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导学案(全).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导学案(全).doc》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八 年级 语文 上册 一册 导学案 下载 _八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全套)1 新闻两则课文导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芜湖(w) 阌乡(wn)荻港(d) 鄂豫区()溃退(ku)锐不可当(dn)歼灭(jin)要塞(si)二十八宿(xi)绥靖(su jn)阻遏()杜聿明
2、(y)二、词语释义不含:不包括。溃退:败退。溃:溃败。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绥靖:安抚,平定。阻遏:阻止。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业已:已经。突破:集中兵力向一点进攻或反攻,打开缺口。炽烈:旺盛猛烈。屏息凝神:抑止着呼吸,聚精会神地看。迸发:由内而外地突然发出。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比喻力量非常强盛,声势非常浩大。高屋建瓴:在屋顶上把瓶子里的水往下倒。形容居高临下,无法阻挡的有利形势。建,倾倒;瓴,盛水的瓶子。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壮大。磅礴,盛大的样子。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回肠荡气:形容乐曲文章等非常动人。三、语句解读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3、江“百万大军”“横渡”这两字词,显现出战役的壮阔。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避免了歧义。3.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4.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速,作战顺利之意。5.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不料”:有嘲讽意味。四、作家作品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
4、潭人。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他写了数百篇消息、述评、评论、答记者问、调查报告、广播讲话等新闻作品,都始终贯穿着一种激昂慷慨、气势恢宏的崇高基调,读来能使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五、背景探视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1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后一则新闻发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业已胜利结束,电文说:“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即指蒋军在辽沈战役中的失败。淮海战役是1948年11月6日
5、发起的,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淮海战役前夜。六、文体浅谈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2.报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在表达上以叙述为主,多用较朴素和概括的语言。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一条新闻包含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需要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新闻多采用记叙手法,因此新闻写作需注意记叙的六要素。一显身手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荻港()歼灭()击溃()绥靖()()阻遏()鄂豫()2.下列句子中错别字最多的一句是( )A.国民党反动派政府依然
6、负隅顽抗。B.渡江战役打得非常急烈。C.国民党拒决签定国内和平胁定。D.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残败,又逃到了葫芦岛。3.形似字组词。锐:() 荻:() 税:() 获:()哀:() 歼:() 衰:() 纤:()4.选出表达方式不同类的一项()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B.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D.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5.在下列语段中选择恰
7、当的词填空。国民党的(A.广大 B.大量 C.多数 D.部分)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A.反对 B.抗拒 C.拒绝 D.抵触)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A.作战 B.指挥 C.鼓动 D.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A.牢靠 B.坚固 C.巩固 D.顽固)的,(A.弱点 B.松懈 C.劣势 D.困难)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6.下列解词有误的一项是( )A.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B.业已:已经。C.溃退:散乱,败退。D.督战:帮助作战。二、整体感知1.下面是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导语和标题扣得很紧
8、,是标题的拓展和具体化。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C.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D.导语中的“百万大军”等词语有力地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雄伟气势及辉煌战果。 2“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一句中的“所有”“都”两词让我们感觉到作者发电时的感情,这种感情是()A.藐视敌人的豪情。B.胜利的自豪感。C.必胜的信念。D.对敌人的嘲讽。3.填空。消息要_、_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_事件,篇幅一般较_。消息的内容必须_,要如实地反映情况。“_”是消息的基本特征。消息的内容一般包括六个要素:人物、_、_、事件发生的_、经过、_。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
9、五个部分:_、_、_、_、_、其中_、_、_是必不可少的三个部分。_是消息内容的提要,除了正题之外,还可以在前面加_或在后面加_。_部分都是简明地概括报道的事实或中心。_部分要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消息主要运用_的表达方式,也可以插入简单的_。“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被称为 ,它交待了 、发电地点和 等三个要点。其作用是:表明材料,报道及时。4.本文首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对这一叙述顺序的安排,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路军先发起进攻的时间最早。B.东路军所遇之敌最为顽强,所以作为重点在最后来写。C.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所以,放在中路军之后来写。D.中
10、路军在24小时内30万人全部渡过了长江。5.对“不含”两字在文中意义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A.标明解放军渡江的地域界限,以防产生歧义。B.文意是解放军西起九江地区,但不包含九江城。用“不含”一词简洁明了。C.使人清楚九江城防守坚固不可逾越,故不包含在内。D.既说“西起九江”,又说“不含”属于行文矛盾,应删掉“不含”。三、课内阅读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
