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教师用卷.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广东省佛山市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教师用卷.pdf》由用户(云出其山)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佛山市 年级 下学 物理 期末考试 试卷 教师 下载 _考试试卷_物理_初中
- 资源描述:
-
1、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一名中学生的体重最接近( ) A5N B50N C500N D5000N 【答案】C 【解析】【解答】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kg,根据 可知,中学生的重力为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重力,结合数据解答。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被地球吸引,说明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 B手被刀割伤,刀对手的力大于手对刀的力 C磁铁不用接触就能相互吸引,说明物体间不接触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D推动箱子要用力,说明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答案】C 【解析】【解答】A月球被地球吸引,月球是受力物体,地球是
2、施力物体,A 不符合题意; B手被刀割伤,刀对手的力与手对刀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B 不符合题意; 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有力的作用,例如磁铁不用接触就能相互吸引,C 符合题意; D摩擦力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而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即摩擦力可作为阻力,有时也能作为动力,例如,人走路时的摩擦力就是人前进的动力,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物体间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白衣战士最美逆行纷纷驰援武汉。由于病毒强大的传染性,必须做好防护,医护人员长时间戴口罩后,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压痕。为减轻
3、由于护目镜和口罩而勒出的勒痕甚至血痕,海军军医大学研发了“防护凝胶贴片”,有效地减轻了医护人员的面部不适,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深深的压痕”说明压强较小 B要减轻压痕只能把口罩系的松一点 C防护凝胶贴片可以减轻压痕,是由于减小了压力 D防护凝胶贴片可以减轻压痕,是由于增大了受力面积 【答案】D 【解析】【解答】A压痕深,即压力作用的效果明显,说明压强较大,A 不符合题意; B要减轻压痕可以把口罩系的松一点,也可以增大受力面积,B 不符合题意; CD防护凝胶贴片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减轻压痕) ,并没有减小压力,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 【分析】压力作用的效果明显,说明压强较大;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4佳琪同学驾驶电动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平衡车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平衡车匀速行驶时,相对于平衡车上的人,车是静止的 C平衡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关闭电机,平衡车仍继续前进是由于其具有惯性 【答案】A 【解析】【解答】A平衡车的重力加上人的重力才等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A 错误,符合题意; B平衡车匀速行驶时,平衡车与车上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平衡车相对于车上的人是静止的,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轮胎上的花纹,是在压
5、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关闭电机后,由于平衡车具有惯性,平衡车能继续前进,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惯性使运动的物体的物体继续运动。 52018 年 5 月,川航 3U8633 航班在近万米高空遭遇前风挡玻璃爆裂,此时副驾驶整个上半身被“吸”出舱外,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副驾驶受到的重力突然减小 B舱内气压变大,舱外气压变小 C舱内温度降低,压强突然增大 D舱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舱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答案】D 【解析】【解答】正在高空中飞行的飞机,挡风玻璃突然
6、爆裂,舱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舱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形成向外的压强差,因此副驾驶整个上半身被“吸”出舱外。 故答案为:D。 【分析】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6下列图示是亚艺公园健身区里的健身器材,图中所示器材部分结构的设计,摩擦不是主要考虑的是( ) A儿童秋千的绳结座垫 B背部按摩器滚筒上的凸起圆点 C跑步器上的橡胶把手 D翘翘板座位上的凸起圆点 【答案】B 【解析】【解答】A儿童秋千的绳结座垫,主要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A 不符合题意; B背部按摩器滚筒上的凸起圆点,主要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B 符合题意; C跑步器上的橡胶把手,主
7、要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C 不符合题意; D翘翘板座位上的凸起圆点,主要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7在探究物体动能有关因素的实验中,实验结果如下面四图所示。钢球从高为 H 或 h(Hh)的斜槽上滚下,在水平面运动时碰上木块 M,将 M 撞出一段距离 s。则钢球质量最大的图示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答】AB 选项里,木块所处的高度相同,则小球滚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由于 B 选项里,木块滑得远一点,所以小球
8、 B 质量大一些,同理得 CD 选项里小球 D 质量大一些。BD 选项对比,木块滑行的距离一样,说明两球的动能一样,由于小球 B 下滑的高度小些,即到达水平面的速度小些,而它们动能一样,则小球 B 的质量大些。综上所述,小球 B 的质量最大。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的动能越大,推动物体运动越远。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8如图是同一个弹簧两次受力,都使弹簧发生了 ;从结果上看,力的作用效果除与力的大小有关外,还与力的 有关,手对弹簧的两次作用,都会感受到弹簧对手有力的作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 【答案】形变;方向;相互的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同一个弹簧两次受力,都使弹簧发生了形变。
9、由图可知,拉弹簧和压弹簧,力的方向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手对弹簧的两次作用,都会感受到弹簧对手有力的作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分析】挤压和拉伸物体时,物体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方向有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9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对杠杆。如图所示,要剪断铁片,应该使用 (选填标号,下同)最合适;修剪树枝时,应使用 最合适;图中三把剪刀,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答案】A;C;B 【解析】【解答】图中 A、C 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要用剪刀剪较硬的铁片,需要省力,符合条件的有 A、C 两把剪刀,但 A 剪刀的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更
