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单元2-课件(2).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单元2-课件(2).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 儿童 健康 教育 活动 指导 单元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与活动指导Page 2单元单元2 2 学前儿童社会学发展学前儿童社会学发展第一课 社会性概述第二课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第三课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与影响因素Page 3知知识识目目 标标了解社会性的产生;了解社会性的产生;掌握社会性的内容;掌握社会性的内容;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能够准确分析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能够准确分析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单元单元2 2 学前儿童社会学发展学前儿童社会学发展Page 4他
2、为什么打别的小朋友他为什么打别的小朋友 磊磊是班里新来的幼儿,胖胖的,高高的,很招人喜爱。不出两磊磊是班里新来的幼儿,胖胖的,高高的,很招人喜爱。不出两天,他就和全班的孩子玩熟了,孩子们也都很喜欢跟他玩。可过了一天,他就和全班的孩子玩熟了,孩子们也都很喜欢跟他玩。可过了一段时间,经常有小朋友来向老师告他的段时间,经常有小朋友来向老师告他的“状状”,说他打人。老师耐心,说他打人。老师耐心地询问了几件事的经过才明白,原来磊磊打人的事几乎都是打抱不平,地询问了几件事的经过才明白,原来磊磊打人的事几乎都是打抱不平,如抢玩具的事、拥挤的事等。而他帮助的也都是班上那些胆小、懦弱如抢玩具的事、拥挤的事等。而
3、他帮助的也都是班上那些胆小、懦弱的孩子。后来,老师在与磊磊的交谈中,得知磊磊最喜欢看武打片和的孩子。后来,老师在与磊磊的交谈中,得知磊磊最喜欢看武打片和动画片奥特曼,那里面的英雄豪杰是他最钦佩的人。动画片奥特曼,那里面的英雄豪杰是他最钦佩的人。如何理解磊磊打人的行为,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处理?如何理解磊磊打人的行为,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处理?案例导入单元单元2 2 学前儿童社会学发展学前儿童社会学发展Page 5第一课第一课 社会性概述社会性概述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数学者都把人类各种不同的需要归为两大类,即生物性(生理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社会性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如劳动需
4、要、交往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成就需要等。社会性需要是后天习得的,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属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范畴,并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社会性需要也是个人生活所必需的,如果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使个人产生焦虑、痛苦等情绪。人自出世之后便成为各种社会团体中的一分子。一、一、社会性的产生社会性的产生Page 6第一课第一课 社会性概述社会性概述二、二、社会性的内容社会性的内容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1.婴儿期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婴儿期是自我意识发生的时期。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幼儿自我评价的主要特点是:主要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幼儿一般都过高地评价自己。幼儿活
5、动的独立性逐渐增强。(1)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Page 7第一课第一课 社会性概述社会性概述从形式上看,自我是由知、情、意三方面统一构成的高级反映形式。自我认识。自我认识的对象包括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动作和行动、自己的心理活动。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在23岁开始出现。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第二,常带有主观情绪性。第三,受认识水平的限制。自我调节。(2)自我意识涵盖的内容。Page 8第一课第一课 社会性概述社会性概述情绪情感的发展情绪情感的发展2.(1)婴儿情绪情感的产生与发展。新生儿已有明显的情绪反应,“落地哭”就是由于身体不舒适引起的消极
6、情绪,36周的婴儿会出现社会性的微笑。婴儿通常用表情与他人进行交流,人们通常把表情称为“情绪的语言”。23岁的儿童在讲述一个故事或一件事时,总是一边说,一边做表情和动作。3岁左右的儿童能比较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情,也能正确领会别人表露的情感,并做出相应的反应。我国心理学家孟昭兰研究发现,基本情绪在个体生活中的显现不是同时的,它们的发生有一个时间顺序,如表2-1所示。这种顺序服从于婴儿的生理成熟和适应的需要。基本情绪的发生既有一般规律,又有个体差异。Page 9第一课第一课 社会性概述社会性概述表2-1 个体情绪发生时间Page 10第一课第一课 社会性概述社会性概述(2)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情
