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齿轮传动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八章-齿轮传动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齿轮 传动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八章 齿轮传动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齿轮传动齿轮传动精密机械应用最广泛的传动机构精密机械应用最广泛的传动机构主要用途:主要用途:1 1)传递任意两轴之间的运动和转矩)传递任意两轴之间的运动和转矩2 2)变换运动的方式,转动)变换运动的方式,转动 移动移动3 3)变速,高转速)变速,高转速 低转速低转速特点:特点:1 1、传动稳定,传动精度高、传动稳定,传动精度高2 2、结构紧凑、结构紧凑3 3、传动效率高,寿命长、传动效率高,寿命长4.4.工作可靠工作可靠 缺点:制造、安装精度要求高缺点:制造、安装精度要求高齿轮传动分类:齿轮传动分类:按齿廓曲线形状:渐开线齿,摆线齿,圆弧齿按齿廓曲线形状:
2、渐开线齿,摆线齿,圆弧齿按齿线相对齿轮母线的方向:直齿,斜齿,人字齿,按齿线相对齿轮母线的方向:直齿,斜齿,人字齿,曲线齿曲线齿 按两轴相对位置按两轴相对位置平面齿轮传动平面齿轮传动(两轴平行)(两轴平行)空间齿轮传动空间齿轮传动(两轴不平行(两轴不平行)圆柱齿轮传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直齿、斜齿、人字齿、齿轮斜齿、人字齿、齿轮齿条传动齿条传动两轴相交:直齿、斜两轴相交:直齿、斜齿、曲齿齿、曲齿 圆锥齿轮圆锥齿轮传动传动两轴相错:螺旋齿轮、两轴相错:螺旋齿轮、双曲线锥齿轮、蜗杆双曲线锥齿轮、蜗杆蜗轮传动蜗轮传动齿轮传动类型如图齿轮传动类型如图齿轮机构的传动类型齿轮机构的传动类型外啮合直齿轮外
3、啮合直齿轮1002直直齿圆柱外啮合齿圆柱外啮合.avi内啮合直齿轮内啮合直齿轮4-02.avi1 1、两轴线平行的圆柱齿轮机构齿轮机构的传动类型和特点直齿轮的啮合内齿轮啮合斜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1005斜齿圆柱外啮合斜齿圆柱外啮合.avi人字齿圆柱齿轮人字齿圆柱齿轮1008人字齿圆柱齿轮人字齿圆柱齿轮.avi斜齿轮的啮合人字齿轮啮合2齿轮齿条传动齿轮齿条传动1004直齿圆柱齿条啮合直齿圆柱齿条啮合.avi齿轮齿条啮合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直齿圆锥齿轮传动1009直齿圆锥齿轮直齿圆锥齿轮.avi2 2、相交轴齿轮传动圆锥齿轮机构3 3、交错轴的齿轮机构蜗轮蜗杆传动蜗轮蜗杆传动1013蜗杆蜗轮传动蜗杆
4、蜗轮传动.avi两轴相交错的斜齿两轴相交错的斜齿 圆柱齿轮机构圆柱齿轮机构10121012交错轴斜齿圆柱齿轮交错轴斜齿圆柱齿轮.avi.avi交错轴齿轮传动蜗轮传动齿轮机构的类型和特点齿轮机构的类型和特点齿轮机构的传动类型齿轮机构的传动类型齿轮机构传动的特点齿轮机构传动的特点缺点:缺点:制造和安装精度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较高;要求较高;不适宜用于两轴间不适宜用于两轴间 距离较大的传动距离较大的传动。工作可靠性高;工作可靠性高;优点:优点:传动比稳定传动比稳定;传动效率高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三、齿轮机构设计内容三、齿轮机构设计内容内容包括内容包括齿轮齿廓形状的设计
