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六章-商业银行及其管理-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157616
  • 上传时间:2022-07-24
  • 格式:PPT
  • 页数:108
  • 大小:506.0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六章-商业银行及其管理-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六 商业银行 及其 管理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六章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第六章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 商业银行的前身是货币经营业,货币经营业的 主要业务是货币兑换、保管和兑换业。(一)铸币及货币金属的鉴定和兑换(二)货币保管(三)兑换第六章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现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经营货币的商人常常坐在长板凳上进行交易,所以被称之为“banco”即长板凳上的人。英文的“bank”也从此而来。这些银行家中,最著名的是佛罗伦萨的梅迪西家族。这个家族在1397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银行-梅迪西银行,并从此后的一个多世纪控制了意大利的银行业。1694年,在政府的扶持下,英国成立了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英格兰银

    2、行。商业银行是指主要发放周转性工商业贷款,享有垄断创造活期存款的特权,以赢利最大化为经营目标,提供日趋多样化综合性金融业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商业银行是企业,又不是一般的企业 第一商业银行是企业:(1),拥有一定的资本金;(2),从事货币信用经营;(3),有收入,也有支出,照章纳税;(4),实行经济核算,以赢利最大化为目的。第二.商业银行又不是一般的企业,是特殊的企业;(1),商业银行经营对象特殊;(2),商业银行是高负债的企业;(3),商业银行关系面广,渗透力强;(4),商业银行更容易冒风险;(5),商业银行的社会信誉与社会形象更加重要,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根基;(6),商业银行破产倒闭的社会成本特

    3、别巨大。第六章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二、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一)职能分工型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英式 这种模式下的商业银行将融通短期商业资金作 为自己的主要业务(二)德国式的全能银行的经营模式德式 这里银行不仅提供短期商业周转资金,而且融 通长期固定资本,也可以直接以持股方式投资于新兴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购并、证券发行方面也占有一席之地。第五章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体制 从历史上看,商业银行的组织体制主要有五种。(一)单元制(二)总分行制英国为代表-主流模式(三)银行控股公司制(四)连锁银行制(五)代理银行制 其他四种以美国为代表第六章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一)单元制 这种制度主要以美国

    4、为代表。其特点是法律禁止或者严格限制银行设立分支机构,银行业务由完全独立各个银行分别办理。美国曾长期实行完全的单元银行制度,不许银行跨州经营和设立分支机构。美国实行联邦制,设立银行可向联邦政府注册,成为国民银行,也可向州政府注册,成立州银行。单元制虽然强化了银行与当地经济的联系,限制了银行垄断势力的发展,但它人为限制了银行的发展,影响了银行竞争力的提高。1997年后随着跨州银行法案的实施,银行设立分支机构已不存在实质性限制。第六章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二)总分行制 总分行制又被称为分支行制。它是指银行在大城市设 立总行,并根据需要,在国内外广泛设立分支机构,分支行的业务和内部事务统一遵照总行的规

    5、章和要求办理。这种制度下的总行有的不再办理具体银行业务,而专司管理、协调之责,有的则继续办理银行业务,同时进行全面的管理。目前世界各国一般都采取这种银行组织形式,其中尤以英国、德国、日本等国为典型。一般认为,实行总分制度,有助于银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利于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实现资产等业务的分散经营,并可在不同分支机构之间灵活调度资金,统筹安排各项业务,化解银行风险,在满足大的资金需求方面也可达到更好的效果。另外,总分行制下,银行业务相对为数不多的几家银行集中,这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和传导可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三)银行控股公司制 是指一家银行公司控制一家或多家银行和公司的股权的集团公司。从立

    6、法角度看,控股公司拥有银行,但是上控股公司往往是由银行设立并受银行的操纵的组织。银行控股公司制在美国最为流行。好处在于:第一,规避限制设立分支机构的法律,第二,借此进入非银行业务领域,第三,持股公司较之与其属企业有更高的资信,并可使用一些法律禁止商业银行使用的筹资工具,这对银行等金融机构降低了筹资成本、扩大融资渠道有更大好处。1、多家银行控股公司(Mulitiple Bank Holding Companies)2、单一银行控股公司(One-Bank Holding Companies)商业银行及其管理(四)连锁银行制 两极以上商业银行受控于以个人或同一集团,但并没有股权公司存在。连锁银行成员

