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二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计算机网络 体系结构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1 网络体系结构基本概念2.2 网络层2.3 传输层2.4 应用层2.1 网络体系结构基本概念n网络体系结构是指对构成计算机网络的各组成部分及计算机网络本身所必须实现的功能的精确定义,即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中层次、各层的协议以及层间接口的集合。2.1.1 开放系统互连模型OSI参考模型n 图2-1 OSI2.1.2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图2-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数据在各层之间的传递过程图2-3 数据在各层之间的传递过程2.1.3 TCP/IP的体系结构图2-4 TCP/IP四层协议的表示方法举例2-5 沙漏计时器形状的TCP/IP协议族表示 网络层是网络体系
2、中通信子网的最高层。向高层提供合理的路由机制,完成路由选择,并负责将数据通过合适的路径传输到目的地,同时对高层屏蔽低层的传输细节,具有一定的差错控制功能。2.2 网络层2.2.1 网际协议n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因特网标准协议之一。n与IP配套使用的还有如下4个协议。n 地址解析协议n 逆地址解析协议n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n 网际组管理协议网际协议及其配套协议网际协议(IP)的特点包括以下3个方面n 提供无连接的数据传递机制。n 不保证数据报传输的可靠性。n 提供尽最大努力的投递机制。1.IP地址n地址是一种标识符,用于标识系统中的实体。Inter
3、net地址称为IP地址,IP地址用于标识Internet中的网络和主机。它应具有以下3个要素:是标识的对象是什么;是标识的对象在哪里;是指示如何到达标识对象的位置。n因此,IP地址是Internet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IP地址在IP层实现了对底层地址的统一,屏蔽了不同物理网络的差异,特别是不同的网络编址方式的差异,使得Internet的网络层地址具有全局唯一性和一致性。n(1)IP地址及其表示方法nIP地址的编址方法共经过了3个历史阶段。分类的IP地址。这是最基本的编址方法,在1981年就通过了相应的标准协议。子网的划分。这是对最基本的编址方法的改进,其标准RFC 950在1985年通过。构
4、成超网。这是比较新的无分类编址方法。1993年提出后很快就得到推广应用。2-7 IP地址中的网络号字段和主机号字段(2)IP地址的分类1)A类地址网络号字段占1个字节,只有7位可供使用(该字段的第一位已固定为0),但可指派的网络号是126个(即27-2)。减2的原因是:第一,IP地址中的全0表示“这个(this)”,网络号字段为全0的IP地址是个保留地址,意思是“本网络”;第二,网络号为127保留作为本地软件环回测试本主机的进程之间的通信用。采用点分十进制记法能够提高可读性A类地址的主机号占3个字节,因此每一个A类网络中的最大主机数是224-2,即16 777 214。这里减2的原因是:全0的
5、主机号字段表示该IP地址是“本主机”所连接到的单个网络地址,而全1表示“所有的(all)”,因此全1的主机号字段表示该网络上的所有主机。IP地址空间共有232个地址。整个A类地址空间共有231个地址,占有整个IP地址空间的50%。2)B类地址网络号字段有2个字节,但前面两位已经固定了,只剩下14位可以进行分配。因为网络号字段后面的14位无论怎样取值也不可能出现使整个2字节的网络号字段成为全0或全1,因此这里不存在网络总数减2的问题。但实际上B类网络地址128.0.0.0是不指派的,而可以指派的B类最小网络地址是128.1.0.0。因此B类地址可指派的网络数为214-1,即16 383。B类地址
6、的每一个网络上的最大主机数是216-2,即65 534。这里需要减2是因为要扣除全0和全1的主机号。整个B类地址空间共约有230个地址,占整个IP地址空间的25%。3)C类地址有3个字节的网络号字段,最前面的3位是,还有21位可以进行分配。C类网络地址192.0.0.0也是不指派的,可以指派的C类最小网络地址是192.0.1.0,因此C类地址可指派的网络总数是221-1,即2 097 151。每一个C类地址的最大主机数是28-2,即254。整个C类地址空间共约有229个地址,占整个IP地址空间的12.5%。IP地址的指派范围网络类别最大可指派的网路数第一个可指派的网络号最后一个可指派的网络号每
