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卷高考作文多方解读.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上海卷高考作文多方解读.docx》由用户(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上海卷 高考作文 多方 解读 下载 _高考作文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2022年上海卷高考作文多方解读2022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一)不要失去童心童趣2022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点评这是一道评论型材料作文题,与2020、2021年评论一种看法(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认识事物的价值需要时间的沉淀)有所不同。但与2016-2018年的评论(评价他人生活;对生活的预测;被需要的心态)相同:都是评论一种现象。应该说,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这种现象是正常的。正如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在叙陈正甫会心
2、集中所说,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无往而非趣”,他们“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但是, 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地位的变化,“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对此,不必担忧。但是,成年人应该努力 摆脱世俗的桎梏,心灵的荆棘,见闻的束缚,理性的羁绊,不要失去童心童趣,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喜欢质疑、发问 ,争取 创 新 、发展 ,不要只看重结论。写作本文,要说清楚成年人容易 失去童心童趣的原因,不失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才能不失童心童趣。重点在于论述成年人容易失去童心童趣的原因。如果考生认为这种现象值得担忧,也
3、未尝不可。可以从反面说失去童心童趣的危害性,从正面说不失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才能不失童心童趣。重点在于论述失去童心童趣的危害性。从2016年到2022年的7年中,上海高考作文题,除2009年(感悟音乐的中国味)属于感悟型材料作文以外,其余6年都是评论型材料作文。这样会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形成 一种写作的套路,不利于高中生思维和语言素养的提升。作文题的形式本多种多样,有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可以是感悟型、命意型、评论型,评论型材料作文可以评论生活现象、评论社会事件、评论某种看法、评论文学作品题型应该不断变化,同一种形式的使用,不应连续使用三次以上,但可以交错使用。我们期待这种变化。
4、(二)善发问者善作结论有两个名人的名故事。一个是鲁迅小时候的故事。据鲁迅自己说,他刚到三味书屋,就觉得得到了发问的机会,想从水镜先生那里知道早就渴望知道的关于虫子“怪哉”的故事,水镜先生却不高兴地回答“不知道”,鲁迅才知道做学生是不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于是鲁迅就只读书,宁可躲在课桌下画画,也不再向先生发问。一个是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据各类文献资料,爱迪生八岁上学,刚刚三个月就被赶出校门。原因是爱迪生喜欢刨根问底,在上课时经常问老师一些另类的问题,例如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而不是等于四,老师认为他有精神上的缺陷,不能让他继续留在学校就读,他就被退学了。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问题:人们小时
5、候是喜欢发问的,长大后就至少不太喜欢向别人发问了,而消灭人们发问兴趣的主要凶手居然是那些教育者。两个名人尚且如此,普通人则更会如此。当孩子的发问一次一次被漠视、被讽刺、被打压,甚至被毁灭,孩子除了沉默,就只有沉默。毕竟像鲁迅、爱迪生那样坚韧的人还是很少的。沉默的结果就是被迫接受别人的结论,例如一加一只能等于二。其实,孩子发问也只是想得到结论,老师也会给出结论。只是孩子对老师给出的结论再有疑问,老师就不能给出新的结论了。老师们大多如此,因为要想赚钱吃饭,就只能奉行教科书。但老师们消灭掉的却也许是一个个天才。孩子长大后,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性格被塑造得圆润或麻木了,不再发问,只等结论,只是为了大家都
6、相安无事,其乐融融,自己又正好可以脑子偷懒。当然,真正的天才是不怕“韧的战斗”的。他们决不停止发问。只是,发问的对象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问的对象不再只是老师,问的内容也不再幼稚。长大后的鲁迅会向军政当局发问:“每月一千八百万的军费,四百万的政费,作什么用的呀?”长大后的爱迪生会向自己发问:“什么东西可以让弧光灯变成白光灯?”孔子说自己:“四十而不惑。”不惑,就是没有疑问。孔子四十岁后就真的就没有疑问了吗?不是,而是自己在找结论。屈原遭两次流放后,不问君主,不问奸臣,而是向老天发出一百七十二问,问的多是已有的结论。屈原知道老天不会回答,其实他问的是自己。真的天才,长大后,会把向别人发问变成向自己
7、发问,会把向别人要结论变成向自己要结论。这样,才最有可能获得正确的结论。(三)上海作文题的材料采用“对比现象+对立观点”的模式。现象中的“发问”和“结论”可以视为认知的步骤:发问是认知之始,结论是认知之果。按照上海题常用的诗意思维,这个“发问”和“结论”也可以扩展理解为:怀疑和确信,设想和成果,提出质疑和结束争论可以说,“发问”是对改变的诉求(外在或内在的),“结论”不等于回答提问、得出真理,而是结束提问、回归稳定。比如以下句子虽不带问号,但仍属于“发问”:现在的一片天 是肮脏的一片天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 再也看不见而略加改动,就可以变为“结论”:现在的一片天 是晴朗的一片天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
8、总是看得见试题既然刻意强调“发问”和“结论”的对立,那么两者就应该有互斥性,也就是说,“发问”并不包括求知努力以及最终获解。这也符合“小时候”的设定小孩提问很多时候仅是一种好奇心的表达,对于大人给予的回答其实并不在意。“看重结论”也可以推到极端,即回避难以得出结论的问题。所以,材料第一句话的完整表达可以是:“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而不计较结论,长大后往往看重结果而避免发问。”所以,我们在讨论“发问”的原因或价值时,不应该把属于“结论”的内容包括进去。这是此题有别于关于“求知”“探索”之类话题之处。 “小时候”和“长大后”是另一层对立。由此及彼的变化,可以解释为消极的退化、变质,也可以是积极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