    7、多是形式上保持独立的小银行。(五)代理银行制 代理银行制也有往来银行制之称,指银行相互间签订代理协议,委托对方银行代办制定业务的制度。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四、中国的银行业(一)现代银行的出现和初步发展 中国出现的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银行是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在广东开设的分行,此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相继在中国开设分行。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则是1897年在上海设立的中国通商银行。商业银行及其管理(二)改革之前的银行体制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成立,同时开始发行人民币。特点:特点:第一,大一统性,指全国就有一家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第二,非独立性。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充

    8、当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会计和出纳,对经济的调节作用非常有限。商业银行及其管理(三)银行体制的改革 从1979年开始,中国的银行体制展开了一系列改革,并逐渐建立起多层次的银行体制。1979年2月中国农业银行恢复,1984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为中央银行,同时成立中国工商银行,负责办理原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全国工商信贷业务和城镇储蓄业务。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外,从1996年开始,国家又陆续批 准恢复组建了一批商业银行,主要有:交通银行、中心实业银行、广大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五、银行存在的理由:(一)降

    9、低交易费用 1、搜寻成本+鉴别或认证成本:减轻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2、监控成本+实施成本:减轻败德行为和道德风险。(二)协调资金供求双方对流动性和期限的不同偏好。(三)分担风险(单个借款人违约,银行还可以履约。(四)创造金融产品(五)创造货币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在分业经营模式下的商业银行,其基本业务活动仍由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其他业务共同组成。其中,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反映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商业银行业务活动的概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资产 负债与资本 现金资产 存款 库存现金 活期存款 存款准备金 储蓄存款 同业存款 定期存款 在途

    10、资金 借款 贷款 向中央银行借款 工商贷款 同行业拆借 消费者贷款 其他借入资金 不动产贷款 其他负债 银行间贷款 股东权益 其它贷款 资本 投资 资本盈余 政府债券 未分配利润 其他有价证券 资本储蓄金 其他资产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一、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是贷款和证券投资 商业银行的资产是指商业银行所拥有的能商业银行的资产是指商业银行所拥有的能够为其增加收益的物资够为其增加收益的物资,财产和权利的总和财产和权利的总和(既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既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商业银行的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资产业务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业务业务.(一

    11、)现金资产(一级准备)-第一道防线 现金资产是银行资产中最富有流动性的部分,因为它能直接满足对外支付的需要。现金资产由库存资金、存款准备金、同业存款和在途资金组成。1、库存资金 它是指银行金库中的现钞和硬币,其主要用途是满足客户日常提款和银行本身的日常开支。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2、存款准备金 这里的存款准备金主要是按中央银行的要求所 提取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为了确保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另外,为了银行间票据清算的需要,商业银行通常在央行还会开设清算账户,并存入一定数量的资金。3、存放同业存款 银行出于代理和自身的需要,在其它银行保有一定的存款余额。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4、在途资金 它是指在支票清算过程

    12、中,已记入银行的负债,但实际上银行还未收到的那部分资金。例如,存款人将一张以A银行为存款人的支票存入B银行时,B银行将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式上该存款人相应余额的存款,但是这笔资金尚需要一定的清算过程和时间才能够从A银行的账户转入B银行的账户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二)贷款贷款又称为放贷,是银行将其所吸收资金,按一定的利率贷放给客户并约期归还的业务。也是传统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按贷款期限划分,有短期贷款(1年内)、中期贷款(1-5年)和长期贷款(5年以上)。按贷款对象及用途分,有工商业贷款、不动产贷款、消费者贷款、同业贷款、证券贷款和其他贷款等。(需要第三方以其全部财产为借款方人的偿还作保证

    13、)6C原则:品格、能力、资本、担保、经营环境、事业的连续性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按贷款条件分,有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担保贷款由具体分为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和保证贷款。按还款方式分,有一次偿还贷款和分期偿还贷款。按贷款质量分,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不良资产:次级、可疑、损失 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发生一定的损失 损失: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程序之后,贷款仍无法收回。商业银行及其管理(三)贴现 实际上可以归为贷款中的一种,但它与一般的 贷款又有所不同。它是以银行买

