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贸易理论-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当代国际贸易理论-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代 国际贸易 理论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第4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本章我们介绍解释当代国际贸易模式的一些理论,由于这些理论改变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假设条件,分析框架也不同,故我们称之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国际贸易的新发展及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挑战 基于技术差距和产品生命周期论国际贸易理论 基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4.1 4.1 国际贸易新发展对传统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新发展对传统贸易理论 挑战挑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1)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2)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3)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以上现象在古典和新古典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框架内
2、难以得到解释,这迫使经济学家寻求新的贸易理论来解释这些现象,经济学家的这种努力促成了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形成。4.1.1 挑战之一同类产品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源在于各国在产品生产方面的差异,包括技术差异(比较优势理论模型)和资源禀赋和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差异(H-O模型),按照这些理论,各国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即“行业间贸易”,但二战后,国家间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即“行业内贸易”大大增加,这种现象突破了传统贸易理论框架下的贸易模式,因此是对传统贸易理论一个挑战。4.1.2 挑战之二发达工业国家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资源禀赋论认为,国
3、家间的资源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据此,国际贸易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资本丰裕国)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裕国)之间(即“南北贸易”),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国际贸易的确大部分是属于“南北贸易”,但是60年代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北北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率逐步上升,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部分。那么国际贸易为什么会在相似的资源禀赋国家(即同类国家同类国家)之间进行呢?这一现象显然是资源禀赋论所不能解释的。表:工业化国家之间的 贸易量占其总贸易的份额(2000年)出口到工业化国家的比例从工业化国家进口的比例美 国0.560.51英 国0.810.76加拿大0.950.82日 本0.5
4、10.39德 国0.750.72意大利0.730.69法 国0.770.80全部工业化国家0.700.70数据来源:根据IMF贸易方向统计季报(2002年3月)计算。4.1.3 挑战之三 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 当代世界贸易的发展中,有许多产品曾经由少数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然而,战后这些产业的领先地位不断发生变化,一些原来进口的发展中国家开始生产并出口这类产品,而最初的出口的发达国家反而需要进口。为什么在资源禀赋的模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而某些制成品的比较优势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呢?这一问题也是在传统贸易理论的框架内难以找到答案的。产业领先地位转移的例子产业领先地位转移的例子n汽车:美国是
5、最早的汽车生产和出口国,现在则大量进口日本汽车。最近几年,韩国也成为重要的汽车出口国了。n纺织品:它是欧美最早向其他国家大宗输出的产品,二十世纪初,洋布占领中国市场,挤垮了土布。几十年后情况则相反,纺织品的主要生产出口国变成了发展中国家,尤其中国的纺织品,充满欧美市场。而欧美成了纺织品的净进口国。n家电:美国于1923发明了第一台电视机,但到了九十年代以后,美国国内连一台电视机都不生产了,全部靠进口。日本在六十年代后成为电视机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九十年代以来,韩国和中国也逐渐成为电视机的生产和出口国。日美韩三国轿车产量相对比重趋势图4648495457605851324140403735333