5、齿轮齿廓形状的设计单个齿轮的基本尺寸的设计单个齿轮的基本尺寸的设计一对齿轮传动设计一对齿轮传动设计第二节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第二节齿廓啮合基本定律齿轮传动的基本要求齿轮传动的基本要求瞬时传动比保持恒定瞬时传动比保持恒定否则从动轮否则从动轮 变速,惯性力,强度变速,惯性力,强度振动振动传动精度传动精度如图:齿廓如图:齿廓c c1 1,c2c2在在K K点接触点接触 主动轮主动轮1 1:1 1,从动轮,从动轮2 2:2 2两轮在两轮在K K点处的线速度:点处的线速度:v vK1K1,v vK2K2 相对速度:相对速度:v vK2K1K2K1 作:作:NNNN公法线,则公法线,则v vK1K1,v vK
6、2K2在在NN NN 方向上分速度应相等方向上分速度应相等 KOvKOvvvKKKKKK2221112211 coscos2211112211222112cos.cos.PNOPNONONOkOkOikk POPOi122112讨论:欲保证瞬时传动比为定值,讨论:欲保证瞬时传动比为定值,P P点应为连心线上的定点应为连心线上的定 点。点。P P节点节点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不论两齿廓在任何位置接触,过接触不论两齿廓在任何位置接触,过接触点(啮合点)的公法线必须与两齿轮的连心线交于一定点点(啮合点)的公法线必须与两齿轮的连心线交于一定点P P。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齿廓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齿廓共
7、轭齿廓共轭齿廓常用的共轭齿廓常用的共轭齿廓渐开线,摆线,修正摆线渐开线,摆线,修正摆线 渐开线齿廓渐开线齿廓(一)渐开线的形成(一)渐开线的形成K0K渐开线渐开线N发生线发生线渐开线渐开线k0k的的展角展角kO基圆基圆rbrk 当直线沿一圆周作相切纯滚动时,直线上任一点在与该当直线沿一圆周作相切纯滚动时,直线上任一点在与该圆固联的平面上的轨迹圆固联的平面上的轨迹k0k,称为该圆的渐开线。,称为该圆的渐开线。)渐开线形成2直齿圆柱齿轮齿面的形成1025直齿轮齿廓曲面.avi第三节第三节 渐开线及渐开线齿廓渐开线及渐开线齿廓第三节第三节 渐开线及渐开线齿廓渐开线及渐开线齿廓一、渐开线及其性质AK-
8、AK-K K渐开线渐开线AKAK段的展角段的展角2 2渐开线的性质渐开线的性质1.1.圆的渐开线的形成圆的渐开线的形成1 1)发生线在基圆上滚过的长度等于)发生线在基圆上滚过的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即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即ANKN 2 2)渐开线上任一点的法线必与基圆相切)渐开线上任一点的法线必与基圆相切 渐开线形成1015渐开线的形成.exe3 3)渐开线离基圆愈远,其曲率半径()渐开线离基圆愈远,其曲率半径(NKNK)愈大,渐开线)愈大,渐开线 愈平直愈平直 4 4)渐开线的形状决定于基圆的大小)渐开线的形状决定于基圆的大小 5 5)基圆以内无渐开线。)基圆以内无渐开线。二、渐开线的
9、方程 r rK KK K点的内径点的内径 r rb b基圆半径基圆半径 K Km-mm-m与与NKNK的夹角的夹角 称为压力角称为压力角 KbKrrcosKbkrrcos或KKbKKbbKrrrANONNKtg)(KbKrrcosKKKKKKKtginvtg)(渐开线(渐开线(involuteinvolute)函数)函数一、齿廓啮合基本定律一、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齿轮齿廓的设计小结齿轮齿廓的设计小结二、渐开线齿廓二、渐开线齿廓(一)渐开线的形成(一)渐开线的形成(2)(2)渐开线上任意一点的法线必渐开线上任意一点的法线必 切于基圆,与基圆的切点切于基圆,与基圆的切点 为渐开线在为渐开线在K K点
