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案(市级公开课).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案(市级公开课).docx》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记承天寺夜游 部编版八 年级 初二 语文 上册 记承天寺 夜游 教案 公开 下载 _八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与教材解读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文言词语,也掌握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但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还不够到位,结合文本思考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在学法上还要加强指导。因而,本课的教学既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又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教材解读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文章写了苏轼寻好友张怀民同游承天寺、赏月夜美景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和面对逆境的旷达胸怀。全文仅80余字,以独到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作为“闲人”独有的思想感情。文中的“闲”,决非清闲之“闲”,决非不理政事,而是作
2、者对贬谪后的自我排遣。对于一个胸怀大志却遭受打击的“闲人”来说,其抑郁和忧愤是不言而喻的,但作者并未因此而委靡,而是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挫折,在美好的大自然中寄托“闲情”, 领悟“闲”的深刻含义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课时安排:1课时。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诵读:准确断句,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2积累:念、寝、步、但、耳、遂等文言词汇。3感悟:领略作者笔下的月色之美,感受作者旷达的胸怀,体味“闲人”的意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积累:念、寝、步、但、耳、遂等文言词汇。2. 感悟:领略作者笔下的月色之美,感受作者旷达的胸怀,体味“闲人”的意蕴。教学难点:领略作者笔下的月色之美,感受作者旷达的胸
3、怀,体味“闲人”的意蕴。课前准备 学生: 熟读全文,尝试翻译,适当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教师: 制作课件,做好朗读指导与语言品鉴的精心准备。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师生讨论,小组合作。 教学流程及分析流程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1.静悄悄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像笼着一层轻纱,如梦如幻。面对如此美景,不由让人想起一些古代文人墨客对月亮的吟唱。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咏月的诗句,并说说这些诗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生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抒发的是对故乡的思念。【生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借月表达了一种美好的祝愿。【
4、生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句表达了刘禹锡对朋友的思念。2.文人墨客笔下的咏月名句数不胜数,多表达乡愁旅思或美好祝愿,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诗人,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他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同学们,你知道他是谁吗?【生齐答】苏轼。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看看苏轼游承天寺时又有怎样的感慨呢?(板书课题)设计思想 通过回忆文人墨客的古诗名句,学生的脑海中自然会呈现有关月的画面,这一设计不仅是温故知新,也为接下来的朗读奠定情感基调,更
5、为分析欣赏课文做了一个铺垫。同时设置悬念,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猜作者,能够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流程二: 预习展示,扫清文障1.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我国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出生于四川眉山。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为“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少年承受家学,在蜀中读书,22岁中进士,深受欧阳修赏识。曾官至礼部尚书,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黄州。元丰二年(1079)七月,御史李定指出苏轼以诗嘲讽新法,并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乌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点丢了性命。后经友人的营救,十二月苏轼获救出狱,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
6、”,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客。2.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从字音、节奏等方面来进行点评。 (1)读准字音解(ji) 遂(su) 寝(qn) 藻(zo) 荇(xng)(2)读准节奏记/ 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 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请一位同学大致通译课文内容,教师强调重点词语的意思。(1)欣然起行 愉快地,高兴地 。 (2)念无与为乐者 念:想到;者:的人。(3)遂至承天寺 于是,
7、就。(4)怀民亦未寝 睡。 (5)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一同,共同;步:散步。(6)盖竹柏影也 表推测,大概,原来是。(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不过;耳:罢了。4填写表格,了解文章基本内容。夜游的时间十月十二日夜夜游的原因月色入户,想邀人取乐夜游的同伴贬谪之人张怀民夜游的地点黄州承天寺夜游的内容庭院赏月设计思想 预习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前置环节,通过预习展示这个环节,可以清晰地呈现学生预习的实情,便于教师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该环节的设计,便于学生解决朗读障碍,为课堂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打好基础;同时帮助学生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解决了“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内容”的目标。流程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