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茶园施肥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七章茶园施肥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茶园 施肥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一、营养元素与茶树生育的关系一、营养元素与茶树生育的关系二、茶园土壤中主要养分的形态及对茶二、茶园土壤中主要养分的形态及对茶树树养分吸收的影响养分吸收的影响三、茶园施肥技术三、茶园施肥技术一、营养元素与茶树生育的关系一、营养元素与茶树生育的关系 维持茶树正常发育的元素有:维持茶树正常发育的元素有:C、H、O、N、P、K、S、Mg、Ca、Mn、Fe、Zn、Mo、Cu、B、C l (一)三要素对茶树生育的影响(一)三要素对茶树生育的影响 1.氮素氮素 (1)促进营养生长,提高茶叶产量促进营养生长,提高茶叶产量 氮素充足:氮素充足:蛋白质形成多蛋白质形成多促进细胞分裂、伸长促进细胞分裂、伸长叶绿素含
2、量提高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促进茶芽萌发和新梢增长,发芽多、着促进茶芽萌发和新梢增长,发芽多、着叶数多、叶大、节间长,生长快,嫩度提叶数多、叶大、节间长,生长快,嫩度提高高抑制生殖生长抑制生殖生长提高产量提高产量(2)促进含氮化合物的合成,有利于绿茶品质促进含氮化合物的合成,有利于绿茶品质2.磷素磷素 (1)促进茶苗生长和根糸分枝促进茶苗生长和根糸分枝 (2)加强生殖器官的生长和发育加强生殖器官的生长和发育 (3)提高茶叶多酚类、水浸出物和咖啡碱的含量,提高茶叶多酚类、水浸出物和咖啡碱的含量,提高红茶品质提高红茶品质3.钾素钾素 (1)提高茶树抗逆性提高茶树抗逆性 (2)对产量
3、品质的影响对产量品质的影响(二二)其它大量元素对茶树生育的影响其它大量元素对茶树生育的影响 1.钙钙 2.镁镁 (1)提高茶叶产量提高茶叶产量(2)改善茶叶品质改善茶叶品质 与蛋白质、咖啡碱、儿茶素、香气成份的合与蛋白质、咖啡碱、儿茶素、香气成份的合成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重要的品质元素成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重要的品质元素 据报道:生产据报道:生产1000kg干毛茶,镁的吸收量达干毛茶,镁的吸收量达3.25.6kg3.硫硫(三三)微量元素对茶树生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微量元素对茶树生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锌锌促进促进茶树体内各种生理活动茶树体内各种生理活动提高茶叶中的氨基酸、咖啡碱和水
4、浸出物含提高茶叶中的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含量,有利绿茶品质量,有利绿茶品质“品质元素品质元素”2.铜铜3.铁铁4.锰:锰:茶树的含锰量可达茶树的含锰量可达1000mg/kg以上以上5.硼硼6.钼钼7.氯氯(四)其它元素四)其它元素 1.铝铝成熟叶:新梢:成熟叶:新梢:200300mg/kg;1000mg/kg以上;以上;老叶:最高达老叶:最高达20000mg/kg 聚铝植物聚铝植物 (1)促进茶树促进茶树根系的生长根系的生长 (2)促进光合产物的促进光合产物的转化和运输转化和运输 (3)对品质的影响对品质的影响2.氟氟二、茶园土壤中主要养分的形态及对茶树二、茶园土壤中主要养分的形态及对茶树