    14、进未到期票据(现在也包括未到期短期政府债券)的方式进行的。贴现付款额=票面金额(1-贴现率贴现日)贴现业务形式上是票据买卖,但实际上是信用业务。商业银行及其管理(四)投资 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是指银行购买有价证 券的业务活动.银行证券投资的主要目的是:(1)增加资产的流动性。(2)提高资产的安全性。(3)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增加资产收益。商业银行及其管理(五)租赁业务 租赁业务是融资性租赁(也称资本性租赁)和杠杆租赁。它们均是由银行垫付资金购买资本设备,然后出租给客户并以租金形势收回资本。在融资租赁中,设备购买是由出租人支付全部资金,等于是提供百分之百的信贷,所以叫融资性租赁或资本性租赁。杠杆租

    15、赁其特点是出租人只需要自筹购买设备需要的资金的一部分,通常为全部资金的20%-40%,其余资金则通过将出租的设备作为抵押品以取得贷款,然后用设备的租金来偿还贷款。与融资性租赁不同的是,融资性租赁的基本当事人只有出租任和承担人,而杠杆租赁的当事人至少有三方,而且将因此签订一些列协议。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二、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在银行的资金来源中,银行自有资金占比例是很低的,银行主要是通过各种负债工具来筹措资金。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主要的负债有:(一)存款负债 存款是银行传统的、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占负债总额的60%以上,吸收存款的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存入的货币

    16、款项,存款人可随时按约定时间支取款项的一项信用业务。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1、活期存款又称为支票存款,是存款人可使随时开立支票对外支付的存款,是企业、政府机构、个人等利用银行进行支付结算的有效工具,因此,非常普及。由于支票可是直接起到支付媒介的作用,所有这类存款在货币统计中一般被划在M1这一层中。活期存款账户由于需要银行提供较为频繁的支付服务,所以对这类存款银行一般不支付利息或只支付很低的利息。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2、储蓄存款 储蓄存款是主要针对居民个人积蓄货币之需而开办的一种存款业务,通常存款人凭存折可随时自由存取款项,我国的储蓄存款中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种,而西方国家的储蓄存款一般专指活期储蓄

    17、。(介绍瑞士保密法)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3、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的存款人于银行事先约定存款期限,到期才凭存单或存折支取。但如果客户提前取款,银行一般也不予办理。传统的定期存款不能转让。20世纪60年代后,在金融创新的浪潮中,出现了可转让的定期存单,可以在货币市场上转让。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按存款的形成来源分,存款分为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原始存款是由客户存入的现金和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和再贴现款形成的存款.派生存款是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而形成的存款.(二)其他负债业务 其他负债业务包括借入款及其他负债业务。其中借入款在其它负债业务中占据主要部分。商业银行的借款来源主要有中央银行、银行同业、国际金融市场等,发

    18、行金融债券,结算中负债。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1、从中央银行借款中央银行是一般银行的最后贷款人。但商业银行资金不足时,可以向中央银行借款,以维持资金周转。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主要有两种形式:(1)再贴现,即将自己办理贴现业务所买进的未到期票据,如商业票据、短期国库券等,再转卖给中央银行。(2)直接借款,通常采用质押贷款的形式,即将所持有的合格票据、银行承兑汇票、政府公债等有价证券等作为质押品从中央银行取得贷款。从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一般低于市场利率,但由于央行是“最后贷款人”,其贷款受货币政策的牵制,条件较为苛刻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2、同行拆借.这是银行的一项传统业务,它是指银行相互之间的资金融通