7、感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表情日渐社会化。Page 11第一课第一课 社会性概述社会性概述(3)幼儿园中良好情感的培养。情感培养的目标。第一,培养幼儿的自信感。第二,培养幼儿的信赖感。第三,培养幼儿的合群感。第四,培养幼儿的惜物感。情感活动在实践中的运用。第一,专门的情感活动。第二,渗透性的情感活动。幼儿园情感教育的实效。Page 12第一课第一课 社会性概述社会性概述个性的发展个性的发展3.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包括兴趣、需要、气质等方面。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和特点为:(1)先天气质差异(出生至1
8、岁前)。孩子从刚刚出生开始,就显示出个人特点的差异。(2)个性特征的萌芽(13岁前)。此间孩子的各种心理过程包括想象、思维等逐渐齐全,发展迅速。(3)个性初步形成(36岁)。儿童的心理水平逐渐向高级发展,特别是随着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有意性的发展,其个性的完整性、稳定性、独特性及倾向性各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标志着儿童个性逐步形成。Page 13第一课第一课 社会性概述社会性概述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发展4.(1)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亲社会行为的萌芽期(2岁左右)。据调查,儿童在接受正规的道德或规范训练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可能会有类似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期(37岁)
9、。此阶段儿童的各种亲社会行为得到迅速发展。此阶段亲社会行为发生频率最多的是合作行为,如合作性游戏。Page 14第一课第一课 社会性概述社会性概述(2)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内容。助人与分享。儿童很早就表现出利他行为,但这种行为是随着儿童社会化的认知的发展而变化的。合作。在出生后的第二年,合作行为开始发生并迅猛发展。安慰与保护。儿童早期就会对他人的悲伤情感做出不同反应,并逐步发展出复杂的亲社会性干预意图与行为。Page 15第一课第一课 社会性概述社会性概述 (3)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社会生活环境。社会生活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和电视媒介。儿童日常的生活情境。儿童日常的生活情境主要包括两方面
10、,分别是家庭和同伴的相互作用。移情。移情是指站在他人立场上,体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第一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其次,给予共情和回应。再次,引导出教育契机。第二步,学会体验他人的情绪感受。第三步,角色互换,推己及人。Page 16第一课第一课 社会性概述社会性概述小案例小案例移情训练移情训练 许洋小朋友摔了一跤,小朋友见了都笑话他:“活该。”“真滑稽。”许洋听了,差点要哭出来了。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进行讨论,让许洋讲讲自己摔跤后的感受,包括自己摔得如何疼痛,心里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看见大家笑话自己时,心里又很难受等。许洋一讲,不仅让幼儿认识到了别人摔跤后的“痛苦”和“需要人关心”的心情,而且
11、引发了他们的情感话题。有的说:“我上次吹气球怎么也吹不好,我很难过。”有的说:“上次我在街上突然找不到妈妈了,心里很着急。”有的说:“我养的一只小鸟死了,我很伤心。”这时,再让幼儿想想笑话许洋摔跤对不对,他们都说不对。Page 17第一课第一课 社会性概述社会性概述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5.(1)性别角色与学前儿童的性别行为。性别角色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社会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要求可以表现在任何方面,大到社会分工、家庭分工,小到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处处都有一把无形的尺子在衡量着,也时时有一个框架在束缚着,使一个人自觉不自觉地按照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去活动、
12、交往,这就是性别角色的作用。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即只有当孩子知道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才能进一步掌握男孩和女孩不同的行为标准。性别角色属于一种社会规范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社会期望。Page 18第一课第一课 社会性概述社会性概述(2)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特点。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Page 19第一课第一课 社会性概述社会性概述 性别行为的产生(2岁左右)。2岁左右是儿童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具体体现在儿童的活动兴趣、选择同伴及社会性发展三方