5、养分吸收养分吸收的影响的影响三、茶园施肥技术三、茶园施肥技术(一)茶园施肥原则(一)茶园施肥原则1.重施有机肥,重施有机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 2.氮肥为主,氮肥与磷、钾肥和其它元素相结合氮肥为主,氮肥与磷、钾肥和其它元素相结合 3.重视基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重视基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 4.掌握肥料性质、做到合理用肥掌握肥料性质、做到合理用肥 5.根部施肥为主,根部施肥与叶面肥相结合根部施肥为主,根部施肥与叶面肥相结合 6.因地制宜、灵活掌握因地制宜、灵活掌握(二)茶园主要肥料种类与特点二)茶园主要肥料种类与特点 1.有机肥 2.无机肥料 氨态氮肥、硝态氮肥、酰氨态肥 3
6、.生物肥料(三)茶园营养诊断与施肥量确定(三)茶园营养诊断与施肥量确定1.营养诊断的意义及作用营养诊断的意义及作用(1)营养诊断的基本概念营养诊断的基本概念(2)内容内容 土壤营养诊断土壤营养诊断 植株营养诊断植株营养诊断2、营养诊断技术、营养诊断技术形态诊断(症状诊断及长相、长势诊断形态诊断(症状诊断及长相、长势诊断)缺氮缺氮 生长减缓,新梢萌发轮次减少,叶小而薄生长减缓,新梢萌发轮次减少,叶小而薄 下部下部老叶由绿老叶由绿黄黄黄白色黄白色开始脱落开始脱落上部新叶逐渐上部新叶逐渐失绿转黄失绿转黄顶芽枯死,侧芽不发顶芽枯死,侧芽不发茶树矮小茶树矮小开花开花结实增多结实增多新梢生长停止新梢生长停
7、止全株枯萎全株枯萎缺磷缺磷 生长缓慢,根系发育不良,吸收根提早木质化生长缓慢,根系发育不良,吸收根提早木质化,逐步转变为红褐色,逐步转变为红褐色 嫩叶暗红,叶柄叶脉呈现红色;老叶暗绿嫩叶暗红,叶柄叶脉呈现红色;老叶暗绿无无光泽光泽紫红色块状突起紫红色块状突起 花果少或无花果,植株十分矮小花果少或无花果,植株十分矮小缺钾缺钾 生长减慢,嫩叶小而薄,呈淡黄色,叶脉、叶生长减慢,嫩叶小而薄,呈淡黄色,叶脉、叶柄逐渐出现粉红色。老叶叶尖变黄柄逐渐出现粉红色。老叶叶尖变黄叶缘呈焦叶缘呈焦灼、干枯状,并向上或向下卷曲,下表皮有明显灼、干枯状,并向上或向下卷曲,下表皮有明显的焦斑的焦斑组织坏死组织坏死提早脱
8、落;顶芽枯死,枝提早脱落;顶芽枯死,枝条灰色、枯枝增多条灰色、枯枝增多缺钙症缺钙症 嫩叶皱缩卷曲,叶尖呈钩状或匙状,色焦黄,嫩叶皱缩卷曲,叶尖呈钩状或匙状,色焦黄,逐渐向叶基发展。逐渐向叶基发展。中期中期顶芽开始枯死,叶上出顶芽开始枯死,叶上出现紫红色斑块,斑块中央为灰褐色,边缘呈棕红现紫红色斑块,斑块中央为灰褐色,边缘呈棕红色,质脆易破裂。色,质脆易破裂。后期后期老叶出现黄白色花斑,老叶出现黄白色花斑,茎细节短,根系有腐烂枯死现象茎细节短,根系有腐烂枯死现象缺镁症缺镁症 上部新叶绿色,下部老叶干燥粗糙,上表皮呈上部新叶绿色,下部老叶干燥粗糙,上表皮呈灰褐色,无光泽,有黑褐色或铁锈色突起斑块。
9、灰褐色,无光泽,有黑褐色或铁锈色突起斑块。中期老叶灰白或棕黄色,叶尖、叶缘开始坏死。中期老叶灰白或棕黄色,叶尖、叶缘开始坏死。后期幼叶失绿,老叶全部变灰白,出现严重的缺后期幼叶失绿,老叶全部变灰白,出现严重的缺绿症。有的老叶表面有点状锈色病斑;顶芽生长绿症。有的老叶表面有点状锈色病斑;顶芽生长缓慢或停止。缓慢或停止。缺硫症缺硫症 嫩叶先失绿黄化,叶脉失绿比叶肉严重,上表嫩叶先失绿黄化,叶脉失绿比叶肉严重,上表皮有时出现紫红色斑块。后期下部老叶出现黄皮有时出现紫红色斑块。后期下部老叶出现黄白色病斑,顶芽枯死;茎细节短,发黑腐烂。白色病斑,顶芽枯死;茎细节短,发黑腐烂。(2)土壤化学诊断土壤化学诊