    19、。在同业拆借中。拆入资金的银行主要是用以解决自身临时性资金周转的需要,拆出资金的银行主要是其在中央银行存款账户上存在超额储备,因此,拆借的期限一般很短,有大量的隔日拆借。同业拆借一般是信用借款。特点:同业性.短期性.协商性.利率低.不缴法定准备金 3、国际金融市场借款(欧洲货币市场借款)对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其筹资不只限于国内市场,国际金融市场也是可资利用的来源。此项借款不受存款准备金和存款利率最高额的限制.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4、以回购协议借款银行向企业借款通常采用证券回购方式。银行向资金提供者出售证券,并承诺在某一时期按原来议定的价格重新买回这些证券。买回与卖出的差价就是银行融资的利息。回

    20、购协议的期限都在1年以内,其中又以3个月内的居多。5、发行金融债券金融债券的期限一般较长。在金融市场效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西方商业银行开始利用金融市场融资.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外表业务所谓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需要动用自己的资金而以中介人的身份代客户办理各种委托事项,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中间业务是传统的汇兑、代理、代客买卖等.而表外业务是指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即包括传统的中间业务,(也成为无风险业务),如汇兑、代理等,也包括对银行有风险的业务,如古老的票据承兑、信用证业务和贷款承诺,在金融创新中发展起来的的互换、金融期

    21、货与期权、远期利率协议、票据发行便利、备用信用证等.我国所指的中间业务则是广义的表外业务.商业银行及其管理(一)汇兑业务 汇兑业务是客户以现款交付银行,由银行把款项支付给异地收款人的一种业务.使用的汇兑凭证由银行支票、银行汇票、邮信或电报付款委托书.(二)信用证业务 信用证业务是一种由银行保证付款的业务,主要用于国际贸易.商业银行及其管理(三)代理业务代理业务的范围及其广泛,包括代收业务、代客买卖业务、代保管业务及以公司证券的托管、过户、还本付息、分红位代表的公司代理业务.(四)承兑业务 这是银行为客户开出的汇票或其他票据签章保证付款的业务.商业银行及其管理(五)信托业务 信托即信用委托业务,

    22、是指接受他人的委托,代为管理、经营和处理经济事务的行为.(六)代理融通业务 代理融通业务是由银行或专业代理融通公司代客户收取应收账款并向客户提供资金融通的一种业务方式.商业银行及其管理(七)银行卡业务 银行卡是由银行发行的、供客户办理存取款和转账结算的一种现代支付工具.银行卡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等.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 一、存款货币创造的条件及基本原理 存款的初始增加要引起多倍的存款创造,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部分准备金制和转账结算制度.部分准备金制指银行在吸收存款后,只保留部分现金供存款人提取即可,其余可用于发放贷款或进行证券投资;转账结算制度指银行在按存

    23、款人指令进行支付时,并不需要完全以现金方式进行,更多的是可以通过银行间的转账结算予以完成.这里,我们将现金定义为通货及中央银行保有的存款.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二、派生存款的创造过程 1、原始存款是指银行所吸收的能够增加存款准备金的存款.就单个银行看,存款准备金的形式为银行库存现金(通货)、在央行账户上的存款及在其他银行的存款,就整个银行系统来看,存款准备金只包括库存现金及在其他银行的存款.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2、派生存款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而形成的存款.这样的存款增加不会导致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金增加。几点假设:第一、商业银行系统只吸收活期存款。第二、商业银行系统处于“货满”状态,即不保留超额准备

    24、金。第三、没有现金从商业银行系统流出。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存款创造过程 银行 支票存款额 贷款额 准备额 A 1000元 800元 200元 B 800元 640元 160元 C 640元 512元 128元 D 512元 409.6元 102.4元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假设某人甲将一笔现金1000元存在A银行的支票帐户,在20%法定存款准备率下:1000+1000(1-20%)+1000(1-20%)2+1000(1-20%)3+=10001/1-(1-20%)=10001/20%=5000(元)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这表明,在20%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下,1000元的原始存款经过银行系统的资产业务后,

    25、最终可以创造5000元的存款,其中4000元即为派生存款。一般性的,如果我们假设存款准备金率为r,则整个银行系统经过派生后的存款总额为:D=D。1/rD为经过派生后的银行系统存款总量,D。为原始存款量,r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及其管理三、制约存款货币创造的因素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越高,银行扩张存款的能力越小,反之相反。基础货币正相关.2.超额准备金率(e)商业银行为了日常业务的正常开展,银行通常要持有一定比例的超额准备金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3.现金漏损率(c)-提现率实际上总会有部分支票存款会被以现金形式提走。如果法定存款准备率是r,超额准备率是e,现金漏损率是c,则存款总额变动于原始