13、面。性别行为的发展(37岁)。进入幼儿园前后,儿童之间的性别角色差异日益稳定、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游戏活动兴趣方面的差异。第二,选择同伴及同伴相互作用方面的差异。第三,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差异。(3)学前儿童性别行为的发展阶段。第一课第一课 社会性概述社会性概述社会交往的发展社会交往的发展6.社会交往是指人与人为交流认识或情感而相互作用的过程。(1)03岁儿童社会交往的产生与发展。婴儿最初的社会交往发生在与父母的交往中。(2)36、7岁幼儿社会交往的发展。幼儿交往的范围扩大了,幼儿交往的对象除了父母和亲人,还增加了教师和同伴。幼儿与教师的交往。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幼儿和教师之间是相互尊
14、重的,且幼儿要服从教师的权威。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Page 20第一课第一课 社会性概述社会性概述道德的发展道德的发展7.道德品质是指一个人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特点和倾向。学前儿童的道德内容主要包括移情、利他心、同情和怜悯、互惠和分享、遵守社会规则、同情和依恋父母等。(1)03岁儿童道德的产生和发展。(2)36、7岁幼儿道德的发展。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幼儿的道德是从无律阶段发展到他律阶段的。Page 21第一课第一课 社会
15、性概述社会性概述 (3)学前儿童德育的内容。培养学前儿童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学前儿童对同伴友爱互助。培养学前儿童爱父母、爱老师、爱幼儿园。培养学前儿童爱劳动、爱劳动人民。培养学前儿童诚实、勇敢的品质。初步培养学前儿童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学前儿童活泼、愉快、主动、开朗的性格。Page 22第一课第一课 社会性概述社会性概述1攻击性行为。嫉妒行为。23退缩性行为。破坏性行为。45残忍行为。6欺骗行为。(4)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Page 23Page 24第二课第二课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 一、一、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的分类
16、精神分析理论的分类1.本能理论认为,人是受本能驱动的,即驱力。驱力分为性驱力即力比多和攻击本能也称死亡本能。弗洛伊德认为这些是人从事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即人的活动都可以从性或者攻击本能上去解释。有人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有泛性论的倾向。(1)本能理论。Page 25第二课第二课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2 2)人格理论。人格理论。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结构有三个组成部分,即本我、自我、超我。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将在下文详细介绍。(3 3)意意识层识层次次论论。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种。意识可以被自我感知;前意识存在于意识之中,但不能被感知,经提醒后才可以被感知,
17、典型的如舌尖效应;潜意识也存在于意识之中,但不能被感知,经提醒后也不能够被感知。Page 26第二课第二课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核心概念核心概念2.(1 1)本我。本我。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个人行为是三种成分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我指原始的自己,它是人出生时人格的唯一成分,也是建立人格的基础。它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在儿童发展过程
18、中,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他们只追求基本需要的满足。Page 27第二课第二课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2 2)自我。自我。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是被现实了的本我。自我是本我和外界关系的调节者,它奉行现实原则,一方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所以自我不再遵循“快乐原则”去追求无条件的、即刻的满足,而是按照逻辑,接受现实,并在“现实原则”的指导下,力争既不与现实的要求相冲突,又能使自己获得满足。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的理性部分,它的任务是对外感受现实、认识现实、适应现实,对内负责管理本能冲动和
