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安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知识产权法安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识产权 安徽 培训中心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23456789 1011l注意理解以下问题注意理解以下问题:1 1、目前我国正在酝酿编撰民法典与知识产权法;、目前我国正在酝酿编撰民法典与知识产权法;2 2、在法学教学中知识产权法与民法学并列教学不是学科的体系、在法学教学中知识产权法与民法学并列教学不是学科的体系结构问题。结构问题。3、作为民法分论之一的知识产权法在课程上也有其自身相对独、作为民法分论之一的知识产权法在课程上也有其自身相对独立的内容体系和教学要求。它晚于其他民事权利。立的内容体系和教学要求。它晚于其他民事权利。12 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26272829n(1)著作权法对主体资格规定:外国人
2、创作的作品在一国境内首先发表的,应当享有与该国公民作品同等的保护;不在该国境内发表的,根据国家之间的双边条约或共同参加的国家条约,或在互惠基础上给予保护。(2)工业产权法对主体资格的规定:在本国境内有经常居所或营业所的外国人享有与本国人同等的待遇;在境外的外国人,依法其所属国与本国缔结的双边条约或共同参加的国家公约,或按互惠原则办理。3、知识产权法对外国人的主体资格,主要奉行“有条件的国民待遇原则”,以别于一般财产法所采取的“有限制国民待遇原则”30(3 3)一般财产法所采取的是)一般财产法所采取的是“有限制国民待遇有限制国民待遇原则原则”外国人的民事地位,古代国家采取不承认主义,随着国际贸易
3、的发展,各国才逐渐采取相互主义,根据两国间的条约或法律,彼此相互承认对方的公民享有本国公民在对方国家所享有的权利。最早以国内法规定外国人享有平等民事地位的法律是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 31 以上说明知识产权主要采取有条件的国民待遇原则,只要符合上述规定的情形之一,外国人即可与本国人享有同等的权利,而在权利和内容上不加限制。国民待遇原则打破了知识产权中的地域效力的限制,使一国的权利人在其他国家也得到保护。32(二)知识产权的客体(二)知识产权的客体1、概念: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等知识形态领域中所创造的精神产品,即知识产品,他是与物质产品相并存的民事权利客体33(二)知识产权的客体
4、2、知识产品的成为民事权利客体的过程:在民法发展过程中,最初只有动产可以作为私权的客体;奴隶制和私有制的发展,不动产等也逐渐成为私权的客体;到资本主义条件下,为了使财产的流转更为简洁,人们创造了股票、票据等有价证券,将其列入客体物的范围;为了刺激科学技术的发展,把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促使民法日益拓宽其传统权利客体的范围。34西方学者将民事权利客体,分为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或者分为动产、不动产和知识产权,并将其统一概括为“物”的概念中,认为物包括有实体存在也包括无实体存在的(与物有关的各种权利和无关的其他权利)知识产权是知识财产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在知识产权保护期内,权利人可以独占使用其作品或发明
5、,或是通过许可合同将作品与发明的使用权转让给他人,取得财产权利,所以知识产权本身是财产权的一部分,从而构成债权或物权的客体,可以作为客体物来占有或转让。35(二)知识产权的客体3、知识产品的类别一类:创造性成果包括作品及其传播媒介,工业技术二类:经营性标记三类:经营性资信36(二)知识产权的客体4、知识产品的基本特点(1)创造性知识产权与物质产品的不同,是不能简单的重复,而必须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创造性是知识产品取得法律保护的条件。其中专利权要求发明具有“技术先进性”;著作权要求作品具有“独创性”;商标权则要求具有“可识别性”37(2)非物质性就是指知识产品的存在不具有一定的形态,(固体、液
6、体、气体),不占有一定的空间。人们对他的占有不是一种实在而具体的控制,而表现为认识和利用。知识产品与物质产品不同,他是知识形态的精神产品,虽有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没有外在的形态。38(3)公开性:他必须向社会公示、公布,是公众知悉。但任何人无权加以使用,否则构成侵权。39(4)社会性:知识产品的社会属性表现在他的产生、使用和归属等各个方面。法律总是在一定的时期内赋予创造者个人以垄断权利,而一旦保护条件或期限失效,知识产品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为人类共同所有。40物权的对象是物;债权的对象是行为;知识产权的对象是以“形式”为存在方式的“知识”。411、无形性2、法律确认性3、专有性4、地
7、域性5、时间性42第一,权利的对象或标的不同。第二,物权与知识产权虽然同为绝对权利,但是在独占性、专有性和排他性上,知识产权弱于物权。第三,物权往往可以通过事实占有实现,知识产权则需仰仗法律的保障。第四,当知识产权与物权发生冲突时,知识产权通常要让位给物权。第五,知识产权的期限不同于物权的期限。第六,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财产,它的价值是通过人们对其对象,“知识”的结构和形式的利用而表现出来的。43一、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二、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三、知识产权的主体与客体四、知识产权的历史现状与发展五、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意识44一、知识产权的制度的历史知识产权制度是人类的一大发明,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
