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模拟导写:材料作文-劳动教育.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高考模拟导写:材料作文-劳动教育.docx》由用户(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模拟 材料 作文 劳动教育 下载 _高考作文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2023高考模拟导写:材料作文劳动教育:真题+解析+范文+相关时评真题回放今年4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从2022年9月起,孩子们可能要学习煮饭炖汤、修理家电、种菜养禽了。这引发师生家长的高度关注。“教育部要求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煮饭”冲上热搜第一,引发网友热议。劳动课程新方案得到了不少网友的支持:“这个要求很合理。五六年级的学生,有基本的照顾自己或家人的能力,能使用大多数家电、会洗衣拖地,简单做几道菜,懂得安全用电用水用火,具备生命安全观,太有必要了。”“好事,每周一节劳动课必须上,专家说孩子爱劳动不容易抑郁,爱劳动能促进孩子
2、感恩,珍惜生活。”不会做饭的网友已经开始畅想未来有娃做饭的生活但也有网友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修理家电种菜养禽?这一般人还真不会,城市也没办法搞啊。”还有网友比较担忧中小学生煮饭做菜的安全问题。关于中小学生要学煮饭、修家电等,你怎么看?请结合对自身成长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来源:2022河南开封高三模拟审题立意【审题】材料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关于教育部要求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种菜的新闻背景,二是各方对此事的热议评论。由此可见,试题主要论述的是关于“劳育”的话题。支持劳动教育的人,主要对其意义进行了
3、肯定,而对此持质疑意见的人,思考的则是劳动教育的可行性问题。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后,这将让学校和家长更加重视孩子们的劳动教育。但劳动教育不是学校的“独角戏”,需要家校社多方协同。一方面,学校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依据课程标准设置好劳动课程,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劳动实践;另一方面,劳动教育的实施也需要家庭积极配合,尤其是家长要转变育儿观念,重视生活技能与职业能力对孩子成长的价值,指导、督促学生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劳动任务。写作要求是结合对自身成长的思考写一篇文章,发表对此事的看法。文章可以写成议论文,也可以写成记叙文。可以围绕劳动对于青
4、少年成长的意义,学校应该如何科学合理开展劳动教育等方面展开思路。如对青少年的成长意义而言:劳动可以让孩子的心胸更开阔,更开心。在劳动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合作,吃苦耐劳,同时能够让孩子感受到东西的珍贵,能够懂得珍惜,也会设身处地去感受劳动人民的辛苦。所以,提倡劳动教育必不可缺,劳动应该是孩子们的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需要、一种特质,应该为孩子终身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基!而从学校如何开展等方面,可提出一些注意点,如要注意学校的劳动课不要流于形式,变相地成为“家长作业”,给家长增加负担等。【立意】1在劳动教育中实现全面成长。2劳动教育,让我们更热爱生活。3生命不息,劳动不止。范文培养劳动意识,树立建全人格
5、教育部将劳动课程独立出来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我认为,这一举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劳动能力。对青少年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劳动意识,是让我们形成健全人格,促进自我成长。让学生学会做饭、学会劳作,不是不心疼学生,而是让我们有最基本的生存能力,能独立生活,是让我们将“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的反省深刻心间,并在日后投入社会时,能对别人的劳动付出“尽日不能忘”。书本知识曾是人们寄予了人生希望的“黄金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成为了读书人祈求的极高境界,然而纵观古今,通览中西,“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知识储备不再是“圭臬”,实践能力更能一展我辈风姿。所以,欲求实践之乐,育劳动之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