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编制(PPT54页).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应急预案编制(PPT54页).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急 预案 编制 PPT54
- 资源描述:
-
1、安全标准工地评选安全标准工地评选管理工作管理工作一一、安安全标准工地管全标准工地管理工作理念理工作理念 项目安全标准工地管理工作的目的:就项目安全标准工地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贯彻落实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治理”的安全生产的安全生产工工作方针,牢固树立科作方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思想学发展、安全发展思想,落实企业安全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产主体责任,全全面提高工程项目现场管理面提高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综合水平,规范项综合水平,规范项目目安全安全管管理的各项工理的各项工作作,全面推行安全面推行安全生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产标准化建设。安全标准工地评选
2、的实际意义:安全标准工地评选的实际意义:安全标准工地的评选就是对安全标准化安全标准工地的评选就是对安全标准化建设的考核评价,是对项目施工现场安全建设的考核评价,是对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综合评价。安全标准工地称号是相管理的综合评价。安全标准工地称号是相应主管部门对项目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建应主管部门对项目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认可和安全管理工作成绩的肯定。设工作的认可和安全管理工作成绩的肯定。安全标准工地评选的依据:安全标准工地评选的依据:集团公司安全标准工地的评选依据是集团公司安全标准工地的评选依据是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全标准工地评选办法司安全标准工地评选办法(中铁三
3、安(中铁三安20125072012507号)和;号)和;魏文王问扁鹊魏文王问扁鹊 魏文王问:魏文王问:“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扁鹊曰:“长兄最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王曰:魏文王曰:“可得闻耶?可得闻耶?”扁鹊曰: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处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处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阁。若扁鹊者,鑱毫毛,故名不出於阁。若扁鹊者,鑱(chan)血脉,投毒药,副肌肤,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闲而名出闻於诸侯”。二、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发展阶段。二
4、、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发展阶段。2003年之前,应急管理工作的萌芽时期;年之前,应急管理工作的萌芽时期;2003至至2008年,应急管理工作快速发展时期;年,应急管理工作快速发展时期;2008年至今,应急管理工作质量提升时期。年至今,应急管理工作质量提升时期。三、应急管理工作基本原则。三、应急管理工作基本原则。加强预防,快速反应,以人为本,损益合理,分级负责,加强预防,快速反应,以人为本,损益合理,分级负责,联动处置,专群结合,资源整合,依法规范,责权一致。联动处置,专群结合,资源整合,依法规范,责权一致。四、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四、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内容。一案三制:一案三制:“一案一案”指应急预
5、案。指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根据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事先应急预案是根据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事先研究制订的应对计划和方案。从重要性来说,应急预案研究制订的应对计划和方案。从重要性来说,应急预案是一份经过审批的文件,它描述了文件的编制与实施单是一份经过审批的文件,它描述了文件的编制与实施单位的应急响应功能、组织、设施和设备,以及与外部应位的应急响应功能、组织、设施和设备,以及与外部应急组织间的协调和相互支持关系,有专门的执行程序加急组织间的协调和相互支持关系,有专门的执行程序加以补充。以补充。四、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四、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内容。一案三制:一案三制:“一案一案”指应急预案。
6、指应急预案。作用:作用:应急预案确定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预案确定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管理工作不在无据可依,无章可循;明确控制和防应急管理工作不在无据可依,无章可循;明确控制和防止事故进一步恶化的响应程序;对事先无法预料的突发止事故进一步恶化的响应程序;对事先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起到基本的应急指导作用;建立了与上级单位、部事件起到基本的应急指导作用;建立了与上级单位、部门应急救援体系的衔接关系;利于提高职工的风险防范门应急救援体系的衔接关系;利于提高职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四、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四、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内容。一案三制中一案三制中“三
7、制三制”指应急工作的管理体制、运行指应急工作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机制和法制。管理体制:管理体制: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运行机制:运行机制: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高效运行。法制:法制:应急管理依法行政,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五、应急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五、应急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表现:表现:旧有的观念不适应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的新理念,旧有旧有的观念不适应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的新理念,旧有的工作方法不适应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的新发展,旧有的工作手段不的工作方法不适应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的新发展,旧有的工作手段不适应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8、适应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原因:原因:一是应急管理机构不健全;二是应急反应和快速处置能一是应急管理机构不健全;二是应急反应和快速处置能力和协同能力有待提高;三是应急管理基础薄弱;四是全民防灾意力和协同能力有待提高;三是应急管理基础薄弱;四是全民防灾意识教育滞后;五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制还不够完善。识教育滞后;五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制还不够完善。应急预案编制内容提要:应急预案编制内容提要:w 一、应急预案编制概述。一、应急预案编制概述。w 二、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二、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w 三、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三、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w 四、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四、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w 五