    26、存款的倍数即存款派生乘数K为:K=1/r+e+c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4.活期.定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率流通中定期存款与支票存款的比率为t,且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为rt,为了便于区别,我们定义存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rd,根据和前面相同的推理,则支票存款的派生乘数修正为:K=1/rd+e+c+trt 5.客户对贷款的需求 6.基础货币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例,流通中现金、支票存款和非交易存款将保持1:6:3的比例。那么A银行获得1000元的支票存款时,除了将100元转化为现金之外,还会有300元转化为非交易存款。假定非交易存款的发行准备金率为6%,则A银行要为这300元非交易存款保留的准备金就是18元

    27、。再加上它为600元(100060%)支票存款所保留的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150元=600(20%+5%),A银行可以发放的贷款就是732元(=1000-100-18-150)。根据和前面相同的推理,可知各银行增加的支票存款依次为:A A:1000100060%60%B B:100010001-1-(10%+60%10%+60%(20%+5%)+30%(20%+5%)+30%6060%)60%60%商业银行及其管理C:对此求和,得知票存款创造总额为:式中第一个等号后面一项的分母依次为流通中现金同支票存款的比率,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支票存款的超额准备金率,非交易存款同支票存款的比率,以及非

    28、交易粗款的法定准备金率。%60%)6%30%)5%20(%60%10(1100028.2238%6%60%30%5%20%60%101000%6%30%)5%20(%60%10%601000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一般地,若流通中现金同支票存款的比率为c,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r,超额准备金率为e,非交易存款同支票存款的比率为t,以及非交易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rt,则存款乘数为:根据上述存款创造模型可知,银行系统的每1元初始准备金将创造出d的支票,c*d元的流通中现金,以及t*d的非交易存款。trercdt1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四、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四、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一)基础货币(高能货币

    29、,强力货币)基础货币(base money),即流通中的通货和商业银行准备金的总和.通常又被称为货币基础(monetary base)。同时由于基础货币中的银行准备金具有创造的功能,所以货币乘数一般都大于1,也就是说,每1元基础货币的增加,将导致数倍的货币供给增加。因此基础货币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 money)。B=C+R B:基础货币 C:现金 R:银行准备金 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m=Ms/B 影响货币供给量的两大因素是:基础货币货币乘数,三大经济主体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公众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是确定的,它每天买

    30、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政府债券,就会使基础货币发生等量的增加或减少;但是它对银行准备金的影响却是不确定的。公开市场业务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可以只表现为银行准备金的变动,也可以只表现为流通中现金的变动,还可以表现为二者的同时变动(当公众将出售政府债券所得的支票进行部分的兑现时,情形即为这样了)。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抛开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不谈,数以万计的存款者每天的存款、取款行为也都在影响着银行准备金的数量。假定你在银行存入现金100元现金,你就使流通中现金减少了100元,同时使银行准备金增加了100元;反之亦然。对于每天都在银行的储蓄所大厅发生的这种现金和存款的转化,中央银行一般都很难加以控制的。但是它

    31、并不影响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因为它只影响基础货币的构成,而不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由此不难看出,基础货币是一个较银行准备金更易为中央银行所控制的变量。商业银行及其管理(二)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1、货币乘数的推导(1)流通中现金(C)和支票存款(D)保持固定的比率:C/D=c;(2)非交易存款(TD)和支票存款也保持固定的比率:TD/D=t;(3)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r,非交易存款的法定准备金为rt;4)银行持有的总准备金率为R,其中超额准备金占支票存款的比率为e。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根据定义,有 B=R+C;M=D+C 总准备金R等于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r*D和非交易存