11、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下午的整个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A)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B)江阴要塞,(C)长江。我军前锋,业已(D)镇江无锡段铁路线。(附: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1.A、B、C、D处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2.“东面防线”指的是哪一段防线?“同日同时”指的是哪一时间?_3.“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的含义是什么?_4.“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与哪句相照应?_5.这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_6.文中说“至发电时止”,从新闻的角度考虑,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_7.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中“不料”一
12、词怎样理解?_四、拓展阅读(新华社南京1949年4月24日5时电)国民党22年反革命中心南京,已于23日午夜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灭亡。人民解放军入城后,受到学生和市民的热烈欢迎,男女学生们纷纷向解放军献花致敬。人民解放军已布告安民,城内秩序稳定,商店照常开门营业。在发起渡江作战后三天内,人民解放军便攻占这一全中国第一个大城,这说明解放军威力的强大,国民党匪军一触即溃,已经无法进行有组织的抵抗。1.为这则新闻补充题目。2.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导语部分,指出导语部分明晰地交代了哪些记叙要素。3.在文中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并写出大意。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4.文中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
13、有人以为新闻必须强调客观性,只能用事实说话,不应当发表议论,这种看法对吗?新题探密生活中,有些情况不便在大庭广众下说明,可用特殊的词语代替。根据下面的语境写出“那个”的具体含义。老郭的朋友结婚,他忘了送礼,事后发觉,十分抱歉。在办会室里,老郭诵钠地说:“你那天那个,我没有那个,实在那个。”朋友笑着回答:“我已经那个,不必再那个。”处的“那个”指的是_;处的“那个”指的是_;处的“那个”指的是_;处的“那个”指的是_。参考答案:结婚;送礼物;抱歉;收到很多礼物。写作小练笔请你以校园小记者的身份拟写一则新闻,报道学校或班里最近发生的大事,并向全班同学播报,字数300字左右。作文素材信念美国康奈尔大
14、家的教授三好威克做过一个实验,把几只蜜蜂放进一个平放的瓶中,瓶底向光;蜜蜂们向着光亮不断碰壁,最后停在光亮的一面,奄奄一息;然后在瓶子里换上几只苍蝇,不到几分钟,所有的苍蝇都飞出去了。原因是它们多方尝试向上、向下、向光、背光,一方不通,立即改变方向,虽然免不了多次碰壁,但最终总会飞向瓶颈,脱口而出。威克教授由此总结说:“横冲直撞总比坐以待毙高明得多。”2 芦花荡课文导读本文通过写主人公夜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和第二天狠狠惩罚敌人、报仇雪恨的故事,赞美了老艄公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英勇机智的革命精神。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全篇洋溢着战斗的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字里行
15、间渗透着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挚的热爱。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拂晓(f) 瓦砾(l) 地窖(jio)匍匐(p f) 舀出(yo)疟疾(n) 泅着(qi)提防(d)竹篙(o)苇塘(wi)疟子(yo)寒噤(jn)水淀(din)吆喝(yohe)一梭机枪(su)蹿(cun)仄歪(z)趴(p)扒(b)飒(s)转弯抹角(m)二、词语释义编算:方言,文中指计划、盘算。寒噤:因寒冷而哆嗦。挂花:受伤。仄歪:倾斜,歪斜。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诗情画意:富有诗和画的意境。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阴惨:阴沉暗淡。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歇凉:乘凉。现眼:方
16、言,出丑丢脸的意思。打牙跌嘴: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的意思。三、语句解读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呆望”能不能改成“远望”,为什么?不可以,呆望表现了敌人拿游击队没有办法的怯懦心理。反衬了我军的神勇,同时也表达了对敌人藐视的态度。2.“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作者抓住“水鸟飞动和唱歌”有什么深沉的含义?“才”字有什么表现力?这是自由的生灵,含蓄地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才”字含蓄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这美好的景物只有在夜晚才有。3.“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表现
17、了苇子顽强向上的生命力。烘托了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充满了意志和力量。四、作家作品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生。1944年在延安,他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其中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视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志,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五、背景探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为了保卫祖国,优秀的华夏儿女奋起抵抗,沉重的打击了
18、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本文描述的就是在我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对敌斗争的生活。六、文体浅谈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一)人物:小说的人物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综合熔铸而成的,因此比现实中的原型更为典型。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应和态度进行侧面描写等等。(二)情节:小说的情节一般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三)环境: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
19、写两类。一显身手一、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仄歪( ) 浸泡( )泅着( )飒飒( )旋风( ) 冀中区( )2.根据拼音写汉字。诽bn( ) zhn( )扎d()防抱yun()p( )下丝rn()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寒噤: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仄歪: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张皇失措: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月明风清:4.下列各句加点词与原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原句: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A.他虽然很瘦,但精神很好。B.雷锋精神值得我们世世代代流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