8、和不断完善,已经成为国际上通行的法律制度。自17、18世纪以来,资产阶级在生产领域中广泛采用科学技术成果,从而在资本主义市场中产生了一个保障智力成果私有的法律制度。资产阶级寻求法律确认对智力成果的私人占有权。使智力成果与其他客体物一样成为自由交换的标的。45一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是威尼斯于1474年颁布的。当时的威尼斯是近代科学技术的摇篮和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又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地,罗马文化的历史背景,促成了知识产权制度的诞生。较为系统的现代意义的专利法,则是1624年英国的垄断法,对后来各国专利立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46法国1803年颁布了关于工厂制造物和作坊的法律的商标法。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
9、是1709年英国的安娜法,1886年出现了国际间保护著作权的基本公约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1952年签订了世界版权公约两个公约的签约国家有100多个。47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始建于清朝末年。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都颁布过知识产权法。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48(一)我国颁布的知识产权法律1982、商标法1984、专利法1990、著作权法1993、反不正当法49(二)我国加入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1980年参加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1985年加入了巴黎公约;1989年加入了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1992年参加了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1994年加入了专利合作条约等知识产权国际公约50 一、知识产
10、权的概念与范围二、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三、知识产权的主体与客体四、知识产权的历史现状与发展五、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意识51(一)知识产权法1、概念: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知识产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近代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522、知识产权法律地位是指它是否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或归类于何种法律部门。从世界立法例来看,基本上是单行法的立法体例。英美法系基本是独立的法律制度;大陆法系国家归属于民法体系。53知识产权的保护目前已越来越引起各界的关注,经过近30来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相继颁布实施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近10部知识产权领域法律
11、以及30多部相关法律法规。并根据国内国际的形势变化,分别于1992年和2000年对专利法和著作权法进行了两次修正。2001年针对“入世”,通过立法与修法使我们的知识产权制度与世贸组织的知识产权协议(即履行协议)不冲突。分别对著作权法和商标法进行了修改。54(二)知识经济时代发达国家在20世纪末之前的一、二百年中,以其传统民事法律中物权法(即有形财产法)与货物买卖合同法为重点。原因是在工业经济中,机器、土地、房产等有形资产的投入起关键作用。55(二)知识经济时代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与知识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发达国家及一批发展中国家(如新加坡、菲律宾、印度等等),在民事立法领域,逐步转变为以知
12、识产权法、电子商务法为重点。这并不是说传统的物权法、合同法不再需要了,而是说重点转移了。56(二)知识经济时代原因是:在知识经济中,专利发明、商业秘密、不断更新的计算机程序等无形资产在起关键作用。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动,上层建筑中的立法重点必然变更。一批尚未走完工业经济进程的发展中国家,已经意识到在当代,仍旧靠“出大力、流大汗”,仍旧把注意力盯在有形资产的积累上,其经济实力将永远赶不上发达国家。必须以无形资产的积累(其中主要指“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促进有形资产的积累,才有可能赶上发达国家。为此各国对知识产权问题都予以极大的关注,其发展趋势为:571、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组织纷纷建立,国际保护制度已
13、基本形成。2、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3、国际间的技术转让、文化交流速度加快4、知识产权问题被知识纳入国际贸易谈判之中。58(三)提高人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必须以无形资产的积累(其中主要指“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促进有形资产的积累,才有可能赶上发达国家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曾说,一旦本公司在全球的厂房、货物全部失于火灾,自己第二天就能用可口可乐这一商标作质押,贷出资金来恢复生产。因为每年“金融世界”都把“可口可乐”的价值评估到7百亿美元。59如何树立知识产权意识第一,不要侵权,这指的是推出新产品之前,要把知识产权问题解决好;产品中含有他人知识产权的,要取得许可。第二,一旦外国企业诉我们侵权,应当
