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基础》教学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金融学基础》教学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学基础 金融学 基础 教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金融学基础金融学基础.金融学基础v 知识目标 了解货币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了解货币制度的内容和演变 熟悉货币的概念和本质 掌握货币的职能 掌握货币的层次划分v 能力目标 分析不同货币制度的优劣 解释经济环境中存在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结合经济发展状况分析货币制度的更替2v 有一天,小金的同学小李神秘兮兮地对小金说,他发现了一个秘密:有一个地方“买”东西“不花钱”。“什么?这怎么可能?”小金很惊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小金还是一探究竟:原来是一家物物交换的网站。v 里面的东西真不少,而且似乎很有吸引力。可是经过反复比较,等小金真的想要进行“不花钱”的交易时,麻烦出现了v
2、思考:如果你是小金,你可能会碰到什么麻烦?为什么会出现货币?货币到底是什么?金融学基础3v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v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v第三节 货币的衡量v第四节 货币制度及演变金融学基础4v一、货币的产生v货币的产生是和商品交换商品交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v商品交换的发展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物交换物物交换,第二阶段是通过媒介通过媒介的交换。v物物交换存在明显的缺陷。v物物交换的效率非常低下,交换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于是就产生了以交换媒介为纽带的间接交换。v一般认为货币是在交换过程中为了克服物物交换的不便利克服物物交换的不便利而产生的。金融学基础5v二、货币的演化历史v(一)实物货币
3、v(二)金属货币v(三)信用货币v(四)电子货币v小组讨论:未来电子货币是否将完全取代完全取代实体货币?金融学基础6v一、货币的本质v(一)货币是商品v(二)货币是特殊商品v(三)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v货币的本质可以描述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并固定充当一般等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价物的特殊特殊商品,它还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金融学基础7v二、货币的职能v(一)价值尺度v(二)流通手段v(三)贮藏手段v(四)支付手段v(五)世界货币v货币的五大职能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内在联系内在联系的,每一个职能都是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反映。金融学基础8v一、货币的定义v马克思:“充当一般等价物的
4、特殊商品”。v经济学家通常把货币分为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v所谓狭义货币是指流动性很强流动性很强,主要职能是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那部分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两部分。v广义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流动性稍弱的其他存款货币以及经过一定程序可以变现变现的非存款性金融资产。金融学基础9v二、货币层次的划分v(一)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v1.以货币职能作为标准v2.以资产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作为标准v3.以资产流动性作为标准v 流动性不同的货币在流通中的周转次数周转次数是不同的,所形成的购购买力买力也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影响程度也就不同。流动性强弱流动性强弱v 许多学者
5、认为以资产的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是比较适宜的,事实上这个标准也被许多国家所接受和采用。金融学基础10v一、货币制度的形成及内容v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为了保障本国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对货币发行和流通发行和流通的各个要素各个要素所作出的系统的法律规定的总和,简称为“币制”。v(一)货币制度的形成v(二)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v 1.货币材料v 2.货币单位v 3.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v 4.准备制度金融学基础11v二、货币制度的类型v(一)银本位制:16世纪开始在资本主义国家盛行起来v(二)金银复本位制:1618世纪,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最典型的货币制度。v(三)金本位制:19世纪40年代以来v
6、1.金币本位制v2.金块本位制v3.金汇兑本位制金融学基础12v思考:为什么说金币本位制是一个相对稳定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在金币本位制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保证了货币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相一致;金币可以自由兑换,保证了价值符号所代表的价值和货币的实际价值相一致;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保证了黄金的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相一致。所以,金币本位制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金融学基础131.货币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经济要素之一,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在长期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中,逐渐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特殊商品殊商品。货币是价值形式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价
7、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四个阶段。2.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就是货币的本质本质。3.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本质所决定的内在功能功能。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一般认为货币具有五种职能,分别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金融学基础144.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是流动性流动性。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不受损失及时转化成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我国的货币分为M0、M1、M2三个层次。5.货币材料货币材料决定了货币制度类型。从货币材料变化的过程可以看出,货币制度主要经历了金属货币本位制和信用货币本位制两个阶段。在金属
8、货币本位制中又可以划分为三类典型的货币制度,即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金融学基础15金融学基础金融学基础.金融学基础v 知识目标 掌握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熟悉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 了解信用的含义 了解信用的基本要素 熟悉不同信用形式的差别和特征v 能力目标 能够用单利和复利计算方法计算利息 区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分析和解释利率对不同经济主体的影响 分析利率的微观作用和宏观作用 判断不同的信用形式17v 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再加上这物价这不,一不留神,小金明显感到手头有点紧,怎么办?向爸妈要吧,生活费爸妈给的已经不算少了,有点张不开口,只好考虑向同寝室的几个同学借钱。v 向谁借合适呢?借