6、64968161513121096000102030405060708019701980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日本美国韩国数据来源: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传传统统贸贸易易理理论论假假设设 完全竞争完全竞争 技术相同技术相同 产品异质产品异质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技术革新技术革新 技术差距论技术差距论 技术转移技术转移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与不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模型完全竞争模型偏好相同偏好相同 偏好不同偏好不同 需求决定论需求决定论 没有贸易壁垒没有贸易壁垒政府介入政府介入 当代贸易理论分析起点:传
7、统贸易理论假设放松当代贸易理论分析起点:传统贸易理论假设放松 4.2.1 4.2.1 技术差距论技术差距论(一)创新理论(一)创新理论(二)技术差距理论(二)技术差距理论 (一)创新理论(一)创新理论n美美J.AJ.ASchumpterSchumptern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它包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它包括五种方式:括五种方式:New productNew product;New process New process;New market New market;New material New material;New organizationNew org
8、anization。创新与经济周期(创新与经济周期(1 1)少数企业技术创新少数企业技术创新获得超额利润获得超额利润众多企业模仿众多企业模仿该行业繁荣该行业繁荣刺激投资刺激投资带动相关行业带动相关行业激发社会投资热情激发社会投资热情促进新一轮经促进新一轮经济增长济增长经济繁荣经济繁荣 创新与经济周期(创新与经济周期(2 2)模仿企业增多模仿企业增多超额利润减少超额利润减少需求萎缩需求萎缩投资减少投资减少经济衰退经济衰退超额利润趋于零超额利润趋于零经济跌入谷底经济跌入谷底直至新一轮创新出现直至新一轮创新出现 (二)技术差距论n美美M.ProsnerM.Prosner(19611961)国际贸易与
9、技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术变化提出提出各国技术创新各国技术创新发展速度不一发展速度不一技术创新国发明出技术创新国发明出外国尚未掌握的新外国尚未掌握的新产品或新工艺产品或新工艺国际间技术差距(国际间技术差距(technology gap)创新国有技术创新国有技术垄断优势垄断优势后进国对后进国对该产品有该产品有需求需求需求时滞需求时滞创新国出创新国出口该创新口该创新产品产品在产品国际移动在产品国际移动的同时存在技术的同时存在技术溢出溢出后进国开后进国开始模仿该始模仿该产品产品后进国逐后进国逐渐掌握该渐掌握该技术技术技术差距技术差距消失消失反应时滞反应时滞掌握时滞掌握时滞模仿时滞模仿时滞 几个概念几个概
10、念n需求时滞需求时滞Demand LagDemand Lag:创新国新产品问世创新国新产品问世后进国没有意识到它是国内产品的替代后进国没有意识到它是国内产品的替代品品认识到其价格,有需求。认识到其价格,有需求。n反应时滞反应时滞Reaction Lag:Reaction Lag:创新国生产、出口创新国生产、出口新产品新产品后进国感到其对本国产品的威后进国感到其对本国产品的威胁胁决定开始模仿生产该产品。决定开始模仿生产该产品。n掌握时滞掌握时滞Mastery LagMastery Lag:后进国开始模仿该:后进国开始模仿该产品产品达到与创新国同一水平而停止进口达到与创新国同一水平而停止进口n模仿
11、时滞模仿时滞Imitation Lag:Imitation Lag:反映时滞掌握时反映时滞掌握时滞滞Reaction Lagn若后进国自行生产效益不大,反应时滞就长,创新国可以长期保持出口优势。因此,反应时滞取决于:n规模效益;n贸易壁垒;n后进国收入水平和市场大小Mastery Lag取决于:n创新国的技术转移意愿;n后进国的国内需求强度;nR&D经费;n技术基础;n生产条件进口模仿国国出口创新国国)()(BA国生产A国进口国出口BA,需求时滞国进口国出口AB,国生产B掌握时滞反应时滞模仿时滞01t2t3ttt t0 0 t t1 1:A:A国技术创新,处于垄断地位;国技术创新,处于垄断地位
12、;B B国对此无需求,国对此无需求,A A国国内生产并消国国内生产并消费费t1 t1 t2:Bt2:B国开始进口新产品;在国开始进口新产品;在t2 At2 A国生产和国生产和B B国进口达到最大国进口达到最大t2:Bt2:B国自行生产并供应国内市场国自行生产并供应国内市场t3:Bt3:B国技术与国技术与A A国持平,完全可以满足国内需求,停止进口国持平,完全可以满足国内需求,停止进口t4:Bt4:B国自给有余,可以供应国自给有余,可以供应A A国市场国市场 Conclusion n贸易基础:技术差距贸易基础:技术差距n贸易流向:创新国模仿国贸易流向:创新国模仿国n贸易规模:取决于需求时滞与模仿
13、时滞贸易规模:取决于需求时滞与模仿时滞n贸易利益:创新国获利多贸易利益:创新国获利多 4.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对于行业内贸易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贸易理论作了很好的解释,但如何解释贸易模式的动态变动和一些产品中领先地位的变化呢?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通过分析产品技术的变化及其对贸易的影响,解释了这一现象。这一理论就是所谓的“产品生命周期论”。雷蒙德雷蒙德弗农小传弗农小传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是二战以后在国际经济关系研究方面一位最多产的作者。他的著作反映了他多方面的职业生涯,包括将近20年在政府部门供职,短时期从商,担任过3年“纽约市区研究”中心的主任
14、,以及从1959年开始与哈佛大学有成果的合作,先是在商学院,在那里他是国际商业的教学和研究骨干,后来是在约翰F肯尼迪(John FKennedy)管理学院,在那里直到退休他一直是克拉伦斯狄龙(Clarence Dillon)国际问题讲座教授。4.2.1 产品生命周期论的基本逻辑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认为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所需要投入要素的比例是不同的。在产品的创新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与开发费用,因此最初产品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品,随着生产技术的成熟,并走向大规模生产,产品生产只需标准化技术和大量非熟练的劳动力即可,此时产品投入要素比例从资本密集型转变成劳动密集型,因此产品的生产优势逐渐由发达