7、个网络中的最大主机数A126(27-2)112616777214B16383(214-1)128.1191.25565534C2097151(221-1)192.0.1223.255.255254 特殊IP地址网络号主机号源地址使用目的地址使用代表的意思00可以不可在本网络上的本主机0Host-id可以不可在本网络上的某个主机Host-id全1全1不可可以只在本网络上进行广播(各路由器均不转发)Net-id全1不可可以对Net-id上所有主机进行广播127非全0或全1的任何数可以可以用作本地软件环同测试之用2IP数据报nIP数据报是IP的基本处理单元,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n(1)IP数据报首
8、部的固定部分n 版本。占4位,用于标识该数据报的IP的版本信息。n 首部长度。占4位,用于表示IP数据报首部的长度n 区分服务。占8位,用来获得更好的服务。图2-9 IP数据报的格式n 总长度。占16位,总长度指IP首部和数据部分长度之和n 标识。占16位,IP软件在存储器中维持一个计数器,每产生一个数据报,计数器就加1,并将此值赋给标识字段。n 标志。占3位,但目前只有两位有意义。n 片偏移。占13位,片偏移指出:较长的分组在分片后,某片在原分组中的相对位置。n 生存时间。占8位,生存时间字段,表明数据报在网络中的寿命。n 协议。占8位,协议字段指出此数据报携带的数据是使用何种协议,以便使目
9、的主机的IP层知道应将数据部分上交给哪个处理。常用的一些协议和相应的协议字段值如下。n 首部检验和。占16位,这个字段只检验数据报的首部,但不包括数据部分。n 源地址。占32位。n 目的地址。占32位。协议名协议名ICMPIGMPTCPEGPIGPUDPIPV6OSPF协议字段值12689174189(2)IP数据报首部的可变部分IP首部的可变部分就是一个选项字段。选项字段用来支持排错、测量以及安全等措施,内容很丰富。此字段的长度可变,从1个字节到40个字节不等,取决于所选择的项目。3IP层分组转发n IP数据报最终一定可以找到目的主机所在目的网络上的路由器(可能要通过多次的间接交付)。n 只
10、有到达最后一个路由器时,才试图向目的主机进行直接交付。图2-11 路由表举例n根据以上所述,可归纳出分组转发算法如下。n 从数据报的首部提取目的主机的IP地址D,得出目的网络地址为N。n 若N就是与此路由器直接相连的某个网络地址,则进行直接交付,不需要再经过其他的路由器,直接把数据报交付给目的主机(这里包括把目的主机地址D转换为具体的硬件地址,把数据报封装为MAC帧,再发送此帧);否则就是间接交付,执行。n 若路由表中有目的地址为D的特定主机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n 若路由表中有到达网络N的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
11、。n 若路由表中有一个默认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默认路由器;否则,执行。n 报告转发分组出错。4子网规划n(1)子网划分 由于IP址址数量有限,因此,一个机构或组织往往只拥有一个网络地址,但拥有多个物理网络,于是需要一个网络地址跨越多个物理网络。另外,为了节省IP地址空间,也可能需要将一个网络地址中的地址块分配给不同的机构,同时又保持不同机构的主机之间的相互独立,尽管它们拥有相同的网络地址。这些问题可以采用子网划分技术来解决。n划分子网的基本思路如下:n 一个拥有许多物理网络的单位,可将所属的物理网络划分为若干个子网。划分子网纯属一个单位内部的事情。本单位以外的网络看不见这个网
12、络是由多少个子网组成,因为这个单位对外仍然表现为一个网络。n 划分子网的方法是从网络的主机号借用若干位作为子网号Subnet-id,当然主机号也就相应减少了同样的位数。于是两级IP地址在本单位内部就变为三级IP地址:网络号、子网号和主机号。也可以用以下记法来表示:n IP地址 =,n 凡是从其他网络发送给本单位某个主机的IP数据报,仍然是根据IP数据报的目的网络号找到连接在本单位网络上的路由器。但此路由器在收到IP数据报后,再按目的网络号和子网号找到目的子网,把IP数据报交付给目的主机。n下面用例子说明划分子网的概念。图2-12表示某单位拥有一个B类IP地址,网络地址是168.32.0.0(网
13、络号是168.32)。凡目的地址为168.32.x.x的数据报都被送到这个网络上的路由器R1。图2-12 B类网络168.32.0.0现把网络划分为3个子网(见图2-13)。这里假定子网号占用8位,因此在增加了子网号后,主机号就只有8位。所划分的3个子网分别是:168.32.4.0,168.32.14.0和168.32.24.0。在划分子网后,整个网络对外部仍表现为一个网络,其网络地址仍为168.32.0.0。但网络168.32.0.0上的路由器R1在收到外来的数据报后,再根据数据报的目的地址把它转发到相应的子网。网络168.32.0.0划分为3个子网n总之,当没有划分子网时,IP地址是两级结