10、断 茶树缺氮的标准:茶树缺氮的标准:土壤水解氮含量低于土壤水解氮含量低于20mg/kg(3)茶树化学诊断茶树化学诊断 方法:方法:取样时间:取样时间:新梢生长旺盛期新梢生长旺盛期 取样部位:取样部位:春茶一芽二、三和成熟叶春茶一芽二、三和成熟叶缺氮的标准:缺氮的标准:幼嫩芽叶含氮量约为幼嫩芽叶含氮量约为4.5%,老叶,老叶平均约为平均约为3.5%,成叶约为,成叶约为0.5%(4)酶学诊断酶学诊断3.施施肥量肥量确定确定养养分丰缺指分丰缺指标标法、肥料效法、肥料效应应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来确定: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来确定:土壤肥力水平土壤肥力水平茶叶采收量茶叶采收量肥料利用率肥料利用率(N:2050
11、%P:325%K:2045%)每百斤干茶所需的养分数每百斤干茶所需的养分数 (N:5kg P:1kg K:3kg)鲜叶产量占茶叶生物产量的比率鲜叶产量占茶叶生物产量的比率(分配到新梢的比分配到新梢的比率率3040)以氮肥为例:以氮肥为例:肥料利用率以肥料利用率以50计计 每生产每生产100kg干茶需干茶需N5kg 分配到新梢的比率以分配到新梢的比率以40%计计 则每生产则每生产100kg干茶应给茶园补充纯氮干茶应给茶园补充纯氮25kg 按基肥按基肥1/3,追肥,追肥2/3分配,则全年追肥用量分配,则全年追肥用量应为应为16.6kg根据试验结果和生产经验:根据试验结果和生产经验:一般成龄茶园每一
12、般成龄茶园每生产生产100kg干茶,大约归还土壤干茶,大约归还土壤1215kg纯纯N,才能保证土壤氮素平衡才能保证土壤氮素平衡 追肥用量参考追肥用量参考(四)茶园施肥时期与方法(四)茶园施肥时期与方法1.施肥的时期和方法施肥的时期和方法(1)底肥)底肥(2)基肥)基肥基肥的作用基肥的作用满足根系活动的需要,营养树体满足根系活动的需要,营养树体改良土壤改良土壤为翌年春茶生产提供物质基础,助长越冬芽为翌年春茶生产提供物质基础,助长越冬芽 基肥用量基肥用量 根据树龄、茶园生产能力、肥料种类而定根据树龄、茶园生产能力、肥料种类而定 幼龄茶园:幼龄茶园:堆、厩肥堆、厩肥5001000kg/亩,或饼肥亩,
13、或饼肥50100 kg/亩,亩,过磷酸钙过磷酸钙2550 kg/亩,硫酸钾亩,硫酸钾1020 kg/亩亩成龄茶园:成龄茶园:堆、厩肥堆、厩肥15002500kg/亩,或饼肥亩,或饼肥100150 kg/亩,隔年或隔两年施过磷酸钙亩,隔年或隔两年施过磷酸钙10020 0kg/亩,硫酸钾亩,硫酸钾1525 kg/亩(参考用量)亩(参考用量)施肥方法施肥方法 条栽茶园:条栽茶园:条施条施 丛栽茶园:丛栽茶园:按丛环施按丛环施 幼龄茶园:幼龄茶园:按丛(苗)穴施按丛(苗)穴施 12年生茶苗:年生茶苗:距根颈距根颈1015cm处开宽约处开宽约15 cm、深约深约1015cm的施肥沟;的施肥沟;3 4年生
14、茶树:年生茶树:距根颈距根颈2025cm处开深处开深2025cm的施肥沟的施肥沟成年茶树:成年茶树:沿树冠垂直下位置(茶蓬滴水线处)沿树冠垂直下位置(茶蓬滴水线处)开沟,沟深开沟,沟深2030cm。施用时期施用时期:一般在:一般在10月前后月前后(3)追肥)追肥追肥的时期和次数:追肥的时期和次数:一般全年进行三次一般全年进行三次 第一次追肥(催芽肥)第一次追肥(催芽肥)同位素示踪试验(在长江中下游茶区)表明:同位素示踪试验(在长江中下游茶区)表明:3月下旬施入的春肥月下旬施入的春肥 春茶回收率为春茶回收率为12.6%夏茶回收率为夏茶回收率为24.3%催芽肥的施用时间与产量的关系催芽肥的施用时间
15、与产量的关系物候期物候期 休眠期施鳞片期施鱼叶期施一叶期施休眠期施鳞片期施鱼叶期施一叶期施产量指数产量指数103.08 111.6 110.8 100.0 根据物候期、品种发芽的早迟和早春的发芽根据物候期、品种发芽的早迟和早春的发芽情况来确定。一般以在春梢处于情况来确定。一般以在春梢处于鳞片至鱼叶初鳞片至鱼叶初展时展时施下较宜施下较宜 第二次追肥第二次追肥春茶结束后或春梢生长基本停止时进行,一般春茶结束后或春梢生长基本停止时进行,一般在在5月下旬前月下旬前第三次追肥第三次追肥在夏茶结束后或夏梢生长基本停止时进行(在夏茶结束后或夏梢生长基本停止时进行(7月月中下旬)中下旬)追肥分配比例追肥分配比
