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教师用卷.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广东省肇庆市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教师用卷.pdf》由用户(云出其山)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肇庆市 年级 下学 物理 期末考试 试题 教师 下载 _考试试卷_物理_初中
- 资源描述:
-
1、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固体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D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 【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其他八个行星绕着太阳转,而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故 A 错误; B、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故 B 正确; C、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构成固体的分子也是不断运动的故 C 错误; D、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故 D 错误 故选 B 【分析】 (1)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 (2)分子由原子组
2、成,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 (3)一切物质的分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2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图钉尖很尖锐 B书包背带较宽 C铁轨下铺设枕木 D穿滑雪板滑雪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图钉尖很尖锐,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符合题意; B、书包背带较宽,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不符合题意; C、铁轨下铺设枕木,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不符合题意; D、穿滑雪板滑雪,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分析】 (1)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 (2)增大压强的方法:
3、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3)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3如图所示的生活用具,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钢丝钳 B扳手 C核桃夹 D食品夹 【答案】D 【解析】【解答】A、钢丝钳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费距离,A 不符合题意. B、扳手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费距离,B 不符合题意. C、核桃钳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费距离,C 不符合题意. D、面包夹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省距离,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 【分析】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小于阻力。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 (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大于阻力。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等于阻力。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 4某小组同学讨论大气压的应用,举出了下列四种事例,其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事例是( ) A把吸盘式挂衣钩贴到墙上后,可以挂衣服 B用力压打气筒的活塞,把气冲进轮胎中 C茶壶的盖上留一个小孔,水才容易倒出来 D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 【答案】B 【解析】【解答】A塑料吸盘要固定
5、在墙壁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吸盘就被外界的大气压紧压在了墙壁上,A 不符合题意; B打气时,用力压活塞,使筒内的气压增大,从而压进轮胎中,这不属于利用大气压,B 符合题意; C茶壶是连通器,连通器是利用了大气压,C 不符合题意; D胶头滴管吸药液时,先把胶头内的空气挤出,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药液被压进滴管中,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大气压强例子很多,例如吸盘、用吸管吸饮料、抽水机等等,这些现象有一个共性:通过某种方法,使设备的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出现了这种现象,据此对各选项涉及到的器材或装置逐一进行分析即可。 5如图所
6、示,用 F20N 的拉力,拉着物体在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 A60N B40N C20N D80N 【答案】A 【解析】【解答】由图中可知,动滑轮上有三股绳子承重,故绳子拉动物体的拉力 F拉等于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 的三倍,即 F拉=3F=320N=60N 因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绳子拉力 F拉和向右的地面摩擦力 f,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 故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f=F拉=60N。 故答案为:A。 【分析】首先确定缠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的段数,然后再利用此时绳子的拉力即为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即可求得答案。 6“辽宁
7、号”航母的舰载机飞离航母后,则有( ) A航母将上浮,所受浮力增大 B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增大 C航母将上浮,所受浮力减小 D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 【答案】C 【解析】【解答】航母在水中是漂浮的,所受的浮力与重力相等,当舰载机飞离航母后,航母仍然漂浮,由于它的总重力减小,所以所受的浮力也减小,由 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小,航母将上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判断;由 F浮=液gV排分析航母是上浮还是下沉。 二、多选题二、多选题 7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 st 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 6s 内运
8、动的路程为 15m B物体在第 2s 到第 4s 内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在 6s 内的平均速度为 25m/s D物体在前 2s 内和后 2s 内的速度相等 【答案】C,D 【解析】【解答】A物体在 0s 时路程为 0,在 6s 时路程为 15m,故 6s 内运动路程为 15m,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体在第 2s 到第 4s 这 2s 内的路程不变,故静止,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中可知,物体在 6s 内的平均速度为 C 错误,符合题意; D物体在前 2s 的路程为 5m,后 2s 的路程为 10m,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不同,故速度不相等,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
9、】结合 s-t 图像,利用速度计算公式 v= 逐项分析计算。 三、填空题三、填空题 8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行李架上的物体以 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汽车所受的支持力跟汽车所受的 力是一对平衡力;关闭发动机后,由于 汽车还会向前运动。 【答案】行李架(汽车等) ;重;惯性 【解析】【解答】行李架上的物体相对于汽车、行李架等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所以选择的是汽车或者行李架为参照物。 汽车所受的支持力跟汽车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平衡力。 由于汽车本身具有惯性,关闭发动机后,汽车还会继续前行。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