10、的曲率中心,点的曲率中心,而线段而线段NK是渐开线在点是渐开线在点K K 处的曲率半径。处的曲率半径。PkVkkk(二)渐开线的性质(二)渐开线的性质(1)(1)NK=N K0)rb渐开线上点的压力角渐开线上点的压力角N发生线发生线渐开线渐开线Ak的的展角展角AKO基圆基圆渐开线渐开线krk 在不考虑摩擦力、重力和惯性在不考虑摩擦力、重力和惯性力的条件下,一对齿廓相互啮合时,力的条件下,一对齿廓相互啮合时,齿轮上接触点所受到的正压力方齿轮上接触点所受到的正压力方向与受力点速度方向之间所夹的锐向与受力点速度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称为齿轮齿廓在该点的压力角。角,称为齿轮齿廓在该点的压力角。()渐开线
11、齿廓各点具有不同的渐开线齿廓各点具有不同的 压力角,点离基圆中心压力角,点离基圆中心 愈远,压力角愈大。愈远,压力角愈大。NOK=kkbkrrcos(4(4)渐开线的形状取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决于基圆的大小,基圆越大,渐开线基圆越大,渐开线越平直,当基圆半越平直,当基圆半径趋于无穷大时,径趋于无穷大时,渐开线成为斜直线。渐开线成为斜直线。AO12rb1o112rb2o2(5)(5)基圆内无渐开线。基圆内无渐开线。3 KN2N1AO11一、齿廓啮合基本定律一、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齿轮齿廓的设计齿轮齿廓的设计二、渐开线齿廓二、渐开线齿廓(一)渐开线的形成(一)渐开线的形成(二)渐开线的性质
12、(二)渐开线的性质 以以0为中心,以为中心,以OA为极轴为极轴的渐开线上的渐开线上K点的极坐标方程:点的极坐标方程:(三)渐开线的方程式(三)渐开线的方程式inv k 渐开线函数渐开线函数N发生线发生线渐开线渐开线k0k的的展角展角AKO基圆基圆渐开线渐开线kPkVkkkrbrktginvrkb cosr kKkNOA()KKKbtgrNA三、渐开线齿廓满足啮合基本定律的证明渐开线齿廓能满足定传动比的要求渐开线齿廓能满足定传动比的要求N N1 1N N2 2为为C C1 1法线法线切于基圆切于基圆1 1N N1 1N N2 2为为C C2 2法线法线切于基圆切于基圆2 2N N1 1N N2
13、2必于两基圆同时相切必于两基圆同时相切,N1N2为两基圆内公切线 N1N2为定直线(基圆大小、位置固定)O1O2为定直线 其二者的交点P为固定节点节圆(21,rr)常数12121221bbrrrrPOPOi第四节 渐开线齿轮的各部分名称及标准齿轮的尺寸一、齿轮各部分名称齿数Z,齿顶圆ra(da)齿根圆rf(df)任意半径rk的圆周上:齿槽宽ek 齿厚 sk 齿距pK pk=ek+sk1)模数mrfrra齿顶圆分度圆齿根圆h齿轮轴线端面Ohfhapsezpdpzdkkkk.任意圆直径dkppm 模数(取标准)规定为一系列简单数据,并令该圆上:d=mz分度圆2)分度圆具有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的圆计
14、算的基准 d(r)分度圆的直径(半径)s分度圆上的齿厚e分度圆上的齿槽宽 pp=s+e分度圆上的齿距分度圆上s=e齿顶(齿顶高)分度圆与齿顶圆之间的部分(ha)齿根(齿根高)分度圆与齿根圆之间的部分(hf)齿全高齿顶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高度,h=ha+hf(3)分度圆压力角 分度圆上 rrbcos(压力角从齿根圆到齿顶圆是逐渐增 大的)KbKrrcos分析:m、z相同分度圆大小相同可以不同 cos.2.cos.zmrrb 即基圆不同渐开线形状不同是决定渐开线齿廓形状的一个基本参数 由标准规定了分度圆上=20,使渐开线形状也确定下来分度圆齿轮上具有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的圆(4)齿数zz影响到齿轮