10、大,所以 A 剪刀更省力,所以选 A 最合适。 修理树枝时,需要选择省力的剪刀,因此选择剪刀 C(柄长一些)来进行修理树枝。 B 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 【分析】使用杠杆时,动力臂越大, 动力越小,越省力。 10禅城道路上常见有雾炮车喷雾降尘抑温,当雾炮车匀速行驶在水平道路上喷雾工作时,它的动能是 的。交通安全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汽车的超速、超载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这是因为速度越大, 越大;质量越大, 越大。 【答案】减小;动能;惯性 【解析】【解答】当雾炮车匀速行驶在水平道路上喷雾工作时,它的质量变小,速度不变,动能减小。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
11、速度无关;汽车的质量不变,速度越大,汽车具有的动能越大,汽车的速度不变,质量越大,汽车具有的动能越大;所以,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惯性和动能越大。 【分析】物体的动能和物体的速度、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 物体的动能越大。 11家用汽车长安 CS75plus 的发动机有 2.0T 和 1.5T 两种排量,最大功率分别是 171kW 和 131kW。为了测试这两款车的加速能力,在车重和阻力相同的情况下,让它们以最大功率从静止加速到100km/h,测试结果分别是用时 7.9s 和 10.2s,则它们这段在加速过程中,发动机功率较大的是 (选填“2.0T”或“1.5T”,下同) 、牵引
12、力较大的是 ;观察到 2.0T 的加速距离较短,说明 的发动机做功较多。 【答案】2.0T;2.0T;2.0T 【解析】【解答】由题可知,让两款车以最大功率从静止加速到 100km/h,且 P2.0T=171kW,P1.5T=131kW,故在加速过程中,发动机功率较大的是 2.0T。 因 2.0T 的发动机功率较大,则由 可知,在速度相同时,牵引力较大的是 2.0T。 以最大功率从静止加速到 100km/h,测试结果分别是用时 7.9s 和 10.2s,则 2.0T 的发动机所做的功为 1.5T 的发动机所做的功为 所以 2.0T 的发动机做功较多。 【分析】根据功率和时间的乘积,计算所做的功
13、,比较做功多少。 12如图甲是研究气体流速与压强关系的装置,A、B、C 是三节内径不同且连接在一起的塑料管,左端接抽风机;将三个气体压强传感器探头分别插入三节管中,传感器与电脑相连,打开吹风机抽气时,电脑屏幕如图乙所示。图像中,图线是反映 管的气体压强情况;t0时刻之前,三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逐渐 ,说明管中的气流速度在 。 【答案】C;下降;逐渐增大 【解析】【解答】由图甲可知,当用抽风机抽气时,在同一时间内,通过每个管子的气体总量相同,则细管内气体流速比粗管内气体流速大,粗管内气体流速小; 图乙中,三条图线分别对应粗细不同的三节管中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由图像可知,平稳流动的气体,流速
14、大处压强小,图线中压强相对较小,所以它应该是最细的管子,因此反映的是装置中 C 塑料管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t0时刻之前,图像中三条图线出现了下移,三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逐渐变小,说明管中的气流速度在逐渐增大。 【分析】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13两只完全一样的大烧杯分别装有相同质量的水和浓盐水,将两个质量完全相同的苹果分别放入其中,苹果的漂浮状态如图所示。则两苹果所受的浮力 F甲 F乙(选填“”“”或“”,下同) ,水和浓盐水对杯底的压强 p甲 p乙,水和浓盐水对两苹果最底部位置的压强 p甲 p乙。 【答案】;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苹果在甲、乙两杯中分都处于漂浮状态,因为物
15、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相同的苹果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即 F甲F乙。 由图可知,烧杯是规则形状的,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重力与苹果重力的和,液体的质量相同,重力相同,苹果完全相同,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力相同,烧杯的底面积相同,根据 p 可知,水和浓盐水对杯底的压强 p甲p乙。 苹果在甲、乙中漂浮,苹果上表面受到压力为 0,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以,苹果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浮力,浮力相同,则压力相同,苹果的底面积相同,根据水和浓盐水对两苹果最底部位置的压强 p甲p乙。 【分析】漂浮和悬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柱形的底面积和压力相等时,容器底受到的压强相等
16、。 14如图所示,一根粗细材料都均匀的金属棒 AB 置于水平地面上。保持 A 端不动,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将棒的 B 端缓慢拉起 0.2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2N。则整个过程弹簧测力计对棒所做的功为 J;若 A 端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0.5104m2,则棒 A 端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答案】0.4;4104 【解析】【解答】整个过程弹簧测力计对棒所做的功为 因为金属棒 AB 形状规则,质量均匀,重心就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即金属棒 AB 的中间位置;此时把金属棒 AB 看成一杠杆,则 A 为支点,金属棒 AB 的重力为阻力,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如右图所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杠杆的
17、重力为 因为此时金属棒 AB 处于静止状态,由受力图可知,杠杆所受的支持力为 地面对金属棒 AB 的支持力与金属棒 AB 对地面的压力为相互作用力,则压力等于支持力等于 2N,则棒 A 端对地面的压强为 【分析】根据力和距离的乘积,计算做功多少;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杠杆上拉力的大小;利用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计算压强的大小。 15如图,图甲中重物的重量为 N;图乙中托里拆利实验所测的大气压强为 mm 水银柱。 【答案】3.4;757.0 【解析】【解答】弹簧测力计 1N 之间有 5 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 0.2N,即分度值是 0.2N;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 3N 下 2 小格处,示数为 3.
18、4N;由二力平衡特点知,物体的重力为 3.4N。 玻璃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为 75.70cm,因此,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 757.0mm 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分析】根据测力计指针位置,测量力的大小;根据液柱所对应的刻度,测量液柱高度。 16大小、形状相同的 A、B、C 三个圆球,它们的质量关系是 mA=mCmB,如图,将 A、B 球距离沙子表面等高 H 处、C 球高 H处由静止释放,三球砸出的沙坑深度如图所示;由此可得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 和 有关。 【答案】质量;高度 【解析】【解答】比较 A、B 两球,下落高度相同,B 球质量大于 A 球质量,发现 B 球陷入沙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