14、懂得我们有哪些抗辩的余地。第三,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我国的企业及个人已经享有的知识产权,同样可能遭到别人的侵害。提高守法意识或知识产权意识,决不仅仅针对侵权人而言,而且也是针对我国的知识产权权利人的。第四,鼓励国人积极开发享有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我们曾有的理论家告诉人们,如果一个企业倒闭了,至少自己的商标仍有价值,还相当值钱的例子很多。60例如1998年3月,广州照相机厂倒闭,评估公司给该厂的“珠江”商标估了4千元人民币,许多人还认为估高了。而在当月的拍卖会上,这一商标卖出了39.5万元!很明显,企业多年靠智力劳动投入到商标中的信誉,决不会因一时经营失误(或因其他未可预料的事故)企业倒闭而
15、立即完全丧失。可见,提高我国经营者(尤其是大量初级产品的经营者)的知识产权意识,对发展我国经济是非常重要的。袁隆平在我国还没有颁布专利法之前,就已经在美国、澳大利亚申请了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专利;中石化公司在最近几年,在世界范围就某些化工技术申请了多国的多项专利,初步建立起自己的“市场保护圈”,使外国企业想进入这个圈制售有关化工产品的,都要向中石化取得许可。61 62第一章第一章 著作权著作权636465n三、由于照片还可能涉及顾客的肖像权,因此影楼在行使著作权时应遵守民法通则第一百条的规定,即营利性使用照片,须事先取得肖像权人的许可。非盈利性使用也要经过顾客同意。n四、关于本问题的法律适用,除
16、适作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还应考虑民法通则第七条的 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如果当事人在拍摄照片时都明确顾客将以复制、发行广告等方式营利性使用 照片,或者在没有协议的情况下,有理由认为影楼明知顾客将营利性使用照片并且没有提出 异议,应认为,即使照片著作权属于顾客,顾客应有权在其经营活动范围同营利性使用照片。但是,顾客付给影楼的报酬应与影楼应得的报酬相当,可参照其他广告公司或者影楼拍摄类 似的照片的酬金。如果双方没有明确顾客将营利性使用照片,或者没有理由认为影楼明白顾 客将营利性使用照片,在著作权属于影楼诉的情况下,顾客欲营利性
17、使用照片,应事先取得原告的许可。66n(六)电影作品及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就基本法理言后者例如电视连续剧,动画片或者网络动画(flash)作品。n(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n就基本法理言上述类型一般都是特殊职务作品,著作权属于单位,作者享有署名权和获得奖励的权利。n(八)计算机软件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也是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67n另外,根据著作权法规定,下列对象不受著作权法保护:n(一)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n(二)官方文件,如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属于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和官方正式译文等。官方文件有的虽也属于
18、作品,但不通过著作权法保护是出于国家或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考虑,其需要人们自由复制和传播。n(三)时事新闻。n(四)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因其形式往往具有唯一表达的特点,不具有独创性而不受著作权法保护。68n二、著作权的主体n(一)一般作品n(二)合作作品的著作权n合作作品是指两人以上共同创作完成的作品。合作作品的作者须具备创作合意与合创事实两个条件。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属于全体作者,对著作权的行使须征得全体合作作者的同意。对于可以分割的合作作品,作者对于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 体的著作权。对于不可分割使用的,由合作作者协商一致行使;协商不成的,无正当理由任 何
19、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转让以外的权利,所得收益应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作者。69n(三)演绎作品的著作权n演绎作品是指通过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演绎行为是演绎者 的创造性劳动,也是一种创作方式。因此,法律规定,演绎作品的著作权由演绎者享有,但 其对著作权的行使,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另外,第三人在使用演绎作品时,应征求原作者和演绎作品作者的同意。70n(四)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n汇编作品是指将已有的作品、作品的片断或不够成作品的数据或其他材料等汇集起来,通过对其内容进行选择或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汇编行为也是一种创作行为,因此,汇编者对汇编作品享有著作权。汇编作品因其整个形式