14、构。划分子网后IP地址变成了三级结构。划分子网只是把IP地址的主机号这部分进行再划分,而不改变IP地址原来的网络号。n(2)子网掩码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IP地址,可以根据应用的需要划分子网,但划分子网的结果必须以某种方式通知IP协议,才能使IP协议在传送数据报时找到正确的目的地,这就是IP协议定义的一种描述方法,称为子网掩码。n表示R1把子网掩码和收到的数据报的目的IP地址168.32.4.15逐位相“与(AND)”,得出了所要找的子网的网络地址168.32.4.0。n使用子网掩码的好处就是:不管网络有没有划分子网,只要把子网掩码和IP地址进行逐位的“与(AND)”运算,就立即得出网络地址来。这
15、样在路由器处理到来的分组时就可采用同样的算法。A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是255.0.0.0或0 xFF000000。B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是255.255.0.0或0 xFFFF0000。C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或0 xFFFFFF00。【例2-2】已知IP地址是172.16.78.10,子网掩码是255.255.192.0。试求网络地址。【解】子网掩码是11111111 11111111 11000000 00000000。请注意,掩码的前两个字节都是全1,因此网络地址的前两个字节可写为172.16。子网掩码的第4字节是全0,因此网络地址的第4字节是0。本题只需对地址
16、中的第3字节进行计算。把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第3字节用二进制表示,就可以得出网络地址【例2-3】在上例中,若子网掩码改为255.255.224.0。试求网络地址,并讨论所得结果。【解】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出网络地址是172.16.64.0,和例2-2的结果完全一样的n这个例子说明,同样的IP地址和不同的子网掩码可以得出相同的网络地址。但是,不同的掩码的效果是不同的。在例2-2中,子网号是2位,主机号是14位。在例2-3中,子网号是3位,主机号是13位。因此这两个例子中可划分的子网数和每一个子网中的最大主机数都是不一样的。5无分类编址(构造超网)n(1)网络前缀n划分子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特网
17、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然而在1992年因特网仍然面临如下3个必须尽早解决的问题。n B类地址在1992年已分配了近一半,而且即将全部分配完毕。n 因特网主干网上的路由表中的项目数急剧增长(从几千个增长到几万个)。n 整个IPv4的地址空间最终将全部耗尽。n(2)最长前缀匹配n在使用CIDR时,由于采用了网络前缀这种记法,IP地址由网络前缀和主机号这两个部分组成,因此在路由表中的项目也要有相应的改变。这时,每个项目由“网络前缀”和“下一跳地址”组成。但是在查找路由表时可能会得到不止一个匹配结果。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应当从这些匹配结果中选择哪一条路由呢?正确的答案:应当从匹配结果中选择具有最长网络前
18、缀的路由。这叫作最长前缀匹配,因为网络前缀越长,其地址块就越小,因而路由就越具体。最长前缀匹配又称为最长匹配或最佳匹配。6IP地址转换n由于IP地址的紧缺,一个机构能够申请到的IP地址数往往远小于本机构所拥有的主机数。CIDR地址块划分举例n专用地址只能用作本地地址而不能用作全球地址。在因特网中的所有路由器,对目的地址是专用地址的数据报一律不进行转发。专用地址如下。n 10.0.0.010.255.255.255。n 172.16.0.0172.31.255.255。n 192.168.0.0192.168.255.255。n上面的3个地址块分别相当于一个A类网络、16个连续的B类网络和256
19、个连续的C类网络。采用这样的专用IP地址的互连网络称为专用互联网或本地互联网,或叫作专用网。n网络地址转换方法是在1994年提出的。这种方法需要在专用网连接到因特网的路由器上安装NAT软件。装有NAT软件的路由器叫作NAT路由器,它至少有一个有效的外部全球IP地址。这样,所有使用本地地址的主机在和外界通信时,都要在NAT路由器上将其本地地址转换成全球IP地址,才能和因特网连接。NAT路由器的工作原理。2.2.2 地址解析协议n1IP地址与硬件地址n主机的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从层次的角度看,物理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使用的地址,而IP地址是网络层和以上各层使用的地址,是一种逻辑地址IP地