16、例按茶园类型和茶区具体情况而定。按茶园类型和茶区具体情况而定。一年二次追肥:一年二次追肥:60:40或或70:30 一年三次追肥:一年三次追肥:60:15:25或或60:20:20 一年四次追肥:一年四次追肥:4:2:2:2 一年五次追肥:一年五次追肥:2.5:1.5:25:2:1.5 追肥施用的位置追肥施用的位置 幼龄茶园:幼龄茶园:在树冠外围沿在树冠外围沿10cm处开沟处开沟 成龄茶园:沿树冠垂直开沟成龄茶园:沿树冠垂直开沟 施肥沟深度:施肥沟深度:视肥料种类而异视肥料种类而异 移动性小挥发性强的肥料:应深施,沟深移动性小挥发性强的肥料:应深施,沟深10cm左右左右 易流失而不易挥发的肥料
17、可浅施,沟深易流失而不易挥发的肥料可浅施,沟深35cm左右左右2、三要素在茶园中的使用、三要素在茶园中的使用(1)氮、磷、钾配施的)氮、磷、钾配施的增产提质效应增产提质效应(2)氮、磷、钾的比例用量)氮、磷、钾的比例用量根据生育时期、生产茶类、生产量等确定根据生育时期、生产茶类、生产量等确定幼年期幼年期2:1:1成年期成年期:绿茶区:绿茶区:34:1:1 红茶区:红茶区:4:2:1乌龙茶区:乌龙茶区:23:1:1 (五)叶面追肥(五)叶面追肥 1、优点和效应优点和效应 不受土壤对养分的固定、化合、淋溶等影响不受土壤对养分的固定、化合、淋溶等影响 吸收快,效果好吸收快,效果好 活化茶树体内酶体系
18、,加强根系的吸收能力活化茶树体内酶体系,加强根系的吸收能力 可与治虫、人工喷灌等结合可与治虫、人工喷灌等结合2、根外追肥施用的、根外追肥施用的浓度浓度3、茶园叶面追肥的注意事项、茶园叶面追肥的注意事项肥料溶液用量为肥料溶液用量为50100kg/亩亩叶片正反面同时喷叶片正反面同时喷喷施适期喷施适期 微量元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一般每季喷微量元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一般每季喷12次,在茶芽初展时喷施较好。次,在茶芽初展时喷施较好。氮素叶面肥:在新梢生育期隔氮素叶面肥:在新梢生育期隔10天左右喷一次。天左右喷一次。磷、钾素作叶面肥,与氮肥交替或混合喷。磷、钾素作叶面肥,与氮肥交替或混合喷。与农药配合施用
19、时,应与化学性质相同的配合与农药配合施用时,应与化学性质相同的配合 叶面追肥不能代替根部施肥叶面追肥不能代替根部施肥二、茶园间作二、茶园间作三、茶园地面覆盖三、茶园地面覆盖(一)生物覆盖(一)生物覆盖 生物覆盖生物覆盖:利用生草(物)栽培,使园地全面长草利用生草(物)栽培,使园地全面长草或种草,并在它的生长期刈割数次,铺盖行间和作或种草,并在它的生长期刈割数次,铺盖行间和作物根部。物根部。1、防治土壤冲刷、防治土壤冲刷 据日本据日本4年试验(在年试验(在25坡地上):坡地上):土壤冲刷量:土壤冲刷量:中耕区中耕区 100%草区草区 48 生草区生草区 45 斯里兰卡研究:斯里兰卡研究:土壤流失
20、量:土壤流失量:裸露行间为裸露行间为143t/hm2,生草区,生草区 为为9.538.9thm2,降低了,降低了6.6%27.2%。据徐赛禄(据徐赛禄(19861986)试验:)试验:减少水土流失量减少水土流失量3.68倍,倍,雨水径流量减少雨水径流量减少27.45%.2 2、旱季降温,减少热害、旱季降温,减少热害 3 3、增加土壤养分及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养分及有机质含量 徐赛禄试验(徐赛禄试验(1986):):在茶园在茶园 种三年爬地兰,与种三年爬地兰,与对照相比土壤中全氮增加对照相比土壤中全氮增加0.04%;全磷增加;全磷增加0.05%,全钾增加全钾增加0.83%,有机质增加,有机质增加