20、的独创性而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但并不因此抹杀原有作品的著作权,对有著作权的作品进行汇编须取得原著作权人的许可,否则即为侵权行为。71n(五)职务作品的著作权n职务作品是指公民为完成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关于职务作品权利 的归属,应依据下列规则:n1.单位作品: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n2.特殊职务作品:对于主要是利用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其 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或法律、行政 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著作
21、权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 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72n3.一般职务作品:除了上述情形以外,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其他组 织在其业务范围内有优先使用权。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 与单位使用相同的方式使用该作品。若经单位同意,作者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相同的方 法使用该作品所得的报酬,由作者和单位按约定比例分配。73n(六)影视作品的著作权n影视作品是指电影作品或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式创作的作品。影视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人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的作者享有署名权和依合同获得报酬权。影视作品中的剧
22、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n(七)委托作品的著作权n委托作品是指作为受托人的作者按照委托人的意志和要求而创作的作品。关于委托作品 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解决,没有订立合同或合同没有明确约定的,为保护作者权益,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即作者本人。74n(八)美术作品的著作权n美术作品的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须注意美术作品和美术作品载体的关系,作品原件的所有权与作品的著作权是相区分的。“美术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 移”,此规则也适用于计算机软件等具有知识产权的标的物,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但美术作品原件的所有人享有展览
23、权,此外的其他权利仍由著作权人享有。n(九)身份不明的作品的著作权n身份不明的作品是指作者不具名或不写其真实姓名的作品。身份不明的作品由作品原件合法持有人行使除署名权外的著作权。作者身份确定后,由作者或其继承人行使著作权。n作者不明的作品,只有作品是原件,且必须是合法持有人才享有除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其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 50 年的 12 月 31 日。作者身份确定后,适用著作权法第二十 一条的规定,就是终生加死后 50 年。75n三、著作权的内容n(一)著作人身权n著作人身权是指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标明作者身
24、份、控制作品存在状态及保持作品本身完整性等权利。具体包括:n1、发表权,即作者依法决定是否将其作品公之于众的权利。“公之于众”是指将作品向 不特定的人公开,但不以公众知晓为要件。发表权是一次性的权利,一经行使即归消灭。n2、署名权,即标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具体包括作者决定是否署名及如 何署名等。n3、修改权,即作者本人或授权他人修改其作品的权利。n4、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76n(二)著作财产权n著作财产权是指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控制其作品的使用并获取财产收益的权利,主要内 容包括:n1、复制权,即通过印刷、拓印等方式将作品复制一份或多份的权利。n2、发行权
25、,即以出售或赠与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原件或复制件的权利。n3、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或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但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除外。n4、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原件或复制件的权利。n5、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权利。77n6、放映权,即通过各种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等作品的权利。n7、广播权,即以无线、有线或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 其他设备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n8、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