20、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n总之,IP地址放在IP数据报的首部,而硬件地址则放在MAC帧的首部。在网络层和网络层以上使用的是IP地址,而数据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的是硬件地址。在图2-21中,当IP数据报放入数据链路层的MAC帧中以后,整个的IP数据报就成为MAC帧的数据,因而在数据链路层看不见数据报的IP地址。n(a)画的是3个局域网用两个路由器R1和R2互连起来。现在主机H1要和主机H2通信。这两个主机的IP地址分别是IP1和IP2,而它们硬件地址分别为HA1和HA2。通信的路径是:H1经过R1转发再经过R2转发H2。路由器R1因同时连接在两个局域网上,因此它有两个硬件地址,即HA3和HA4。同理,路由
21、器R2也有两个硬件地址HA5和HA6。n网络层使用的是IP地址,但在实际网络的链路上传送数据帧时,最终必须使用该网络的硬件地址。但IP地址和下面的网络的硬件地址之间由于格式不同而不存在简单的映射关系。n每一个主机都设有一个ARP高速缓存,里面有本局域网上的各主机和路由器的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表,这些都是该主机目前知道的一些地址。那么主机怎样知道这些地址呢?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说明。n当主机A要向本局域网上的某个主机B发送IP数据报时,就先在其ARP高速缓存中查看有无主机B的IP地址。如有,就在ARP高速缓存中查出其对应的硬件地址,再把这个硬件地址写入MAC帧,然后通过局域网把该MAC帧发往
22、此硬件地址。n也有可能查不到主机B的IP地址的项目。这可能是主机B才入网,也可能是主机A刚刚加电,其高速缓存还是空的。在这种情况下,主机A就自动运行ARP,然后按以下步骤找出主机B的硬件地址。n ARP进程在本局域网上广播发送一个ARP请求分组。图2-23(a)是主机A广播发送ARP请求分组的示意图。ARP请求分组的主要内容是表明:“我的IP地址是10.3.0.43,硬件地址是50-A7-2B-BB-92-E8。我想知道IP地址为10.3.0.35的主机的硬件地址。”n 在本局域网上的所有主机上运行的ARP进程都收到此ARP请求分组。n 主机B的IP地址与ARP请求分组中要查询的IP地址一致,
23、就收下这个ARP请求分组,并向主机A发送ARP响应分组,并在这个ARP响应分组中写入自己的硬件地址。其余的所有主机的IP地址都与ARP请求分组中要查询的IP地址不一致,都不用理睬这个ARP请求分组。nARP响应分组的主要内容表明:“我的IP地址是10.3.0.35,我的硬件地址是00-25-11-29-9F-EF。”注意:虽然ARP请求分组是广播发送的,但ARP响应分组是普通的单播,即从一个源地址发送到一个目的地址。n 主机A收到主机B的ARP响应分组后,就在其ARP高速缓存中写入主机B的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n当主机A向B发送数据报时,很可能以后不久主机B还要向A发送数据报,因而主机B也
24、可能要向A发送ARP请求分组。为了减少网络上的通信量,主机A在发送其ARP请求分组时,就把自己的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写入ARP请求分组。当主机B收到A的ARP请求分组时,就把主机A的这一地址映射写入主机B自己的ARP高速缓存中。n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如果所要找的主机和源主机不在同一个局域网上,主机H1就无法解析出另一个局域网上主机H2的硬件地址。主机H1发送给H2的IP数据报首先需要通过与主机H1连接在同一个局域网上的路由器R1来转发。n因此主机H1这时需要把路由器R1的IP地址IP3解析为硬件地址HA3,以便能够把IP数据报传送到路由器
25、R1。以后,R1从转发表找出了下一跳路由器R2,同时使用ARP解析出R2的硬件地址HA5。于是IP数据报按照硬件地址HA5转发到路由器R2。路由器R2在转发这个IP数据报时用类似方法解析出目的主机H2的硬件地址HA2,使IP数据报最终交付给主机H2。n下面我们归纳出使用ARP的4种典型情况。n 发送方是主机(如H1),要把IP数据报发送到本网络上的另一个主机(如H2)。这时H1发送ARP请求分组,找到目的主机H2的硬件地址。n 发送方是主机(如H1),要把IP数据报发送到另一个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如H3或H4)。这时H1发送ARP请求分组,找到网络1上的一个路由器R1的硬件地址。剩下的工作由这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