15、转向发展中国家。这正是当代国际贸易中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换的重要原因。4.2.2 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模式变动进口出口创新国消费创新国生产模仿国生产模仿国消费进口 0 T1 T2 T3 T4 T(时间)Q(产量)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第五阶段出口 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模式的变动4.2.3 产品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产品导入期,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与开发费用,因此此阶段产品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品,价格也很高,只能在发达国家生产和消费;第二阶段:产品成长期,国外开始对产品产生需求,产量迅速提高,但模仿国还不能生产;市场由创新国垄断;第三阶段:产品成熟期,生产技术定型,开始
16、大规模生产,模仿国也开始生产,但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第四阶段:产品标准化,只需流水线上的简单劳动力即可完成生产,技术优势让位成本优势,模仿国凭借低廉劳动力成本,生产激增,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能以低价出口,创新国产量下降,生产向模仿国转移;第五阶段:模仿国生产持续扩张,开始向创新国低价出口,创新国生产大幅下降直至完全停止,创新国致力于更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4.2.4 维农对技术差距论的拓展n解释了技术差距产生与消失的原因n指出了技术的动态变化导致的比较优势本身的变化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n抓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引进相对先进的产业。n不能一味满足于吸引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成熟技术
17、,要加强创新,否则永远落后。n吸引跨国公司到本地设立研发中心。第三节第三节 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式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式世界贸易为什么会从初级产品为主转到以工业产世界贸易为什么会从初级产品为主转到以工业产品为主?品为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有不同的贸易模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有不同的贸易模式?一、一、决定需求的因素决定需求的因素二、二、需求偏好不同产生的贸易需求偏好不同产生的贸易三、三、重叠需求贸易理论重叠需求贸易理论一、决定需求的因素一、决定需求的因素n偏好偏好n收入水平收入水平n消费者预期消费者预期n特殊因素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消费者构成等特殊因素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消费者构成等
18、 二、需求偏好差异而产生的国际贸易 从上图可知,即使在资源禀赋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仅仅由于两国之间需求偏好的差异也可能产生贸易。XYEAABBYBYBYEXBXEXBXAYAYAXA从A国进口Y从B国进口X三、重叠需求理论n瑞典经济学家林德(瑞典经济学家林德(LINDER,1961)提出)提出n建立理论的三个基本命题建立理论的三个基本命题 、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平均收、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平均收入水平,平均收入水平可以作为衡量两国需求结入水平,平均收入水平可以作为衡量两国需求结构或偏好相似的主要指标。构或偏好相似的主要指标。、一种产品的国内需求是其能够出口的前提、一种产品的国
19、内需求是其能够出口的前提条件。条件。、两个国家消费偏好越相似,则其需求结构、两个国家消费偏好越相似,则其需求结构也越相接近,或是需求结构的重叠部分越大。也越相接近,或是需求结构的重叠部分越大。(一)代表性需求(一)代表性需求n一般而言,平均收入高的国家的平均消费水一般而言,平均收入高的国家的平均消费水平也较高;但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收入平也较高;但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收入分化现象,因而对同类产品的需求也会分为分化现象,因而对同类产品的需求也会分为高低不同的几个档次。高低不同的几个档次。nRepresentative Demand(代表性需求):(代表性需求):一国的平均需求档次(消费量最大
20、的需求)一国的平均需求档次(消费量最大的需求)就是该国的代表性需求。就是该国的代表性需求。(二)生产与贸易模式n各国生产者总是瞄准本国代表性需求的各国生产者总是瞄准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档次,增加产品的产量或产出规模,产品档次,增加产品的产量或产出规模,以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效果。以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效果。重叠需求(重叠需求(Overlapped DemandOverlapped Demand)需求档次需求档次 平均收入水平平均收入水平 1 2 3 5 4 yAyB重叠需求重叠需求1.yA(Japan)yB(US)2.RD:Japan 43.US54.OD:3-55.Japan:E 4&M 56.