9、、预案编制过程中常见问题。五、预案编制过程中常见问题。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于于2006年年9月月20日发布,日发布,11月月1日实施,是中华人民共日实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标准号为和国行业标准,标准号为AQ/T90022006。导则导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经营活动的单位。导则导则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程序、内容和要素等基本要求。应急预案的程序、内容和要素等基本要求。一、应急预案编制概述一、应急预案编制概述 导
10、则导则内容:范围、术语和定义、应急预案的编制、内容:范围、术语和定义、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专项应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附件等。急预案的主要内容、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附件等。导则导则高度概括了企业编制应急预案的重要性:一是高度概括了企业编制应急预案的重要性:一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贯彻落国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贯彻落实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具体举措;三方针具体举措;三是一旦发生事故,可以有效的保证
11、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是一旦发生事故,可以有效的保证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降低环境损害、消除社会影响。失、降低环境损害、消除社会影响。一、应急预案编制概述一、应急预案编制概述 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事故的本质是潜在危险物质和能量事故的本质是潜在危险物质和能量的失控。的失控。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着潜在危险物质和能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着潜在危险物质和能量;这些危险物质和能量一旦失去了控制,发生了能量的量;这些危险物质和能量一旦失去了控制,发生了能量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漏、散发,这就是事故。事故基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漏、散发,这就是事故。事故基本特征就是会对正常的生产过程造成
12、破坏,对职工生命安本特征就是会对正常的生产过程造成破坏,对职工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这实际上从理论上回答了生产经营单位全造成威胁。这实际上从理论上回答了生产经营单位为什么要编制应急预案的问题。为什么要编制应急预案的问题。(一)编制预案基础理论。(一)编制预案基础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对法;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消防法;危险化学品条例危险化学品条例;使用有毒物品场所劳保条例使用有毒物品场所劳保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特种设备监察条例特种设备监察条例;山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西省安全生产条例
13、;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等。总局总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山西省山西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二)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二)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坚持有备无患,原则上只要存在紧急情况和潜在事故坚持有备无患,原则上只要存在紧急情况和潜在事故的都需要编制应急预案。的都需要编制应急预案。紧急情况指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不容拖延的形势或状紧急情况指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不容拖延的形势或状况。通常主要指导致或可能导致重大后果的事故(灾害)况。通常主要指导致或可能导致重大后果的事故(灾害)或突发事件;或突发事件;潜在事件主要指
14、客观存在的自然灾害、火灾、潜在事件主要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灾害、火灾、爆炸、毒物泄漏或事故性溢出,及一般预期有可能发生的爆炸、毒物泄漏或事故性溢出,及一般预期有可能发生的需要应急响应救援的事故或事件。需要应急响应救援的事故或事件。(三)应急预案编制原则。(三)应急预案编制原则。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应体现一级指导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应体现一级指导一级,一级比一级具体的关联特性,注重各预案的适用性、一级,一级比一级具体的关联特性,注重各预案的适用性、体现相应的特殊性,避免雷同和泛化,不能在预案体系外体现相应的特殊性,避免雷同和泛化,不能在预案体系外的另立预案,也不能出现孤立的现
15、场处置方案。预案的救的另立预案,也不能出现孤立的现场处置方案。预案的救援措施和技术支持必须有针对性,综合预案应具有一定的援措施和技术支持必须有针对性,综合预案应具有一定的宏观概括,专项预案应具有相应事故类型的具体性、有效宏观概括,专项预案应具有相应事故类型的具体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现场处置方案应具定地域、定事故、定人、性和可操作性,现场处置方案应具定地域、定事故、定人、定措施的特定可操作性和简单具体的特性。定措施的特定可操作性和简单具体的特性。(四)应急预案编制要求。(四)应急预案编制要求。成立预案编制小组,制定编制计划;成立预案编制小组,制定编制计划;危险性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危险性分析和
16、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应急预案演练和实施。应急预案演练和实施。(五)应急预案编制步骤。(五)应急预案编制步骤。应急预案一般采用应急预案一般采用A4版面,活页装订。版面,活页装订。封面封面预案编号、版本号、单位名称、应急预案预案编号、版本号、单位名称、应急预案名称、编制单位(部门)名称、编制日期等内容。名称、编制单位(部门)名称、编制日期等内容。目次目次包括批准页;章(包括批准页;章(1级要素)的编号、标级要素)的编号、标题;带有标题的条(二级要素)的编号、标题;附题;带有标题的条(二级要素)的编号、标题;附件目录排列。件目录排列。