    32、款的法定准备金rt*TD以及超额准备金e*D之和,即:又因此TD=tD,所以有DeTDrDrRiDetrrRi)(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又因为C=cD,所以有 这样我们就推导出了货币供给M1的乘数m;类似地,我们还可以推导出M2的乘数。2、货币乘数与存款乘数的关系 货币乘数和我们前面推导的最后一个存款乘数非常相似,所不同的仅仅在于它的分子上多了一个c。这个c显然不难理解,因为货币包括了流通中的现金。cet1)()1(ttrrcDcetrrDcCRCDBMm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从上式来看,只要(r+rtt+e+c)1,货币乘数m就大于1,而这一条件一般是会满足的,因此基础货币的增减将导致数倍d的货币

    33、供给增减。由于货币乘数大于1,我们可以通过下图来形 象地描述基础货币与货币之间的关系。从中不难看出,货币供给之所以和基础货币之间具有倍数(即乘数)的关系,主要是由于银行准备金R的多倍存款创造作用。商业银行及其管理RCCD基础货币货币供给(M1)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3、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1)货币乘数与支票存款、非交易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以及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成反向变化。(2)货币(m1)乘数与非交易存款的比率成反比。由于非交易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要比支票存款低得多,所以它的存款创造能力也要大得多。因此,总准备金中用于支持非交易存款创造的比率越大,能创造出来的货币及非交易存款的总额

    34、也越大,所以货币M2的乘数与非交易存款同支票存款的比率成正比。M1乘数之所以和该比率成反比,使因为它不包括非交易存款。商业银行及其管理(3)流通中现金支票存款的比率与存款创造的关系。该比率越大,意味着在存款创造过程中从银行系统中漏出的资金越多,从而能够支持存款扩张的准备金越少,从而最终形成的货币存量也越少。因此该比率同货币乘数成反比。商业银行及其管理(三)基础货币的决定 1、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资产负债证券(A1)贴现贷款(A2)财政借款或透支(A3)黄金、外汇和铁别提款权(A4)在途资金(A5)*其他资产(A6)合计发行在外的现金(L1)*银行存款(L2)财政性存款(L3)其他负债(L4)中央

    35、银行资本(L5)合计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库存现金。对于那些不负责硬币发行的中央银行而言,还应减去其中的硬币。这里我们假定所有现金均由中央银行发行。*在途资金由收款过程中的现金项目减待付现金而得,它代表中央银行在清算过程中有净负债。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根据定义,基础货币(B)等于非银行公众手中的现金,即流通中现金(C)加上银行准备金(R),而银行准备金又包括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及银行库存现金两部分。因此基础货币实际上等于非银行公众和银行手中的现金加上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也就是等于L1加上L2。B=C+R=L1+L2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根据“资

    36、产=负债”的会计恒等式,我们有 B=L1+L2=(A1+A2+A3+A4+A5+A6)-(L3+L4+L5)可以很清楚的看出:(1)在除基础货币项目外的中央银行负债不变的条件下,任何中央银行资产的增加都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2)在中央银行资产项目不变的条件下,除基础货币项目外的中央银行负债的减少也将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为了直观起见,我们可以将影响基础货币的主要因素归 纳在下表中。影响因素的变动对基础货币的影响证券 贴现贷款 财政借款或透支 黄金、外汇和铁别提款权在途资金 其他资产 财政性存款 其他负债 中央银行资本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预算赤字外汇市场中央银行*银行非银行公众公

    37、开市场业务*贴现贷款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非交易存款与支票存款的比率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这里的公开市场业务包括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的买卖活动 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三性原则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为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一)安全性安全性是指避免和控制经营风险,保证银行自己安全的要求。(二)流动性流动性是指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及时转变为现金的能力。商业银行及其管理(三)盈利性盈利性是指银行行为所有者获取利润的能力。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发源于200多年前的西方商业银行,至今已大体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

    38、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和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四个阶段。事实上,一种理论往往是一种实践的抽象,又服务于实践,并伴随银行的发展而成熟,因此,所谓阶段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概念或相对抽象的划分。商业银行及其管理(一)资产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商业银行将经营管理的重点放在资产方面,通过资产结构的适当安排,实现经营方针(“三性”方针)的要求。资产管理理论是商业银行早期的经营理论,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广泛流行。资产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首先,从商业银行自身来看,在其早期的业务中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吸收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的数量则有限。活期存款的不稳定性,迫使银行家们必须将注意力集中于资