10、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知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次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9推土机的履带做得宽大是为了 ,履带上做有凸棱是为了 ;土铲做得锋利是为了 。 【答案】减小压强;增大摩擦;增大压强 【解析】【解答】推土机的履带做得宽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履带上做有凸棱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土铲做得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分析】增大压强
11、方法 :(1)S 不变,F;(2)F 不变,S (3) 同时把 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 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 (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 10端午节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粽子的香味,粽叶飘香是 现象,说明分子在 运动;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 。 【答案】扩散;不停地做无规则;斥力 【解析】【解答】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我们会闻到粽子的香味,这就是扩散现象。 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分析】分子动
12、理论的内容是: (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1均为 1kg 的铁球和正方体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静止时,铁球所受的支持力为 N,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为 N,此时 对桌面的压强大。 (g=10N/kg) 【答案】10;10;铁球 【解析】【解答】铁球和正方体木块的重力 静止时,铁球所受的支持力与自身重力是一对大小相等的平衡力,为 10N。 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所以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为 10N。 由于铁球和木块的重力相等,根据 可知,但铁球的受力面积小,所以对地面的压强大。 【分析】
13、根据二力平衡,铁球所受的支持力等于铁球的重力,木块静止在水平面上,此时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重力,铁球接触面积小,根据公式 可求对桌面压强的大小。 12如图所示,OA=AB=10cm,重物 G=20N。要使杠杆平衡,FN= N。此杠杆属于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若将重物向 O 点移动,要使杠杆仍然保持平衡,则 FB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10;省力;变小 【解析】【解答】如题图可知,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竖直作用在杠杆上,所以 O 是支点,G 是阻力,F 是动力,OA 是阻力臂,OB 是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FOB=GOA 所以 F20cm
14、=20N10cm 解得:F=10N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可知该杠杆属于省力杠杆。 若将重物向 O 点移动,要使杠杆仍然保持平衡,阻力不变、动力臂不变,阻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动力变小。 【分析】首先分析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动力。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判断是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判断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是否变化,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大小的变化。 13中国的历史有多长,中国的茶就有多香。茶文化就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如图为常见的茶壶。壶嘴与壶身相通而且等高,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茶壶盖上有一个小孔,如果没有这个小孔,盖上茶壶盖倒茶时,茶水
15、会因为 的作用而流不出来。开茶叶罐,我们就可以闻到茶叶散发的清香,说明分子在 运动。 【答案】连通器;大气压;不停地做无规则 【解析】【解答】茶壶中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开口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因此是利用的连通器原理。 这种结构的好处是茶壶可以装满水,壶嘴与壶身等高可以装满水同时也不会因壶嘴太高而不方便倒茶水;壶盖上留有一个小孔,作用是使壶内与壶外的大气相通,在重力的作用下,水才容易倒出。 开茶叶罐,我们就可以闻到茶叶散发的清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析】茶壶盖上的小孔能保证与大气相通,形成壶体上端开口,壶嘴、壶体上端开口下端连通,形成连通器。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
16、动,分子间有间隙,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 10 倍时,分子间作用力几乎没有。 14如图所示是国产歼-15 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 起飞时的情景。飞机起飞时,机翼上下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强不同,这是利用了 的关系;机翼上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较 ,压强较 。 【答案】流体压强与流速;大;小 【解析】【解答】飞机起飞时,机翼上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较大,压强较小;下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相对较慢,压强较大,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使飞机能够起飞,这是利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分析】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四、作图题四、作图题 15如图所示,两条
17、入射光线(或延长线)分别过凹透镜的光心 O 和焦点 F,分别画出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答案】解:如下图所示 【解析】【解答】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分析】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16如图,重 10N 的一瓶饮料随传送带一起以 1m/s 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这瓶饮料所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解: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饮料瓶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
18、线运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支持力等于重力,等于 10N。饮料瓶和传送带间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趋势,饮料瓶和传送带间没有摩擦力,所以瓶子在水平方向不受力,据此画出饮料瓶受力如图所示: 【分析】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态的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饮料瓶随传送带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则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即物体的重力和传送带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7如图,是一个电热水壶的简易图,B 为重心,用力作用在壶盖上 A 点时,可将壶盖打开,请在A 点画出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