21、US:E 5&M 4结论结论n收入水平有差距收入水平有差距代表性需求不一代表性需求不一致致有贸易;但差距不能太大有贸易;但差距不能太大否否则无重叠需求则无重叠需求无贸易。无贸易。n收入水平接近(有重叠需求),但不能收入水平接近(有重叠需求),但不能相同,否则代表性需求一致相同,否则代表性需求一致无贸易。无贸易。nLinder也指出:该理论主要针对工业制成品的,对于初级产品的贸易仍主要由廪赋差异理论来进行解释。n它的不足之处在于:过于强调了收入在消费结构中的作用。事实上,消费结构不仅与收入水平相关,而且还受气候、风土人情、文化和消费嗜好等因素的影响。4.4 基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假设的国际贸易
22、理论无论是古典还是新古典的贸易理论,在分析国际贸易时都有两个重要的假定:其一,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其二,规模收益不变,即不存在规模经济。正是通过修正传统贸易理论这两个假设前提,当代国际贸易理论解释了在古典贸易理论框架内难以解释的“产业内贸易”和同类国家间贸易的现象。4.4.1 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n 完全竞争市场n 国际贸易中的不完全竞争:差异产品和价格歧视n 基于产品差异的国际贸易n 基于价格歧视的国际贸易(1)完全竞争市场n商品具有同质性,即产品具有完全替代性;n市场中厂商数量众多,单个厂商在市场中对价格的影响微弱,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面临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n生产要素自由流动;n信息
23、充分。(2)国际贸易中的不完全竞争 二战后,差异产品、垄断势力和价格歧视的存在使国际贸易的现实离完全竞争假设已经越来越远:差异产品差异产品:产品具有相同的功能,但有差异不能完全替代;垄断势力和价格歧视:垄断势力:垄断势力:市场中只有少数几家巨型企业(如美国汽车市场上的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对产品的价格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面对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可以实施价格歧视。价格歧视:价格歧视:具有垄断势力的企业虽然出售同样的产品,但在不同的市场或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3)基于差异产品的国际贸易 在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基本上是同质的(如铁矿),国际贸易中行业间贸易大多是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如
24、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同时向澳大利亚出口玉米)。但是,大多数制造产品都是差异产品差异产品(如汽车),这些产品相互间不能完全替代,消费者把其视为不同的产品,大量差异产品的存在是行业内贸易出现的重要原因(美国既向日本出口汽车,又从日本进口汽车)。(4)基于价格歧视的国际贸易n 实施价格歧视的三个条件n 国际贸易中存在实施价格歧视的条件n 价格歧视行为与行业内贸易 实施价格歧视的三个条件n 企业具有垄断势力,有能力决定产品价格;n 市场必须是分割的,不存在转售现象;n 在不同的市场上,企业面临不同的需求弹性。MCMR)/(MC*P,)/(MRP)(P)PQdQdP(PQ)dQ/dP(PdQ/dTR
25、MRQ)Q(PTR=11=11=11=+1=+=PQ有垄断势力企业的有垄断势力企业的需求曲线需求曲线:P=P(Q)P1P2Q1Q2 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 基于价格歧视的行业内贸易MCPP内销内销Qd 出口出口QfPdPfPfMRdMRfDdDfQQ 本国市场 外国市场价格歧视条件下的行业内贸易价格歧视行为可以解释行业内贸易:只要一个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满足价格歧视的条件,即使国外市场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企业为追求利润极大化,仍有出口动力,因为这比将这些商品在国内市场上销售要好,如果国外同类企业也采取类似行为,就会形成行业内贸易(本例中假设没有运输成本,MC为常数)。4.4.2 4.4.2 规模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