21、0.64%4 4、改善土壤结构,促使根系分布、改善土壤结构,促使根系分布 据日本试验:据日本试验:土壤团粒结构中土壤团粒结构中1mm以上的团粒,以上的团粒,中耕区为中耕区为100%,生草区为,生草区为213%218。在。在060cm的土层中,中耕区细根量为的土层中,中耕区细根量为14.55g,铺草区为,铺草区为21.91g,生草区为,生草区为26.88g。据徐赛禄(据徐赛禄(1986)试验:)试验:生物覆盖区土壤气相增生物覆盖区土壤气相增加加8.37%,微生物数量增加,微生物数量增加6.31258%(表)(表)5 5、增加产量、增加产量 据徐赛禄(据徐赛禄(1986)试验)试验:生物栽培第一年
22、比对照生物栽培第一年比对照增产增产15.17%,第二至四年平均增产,第二至四年平均增产31.91%。6 6、节省劳力、节省劳力 以标准中耕区为以标准中耕区为100,生草区的为,生草区的为55%。(二)人工覆盖(二)人工覆盖 1、铺草覆盖、铺草覆盖 (1)铺草的综合效应铺草的综合效应 保水保土,提高土壤水分含量保水保土,提高土壤水分含量 日本今西实(日本今西实(1971197119731973)研究:)研究:铺草一般可以铺草一般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壤含水量3 35 5,同样坡度的土壤流失量,同样坡度的土壤流失量,铺草茶园为裸地中耕茶园和铺草茶园为裸地中耕茶园和1 12020。增加土壤有机质,
23、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据日本今西实(据日本今西实(19711973)研究:)研究:全氮全氮 有效态磷有效态磷 土壤容重土壤容重(40-60cm深处深处)裸地区裸地区 0.93%125mg/kg 22.5kg/m3铺草区铺草区 1.20%-1.34%185-450mg/kg 12.5-14.0kg/m3 (表)(表)(图)(图)防除杂草,调节地温防除杂草,调节地温 据浙江余杭茶试场测定:据浙江余杭茶试场测定:铺草厚铺草厚15-16cm,杂,杂草重为草重为6.8克克/33.3cm2;裸露茶园为;裸露茶园为 12.8克克 据汲长岁研究:据汲长岁研究:地表平均温度地表平均温
24、度 10cm深处深处 夏季覆草茶园夏季覆草茶园 26.9 25.3 对照园对照园 33.1 28.7 冬季覆草茶园冬季覆草茶园 4.9 2.3 对照园对照园 2.4 0.4 促进茶树生长,提高产量品质促进茶树生长,提高产量品质 据研究:据研究:幼龄茶园连续铺草幼龄茶园连续铺草4 47 7年,茶叶产量又年,茶叶产量又不铺草的提高不铺草的提高1.51.5倍,对于成龄茶园,茶叶产量比不倍,对于成龄茶园,茶叶产量比不铺草的提高铺草的提高10103939。汲长岁研究:汲长岁研究:覆草茶园亩产为覆草茶园亩产为161.3kg161.3kg,未覆草茶,未覆草茶园亩产为园亩产为109.2kg/109.2kg/亩
25、(亩(4 4年平均);氨基酸由年平均);氨基酸由2.35%2.35%增加到增加到3.21%3.21%,咖啡碱由,咖啡碱由1.29%1.29%增加到增加到2.08%2.08%。根际铺草对茶树生长的影响根际铺草对茶树生长的影响 (表)(表)(图)(图)(2 2)铺草技术)铺草技术 草源:草源:稻草、麦草、藁秆、多种间作物残茬和野草稻草、麦草、藁秆、多种间作物残茬和野草等。等。铺草标准铺草标准 全园覆盖:全园覆盖:151545t/45t/公顷;公顷;局部覆盖:局部覆盖:250250500kg/500kg/亩。亩。厚度约为厚度约为8-10cm8-10cm。铺草时间:铺草时间:根据所达到的目的而定。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