    39、产管理方面,特别是如何保持资产的流动性,以应付客户的提款。可见,早期的商业银行主要是求生存,而不是求发展,这是资产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的主观原因;其次,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商业银行早期,工商企业贷款需求比较单一,数量也有限,金融市场还不够发达,这就使商业银行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去努力增加资金来源,扩大盈利,而只需进行资产结构的合理安排,以满足客户贷款和提款的要求。(1)商业贷款理论 商业贷款理论认为,由于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活期存款,随存随取,流动性高,因此,相应地必须保持银行的清偿力和资产的流动性。商业银行为了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就将业务集中于短期自偿性贷款,即基于商业行为而能自动清偿的贷款。具体说

    40、,就是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因为,这类贷款能随着商品周转、产销过程的完成,从销售收入中得到偿还,即所谓自偿。这种理论还强调,办理短期贷款一定要以真实交易作基础,要用真实的商业票据为凭证作抵押,这样在企业不能还款时,可以处理抵押品、保证资金安全。在此,人们又称这种理论为“真实票据论”。(2)转换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保持银行资金流动性的最好办法是购买那些需款时可以立即出售的资产,只要银行持有能随时在市场上变现并不受损失的资产,它的流动性就有较大的保证。用莫尔顿的话来说:“流动性即转换”。在他看来,债券的转换(或变现)不是指债券到期时的兑现,而是指债券的转让或出售。(3)预期收入理论 预期收入理是一

    41、种关于资产选择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贷款并不能自动清偿,贷款的清偿依赖于借款者同第三者交易时获得的收入。简而言之,贷款是靠借款者将来的或预期的收入偿还。因此,贷款安全性和流动性取决于借款者的预期收入,如果一项贷款的将来收入或预期收入有保证(如按日、季分期付款),即使期限较长,由于安全性和流动性有保证,银行仍然可以接受。反之,如果一项贷款的预期收入不可靠,即使期限较短,银行也不应当发放。根据这种理论,商业银行不仅可以发放短期贷款,经营易于转让的证券,而且还可以发放长期设备贷款,还可发放非生产性消费者贷款,只要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可靠,还款来源有保证即可。以上三种资产管理理论反映了商业银行在不同发展阶

    42、段上经营管理的特点,在保证银行资产流动性方面而各有侧重。商业贷款理论,主要通过短期放款来保证银行资产有流动性;转换理论,是在金融市场得到一定发展,金融资产交易成为普遍的条件下,通过金融资产的转换来保证流动性;而预期收入理论,则主要是从贷款和投资的清偿条件来考虑资产安全和流动性的。(二)负债管理理论 1、从金融方面来看,该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是:第一、金融工具的创新。第二、金融业竞争的加剧。第三、金融管制的影响。2、所谓负债管理理论,是主张商业银行将管理重点放在负债业务方面,通过寻找新的资金来源,来实现经营方针的要求。负债管理理论认为,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调整资产结构获得,而且可以通过调整负债

    43、结构提供。换言之,银行可以用积极出售债务的方式,即主动负债,从各种不同的来源渠道借入资金来提供流动性。只要银行的借款市场扩大,它的流动性就有一定保证。这就没有必要在资产方保持大量高流动性资产,而应将它们投入高盈利的贷款和投资中,在必要时甚至可以通过借款来支持贷款规模的扩大。随着负债理论的发展,西方商业银行传统的主动型负债方式向中央银行借款和同业拆借得到了很大完善,同时,随着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又开始向欧洲货币市场借款,此后,又开始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和“回购协议”等借款形式,扩大了资金来源。负债管理理论的产生,找到了保持流动性的新方法,在流动性管理上变单一的资产调整为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相结合。