9、多少呢?借多久呢?会不会被拒绝呢?要不要写欠条呢?还钱的时候要不要“意思”一下呢?v 想到这里,小金有点犹豫。v 思考:小金借钱会碰到哪些困难?“意思”一下是什么意思?如果小金向你借钱,你会借给他吗?你自己或者身边的同学、朋友也有过类似小金的苦恼吗?金融学基础18v第一节 利息与利息率v第二节 利率的影响因素和作用v第三节 信用概述v第四节 信用形式金融学基础19v一、利息的本质v利息是在信用关系中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的报酬报酬,在数量关系上表现为超过本金超过本金的那部分金额。v马克思:利息不是货币本身产生的结果,也不是在再生产过程之外的借贷活动中产生的,更不是在购买生产要素和销售商品的流通过程
10、中产生的,而是工人在再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工人在再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归货币所有者占有的剩余价剩余价值值的一部分。金融学基础20v金融学基础21v(二)利息的一般计算方法v1.单利计算法:v利息:I=Prnv本利和的计算:S=P(1+rn)vI为利息,P为本金,r为利率,n为期限,S为本利和。v2.复利计算法:vS=P(1+r)nvI=S-P金融学基础22v三、利率的种类v(一)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v 实际利率是指名义利率剔除物价变动剔除物价变动因素,以实物为标准计算出来的利率。v(二)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v 根据利率在整个借贷期间是否调整v(三)官定利率和市场利率v(四)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v(五)一般利
11、率和优惠利率v(六)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金融学基础23v一、利率的影响因素v(一)社会平均利润率v(二)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v(三)社会再生产的经济周期v(四)物价水平v(五)国家的经济政策v(六)国际利率水平金融学基础24v二、利率的作用v(一)利率对微观微观经济的调节作用v 影响各种市场主体的行为v 合理分配社会财富v(二)利率对宏观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v 聚集和积累闲散资金v 调节资金供求v 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v 稳定货币流通v 调控信贷规模和投资规模v 实现国际收支平衡金融学基础25v一、信用的内涵和基本要素v(一)信用的内涵v 信用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v 信用是以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
12、贷行为v 信用是从属于商品货币经济的范畴v(二)信用的基本要素v 信用主体v 信用标的v 信用载体v 信用条件金融学基础26v二、信用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职能v(一)信用的基本特征v 暂时性v 偿还性v 收益性v 风险性v(二)信用的基本职能v 信用能更有效地合理配置社会资源v 信用能更有效地节约流通费用,提高经济效益v 信用方式是调节经济的有效手段金融学基础27v三、信用的产生和发展v商品交换商品交换和私有制私有制是信用产生的基础v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再生产,出现了商品买卖中的延期支付和赊销买卖,由此产生了信用交易。v信用产生于商品流通,但又不局限于商品流通的范围。v从信用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信用
13、作为商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是受特定的生产方式所制约,同时又反映着一定的生产关系并为其服务。金融学基础28v一、商业信用v(一)商业信用的概念及存在的意义v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包括商品赊销、分期付款、委托代销等。v 商业信用是一种较早的信用形式,并成为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基础。v(二)商业信用的特点v 主体是企业v 客体是商品资本v 规模和产业资本动态一致v(三)商业信用的局限性v 规模和数量/使用范围/方向上/期限上金融学基础29v二、银行信用v(一)银行信用的概念v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的形式提供的信用。v(二)银行信用的特点v 主体
14、是金融机构和社会不同的经济利益者v 客体是货币资金v 与产业资本动态的不一致性v 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v(三)银行信用发展的新趋势v 由于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大大拓展了信用的范围、数量和期限,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成为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和核心。金融学基础30v三、国家信用v(一)国家信用的概念v 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借贷活动。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信用主要是指国家或政府的负债。v(二)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v 1.内债的基本形式:(1)发行政府公债。(2)发行国库券。v 2.外债的基本形式:(1)发行国际债券。(2)政府向外借款。v(三)国家信用的作用v 1.国
15、家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途径v 2.国家筹措建设资金、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v 3.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方式金融学基础31v四、消费信用v(一)消费信用的概念v 消费信用是由工商企业、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商品或货币的形式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一种信用。v 消费信用的产生旨在解决消费者个人支付能力不足的困难,通过提供消费信用使消费者的需求提前满足,达到推销商品、促进生产的目的。v(二)消费信用的形式v 分期付款v 信用卡消费v 消费信贷金融学基础32v五、国际信用v(一)国际信用的概念v(二)国际信用的形式v六、民间信用v(一)民间信用的概念v(二)民间信用的特点金融学基础331.利息率通常用分数表示
16、:百分数表示的利率为年利率,千分数表示的利率为月利率,万分数表示的利率为日利率。2.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基本因素有:社会平均利润率、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社会再生产的经济周期、物价水平、国家的经济政策、国际利率水平等。3.利率的经济功能表现为通过利率水平的变化、利率结构的调整来影响其他经济变量的过程。利率作为借贷资金的价格,既影响货币的流量,又影响货币的存量;既影响储蓄与投资,又影响物价和经济发展。金融学基础344.经济学中的信用是指商品和货币的所有者(即贷出者)把商品或货币的使用权暂时让渡给商品或货币的使用者(即借入者),后者到期偿还并支付一定利息的价值运动价值运动形式。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
17、,是以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从属于商品货币经济的范畴。信用关系的成立应具备四大要素,即信用主体、信用标的、信用载体和信用条件。5.信用形式就是信用关系表现出来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民间信用等主要形式。其中商业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础,银行信用是信用制度的主导与核心。金融学基础35金融学基础金融学基础.金融学基础v 知识目标 了解商业银行的概念及其产生和发展 掌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 熟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掌握货币市场运行的基本原理v 能力目标 比较商业银行不同业务种类及其特点 能够应用商业银行管理的一般原则进行案例分析 比较同业拆借市场、