15、的大小(d=mz)和渐开线齿廓的形状cos.21cos1mzrrb)((5)齿顶高系数ha*和顶隙系数c*将齿顶高、齿根高变成以模数为基础的计算mchhmhhafaa*)(.*齿顶高系数ha*顶隙系数c*正常齿ha*=1 短齿ha*=0.8 c*=0.3 当m1时:c*=0.25 当m1时:ha*=1 c*=0.35 二、标准直齿轮的几何尺寸1标准齿轮m、ha*、c*均取标准值,具有标准的 齿顶高和齿根高,并且分度圆齿厚等于齿槽宽的齿轮。mesmpddmchzdmhzdmchhmhhmzrmzdbafaaafaa21.cos.)22()2().(,21,*mcczzmddadda*121212
16、)(2)(21)(21标准安装时表8-3全部记住 2标准齿条的特点齿数无穷多 基圆无穷大渐开线齿廓直线齿廓 几何尺寸与标准直齿轮相同1与齿顶(根)线平行的各直线上的齿距都相等 pi=p=m 其中s=e的一条直线称为分度线2齿条直线齿廓上各点具有 相同的压力角,且等于齿 形角,齿廓倾斜角=20三、任意圆上的齿厚设计、检验齿轮时,常需要知道 某一圆周上的齿厚如图,右侧渐开线 分度圆的半径r,齿厚s,压力角 展角 任意圆的半径ri,齿厚si,压力角 i,展角i基圆半径rb)arccos()(2 )(2()2(ibiiiiiiiiirrinvinvrrrsrsrBOCBOBrrs其中第五节 渐开线直齿
17、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一、渐开线直齿轮传动的啮合过程开始啮合:主动齿轮齿根推动从动齿轮齿顶开始啮合点:从动齿轮齿顶圆与啮合线N1N2的交点B2 开始分离:主动齿轮齿顶最后接触从动 齿轮的齿根开始分离点:主动齿轮齿顶圆与啮合线 N1N2的交点B1B1B2实际啮合线N1N2理论啮合线 齿高,齿顶圆,B1B2向外延伸直 延伸到N1N2,不能超过极限点N1N2啮合角:N1N2与啮合点节圆公切线的夹角,节点 啮合处F与v夹角,节圆处压力角。二、正确啮合条件如图的两啮合点K,KKK法向齿距(两轮相邻同侧齿廓 沿公法线上的距离)显然,轮1上的法向齿距应等于轮2上的法向齿距 两齿轮的相邻两对轮齿分别K在和K同时接
18、触,才能使两个渐开线齿轮搭配起来并正确的传动。欲使两齿轮正确啮合,两轮的法节必须相等。欲使两齿轮正确啮合,两轮的法节必须相等。kk1o1N2N1k1k2ko2kkN1o11N2o222kN2N1o1o22n1npp2n1npp2n1npp)(nbppb2b1bppp2211coscosmmpb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两轮的模数相等,两轮的压力角相等。两轮的模数相等,两轮的压力角相等。mmm2121法节:法节:齿轮上两相邻轮齿同侧齿廓在法线上的距离。用齿轮上两相邻轮齿同侧齿廓在法线上的距离。用pn表示表示。pb1=pb2(基圆齿距,基节)c
19、oscos cos mppdzpdddzpbbbb又正确啮合条件为:2211coscosmm由于m、都已标准化 2121mmm即两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必须分别相等三、正确安装和可分性(二)无侧隙啮合传动(二)无侧隙啮合传动正确安装中心距:正确安装中心距:无侧隙啮合的中心距称为正确安装中心距无侧隙啮合的中心距称为正确安装中心距。一对渐开线齿轮的啮合传动一对渐开线齿轮的啮合传动(一)正确啮合(一)正确啮合条件条件aar2 r1P 无侧隙啮合传动条件无侧隙啮合传动条件 一齿轮轮齿的节圆齿厚必一齿轮轮齿的节圆齿厚必须等于另一齿轮节圆齿槽宽。须等于另一齿轮节圆齿槽宽。21es12es 无侧隙啮合传动无侧隙啮
20、合传动 一个齿轮齿厚的两侧齿廓与一个齿轮齿厚的两侧齿廓与其相啮合的另一个齿轮的齿槽两其相啮合的另一个齿轮的齿槽两侧齿廓在两条啮合线上均紧密相侧齿廓在两条啮合线上均紧密相切接触。切接触。bb齿轮的啮合过程 顶隙顶隙 一对相互啮合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中,一个齿轮的齿根的齿轮中,一个齿轮的齿根圆与另一个齿轮的齿顶圆之圆与另一个齿轮的齿顶圆之间在连心线上度量的距离,间在连心线上度量的距离,用用C 表示。表示。(三(三)顶隙(也称径向间隙)顶隙(也称径向间隙)r2r1ao1o2(二)无侧隙啮合传动(二)无侧隙啮合传动一对渐开线齿轮的啮合传动一对渐开线齿轮的啮合传动(一)正确啮合(一)正确啮合条件条件c一对