19、欲望的疏泄。Page 28第二课第二课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3 3)超我。超我。超我是从自我中发展起来的部分,是人格中的最高层次和理想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从形成的顺序来看,它是人格结构中最后形成的部分。它是儿童时代对父母道德行为的认同,对社会典范的效仿,是接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超我遵循“理想原则”,由自我理想和良心构成,通过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通过良心惩罚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使人产生内疚感。Page 29第二课第二课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4 4)心理性欲阶段。心理性欲阶段。第一
20、个阶段,口唇期(01岁)。这个时期的动欲区是嘴。第二个阶段,肛门期(13岁)。这一时期的动欲区在肛门区域。第三个阶段,性器期(36岁)。在这个阶段里,最显著的两种行为现象是“恋亲情结”和“认同作用”。第四个阶段,潜伏期(5、612岁)。所谓“潜伏”,指的是儿童对性器兴趣的消失。第五个阶段,生殖期(1220岁)。到了青春期,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进入人格发展的最后时期生殖期。Page 30第二课第二课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 心理学精神分析的鼻祖心理学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医生兼心理
21、学家,精神分析的创建者。早年从事神经学的研究,应用催眠治疗精神疾病。1893年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癔症研究,提出一个假设,认为病人把曾有过的情绪经验推到意识之外,由此阻碍了许多心理能力;通过催眠回忆后,情绪发泄了,病就痊愈,此则宣泄法或净洗法。由此逐渐发展了精神分析技术。由于对病人及对自己的梦的观察和分析,弗洛伊德发现和确认了无意识心理现象。提出梦是愿望的满足,形成了梦的分析技术。1900年出版梦的解析一书。这是用前所未有的思路,别出心裁地开创一种研究心灵和精神病理现象的新领域。资料卡资料卡Page 31第二课第二课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 1905年弗洛伊德出
22、版性欲三论一书,他把生物发生原则用于研究心理性欲的发展,对这一问题做了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的观察和概括。1914年弗洛伊德发现自恋的心理现象,并以单一的先天内部驱力,即爱力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生命由此得以支持。这一能量称为生本能,其投注于外的即为爱情的对象,投注于内的即为自我爱恋。1920年,弗洛伊德修正关于本能驱力的学说,提出死本能作为补充。1923年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他详尽阐述了精神装置的理论,认为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资料卡资料卡Page 32第二课第二课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 1927年发表了幻想的未来,对宗教做了精神分析的评述。1930年他
23、对现代文明做了剖析,并在生命最后年代(19341938年)写了摩西和一神教的批评性论著。弗洛伊德终生从事著作和临床治疗。他的思想极为深刻,研讨问题中,往往引叙历代文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他思考敏锐,分析精细,推断循回递进,构思步步趋入,揭示出人们心灵的底层。这就是精神分析的内容极其丰富的根源。资料卡资料卡Page 33第二课第二课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5 5)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阶段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阶段论。针对弗洛伊德理论的不足之处,埃里克森提出了自己的发展观。他认为:发展是内在本能与外部文化和社会要求相互作用的结果,而非性本能的产物,因此
24、称自己的理论为心理社会阶段论;儿童是主动的探索者,能够适应环境并希望控制环境,并不是被动地受环境的影响;人格的发展并非止于青春期,而是贯穿其一生的。第一个阶段,信任对不信任(出生1岁)。第二个阶段,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第三个阶段,主动对内疚(37岁)。第四个阶段,勤奋对自卑(712岁)。第五个阶段,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第六个阶段,亲密对孤立(1830岁)。第七个阶段,繁殖对停滞(3065岁)。第八个阶段,自我完整对失望(65岁以后)。Page 34第二课第二课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 埃埃 里里 克克 森森 埃里克森(E.H.Erikson
25、,1902-1994),美国精神分析医生,现代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祖籍丹麦,生于德国法兰克福,1939年入美国籍。19331939年在波士顿对儿童进行精神分析,并在哈佛、耶鲁等的医学院和人类关系学院任职,曾与人类学家一同去印第安人居留地对苏人和尤洛克人进行文化人类学调查。19391944年参加加利福尼亚大学儿童福利学院“纵向儿童指导研究”,涉及人的生命周期各阶段中冲突的解决及儿童游戏的性别差异等领域。后去加利福尼亚、堪萨斯等处任教,逐渐形成人格发展渐成说。资料卡资料卡Page 35第二课第二课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 1950年出版重要著作儿童期与社会一书。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