18、票据贴现市场等货币市场的异同37v 最近几年,在大小城镇的主要街道,银行网点越开越多,而且常常是人头攒动,业务繁忙。v 有一次,小金陪同学到银行去“办业务”,这是他第一次正儿八经地走进银行,不免好奇地里里外外打量起来,心里也在嘀咕:为什么这里这么多人?为什么银行大厅总显得比隔壁的商店气派?v 思考:商业银行到底是怎样的金融机构?主要经营哪些业务?金融学基础38v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v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v第三节 商业银行管理v第四节 货币市场金融学基础39v一、商业银行的概念v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追求利润为目标,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主要对象,具有货币创造能力货币创造能力
19、,并提供日趋多样化服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v 它与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根本区别在于:只有它才能吸收公众存款吸收公众存款,是唯一能够创造和收缩存款货币的金融中介机构。v 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主体,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v 我国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下简称商业银行法)将商业银行定义(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v 本法所称的商业银行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金融学基础40v二、商业银行的产生v(一)货币兑换业和货币经营业v
20、商业银行的先驱是随着商品生产和流通的扩大而出现的货币兑换业。在1415世纪的欧洲,一部分商人就从一般商人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业务,成为货币兑换商。v(二)早期的银行v 最早的银行产生于当时的世界商业中心意大利,以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v 例如:1580年成立的威尼斯银行、1595年成立的米特兰银行、1609年成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和1629年成立的汉堡银行等都是早期著名的银行。v(三)现代商业银行的形成v 现代资本主义银行是通过两条途径产生的:一是早期高利贷性质的银行高利贷性质的银行逐渐适应新的条件而转变为资本主义银行;二是根据资本主义原则组建股份制银行股份制银行。v 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
21、银行是1694年在英国创办的英格兰银行。金融学基础41v三、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v(一)商业银行的性质v 商业银行是企业v 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v(二)商业银行的职能v 信用中介职能v 支付中介职能v 信用创造职能v 金融服务职能金融学基础42v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v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资金来源的业务。v(一)自有资本v 银行股东为赚取利润而投入银行的货币和保留在银行中的收益。它代表了商业银行股东的所有者权益,或者说银行所有者的净财富。v 资本充足度与巴塞尔协议中的规定。v(二)存款v 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v(三)借款v 同业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发行金融债券/向
22、国际金融市场借款/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金融学基础43v二、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v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运用其资金运用其资金的业务。商业银行通过其负债业务筹集货币资金就是为了运用资金从而获得利润。v 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主要的利润来源。v(一)现金资产v 库存现金/中央银行存款(存款准备金)/同业存款/托收中现金v(二)贷款资产v 按贷款期限划分: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v 按贷款保障程度划分: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v 按贷款的质量和风险程度划分: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v(三)证券投资业务金融学基础44v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v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
23、指商业银行不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金,以中间人的身份代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v 由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衍生而来的,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v 按功能与性质来分,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可以大致分为九类:(1)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2)银行卡业务。(3)代理类中间业务。(4)担保类中间业务。(5)承诺类中间业务。(6)交易类中间业务。(7)基金托管业务。(8)咨询顾问类业务。(9)其他类中间业务。金融学基础45v一、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与内部组织机构v(一)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v 单元制:只有一家经营机构,不设或不允许设立分支机构
24、v 分支行制:可以在不同的地区或同一地区设立多个分支机构v 银行控股公司制:由一个大银行或大企业首先成立一家控股公司,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一家或几家银行v 连锁银行制:若干家银行的多数股票,以达到控制这些银行的目的v 代理行制:银行间相互签订代理协议,以委托对方银行代办指定业务v(二)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机构v 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v 执行机构:行长、副行长及各职能部门v 监督机构:监事会金融学基础46v二、商业银行的管理原则v(一)安全性原则v 是指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收益、信誉以及所有业务经营发展的条件免遭损失的可能性。v(二)流动性原则v 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现、满足各种合
25、理资产支付需求的能力。v(三)盈利性原则v 是指商业银行获得利润的能力。v(四)“三性”原则的关系v 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金融学基础47v一、货币市场概述v(一)货币市场的概念v 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市场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v(二)货币市场工具(1)现金;(2)1年以内(含1年)的银行定期存款、大额存单;(3)剩余期限在397天以内(含397天)的债券;(4)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债券回购,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中央银行票据;v(三)货币市场的功能(1)调剂资金余缺,满足短期融资需要。(2)为各种信用形式的发展创造条件。(3)为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