    44、这一理论还为扩大银行信贷规模,增加贷款投放创造了条件。3、这种理论也存在一定的缺憾,主要表现在:(1)负债管理理论建立在对吸收资金抱有信心、并能如愿以偿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2)负债管理理论导致银行不太注意补充自有资本,使自有资本占商业银行资金来源比重下降,经营风险增大。(3)提高了银行负债成本。在美国,实施负债管理主要是通过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向中央银行贴现窗口借款,向联储资金市场借款,或据购回协议借款,向欧洲美元市场借款等方式。通过这些方式来借款都必须付息而且高于一般存款利息,这类负债增加,必然增加银行负债成本。(4)增加了银行经营风险。如果市场上资金普遍紧张,无论银行

    45、怎样努力也难于借到款,那么用负债管理来提供流动性就无法保证,这样就会提高银行流动性的风险。另外,在负债成本提高的条件下,为了保住利润,银行须把资产投放在收益高的贷款和投资上,而收益高的贷款和投资往往伴随着更高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1,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形成背景(1)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经济普遍出现衰退,并伴随较强的通货膨胀,出现“滞胀”局面,银行的经营环境恶化。(2)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金融市场利率大幅度上升,从而使银行负债的成本提高,影响银行的盈利。(3)60年代开始负债经营的结果,使银行自有资本的比重越来越小,短期资金的比重越来越大,银行

    46、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受到威胁。(4)80年代初西方国家对存款利率管制的放松,使负债管理的必要性下降。2,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所谓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将资产管理与负债管理结合为一体,在适当安排资产结构的同时,寻找新的资金来源,使资产和负债统一协调以实现经营方针的要求。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思想是将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加以对照及作对应分析。一种较为简单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方法是资产分配法。各国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是缺口管理法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法。商业银行及其管理 1、缺口管理 所谓缺口是指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的差额。缺口管理,

    47、是根据期限和利率等指标将资产和负债划分为不同类型,然后对同一类型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即缺口(Gap)进行分析管理。商业银行及其管理零缺口是利率敏感性资产数量等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数量,正缺口是利率敏感性资产数量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数量,也称资产缺口,负缺口正好相反。零缺口意味着从银行帐面上看,银行的盈利能力保持不变,因为无论利率是上升还是下降,资产收益的变化量总是与负债利息支付的变化量相等,二者相互抵消。因此,从理论上看,银行的收益可以满足不变。2、资产负债比例管理(1)规模对称。即指资产规模与负债规模要相互对称、平衡。比较接近我们所说的总量平衡。这种平衡对称不是简单的对称,而是建立在经济合理增

    48、长基础上的动态平衡。(2)结构对称。即指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要相互对称与平衡。(3)速度对称。也称偿还期对称,即按资金来源的流转速度来分配其在资产上的分布,使来源与运用的偿还期保持一定程度的对称。(4)目标互补。即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者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尽可能实现三者之间的均衡。(5)资产分散。即银行资产要在资产种类和客户两个方面尽可能地适当分散。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产生,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则将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保证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的前提下,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8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中引进了数理分析、

    49、管理科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使得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更为科学和完善。(四)、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 尽管80年代以来,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仍是西方商业银行推崇的主要经营管理理论,但这种理论也有明显的缺陷。在80年代放松管制、金融自由化的形势下,商业银行之间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尤其在80年代后期西方经济普遍出现衰退的情况下,银行经营环境恶化。上述因素抑制了银行利率的提高和银行经营规模的扩大,银行存放款的利差收益越来越小。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主张银行应从正统的负债和资产业务以外的范围去寻找新的经营领域,从而开辟新的盈利源泉。这种理论认为,存贷业务只是银行经营的一条主轴,在其旁侧,可以延伸发展起多样

    50、化的金融服务。同时,这种理论还提倡原本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转化为表外业务,以降低成本在信息时代到来和电子计算机技术普及运用的今天,以信息处理为核心的服务领域成为银行资产负债以外业务发展的重点。如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转让、存款转售(在资产和负债上分别销帐)等方法,使表内经营规模维持现状甚至缩减,银行收取转让的价格差额,既可增加收益,又可逃避审计和税务部门的检查。在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的影响下,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迅速发展,各种服务费收益在银行盈利中比重已日益上升。填空填空 1、的成立,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也意味着动摇了高利贷的成立,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也意味着动摇了高利贷在信用领域的垄断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六章-商业银行及其管理-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15761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