17、批准页批准页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发布。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发布。综合预案(按导则规定项目,用序号表明顺序)。综合预案(按导则规定项目,用序号表明顺序)。专项预案(若干个,按序排列,另行或分列编制装专项预案(若干个,按序排列,另行或分列编制装订)。订)。现场处置方案(若干个,按序另行排列或单列)现场处置方案(若干个,按序另行排列或单列)(六)应急预案编制格式。(六)应急预案编制格式。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风险种类、生产规模等特点,可以对应急预案框架结风险种类、生产规模等特点,可以对应急预案框架结构等要素进行调整构等要素进行调整。基本要
18、素:基本要素:1.总则;总则;2.危险性分析;危险性分析;3.组织机构及组织机构及职责职责;4.预防与预警预防与预警;5.应急响应;应急响应;6.信息发布;信息发布;7.后后期处置;期处置;8.保障措施;保障措施;9.培训与演练培训与演练;10.奖惩;奖惩;11.附附则。则。二、综合应急预案编制二、综合应急预案编制 依据依据从作用上划分为三类:为什么做;怎么做;做的对从作用上划分为三类:为什么做;怎么做;做的对不对;从层次上划分为四类: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条令条例不对;从层次上划分为四类: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条令条例行业标准、预案导则和评审指南、应急预案及企业安评报告。行业标准、预案导则和评审指南
19、、应急预案及企业安评报告。适用范围适用范围说明应急预案的适用的区域范围,以及事故的说明应急预案的适用的区域范围,以及事故的类型、级别,一般涵盖单位生产过程中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置。类型、级别,一般涵盖单位生产过程中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原则,工作原则,一要体现出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安全第一、一要体现出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二要体现突发事件应对原则:预防为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二要体现突发事件应对原则: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三要体现应急本义:及时、高效、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三要体现应急本义:及时、高效、科学;四要体现上级政府部门应急预案中确定的原则。科学;四要体现上级
20、政府部门应急预案中确定的原则。(一)总则。(一)总则。包括单位概况和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包括单位概况和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单位概况包含本单位地址、企业性质、从业人数、管理单位概况包含本单位地址、企业性质、从业人数、管理机构设置,主要产品、产量,主要原材料,重点设施设备,机构设置,主要产品、产量,主要原材料,重点设施设备,重大危险源,生产过程涉及到的危险物品(高危高压的、有重大危险源,生产过程涉及到的危险物品(高危高压的、有毒有害的、易燃易爆的)。毒有害的、易燃易爆的)。风险分析。在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中要求客观分析危险源风险分析。在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中要求客观分析危险源存在的风险,实质就是分析危
21、险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存在的风险,实质就是分析危险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存在要立即消除,没有存在要持续监控,避免出现。存在要立即消除,没有存在要持续监控,避免出现。(二)危险性分析。(二)危险性分析。危险源三要素:危险源三要素: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触发因素。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触发因素。危险源本质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完好存在条件破坏、触发因素安全运行事故危险源种类:危险源种类:(一)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及传染病病原体类危险源;(一)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及传染病病原体类危险源;(二)锅炉及压力容器设施类危险源;(二)锅炉及压力容器设施类危险源;(三)电气类设施危险源;(三)电气类设施
22、危险源;(四)高温作业区危险源;(四)高温作业区危险源;(五)辐射危害类危险源。(五)辐射危害类危险源。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安监管协调字监管协调字200420045656号)、号)、关于认真做好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认真做好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安(安监管协调字监管协调字200520056262号),号),省政府省政府20082008年底出台了年底出台了山西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山西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制度制度,规定重大危险源类型为九类:贮罐区(贮罐);库,规定重大危险源类型为九类:贮罐区
23、(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和尾矿库。(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和尾矿库。LECLEC评价法和风险矩阵法。评价法和风险矩阵法。LEC LEC评价法:评价法:是一种评价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是一种评价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时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3 3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 3种种因素是,因素是,L 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24、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 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 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后果。LEC LEC评价结果为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为风险等级D D,D 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险性大。风险矩阵法风险矩阵法后果严重程度风险概率F不可能发生E极少发生D很少发生C偶尔发生B很可能发生A经常发生灾难性的严重的轻微的可忽略的风险代码1不可接不可接受受2不期不期望望3经控制后可接经控制后可接受受4可接受可接受 一般应该明确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应急一般应该明确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
25、、应急工作组,设立应急指挥中心。工作组,设立应急指挥中心。指挥部下设应急工作组,应明确有指挥、救援、协调、指挥部下设应急工作组,应明确有指挥、救援、协调、保障、警戒、善后、信息等基本功能,每一个组能对应牵头保障、警戒、善后、信息等基本功能,每一个组能对应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明确负责人。如果单位规模较小,应急工部门和配合部门,明确负责人。如果单位规模较小,应急工作组设置指挥、救援、保障即可。如果设专家组,必须明确作组设置指挥、救援、保障即可。如果设专家组,必须明确专家姓名、专业、联系方式等信息。专家姓名、专业、联系方式等信息。(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三)组织机构及职责。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