21、渐开线标准齿轮正确安装时,两轮的分度圆相切、节 圆与分度圆重合d=d,(啮合角)=(分度圆压力 角),此时中心距为正确安装的中心距)(21212121zzmrrrra(无齿侧间隙)非标准安装时,参数变化非标准安装时,参数变化 aamccrrrr.*22 11有侧隙但i不变 121212zzrrrribb所以,渐开线齿轮中心距离改变后 传动比保持不变该特性称 为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可分性四、渐开线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1重合度的定义为保证齿轮作定传动比的连续传动,应满足条件:bpBB21(实际啮合线基节)大于:当前一对齿在点B1分离时,后一对齿已进入啮合等于:当前一对齿在点B1分离时,后一对齿正好点B2
22、处进入啮合 121bpBB即要求:重合度,重叠系数实际应用中:2.12重合度的意义=1:齿轮传动中始终只有一齿轮传动中始终只有一 对齿啮合对齿啮合=2:齿轮传动中始终有两对齿啮全齿轮传动中始终有两对齿啮全同时参加啮合的齿数多对齿啮合时间齿轮传动的承载能力,平稳性。=1.25:轮齿在转过一个基节的时间里,两对齿同时啮合占25%,一对齿啮合的时间占75%3重合度的计算公式正确安装的标准齿轮传动:)tan(tan)tan(tan212211aazz1a111cosabarr齿轮1齿顶圆压力角 2a222cosabarr齿轮2齿顶圆压力角 与m无关,z1 ,z2,ha*,问题:问题:1.1.仿形法加工
23、齿轮的优、缺点。仿形法加工齿轮的优、缺点。2.2.展成法中的齿轮插刀切制齿轮时包括哪些运动?展成法中的齿轮插刀切制齿轮时包括哪些运动?3.3.展成法加工齿轮的优、缺点。展成法加工齿轮的优、缺点。第六节第六节 渐开线齿廓的切制原理、根切渐开线齿廓的切制原理、根切和最少齿数和最少齿数加工看录象加工看录象二、二、渐开线齿廓的根切现象渐开线齿廓的根切现象根切现象根切现象加工方法:用展成法加工齿轮时加工方法:用展成法加工齿轮时 原因:刀具的齿顶线(圆)与啮合线的交点超原因:刀具的齿顶线(圆)与啮合线的交点超过啮合极限点(过啮合极限点(N N)表现:待加工齿轮的齿根部分将会被刀具的齿表现:待加工齿轮的齿根
24、部分将会被刀具的齿顶切去一部分顶切去一部分 危害:危害:切掉渐开线齿廓切掉渐开线齿廓,传动比不恒定传动比不恒定 削弱了齿根强度削弱了齿根强度 降低重合度降低重合度 三、渐开线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时的最少齿数齿顶线不能超过极限点齿顶线不能超过极限点N NNMmha*22sin2sinsinmzrNPNMh mPMa*rPN2B2*2*sin2sin.2.aahzmzmh 标准齿轮=20,ha*=1代入得 zmin=17第七节第七节 变位齿轮变位齿轮一、采用变位齿轮的目的 标准齿轮的缺点标准齿轮的缺点:1 1)受根切的限制,)受根切的限制,z zz zminmin,小齿轮无法制造,小齿轮无法制造2
25、2)小齿轮强度一般弱于大齿轮,而其应力循环次数又多,)小齿轮强度一般弱于大齿轮,而其应力循环次数又多,造成小齿轮易损坏造成小齿轮易损坏3 3)受标准安装的限制,实际)受标准安装的限制,实际aa与标准与标准a a不等时不等时 aa aa aa 侧隙侧隙 平稳性平稳性采用变位齿轮可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变位齿轮可解决这些问题 二、齿轮的变位及其特点二、齿轮的变位及其特点变位:径向变位法变位:径向变位法xmxm移距移距(变位变位)x x移距系数移距系数 (变位系数变位系数)刀具远离轮坯中心刀具远离轮坯中心 x0 x0 正变位正变位刀具靠近轮坏中心刀具靠近轮坏中心 x0 x0 负变位负变位 不变的参数:模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