块)结构体(岩块)被各类结构面切割成的岩石块体。(块状、板状)岩体岩体=岩块岩块+弱面弱面 岩体的力学处理:岩体的力学处理:完整性很好连续介质力
18、学方法;非常破碎土力学方法;两者之间裂隙体力学方法。岩体结构基本类型:岩体结构基本类型:(按结构面切割状况及结构体类型分为六种)完整结构完整结构 块裂结构块裂结构 层状结构层状结构 碎裂结构碎裂结构 断续结构断续结构 散体结构散体结构整体结构整体结构 块裂结构块裂结构 层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结构碎裂结构 断续结构断续结构 散体结构散体结构二、岩体的变形特征二、岩体的变形特征 岩体力学性质取决于岩石、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及结构面的空间组合状况。1、岩体实验:、岩体实验:主要测定:主要测定:变形曲线、弹性常数、强度 试试 件:件:现场切割制作,保护原结构不受破坏。设设 备:备:现场安装,主要为剪切实验。
19、2、岩体变形特征:、岩体变形特征:总变形量大总变形量大 在变形的过程中体积明显增大(扩容)在变形的过程中体积明显增大(扩容)破坏后仍能承受一定载荷而继续变形破坏后仍能承受一定载荷而继续变形 层状岩体可呈现比较明显的各向异性层状岩体可呈现比较明显的各向异性压密阶段:裂隙被压闭合,纵向变形明显,侧向变形不明显;弹性阶段:结构体开始承载变形,应力应变正比,呈弹性;塑性阶段:过屈服点,结构体变形,结构面产生滑移变形,扩容、应变强化;破坏阶段:强度限后,出现沿结构面滑移和结构体转动,扩容,出现新裂缝。破坏后,由于岩体尺寸大,仍能够靠块体间摩擦承受一定载荷。3、岩体变形曲线:、岩体变形曲线:三、岩体的强度
20、特征三、岩体的强度特征岩体强度岩体强度是岩块、弱面强度的综合反映,介于岩块、弱面强度之间。包括:抗压、抗剪、抗拉包括:抗压、抗剪、抗拉 (受结构面影响很大,现场主要测抗压、抗剪强度)1、结构面及其强度:结构面及其强度:1 1)结构面分类:)结构面分类:按成因按成因:原生结构面成岩阶段形成的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形成的结构面;次生结构面在地表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结构面;按工程要求:按工程要求:细小结构面 延长L1m 中等结构面 1m延长L10m 巨大结构面 延长L10m 2 2)结构面的接触类型:)结构面的接触类型:3 3)结构面强度特征:)结构面强度特征:不能承受拉应力;不能承受拉应
21、力;可承受垂直面的压应力;可承受垂直面的压应力;可承受沿面剪应力(与其上正应力有关);可承受沿面剪应力(与其上正应力有关);以剪切破坏为主。以剪切破坏为主。压缩性质剪切性质2、岩块的强度:、岩块的强度:可承受压、剪或低值拉应力,以剪切破坏为主可承受压、剪或低值拉应力,以剪切破坏为主:3、岩体强度:、岩体强度:介于结构面、岩快之间。满足无拉力准则(受介于结构面、岩快之间。满足无拉力准则(受 拉处即破坏)拉处即破坏)岩体结构面4、结构面对岩体强度的影响:、结构面对岩体强度的影响:结构面方位对岩体强度的影响 结构面与结构面与主应力方向不主应力方向不同,对岩体强同,对岩体强度影响不同。度影响不同。结构
22、面位结构面位于剪切面位置于剪切面位置时,岩体强度时,岩体强度最小。最小。L1具有两组相互垂直节理时岩体强度的变化曲线L2L2L1多组结构面导致岩体各项同性。最小强度域最小强度域 结构面组数越多,岩体强度越接近结构面强度。结构面组数越多,岩体越呈现各向同性。对现场松散破碎岩体,不能使用岩块强度,只能使用弱面强度或弱面摩擦强度研究破坏问题。四、岩体强度的测定:四、岩体强度的测定:试试 件件现场切割(保持原有结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现场安装 1、单向压缩强度测定:、单向压缩强度测定:式中:P试件破坏载荷 kN;A试件横截面积 m2。APmc 2、抗剪强度测定:、抗剪强度测定:cossinFTFTP对多
23、个试件,通过改变正压力,获得岩体抗剪强度曲线 3、三轴压缩强度试验:、三轴压缩强度试验:真三轴:真三轴:伪三轴:伪三轴:321321试件压力枕球面垫液压枕顶柱垫板顶座垫板除非大型重要工程,一般不进行现场实测。除非大型重要工程,一般不进行现场实测。目前,现场多用间接方法测定准岩体强度。目前,现场多用间接方法测定准岩体强度。准岩体强度:准岩体强度:实质:实质:考虑裂隙发育程度,以经过修正的岩石强度作为岩体强度(准岩体强度)。准岩体抗压强度:准岩体抗拉强度:式中:为岩体完整性系数。岩体、岩块中弹性波纵波传播速度。cncktntk2clmlVVkmlVclV第二章第二章 矿山岩体内应力及其重新分布矿山
24、岩体内应力及其重新分布 本章介绍本章介绍:(应力分布规律)原岩应力原岩应力 孔周围应力分布孔周围应力分布 围岩极限平衡围岩极限平衡 支承压力及其分布支承压力及其分布第一节第一节 岩体中的原岩应力岩体中的原岩应力一、原岩应力概念:一、原岩应力概念:1、原岩应力、原岩应力未受开采影响的岩体内,由于岩体自重和构造运动等原未受开采影响的岩体内,由于岩体自重和构造运动等原 因引起的应力。(原始应力)因引起的应力。(原始应力)自重应力 构造应力2、原岩应力组成、原岩应力组成 地温应力 膨胀(收缩)应力 流体压应力 未开采前,地下空间已形成原岩应力场;在较大范围内,原岩应力场分布不均;不均衡应力场随围岩变形
25、及时间推移将趋于平衡二、自重应力:二、自重应力:铅直应力:铅直应力:水平应力:水平应力:其中:其中:侧压系数 海 姆:(静水压力理论)金尼克:(弹性侧压理论)一般 则Hzzyx113.02.043.025.0三、构造应力:三、构造应力:1、构造应力、构造应力由构造运动引起(板块、火山、升降)现代构造应力 地质构造残余应力 构造应力构造应力 难以区分构造应力场构造应力场构造运动形成构造运动形成:板块挤压板块移动,挤压边界引起(横向);地幔热对流地幔上下封闭对流形成;岩浆侵入岩浆侵入挤压、冷凝收缩(局部)2、构造应力特点:、构造应力特点:1)分布不均,在构造区域附近最大;2)水平应力为主,浅部尤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